四國和談迅速拉開了序幕。
自己選擇的路,所有的好與壞都由自己承擔,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三國也隻能寄希望于未來了。
三國聯軍率先對玄武國出的兵,且沒有任何理由的讨伐,這種赤裸裸的侵略行爲,是可忍孰不可忍。
玄武國民衆當即雄起,舉國上下在新帝的率領下大力抵禦三國的入侵。
此刻,又因三國聯軍内部出了問題,緻使聯軍戰敗。
是以,作爲率先出兵,又戰敗的一方,北冥國與南陵國及西鳳國完全不占上風。
此時,三國就如同那砧闆上的肉,隻能任由玄武國來宰割。
這送上門待宰的肥鴨,墨雲軒也就不客氣了,直接開口要三十城。
三國各出十城,并且墨雲軒還貼心的将地方都劃好了,隻需要三國點頭就行。
這種行爲無疑爲強取,三國自己不願意,正欲與玄武國做進一步的溝通,可是……
正在此時,他們的“同盟”北冥國突然搶先倒戈。
在他們正欲商量着要共進退時,北冥國居然率先同意了玄武國的要求,悄然退兵而去。
“北冥國簡直是瘋了。”南陵國和西鳳國的皇帝,收到這個消息,簡直氣得快要炸了。
可在看到北冥國被劃走的十城後,又明白北冥帝爲何會同意了。
不由暗搓搓咬牙,什麽戰神,完全陰險小人!
墨雲軒十分陰險,他從北冥劃走的十城,居然是那一大片荒漠?
這是什麽意思?
那一大片荒漠,百年以前也許是十座繁華輝煌的小城,可如今明明一片荒蕪不說,還十分貧瘠,且周圍都是沙漠,時常有沙塵暴。
這樣的十座城對北冥國來說是負擔,别說是作爲賠償賠給玄武國了,就是有誰開口,他們也會立刻雙手奉上。
玄武國這是什麽意思,是要挑撥離間嗎?
收取北冥國的是一片雞肋,對待他們西風國和南陵國卻是毫不客氣,簡直是獅子大開口了。
兩國被劃分的十座城池,可皆是富饒之地啊!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就這區分對待,氣都要被氣死!
好一招離間誘敵之計!
兩國皆不敢肯定墨雲軒是故意的,還是巧合?
墨雲軒這人就不是好相與的,算了,就當吃了一個悶虧,日後記得不再犯就好了。
不說南陵國也正新、舊二朝之争,就說西鳳國諸皇子也是不甘寂寞,朝堂大臣對皇帝有諸多不滿的情況下,幾位皇子蹦哒的更歡了。
西鳳國的皇子之間的鬥争,就已經夠西鳳國吃上一壺了。
墨雲軒才不會在意兩國的心境,北冥國與玄武國交割的十分順利,北冥國連談都不談,直接毫不猶豫地把那十座城池奉上,退兵回國……
而在北冥國退兵不久,玄武國就迅速恢複了與北冥國在邊境上的交易。
時不時賣一些糧食給北冥,而且價格不高,但糧食數量不多,僅夠北冥人不餓死。
窮極思變,他們不能把北冥逼得太緊,不然北冥餓狠了,再次操兵打上一場,對玄武國來說也沒有什麽好處。
北冥國這個盟友退了,剩下南陵國與西鳳國就是再想争紮也成不了多大的氣候。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商談,最後南南陵國與西鳳國不得不退讓,各自奉上十座城池也退兵了。
至此,四國之間的大戰告一段落,但對外的戰事結束了,對内的鬥争卻才剛剛開始。
墨雲軒崇尚剛柔并濟才是王道,才是治國手段。
是以,戰事雖然結束了,可墨雲軒卻無法閑下來,安排了平息民亂,安撫百姓
趁着各國一樣在休生養息,墨雲軒還要策劃着一步步将内部進行整合,在各地實施改革。
這些年,墨雲軒雖不是王座上的那人,可當初的整個雲離國卻也由他說了算。
墨雲軒也想在自己的治理下,玄武國很快就會恢複元氣,讓民衆走出戰争帶來的傷害。
隻是這一切政策的實施皆需要大量的錢财,因此,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墨雲軒與莫芊芊率隊向着那片荒漠行進了。
據史記,這片荒漠曾經是先輩們生息繁衍的樂園,最早的玄天大陸就是從這裏崛起。
這裏曾有煙波浩淼的湖泊,有貫穿十座城池清澈的河流,人們甚至日常在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裏狩獵,人們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賜。
原本這裏居住的土人生活原始簡陋,思想單純,團結互助,自給自足。
他們住在石屋、木屋和雪屋裏。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門道極低。主要從事着捕魚和馴鹿,以獵物爲主要生活來源。
可後來由于外來人口大量的湧入,貪欲吞噬了他們。
那些外來者開始在這裏建都設郡,據說用黃金建造了金光閃閃的宮殿。
爲了生活,當地土人隻能與外來者一樣洗沙淘金。
大量的開采,導緻上遊河水被截後改道,緻使人們因爲缺水,生活陷入困境。
但在此之後,盡管有部分人爲疏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最終還是因爲這片土地被挖掘的千瘡百孔斷水而廢棄了。
人們終于敗于幹旱缺水,生态逐漸地惡化,人們不得不離開這裏,漂移他鄉。
也有傳說這裏是因爲爆發了瘟疫,人們是被瘟疫疾病所毀滅。
據說,這裏一夜間突然湧入了大量的外來者,使得這片土地一時無法承載,食物的嚴重供給不足導緻征戰不休,死亡與疾病肆意虐擄。
同時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這些城鎮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幸存活的人也紛紛逃離,遠避他鄉。
總而言之,現今這片荒漠隻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迹。
荒了數百年,平時也幾乎沒有人踏足,荒漠根本沒有可以住人的地方。
青木率領着先遣暗衛隊,尋了半響也沒有尋到一處稍幹淨的地方,最終将目光放在荒漠深處那片廢墟中。那裏還存留着石頭堆砌而成的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