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盼隻得按壓住心情,與喬永慕一同進了宮。
皇後所在的宮苑,名喚未央。
此時院中寂靜一片,隻有風吹過屋檐,發出的聲響。
顧盼與喬永慕在院子裏等了一會兒,方有姑姑請他們進去,在暖閣中又坐了一會兒,皇後才緩緩的走了進來。
兩人當即起身行禮,顧盼難免有些緊張,後見皇後的确不當她當作外人,才覺微微松了口氣。
“付相爺家的丫頭怎麽樣了?”皇後問道,喬永慕當即笑答:
“已無性命之憂,隻是需得好好休養,暫時也說不出話了。”
“你今日做得好,王氏自以爲家中押對了一次寶,便想拿你當第二次,豈有這麽便宜的事。”皇後笑道,這笑容卻不達眼底。
昔日陳帝還是王爺時,付相爺之妻,王氏父親王勉,見太子無德,又在暗中觀察,深覺陳帝有帝王之相,便将自己的長女,嫁給了當時并不受寵的陳帝。 陳帝雖不受寵,好歹也是王爺,王妃不是自己能做主的。王勉爲防老皇帝懷疑,假稱是女兒心儀,勸助不得。當時老皇帝不知作何考量,并未封爲王妃,而隻是妾室
。 王氏倒也争氣,入府的第二年,便生下一子,兩年後又誕下一子。可惜二公子生來體弱,養到五六歲時生了場大病便殁了。登時王氏傷心欲絕,陳帝顧念夫妻之情,
加之王府除她之外,也不過兩個姬妾,便有意上書,請求扶王氏爲妃。
卻剛好遇到西南大旱,餓死不少人,這事也就擱置了。
誰知此次旱情雖眼中,餓死的人實在太多,便覺出了貪污克扣災糧的事。老皇帝下令徹查嚴辦,這一查,牽連甚廣,最後牽扯出了當時的太子殿下。 本來此事雖大,但太子若是一口咬定是底下人所爲,自己并不知情,頂多也是個用人不察的罪名,斥責幾句,扣了俸銀,太子若聰敏些,拿出私庫中的錢糧赈災,此
事便也過了。偏偏王勉覺得這是個扳倒太子的絕佳時機,聯合了幾位要好的同僚,将近些年來太子私底下所做的事,共列了大罪十七項,小罪六十九項。
老皇帝當即勃然大怒,命刑部聯合骁衛營徹查,期間太子于東宮面壁思過,不得擅出。
這一查,不僅原本的罪過項項屬實,更還有些王勉他們沒能查出來的。
老皇帝當即廢黜太子,後經過幾年的奪嫡,陳帝漸漸成了老皇帝心中的人選,最後側立爲太子,同時賜了當時虎贲将軍胡家、太傅張家嫡女爲陳帝妾室。
其中,太傅之女張庭芝,便是皇後閨名。 既成了太子,太子妃一位空懸,便顯得不合禮數。王氏入府最早,又誕下皇嗣,爲太子妃是再有資格不過。可老皇帝不喜她當年不惜違逆父母之意也要嫁與心上人的
做法,認爲此乃不孝,便不是很中意她爲太子妃。賜下的兩名妾室,也是有這個意思。
當時的皇後,也是現今的太後更是将王氏在内的六名妾室一同叫入宮中,暗示接下來誰第一個爲陳帝誕下一子,便有可能登上太子妃之位。
當時的東宮,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及至陳帝登基時,能活下來的男兒,除卻長子之外,也就隻有喬永慕。
是以,才是張庭芝做了太子妃,成爲現今的皇後。
隻是陳帝對于王氏仍舊情深義重,封爲四妃之首的德妃。
而付相之妻付王氏,便是德妃胞妹。
這一段曆史,還是曲清河說給顧盼聽的,當初說的是要讓她大緻明白一些應該明白的事。可曲清河口齒伶俐,說得精彩,顧盼幾次聽得入了迷,睡覺也惦記着。
自然了,按着大多數宮鬥劇的套路,皇後與寵妃之間,表面上一派和睦,私底下卻是你死我活。
因此皇後的語氣中,還帶了幾分嘲笑與不屑。 “慕兒,你聽好。不論哪家的姑娘,你喜歡,娶便是。哪怕是民間沒有身份的平民女子,你若喜歡雖不得爲妾室,卻也可以當個姬妾。唯獨這付家,唯獨那王家,千萬
不能叫她得逞。”皇後道。
“是,東施效颦罷了,孩兒還不至于如此。”喬永慕道,此時此刻,對待付家姑娘的态度,她母子二人倒是一模一樣。
顧盼再次心疼那姑娘。
“桑丫頭,今兒怎麽這麽安靜,慕兒又惹你生氣了不成?”皇後笑問,面對着顧盼的時候,她的語氣總是要溫柔些許,甚至比喬永慕還溫柔,叫顧盼覺得有些怪異。
顧盼正要起身答話,喬永慕卻不動神色的按了按她的手臂,而後道:“绾绾此次回來之後,比以前溫順有禮了許多,便是十王叔,也刮目以待。” “我聽仁王說過了,昨兒宮宴,恰巧便提起了桑丫頭。仁王說了半天,倒叫本宮懷疑他認錯了人,如今看了,果然如此。”這話雖是對着顧盼說,顧盼卻不答,隻由喬
永慕開口。
喬永慕說話,總比她妥當得多,也知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
再者,顧盼心中惦記着事。 她方才想了想,付家既然将苗探鋒關押起來,而苗探鋒又是燕成疆嶽父,自然是要嚴加看管,以免他出逃,或是被人救了,怎麽反而沒有一個人看押,隻有隻貓送吃
的——他們難不成以爲苗探鋒死在了裏面?
即便以爲死了,也該消屍滅迹,而非聽之任之。
燕家與付家又是世交,付家就不怕,那日燕成疆知道了?
或許,那人并不是苗探鋒——隻聽他一人所言,誰判斷得出真假,萬一他是燕成疆的死敵,故意偏他過去呢。
又或許,苗探鋒與燕成疆的關系并不好?
顧盼無法判斷,便也猶豫着,到底要不要告訴燕成疆。
“慕兒,是真心喜歡你的。”皇後的聲音突然闖入,顧盼一個激靈,才知喬永慕不知何時已經走了。 好在皇後似乎沒發現顧盼的走神,繼續道:“你若心中也還有慕兒,本宮可以向陛下禀明,成全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