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意見頓時分爲兩派,有人認爲國師是應天之命行祭天之事,爲天乾消災,太子不知情況,說出此話,若是老天降罪,後果不堪設想。
有人認爲太子所言有理,天災已經發生,用小兒祭天,豈不是天災之下又添人禍?
祭天這回事,到底有用沒有用,誰也不知道。
而用小兒鮮血心髒祭天這和血腥的事,以前也從來沒有過。
先皇對于兩派意見全不聽取,令太子回府,又派了賞賜了國師。
自祭天之後,天災果然少了。
贊成國師的人便認爲這是祭天的功勞。
先太子冷笑不止,天災發生時,他自請出京,以太子之尊,卻奔走于各地,辛苦赈災,做好一應防災措施,辛勞幾個月,回到京裏,災情得以控制,竟然就成了國師祭天的功勞?
此事被先皇壓下,不了了之。
第二年,又到國師所說祭天的時候,又開始準備祭台,以及搜尋小兒用來祭天。
太子跪于龍馭殿前,請求先皇收回成命,畢竟,那是四十九條無辜人命,四十九個孩童的父母将是怎樣的悲痛欲絕?
隻不過,太子跪了三天,一直到大典結束,皇帝也沒有見他。
國師說了,祭天之事,在于心誠,心若不誠,之前的一切都是白費。
沒能阻止皇命的太子在被人扶出宮去的路上遇上國師,國師沖着他陰冷的笑。太子怒罵:“妖道!”
據說太子回府之後,曾氣恨地掃翻桌上所有的東西,怒罵:“禍國殃民,如此禍害,本宮誓要讓他爲那些無辜小兒填命!”
這事竟然傳了出去,太子有除國師之意,國師正值得皇帝信任之時,聯合二皇子,囚禁先皇,給太子冠上了謀逆之罪,滿門盡滅。
這是當年往事,萬羽堂打探到的,和回風堂送過來的訊息整合的過程。
第三年,便是二皇子登基,那祭天自然更是隆重舉行。
連續三年,一百多孩子就這麽死于非命。
之後,國師又舉行了兩次祭天。
先太子當初四處奔走,親赴現場,廢寝忘食,親力親爲做的一應預防之事,使天災不再成災,然而這一切,都成了國師的功勞。
而後國師向皇上進言,天災已除,天乾已定,一年一次的祭天,可以免了,至于以後還需要不需要舉辦,酌情即可。
在城東,一應事務早已準備齊全,有高台在搭建,禁衛軍們暗戳戳卻又很有效率地辦着這件事,已經有半月時間了。
畢竟此事已經過去二十年,縱使國師回京,誰也沒有朝這方面想。
甚至連上官千羽和燕青蕊,雖然知道這件事,也派人在留意,都沒有想過竟是祭天。
畢竟用小兒性命祭天這種事,哪怕是皇帝金口,也不想中途有任何的麻煩。甚至國師這次所要求的八十一個小兒,也是皇帝令他的暗衛們在京城之外的地方擄來。行事隐秘,不爲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