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
杜光庭,字賓聖,唐處州人,生于公元850年,公元933年仙逝。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載,他壯歲入道,師天台道士應夷節。常思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始創,得陸修靜撰集,因年歲綿邈,幾将廢墜,遂考其真僞條例始末,薦其文于朝,得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應制爲道門領袖。後遊青城山,結茅而居,并羽化于此。杜光庭著述宏富,思想深刻,在道教之重玄學、科教儀範、修持方法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詣。本文拟對杜光庭的神作書吧一考察,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杜光庭認爲修道有階次之分。他說:“道貫萬法,而演爲三乘。初法以戒檢心,以律檢行,以存修靜其内,以齊潔嚴其外。然漸進中道,習于無爲,隳體黜聰,忘形絕念。而次登大乘之行,次來次滅,随念随忘,不滞有無,玄契中道。證此道者,煉凡以登仙,超俗而度世,淩倒景之上,享無窮之齡。天地有傾淪,而真道無渝壞,法音周普,拯度衆生。”1修道的階次有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之分。因爲人雖同禀于氣,但所禀之氣卻有利鈍與清濁的不同。“有欲無欲之人,同受氣于天地。禀中和滋液則賢聖而無爲,禀濁亂之氣則昏愚而多欲。苟能洗心易慮,澄欲含虛,則攝迹歸本之人也。”2因此,道雖貫萬法,卻因人而異,因時而宜,而有所不同。修道需要經曆的階段,可能達到的境界亦有不同,從而演爲道教的小乘、中乘和大乘修煉之法。
一、小乘之法
杜光庭首先提出了小乘修煉方法,并提出小乘修身的十個方面。首先,修道之士要發起向道信善之心;其次,要有普渡之心,善待衆生,引導别人與自己一同修道;第三,要尋訪明師,無仙師的教導,修道之士不容易得道,所謂非師不度,非師不仙;第四,要在明師的指導下誦讀道經,道經是修道之門徑;第五,要出離凡塵入于道門,柔弱無争;第六,正式受戒成爲道徒,謹防身口意三業造神作書吧惡業;第七,隐居山林,獨處修心;第八,立志苦修,深信大道是“真法王”,能度衆生,得道則能無生無死;第九,念經度人,以積善緣;第十,當以師父爲真父母,唯師才能助我修法身緻慧命。
小乘法是修道之基礎,在小乘法修習有得的情況下,修道之士才能“進中乘進修之法,後入大乘觀行之法”。小乘之法爲入門之法,杜光庭說:“小乘有爲之法,以教初門。既得其門,漸以中乘之法,以熟其行”3。認爲小乘是修道方法中的有爲法,也是入門的修習方法,目的在于教初門。所謂“初門”,即是指剛入道門的初地修行者。通過小乘法的修習,習道者才能奠定從凡覺悟,回向正道的基礎。至于修煉小乘之法過程中應注意的方面,杜光庭亦有所研究,認爲小乘修煉時要以戒律約束其心靈、以存神的方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的方法莊重其外表。
二、中乘之法
修道之人在修習小乘之法有所得的基礎上,尚需以中乘之法修煉,以堅其志、熟其行,定其求道之心。
中乘之法有權實之分。杜光庭說:“夫教有權實兩門,上士達識,以實教示之,自然冥合,中于道智。下士則以權教悟之,亦猶将欲奪之,必固與之之義耳。”4因世人根性各不相同,聖人在中乘之法中的設教也有所不同,有爲上士所說的實教,也有爲下士所說的權教。世人根性有上下之分,聖人設教則有權實之别。上士利根,了通實教;中下之士,須示權門。
所謂權教,主要指修道要因事制宜,随欲立教。杜光庭認爲聖人立權教,主要針對的是鈍根之人和貪性狠戾之人。鈍根之人,因其禀氣濁而雜,生性頑鈍,智識不通,莫辨是非,不知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徇欲恣情,動陷罪纏,永乖人域。鈍根之人因拘于智識,而不能辨别是非、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因貪而起諸多欲望,以緻迷失本性,争鬥不息,與道日遠。聖人懷救世之心,而設權教。先極其欲、張其強、肆其心、深其貪。“反者道之動”,心侈則養生太過,性強則禍起,多欲則神濁,極貪則殃生。世人因禍起殃生,導緻種種痛苦。聖人在世人強烈要求出離種種痛苦的基礎上,引導其修道,出離痛苦,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而言,杜光庭又将權教分爲攝心、攝性、攝欲、攝貪四門修道方法:“聖人常善救物,俯念含靈,示以權門,令其自悟。故開四門權道,以攝化之。第一将欲歙之,必固張之者,攝其心也。第二将欲弱之,必固強之者,攝其性也。第三将欲廢之,必固興之者,攝其欲也。第四将欲奪之,必固與之者,攝其貪也。夫心廉則道契,心侈則過生,因侈獲過,自思獲其廉矣,此歙其心之權矣。性弱則德全,性強則禍起,因強起禍,自思複其弱也,此伏性挫強之權也。寡欲則行清,多欲則神濁,欲深濁極,自思複其清矣,此廢欲清神之權也。不貪則儉約,極貪則殃身,因貪獲殃,自思複其儉矣,此修儉奪貪之權也。皆先極其侈心,使自困于貪欲,然後反性修道也”5。世人容易犯心侈、性強、多欲、極貪的毛病,對于修道來說,這些都是障礙。要消除這些障礙,不能強令之斷,而要順其性而張之,由此産生種種痛苦與不便,世人不堪忍受痛苦,産生出離痛苦之心,于是,聖人誘之使修道。這就是杜光庭所謂權教的方法。權教主要側重于攝心、攝性、攝欲、攝貪,由此可見,聖人之設權教,實是讓世人去奢從儉,去僞從真,去有欲有爲,行無欲無爲,使世人反性修道,入于教門。
權教之外,又有實教,實教是針對上乘利根之士修道而言的。對于上士爲什麽不因權教以導之?杜光庭認爲:“氣清和者生乃穎利,才智過人,明古達今,問一知十。此人根性既利,了悟圓通,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見善如不及,聞惡如探湯。故能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明方便之法,知進趣之途,不俟權道誘之,自達真實之教矣。”6就是說上士因禀清氣而才智過人,了悟圓通,識善惡、明方便之法,故可以自達真實之教。
杜光庭将實教分爲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和出家人理身的實教。他将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定義爲:“夫實教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仁信,以正萬方。人君與君子服而行之,垂法四海。”7上根利器之人,在俗則奉禮法,爲四海之典範,以修其身。對于出家人的理身實踐,杜光庭說:“修道之士,聖人以玄功難懋,世欲易迷,設科戒儀範之文,用齊其外;著注念神凝之法,以正其心。複以煉氣胎元之方,制其食味;祈真朝謝之品,滌其過尤。然後趣于學無學之途,臻乎冥寂,栖于損之又損之府,契乎無爲。則邪谪之關不開,鎮靜之淳和可緻”8。這就是說,上士實教之法,其修煉的目的在于制其味、滌其過。具體方法則包括:設科戒儀範以齊外,注念神凝以正心,煉氣胎元以制食味,祈真朝謝以滌過等。上士之實法,同權教有所不同。權教适用于中下之士,他們多欲、多貪,不易入道,權教順其欲而強之,使之因極欲而得痛苦,因痛苦而修道,其方法論的原則是“反者道之動”,先從道的反面讓世人去感受失道之痛苦,然後再引導世人入于正道。實教針對的是上根利器之士,他們秉性清和,少私寡欲,易于入道,實教則因此直接引導修道者切入正宗的道教修持,通過諸如科戒、注念、凝神、煉氣、祈真、朝謝,使他們達緻正心、修身,從而臻于冥寂、契乎無爲。權教與實教,是中乘修道之法的兩個重要内容。
三、大乘之法
小乘之法的修持,可以使修道者通過戒律來約束自己的心身,以存神之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之法莊重其外表,這爲入道修持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還沒有進入正式的道教修持。中乘之法則正式進入到道教修持的過程中來,中乘之法有權有實,通過不同的方法,能使修道者熟其行、制其味、滌其過,達緻正心、修身,臻于冥寂、契乎無爲。對于中乘之法,杜光庭認爲仍然有其不足之處。他說:“中乘之道或權或實,猶滞于修,又舍此權實有修之門,求入大乘無爲之趣。”9他認爲中乘之道因有權實高下之分,猶滞于修,所以唯有舍此有修之門,入于大乘無爲之境,才能了道。由此,杜光庭又提出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
杜光庭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繼承了老子無爲的思想。杜光庭對“無爲”的境界大爲推崇,認爲無爲是理國修身之要。他說:“理國執無爲之道,民複樸而還淳。理身執無爲之行,則神全而氣王。氣王者延年,神全者升玄,理國修身之要也。”10認爲理國無爲,則民複淳樸而達于治世,修身無爲則可神全氣旺而緻于延年。
對于什麽是無爲的修持方法,杜光庭做出了新的闡述與發揮:“無爲之理,其大矣哉。無爲者,非謂引而不來,推而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滞而不流,把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聖人之無爲也,因循任下,責成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遺事,言爲文章,行爲表則,進退應時,動靜循理,美醜不好憎,賞罰不喜怒,名各自命,類各自用,事由自然,莫出于己,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是則群臣輻辏,賢與不肖各盡其用”&;#9322;。杜光庭認爲無爲之理博大精深,無爲不是什麽也不做、什麽也不想的意思,而是要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循理而舉事,因資以立功,并且做到事成而不伐、功成而不舉。“無爲”對于杜光庭而言,不僅是一種修道的方法,更是修道的境界。他認爲修道之人唯有“見于無色,聞于無聲,味于無味,入于無形,了于無爲,乃謂之證道果也”&;#9323;。能做到“了于無爲”,才可謂得證道果。杜光庭認爲無爲亦是一個過程,或者說勉強可以分爲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迹無爲、心無爲、心迹俱無爲。所謂迹無爲,即是指功舉不自伐,則功不明而身明;心無爲,實是指絕思滅志,無思無慮;心迹俱忘,則是指不刻意爲無爲而無爲,從而使“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最後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杜光庭說:“上德之君,性合乎道,而命合乎一,體自然爲用,運太和爲神,動合乎天,靜合乎地,與道相得而無所爲也。神無思,志無慮者,此心之無爲也。不顯其功,而功若天地,不彰其明,而明并日月,此迹之無爲也。夫此無爲,非佼學無爲而爲于無爲,是無以爲也。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進退推移,與化無極,玄默寂寥,而與化俱,此謂心迹俱無爲矣。”&;#9324;
杜光庭繼承了老子“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的思想,認爲複命即回到自然本性,常即道的性狀,回到自然本性就可以說是回歸于道。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從而契無爲之道。
四、三乘同“工”
三乘之法,在修道境界上有上下高低之分。一般說來,修道者因小乘之法可進至中乘之道,因中乘之道可登大乘之境。但杜光庭并不認爲三乘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認爲三乘修法既可以依次修煉,但在每一個修道階次上,修道者都可以通過修“觀”而達到滅智内求,灰心默契,最終歸于不滞有無,玄契中道的大乘之境。
杜光庭認爲三乘之法都以“觀”神作書吧爲修行之徑,所以,三乘同“工”。小乘初門當中有三個觀法,一是假法觀,觀世俗的一切均非實相,而是假法。二是實法觀,世俗的一切雖假,但心照之則呈現出實有相。三是遍空觀,呈實有相的假法具有普遍的空性,了知此空性則可入于無爲之境。因此,在杜光庭看來,由小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中乘法門中的觀行有四個方面,一是無常觀,觀世俗的一切都處于流逝無常的狀态。二是常觀,觀世俗流逝的一切又有不變的常性。三是非無常觀,因常性而觀無常之非。四是非常觀,因無常而觀常之非常。通過中乘四觀,破除各種執著,從而達到無爲的境界。故由中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大乘法門中的觀行亦有四個方面。一是妙有觀,觀常無中有妙有。二是妙無觀,觀萬有之中蘊妙無之性。三是重玄觀,觀世俗一切既非有,亦非無,歸之于重玄之境。四曰非重玄觀,對于上述之重玄觀,亦應破除,此爲非重玄觀。由此可達大乘無爲之境。
杜光庭認爲道以三乘之法教化世人,從初地至于極道,從凡人修成聖人,有三個階次的不同,有境界高低之分,通常情況下,修道者要依次經曆這三個不同階次,方可達到無爲的最高修道境界。但是,杜光庭又傾向于認爲,在三個不同的修道階次中,修道者通過修觀,均可以從有入無,階粗極妙,達到得妙而忘其妙的境界,契于無爲之門。所以,也可以說,三乘修持之法是異曲而同“工”的。
杜光庭修道階次理論,對于唐五代以後的内丹道教的性命雙修思想、内丹修煉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修道階次理論都有重要的啓示神作書吧用。因此,杜光庭及其修道理論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蔣斌
杜光庭,字賓聖,唐處州人,生于公元850年,公元933年仙逝。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載,他壯歲入道,師天台道士應夷節。常思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始創,得陸修靜撰集,因年歲綿邈,幾将廢墜,遂考其真僞條例始末,薦其文于朝,得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應制爲道門領袖。後遊青城山,結茅而居,并羽化于此。杜光庭著述宏富,思想深刻,在道教之重玄學、科教儀範、修持方法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詣。本文拟對杜光庭的神作書吧一考察,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杜光庭認爲修道有階次之分。他說:“道貫萬法,而演爲三乘。初法以戒檢心,以律檢行,以存修靜其内,以齊潔嚴其外。然漸進中道,習于無爲,隳體黜聰,忘形絕念。而次登大乘之行,次來次滅,随念随忘,不滞有無,玄契中道。證此道者,煉凡以登仙,超俗而度世,淩倒景之上,享無窮之齡。天地有傾淪,而真道無渝壞,法音周普,拯度衆生。”1修道的階次有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之分。因爲人雖同禀于氣,但所禀之氣卻有利鈍與清濁的不同。“有欲無欲之人,同受氣于天地。禀中和滋液則賢聖而無爲,禀濁亂之氣則昏愚而多欲。苟能洗心易慮,澄欲含虛,則攝迹歸本之人也。”2因此,道雖貫萬法,卻因人而異,因時而宜,而有所不同。修道需要經曆的階段,可能達到的境界亦有不同,從而演爲道教的小乘、中乘和大乘修煉之法。
一、小乘之法
杜光庭首先提出了小乘修煉方法,并提出小乘修身的十個方面。首先,修道之士要發起向道信善之心;其次,要有普渡之心,善待衆生,引導别人與自己一同修道;第三,要尋訪明師,無仙師的教導,修道之士不容易得道,所謂非師不度,非師不仙;第四,要在明師的指導下誦讀道經,道經是修道之門徑;第五,要出離凡塵入于道門,柔弱無争;第六,正式受戒成爲道徒,謹防身口意三業造神作書吧惡業;第七,隐居山林,獨處修心;第八,立志苦修,深信大道是“真法王”,能度衆生,得道則能無生無死;第九,念經度人,以積善緣;第十,當以師父爲真父母,唯師才能助我修法身緻慧命。
小乘法是修道之基礎,在小乘法修習有得的情況下,修道之士才能“進中乘進修之法,後入大乘觀行之法”。小乘之法爲入門之法,杜光庭說:“小乘有爲之法,以教初門。既得其門,漸以中乘之法,以熟其行”3。認爲小乘是修道方法中的有爲法,也是入門的修習方法,目的在于教初門。所謂“初門”,即是指剛入道門的初地修行者。通過小乘法的修習,習道者才能奠定從凡覺悟,回向正道的基礎。至于修煉小乘之法過程中應注意的方面,杜光庭亦有所研究,認爲小乘修煉時要以戒律約束其心靈、以存神的方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的方法莊重其外表。
二、中乘之法
修道之人在修習小乘之法有所得的基礎上,尚需以中乘之法修煉,以堅其志、熟其行,定其求道之心。
中乘之法有權實之分。杜光庭說:“夫教有權實兩門,上士達識,以實教示之,自然冥合,中于道智。下士則以權教悟之,亦猶将欲奪之,必固與之之義耳。”4因世人根性各不相同,聖人在中乘之法中的設教也有所不同,有爲上士所說的實教,也有爲下士所說的權教。世人根性有上下之分,聖人設教則有權實之别。上士利根,了通實教;中下之士,須示權門。
所謂權教,主要指修道要因事制宜,随欲立教。杜光庭認爲聖人立權教,主要針對的是鈍根之人和貪性狠戾之人。鈍根之人,因其禀氣濁而雜,生性頑鈍,智識不通,莫辨是非,不知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徇欲恣情,動陷罪纏,永乖人域。鈍根之人因拘于智識,而不能辨别是非、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因貪而起諸多欲望,以緻迷失本性,争鬥不息,與道日遠。聖人懷救世之心,而設權教。先極其欲、張其強、肆其心、深其貪。“反者道之動”,心侈則養生太過,性強則禍起,多欲則神濁,極貪則殃生。世人因禍起殃生,導緻種種痛苦。聖人在世人強烈要求出離種種痛苦的基礎上,引導其修道,出離痛苦,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而言,杜光庭又将權教分爲攝心、攝性、攝欲、攝貪四門修道方法:“聖人常善救物,俯念含靈,示以權門,令其自悟。故開四門權道,以攝化之。第一将欲歙之,必固張之者,攝其心也。第二将欲弱之,必固強之者,攝其性也。第三将欲廢之,必固興之者,攝其欲也。第四将欲奪之,必固與之者,攝其貪也。夫心廉則道契,心侈則過生,因侈獲過,自思獲其廉矣,此歙其心之權矣。性弱則德全,性強則禍起,因強起禍,自思複其弱也,此伏性挫強之權也。寡欲則行清,多欲則神濁,欲深濁極,自思複其清矣,此廢欲清神之權也。不貪則儉約,極貪則殃身,因貪獲殃,自思複其儉矣,此修儉奪貪之權也。皆先極其侈心,使自困于貪欲,然後反性修道也”5。世人容易犯心侈、性強、多欲、極貪的毛病,對于修道來說,這些都是障礙。要消除這些障礙,不能強令之斷,而要順其性而張之,由此産生種種痛苦與不便,世人不堪忍受痛苦,産生出離痛苦之心,于是,聖人誘之使修道。這就是杜光庭所謂權教的方法。權教主要側重于攝心、攝性、攝欲、攝貪,由此可見,聖人之設權教,實是讓世人去奢從儉,去僞從真,去有欲有爲,行無欲無爲,使世人反性修道,入于教門。
權教之外,又有實教,實教是針對上乘利根之士修道而言的。對于上士爲什麽不因權教以導之?杜光庭認爲:“氣清和者生乃穎利,才智過人,明古達今,問一知十。此人根性既利,了悟圓通,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見善如不及,聞惡如探湯。故能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明方便之法,知進趣之途,不俟權道誘之,自達真實之教矣。”6就是說上士因禀清氣而才智過人,了悟圓通,識善惡、明方便之法,故可以自達真實之教。
杜光庭将實教分爲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和出家人理身的實教。他将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定義爲:“夫實教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仁信,以正萬方。人君與君子服而行之,垂法四海。”7上根利器之人,在俗則奉禮法,爲四海之典範,以修其身。對于出家人的理身實踐,杜光庭說:“修道之士,聖人以玄功難懋,世欲易迷,設科戒儀範之文,用齊其外;著注念神凝之法,以正其心。複以煉氣胎元之方,制其食味;祈真朝謝之品,滌其過尤。然後趣于學無學之途,臻乎冥寂,栖于損之又損之府,契乎無爲。則邪谪之關不開,鎮靜之淳和可緻”8。這就是說,上士實教之法,其修煉的目的在于制其味、滌其過。具體方法則包括:設科戒儀範以齊外,注念神凝以正心,煉氣胎元以制食味,祈真朝謝以滌過等。上士之實法,同權教有所不同。權教适用于中下之士,他們多欲、多貪,不易入道,權教順其欲而強之,使之因極欲而得痛苦,因痛苦而修道,其方法論的原則是“反者道之動”,先從道的反面讓世人去感受失道之痛苦,然後再引導世人入于正道。實教針對的是上根利器之士,他們秉性清和,少私寡欲,易于入道,實教則因此直接引導修道者切入正宗的道教修持,通過諸如科戒、注念、凝神、煉氣、祈真、朝謝,使他們達緻正心、修身,從而臻于冥寂、契乎無爲。權教與實教,是中乘修道之法的兩個重要内容。
三、大乘之法
小乘之法的修持,可以使修道者通過戒律來約束自己的心身,以存神之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之法莊重其外表,這爲入道修持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還沒有進入正式的道教修持。中乘之法則正式進入到道教修持的過程中來,中乘之法有權有實,通過不同的方法,能使修道者熟其行、制其味、滌其過,達緻正心、修身,臻于冥寂、契乎無爲。對于中乘之法,杜光庭認爲仍然有其不足之處。他說:“中乘之道或權或實,猶滞于修,又舍此權實有修之門,求入大乘無爲之趣。”9他認爲中乘之道因有權實高下之分,猶滞于修,所以唯有舍此有修之門,入于大乘無爲之境,才能了道。由此,杜光庭又提出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
杜光庭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繼承了老子無爲的思想。杜光庭對“無爲”的境界大爲推崇,認爲無爲是理國修身之要。他說:“理國執無爲之道,民複樸而還淳。理身執無爲之行,則神全而氣王。氣王者延年,神全者升玄,理國修身之要也。”10認爲理國無爲,則民複淳樸而達于治世,修身無爲則可神全氣旺而緻于延年。
對于什麽是無爲的修持方法,杜光庭做出了新的闡述與發揮:“無爲之理,其大矣哉。無爲者,非謂引而不來,推而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滞而不流,把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聖人之無爲也,因循任下,責成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遺事,言爲文章,行爲表則,進退應時,動靜循理,美醜不好憎,賞罰不喜怒,名各自命,類各自用,事由自然,莫出于己,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是則群臣輻辏,賢與不肖各盡其用”&;#9322;。杜光庭認爲無爲之理博大精深,無爲不是什麽也不做、什麽也不想的意思,而是要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循理而舉事,因資以立功,并且做到事成而不伐、功成而不舉。“無爲”對于杜光庭而言,不僅是一種修道的方法,更是修道的境界。他認爲修道之人唯有“見于無色,聞于無聲,味于無味,入于無形,了于無爲,乃謂之證道果也”&;#9323;。能做到“了于無爲”,才可謂得證道果。杜光庭認爲無爲亦是一個過程,或者說勉強可以分爲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迹無爲、心無爲、心迹俱無爲。所謂迹無爲,即是指功舉不自伐,則功不明而身明;心無爲,實是指絕思滅志,無思無慮;心迹俱忘,則是指不刻意爲無爲而無爲,從而使“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最後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杜光庭說:“上德之君,性合乎道,而命合乎一,體自然爲用,運太和爲神,動合乎天,靜合乎地,與道相得而無所爲也。神無思,志無慮者,此心之無爲也。不顯其功,而功若天地,不彰其明,而明并日月,此迹之無爲也。夫此無爲,非佼學無爲而爲于無爲,是無以爲也。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進退推移,與化無極,玄默寂寥,而與化俱,此謂心迹俱無爲矣。”&;#9324;
杜光庭繼承了老子“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的思想,認爲複命即回到自然本性,常即道的性狀,回到自然本性就可以說是回歸于道。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從而契無爲之道。
四、三乘同“工”
三乘之法,在修道境界上有上下高低之分。一般說來,修道者因小乘之法可進至中乘之道,因中乘之道可登大乘之境。但杜光庭并不認爲三乘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認爲三乘修法既可以依次修煉,但在每一個修道階次上,修道者都可以通過修“觀”而達到滅智内求,灰心默契,最終歸于不滞有無,玄契中道的大乘之境。
杜光庭認爲三乘之法都以“觀”神作書吧爲修行之徑,所以,三乘同“工”。小乘初門當中有三個觀法,一是假法觀,觀世俗的一切均非實相,而是假法。二是實法觀,世俗的一切雖假,但心照之則呈現出實有相。三是遍空觀,呈實有相的假法具有普遍的空性,了知此空性則可入于無爲之境。因此,在杜光庭看來,由小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中乘法門中的觀行有四個方面,一是無常觀,觀世俗的一切都處于流逝無常的狀态。二是常觀,觀世俗流逝的一切又有不變的常性。三是非無常觀,因常性而觀無常之非。四是非常觀,因無常而觀常之非常。通過中乘四觀,破除各種執著,從而達到無爲的境界。故由中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大乘法門中的觀行亦有四個方面。一是妙有觀,觀常無中有妙有。二是妙無觀,觀萬有之中蘊妙無之性。三是重玄觀,觀世俗一切既非有,亦非無,歸之于重玄之境。四曰非重玄觀,對于上述之重玄觀,亦應破除,此爲非重玄觀。由此可達大乘無爲之境。
杜光庭認爲道以三乘之法教化世人,從初地至于極道,從凡人修成聖人,有三個階次的不同,有境界高低之分,通常情況下,修道者要依次經曆這三個不同階次,方可達到無爲的最高修道境界。但是,杜光庭又傾向于認爲,在三個不同的修道階次中,修道者通過修觀,均可以從有入無,階粗極妙,達到得妙而忘其妙的境界,契于無爲之門。所以,也可以說,三乘修持之法是異曲而同“工”的。
杜光庭修道階次理論,對于唐五代以後的内丹道教的性命雙修思想、内丹修煉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修道階次理論都有重要的啓示神作書吧用。因此,杜光庭及其修道理論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蔣斌
杜光庭,字賓聖,唐處州人,生于公元850年,公元933年仙逝。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載,他壯歲入道,師天台道士應夷節。常思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始創,得陸修靜撰集,因年歲綿邈,幾将廢墜,遂考其真僞條例始末,薦其文于朝,得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應制爲道門領袖。後遊青城山,結茅而居,并羽化于此。杜光庭著述宏富,思想深刻,在道教之重玄學、科教儀範、修持方法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詣。本文拟對杜光庭的神作書吧一考察,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杜光庭認爲修道有階次之分。他說:“道貫萬法,而演爲三乘。初法以戒檢心,以律檢行,以存修靜其内,以齊潔嚴其外。然漸進中道,習于無爲,隳體黜聰,忘形絕念。而次登大乘之行,次來次滅,随念随忘,不滞有無,玄契中道。證此道者,煉凡以登仙,超俗而度世,淩倒景之上,享無窮之齡。天地有傾淪,而真道無渝壞,法音周普,拯度衆生。”1修道的階次有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之分。因爲人雖同禀于氣,但所禀之氣卻有利鈍與清濁的不同。“有欲無欲之人,同受氣于天地。禀中和滋液則賢聖而無爲,禀濁亂之氣則昏愚而多欲。苟能洗心易慮,澄欲含虛,則攝迹歸本之人也。”2因此,道雖貫萬法,卻因人而異,因時而宜,而有所不同。修道需要經曆的階段,可能達到的境界亦有不同,從而演爲道教的小乘、中乘和大乘修煉之法。
一、小乘之法
杜光庭首先提出了小乘修煉方法,并提出小乘修身的十個方面。首先,修道之士要發起向道信善之心;其次,要有普渡之心,善待衆生,引導别人與自己一同修道;第三,要尋訪明師,無仙師的教導,修道之士不容易得道,所謂非師不度,非師不仙;第四,要在明師的指導下誦讀道經,道經是修道之門徑;第五,要出離凡塵入于道門,柔弱無争;第六,正式受戒成爲道徒,謹防身口意三業造神作書吧惡業;第七,隐居山林,獨處修心;第八,立志苦修,深信大道是“真法王”,能度衆生,得道則能無生無死;第九,念經度人,以積善緣;第十,當以師父爲真父母,唯師才能助我修法身緻慧命。
小乘法是修道之基礎,在小乘法修習有得的情況下,修道之士才能“進中乘進修之法,後入大乘觀行之法”。小乘之法爲入門之法,杜光庭說:“小乘有爲之法,以教初門。既得其門,漸以中乘之法,以熟其行”3。認爲小乘是修道方法中的有爲法,也是入門的修習方法,目的在于教初門。所謂“初門”,即是指剛入道門的初地修行者。通過小乘法的修習,習道者才能奠定從凡覺悟,回向正道的基礎。至于修煉小乘之法過程中應注意的方面,杜光庭亦有所研究,認爲小乘修煉時要以戒律約束其心靈、以存神的方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的方法莊重其外表。
二、中乘之法
修道之人在修習小乘之法有所得的基礎上,尚需以中乘之法修煉,以堅其志、熟其行,定其求道之心。
中乘之法有權實之分。杜光庭說:“夫教有權實兩門,上士達識,以實教示之,自然冥合,中于道智。下士則以權教悟之,亦猶将欲奪之,必固與之之義耳。”4因世人根性各不相同,聖人在中乘之法中的設教也有所不同,有爲上士所說的實教,也有爲下士所說的權教。世人根性有上下之分,聖人設教則有權實之别。上士利根,了通實教;中下之士,須示權門。
所謂權教,主要指修道要因事制宜,随欲立教。杜光庭認爲聖人立權教,主要針對的是鈍根之人和貪性狠戾之人。鈍根之人,因其禀氣濁而雜,生性頑鈍,智識不通,莫辨是非,不知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徇欲恣情,動陷罪纏,永乖人域。鈍根之人因拘于智識,而不能辨别是非、善惡;貪性狠戾之人則因貪而起諸多欲望,以緻迷失本性,争鬥不息,與道日遠。聖人懷救世之心,而設權教。先極其欲、張其強、肆其心、深其貪。“反者道之動”,心侈則養生太過,性強則禍起,多欲則神濁,極貪則殃生。世人因禍起殃生,導緻種種痛苦。聖人在世人強烈要求出離種種痛苦的基礎上,引導其修道,出離痛苦,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而言,杜光庭又将權教分爲攝心、攝性、攝欲、攝貪四門修道方法:“聖人常善救物,俯念含靈,示以權門,令其自悟。故開四門權道,以攝化之。第一将欲歙之,必固張之者,攝其心也。第二将欲弱之,必固強之者,攝其性也。第三将欲廢之,必固興之者,攝其欲也。第四将欲奪之,必固與之者,攝其貪也。夫心廉則道契,心侈則過生,因侈獲過,自思獲其廉矣,此歙其心之權矣。性弱則德全,性強則禍起,因強起禍,自思複其弱也,此伏性挫強之權也。寡欲則行清,多欲則神濁,欲深濁極,自思複其清矣,此廢欲清神之權也。不貪則儉約,極貪則殃身,因貪獲殃,自思複其儉矣,此修儉奪貪之權也。皆先極其侈心,使自困于貪欲,然後反性修道也”5。世人容易犯心侈、性強、多欲、極貪的毛病,對于修道來說,這些都是障礙。要消除這些障礙,不能強令之斷,而要順其性而張之,由此産生種種痛苦與不便,世人不堪忍受痛苦,産生出離痛苦之心,于是,聖人誘之使修道。這就是杜光庭所謂權教的方法。權教主要側重于攝心、攝性、攝欲、攝貪,由此可見,聖人之設權教,實是讓世人去奢從儉,去僞從真,去有欲有爲,行無欲無爲,使世人反性修道,入于教門。
權教之外,又有實教,實教是針對上乘利根之士修道而言的。對于上士爲什麽不因權教以導之?杜光庭認爲:“氣清和者生乃穎利,才智過人,明古達今,問一知十。此人根性既利,了悟圓通,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見善如不及,聞惡如探湯。故能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明方便之法,知進趣之途,不俟權道誘之,自達真實之教矣。”6就是說上士因禀清氣而才智過人,了悟圓通,識善惡、明方便之法,故可以自達真實之教。
杜光庭将實教分爲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和出家人理身的實教。他将世俗人理身的實教定義爲:“夫實教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仁信,以正萬方。人君與君子服而行之,垂法四海。”7上根利器之人,在俗則奉禮法,爲四海之典範,以修其身。對于出家人的理身實踐,杜光庭說:“修道之士,聖人以玄功難懋,世欲易迷,設科戒儀範之文,用齊其外;著注念神凝之法,以正其心。複以煉氣胎元之方,制其食味;祈真朝謝之品,滌其過尤。然後趣于學無學之途,臻乎冥寂,栖于損之又損之府,契乎無爲。則邪谪之關不開,鎮靜之淳和可緻”8。這就是說,上士實教之法,其修煉的目的在于制其味、滌其過。具體方法則包括:設科戒儀範以齊外,注念神凝以正心,煉氣胎元以制食味,祈真朝謝以滌過等。上士之實法,同權教有所不同。權教适用于中下之士,他們多欲、多貪,不易入道,權教順其欲而強之,使之因極欲而得痛苦,因痛苦而修道,其方法論的原則是“反者道之動”,先從道的反面讓世人去感受失道之痛苦,然後再引導世人入于正道。實教針對的是上根利器之士,他們秉性清和,少私寡欲,易于入道,實教則因此直接引導修道者切入正宗的道教修持,通過諸如科戒、注念、凝神、煉氣、祈真、朝謝,使他們達緻正心、修身,從而臻于冥寂、契乎無爲。權教與實教,是中乘修道之法的兩個重要内容。
三、大乘之法
小乘之法的修持,可以使修道者通過戒律來約束自己的心身,以存神之法安靜其内心,以齋戒之法莊重其外表,這爲入道修持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還沒有進入正式的道教修持。中乘之法則正式進入到道教修持的過程中來,中乘之法有權有實,通過不同的方法,能使修道者熟其行、制其味、滌其過,達緻正心、修身,臻于冥寂、契乎無爲。對于中乘之法,杜光庭認爲仍然有其不足之處。他說:“中乘之道或權或實,猶滞于修,又舍此權實有修之門,求入大乘無爲之趣。”9他認爲中乘之道因有權實高下之分,猶滞于修,所以唯有舍此有修之門,入于大乘無爲之境,才能了道。由此,杜光庭又提出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
杜光庭大乘無爲之境的修持方法繼承了老子無爲的思想。杜光庭對“無爲”的境界大爲推崇,認爲無爲是理國修身之要。他說:“理國執無爲之道,民複樸而還淳。理身執無爲之行,則神全而氣王。氣王者延年,神全者升玄,理國修身之要也。”10認爲理國無爲,則民複淳樸而達于治世,修身無爲則可神全氣旺而緻于延年。
對于什麽是無爲的修持方法,杜光庭做出了新的闡述與發揮:“無爲之理,其大矣哉。無爲者,非謂引而不來,推而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滞而不流,把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聖人之無爲也,因循任下,責成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遺事,言爲文章,行爲表則,進退應時,動靜循理,美醜不好憎,賞罰不喜怒,名各自命,類各自用,事由自然,莫出于己,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是則群臣輻辏,賢與不肖各盡其用”&;#9322;。杜光庭認爲無爲之理博大精深,無爲不是什麽也不做、什麽也不想的意思,而是要順天之時,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循理而舉事,因資以立功,并且做到事成而不伐、功成而不舉。“無爲”對于杜光庭而言,不僅是一種修道的方法,更是修道的境界。他認爲修道之人唯有“見于無色,聞于無聲,味于無味,入于無形,了于無爲,乃謂之證道果也”&;#9323;。能做到“了于無爲”,才可謂得證道果。杜光庭認爲無爲亦是一個過程,或者說勉強可以分爲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迹無爲、心無爲、心迹俱無爲。所謂迹無爲,即是指功舉不自伐,則功不明而身明;心無爲,實是指絕思滅志,無思無慮;心迹俱忘,則是指不刻意爲無爲而無爲,從而使“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最後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杜光庭說:“上德之君,性合乎道,而命合乎一,體自然爲用,運太和爲神,動合乎天,靜合乎地,與道相得而無所爲也。神無思,志無慮者,此心之無爲也。不顯其功,而功若天地,不彰其明,而明并日月,此迹之無爲也。夫此無爲,非佼學無爲而爲于無爲,是無以爲也。陰陽爲之使,鬼神爲之謀,進退推移,與化無極,玄默寂寥,而與化俱,此謂心迹俱無爲矣。”&;#9324;
杜光庭繼承了老子“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的思想,認爲複命即回到自然本性,常即道的性狀,回到自然本性就可以說是回歸于道。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從而契無爲之道。
四、三乘同“工”
三乘之法,在修道境界上有上下高低之分。一般說來,修道者因小乘之法可進至中乘之道,因中乘之道可登大乘之境。但杜光庭并不認爲三乘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認爲三乘修法既可以依次修煉,但在每一個修道階次上,修道者都可以通過修“觀”而達到滅智内求,灰心默契,最終歸于不滞有無,玄契中道的大乘之境。
杜光庭認爲三乘之法都以“觀”神作書吧爲修行之徑,所以,三乘同“工”。小乘初門當中有三個觀法,一是假法觀,觀世俗的一切均非實相,而是假法。二是實法觀,世俗的一切雖假,但心照之則呈現出實有相。三是遍空觀,呈實有相的假法具有普遍的空性,了知此空性則可入于無爲之境。因此,在杜光庭看來,由小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中乘法門中的觀行有四個方面,一是無常觀,觀世俗的一切都處于流逝無常的狀态。二是常觀,觀世俗流逝的一切又有不變的常性。三是非無常觀,因常性而觀無常之非。四是非常觀,因無常而觀常之非常。通過中乘四觀,破除各種執著,從而達到無爲的境界。故由中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大乘法門中的觀行亦有四個方面。一是妙有觀,觀常無中有妙有。二是妙無觀,觀萬有之中蘊妙無之性。三是重玄觀,觀世俗一切既非有,亦非無,歸之于重玄之境。四曰非重玄觀,對于上述之重玄觀,亦應破除,此爲非重玄觀。由此可達大乘無爲之境。
杜光庭認爲道以三乘之法教化世人,從初地至于極道,從凡人修成聖人,有三個階次的不同,有境界高低之分,通常情況下,修道者要依次經曆這三個不同階次,方可達到無爲的最高修道境界。但是,杜光庭又傾向于認爲,在三個不同的修道階次中,修道者通過修觀,均可以從有入無,階粗極妙,達到得妙而忘其妙的境界,契于無爲之門。所以,也可以說,三乘修持之法是異曲而同“工”的。
杜光庭修道階次理論,對于唐五代以後的内丹道教的性命雙修思想、内丹修煉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修道階次理論都有重要的啓示神作書吧用。因此,杜光庭及其修道理論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