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十日,墨西哥總統通過全球公共廣播頻道,正式|盟國,向美國宣戰。
這一消息剛剛發布,立即就成了各國媒體的頭條新聞。
也許很多人都認爲,墨西哥向美國宣戰并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可是在當時看來,這确實是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
通過前面的介紹,已經知道,墨西哥最初是帝國的殖民地。
在鼎盛時期,帝國控制了美洲大陸(南美洲與北美洲)近一半的地區,建立了包括現在美國西部地區在内的,覆蓋了整個中美洲地區,南到合恩角的廣大殖民地。後來,随着美國**,以及影響到了南北美洲地區的**風潮,帝國也正好進入了戰略收縮期,從而逐步放棄了美洲地區的殖民地,到大戰爆發之前,帝國僅以與美國共管的形式,在巴拿馬運河區擁有一塊殖民地。
傳統上,墨西哥更親近帝國,而不是美國。
隻是,通過二次美墨戰争,墨西哥從美洲頭号大國的位置上跌落了下來,并且迅速的淪落爲美國的保護國,從此墨西哥就走上了親美的道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很多帝國百姓都認爲墨西哥的背叛是不可原諒的。
戰後,一批曆史學者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全面分析了墨西哥在**之後各個階段的根本國策,從而在根本上承認了帝國在美洲大陸政策上犯下的嚴重錯誤,并且原諒了墨西哥,認爲墨西哥在當時倒向美國,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當墨西哥不是美國對手的時候,怎麽可能與美國對抗呢?
二次美墨戰争,就讓墨西哥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國土,從美洲頭号大國淪落爲三流國家,并且不得不靠美國的扶持才能生存。在此情況下,就算墨西哥的絕大部分國民都與帝國有着血緣關系,從現實利益出發,墨西哥也不得不走親美路線。
要知道,在美國獨霸美洲大陸之前,墨西哥一直是最堅定的反美國家。
二次美墨戰争就足以說明問題。當時,美國還僅僅是一個誕生了不到一百年地小國。結果,美國利用帝國與歐洲強國爆發全面戰争的機會,通過法國,改善了與英國的關系,并且爲歐洲列強提供了大量戰争援助,從而獲得了歐洲列強對美國作爲美洲地區霸主的默認态度,也同時換來了歐洲列強的全面支持。在此情況下,美國才貿然發動了美墨戰争,并且通過二次大規模的戰争,肢解了墨西哥,将原本屬于墨西哥地大片國土劃到了自己的名下,爲現在的美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相反,在這二次戰争中,墨西哥都沒有得到帝國的援助。
戰敗之後,墨西哥的國際戰略就開始轉向。
當時,墨西哥國内地一批有志之士就意識到,以往那種依靠帝國的戰略肯定不能給墨西哥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使墨西哥成爲帝國手中地棋子,成爲用來牽制美國的砝碼。在此情況下,能夠得到保障的隻是帝國利益,墨西哥的利益根本就得到保證。
隻不過,當時并沒有任何人認爲應該站在帝國的對立面上去。
可以說,這些墨西哥人的觀點是非常正确的。正因爲二次美墨戰争,讓美國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美洲大陸上,無力協助歐洲列強挑戰帝國。最終,帝國打赢了明歐戰争,并且由此鞏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相反,如果當時美國也投靠歐洲列強,加入了明歐戰争,恐怕結果就很難預料了,至少帝國不會赢得那麽輕松。
隻是,這批墨西哥人地觀點很快就被美國利用了。
在随後的數十年間,墨西哥的政壇一直動蕩不安,平均每一年半就要換一界政府,而且幾乎每一界政府都是通過軍事政變,或者是其他非正當方式上台的。在此期間出現的二界民選政府都很快被推翻,連民選總統都不得不流亡海外。
毋庸置,這正是美國在幕後導演的政治鬧劇。
美國這麽做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消除帝國對墨西哥的影響,将墨西哥變成美國的附屬國,從而從根本上确保美國本土地安全。
與美國本土接壤的就隻有二個國家,北面地加拿大,南面的墨西哥。加拿大是英國地海外屬地,且主要居民都是白人,随着美國加入了西方列強的行列,且逐漸成爲了西方最強大地國家,加拿大不但不再是以往的反美陣地,反而成爲了美國的大後方。因此,隻要控制住了南面的墨西哥,美國就可以确保本土無恙,至少可以保證不會受到來自地面上的威脅,可以全力加強海軍建設。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
候,墨西哥的政治走向已經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當時,除了沒有直接加入協約國集團,向前線派兵之外,墨西哥幾乎盡到了一個協約國成員國所需要盡到的所有義務,比如向協約國成員國出售戰略物資(主要是礦産與農産品),幫助協約國集團生産軍事物資,甚至向協約國集團派遣了勞工。
爲了牢固的控制墨西哥,美國在一戰後走錯了一步棋,即沒有給墨西哥任何好處。
同時,帝國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反省以往的國際戰略,并且利用了美墨之間的矛盾。在停戰談判開始的時候,帝國就提出将北馬裏亞納群島轉交給墨西哥,而不是直接轉交給美國。顯然,這個提議不可能被美國采納。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墨西哥國内的反美情緒再次露頭。
當時,利用北馬裏亞納群島的管轄權問題,帝國在宣傳上做了很大的文章,給全世界的印象是,帝國準備将這座主要由帝國殖民者後裔控制的群島轉交給同樣是帝國殖民者後裔的墨西哥,結果因爲美國堅決反對,所以才沒有能夠成爲事實。
當然,一點點的反美情緒根本沒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隻是,這卻爲後來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墨西哥總統數度準備參戰,以便在戰後獲得更多的利益。墨西哥沒有能夠在一戰之後瓜分到戰利品,一個很大因素就是因爲墨西哥沒有加入協約國集團,沒有直接派兵參戰。
因爲國内的嚴重反美情緒,所以墨西哥總統一直沒有能夠做出參戰的決定。
等到美國需要墨西哥參戰的時候,美國已經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即便墨西哥那位王聰總督後裔的總統很想參戰,也絕不會加入協約國集團,而是要想方設法的加入同盟國集團,因爲加入必定戰敗的一方,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巨大的壞處。
隻是,在美國的控制之下,墨西哥總統并不是墨西哥的真正統治者。
後來,随着阿根廷等美洲國家以同盟國成員國的身份參戰,墨西哥國内的反美呼聲再次高漲。在七十六年(年)間,墨西哥各地就爆發了上千起針對美國的暴力事件,導緻數百名美國人遇害。
爲了穩定墨西哥,美國不但在美墨邊境地區集結了數十萬大軍,還将駐墨美軍從一萬五千人增加到了三萬五千人,并且開始在墨西哥北部地區,也就是美國人集中的地區進行武裝巡邏,以确保在墨美國人的生命與财産安全。
隻是,美國的高壓政策并沒有起到正面作用。
到七十八年(年)上半年的時候,墨西哥國内的局勢已經非常危急了。
當時,墨西哥南部地區出現了數十支**武裝力量,其中規模最大的“墨西哥解放陣線”擁有上萬名遊擊隊員,且紀律嚴明,作風硬朗,作戰素質甚至在墨西哥正規軍之上。另外,在墨西哥中部地區,也就是墨西哥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還接連爆發了數百起針對政府官員,以及美國機構的暴力襲擊事件。
按照當時的情況,如果墨西哥總統還不采取措施,其政權肯定會土崩瓦解。
到了這一步,墨西哥總統要想留在總統的寶座上,就必須果斷的,且堅決的采取措施,要麽鎮壓國内的反動武裝力量,要麽就向美國開戰,與**武裝力量同仇敵忾,建立相互信任與相互支持的政治互信。
也就在這個時候,帝國公開表态,歡迎一切反美力量加入同盟國集團。
毫無問,這就是對墨西哥總統的最後通牒。如果墨西哥還不向美宣戰,帝國就将承認墨西哥的**力量,而不是承認現在的墨西哥政權。那麽,等到戰争結束之後,墨西哥政壇上将迎來一場血雨腥風。
幾乎同時,帝國陸軍在墨西哥進行了積極活動。
在帝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墨西哥總統最終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随着墨西哥向美宣戰,美國構築的本土防線徹底土崩瓦解。
五月十一日,墨西哥政府與六支主要的**武裝力量達成了停火協議,在總統保證将于戰後舉行全民大選,組建一個符合所有墨西哥人民利益的聯合政府之後,**武裝力量接受政府的改編,成爲了正規軍事力量。
同日,帝國陸軍第一支赴墨軍團到達墨西哥西北部的瓜伊馬斯港。
到此,已經沉默了一年多的帝國陸軍終于再次沖到了戰争的前沿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