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對紐約的炮擊持續到了十一月十一日。/首/發
其中,針對曼哈頓島的炮擊行動在十一月六日結束。期間,第四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總共向曼哈頓島投擲了二十一萬七千餘噸炮彈,将這座面積不到六十平方公裏的小島反反複服轟炸了數番。重點炮擊區域集中在了島嶼的南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彈藥投擲在了這片不到二十平方公裏的地域之内。
炮擊結束的時候,曼哈頓島上的那些摩天大廈全都不見了蹤影。
比如,擁有一百零二層,屋頂距離地面三百八十一米,在六十三年(311年)建成的時候,曾經是世界上第一高樓,讓美國人引以爲傲的帝國大廈就隻剩下了半截殘破不全的牆體。當時,這座大廈至少挨了一百多枚大口徑炮彈,距離地面八十米以上部位被炸得粉碎。在十一月四日的時候,第四艦隊的四艘戰列艦用了五輪齊射,總共消耗了一百八十枚四百五十毫米高爆彈與半穿甲彈,最終将這棟大樓徹底摧毀。
戰争結束後,新成立的美國政府在帝國大廈的遺址上興建了一座戰争博物館。
至今,帝國大廈的殘骸仍然靜靜的躺在玻璃地闆的下面,警告着平均每年上百萬名的遊客,讓世人知道戰争的殘酷性與毀滅性。
比起建築物,人的性命在這幾天中顯得更加的脆弱。
炮擊開始的時候,曼哈頓島上至少有二百七十萬居民,且主要集中在島嶼的南端,也就是最繁華的地區。
據美國政府的相關記錄,負責廢墟清理工作的人員一共找到了二十七萬六千餘具屍體,其中可以辨明身份的就有二十一萬多具。另外,還有十八萬九千餘人失蹤,後來隻找到了不到一萬人,另外近十八萬人至今下落不明。因爲美國的救援隊伍在十一月二十日才到達,結果導緻至少八萬餘名傷殘人員在得不到及時救治的情況下死亡,另外還有近四萬人因爲各種原因而死亡。到十一月二十三日,也是美**隊在哈得孫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浮橋的那一天,能夠活着,并且自行走出曼哈頓島地平民隻有一百六十餘萬。而且這些人都在及時地規避到了島嶼的北面,不然他們的結局将悲慘得多。
可以說,如果不是艦隊沒有重點炮擊島嶼北面,傷亡數字肯定會高得多!
戰後。上千名參加了這次作戰行動地帝國海軍官兵組織了一個“慈善救助協會”。專門向那些在這場炮擊中失去了親人地孤兒提供幫助。另外還有數百名帝國海軍軍人收養了紐約地孤兒。也許。這是帝**人在對自己地行爲進行忏悔吧。
後來。美國政府在曼哈頓島西岸。沿着哈得孫河修建了一條長達五公裏地綠陰長廊。并且在長廊地右牆上刻上了所有在這場炮擊中喪生地平民姓名。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刻在這條長廊上地名字就多達三十八萬個!
恐怕。在整個人類地戰争史上。再也找不到僅僅在幾天之内。就導緻數十萬人喪命。數十萬人傷殘。上百萬人無家可歸地戰例了。也正是如此。“紐約大慘案”也被記入了人類地戰争史。并且成爲了警示後人地教材。
因爲曼哈頓島遭到地打擊過于慘烈。所以很多人忽略了附近地區遭到地毀滅性打擊。
十一月七日。第二批次地八艘“海軍元帥”級戰列艦。以及補充給第四艦隊地十三艘巡洋艦。二十六艘驅逐艦到達戰場。
同日。艦隊地炮火轉移到了長島與斯塔騰島。
因爲在此之前這二座島嶼上的城區已經遭到了零星的炮擊,且發生在隔岸的殘局具有非常明顯的警告作用,所以居住在這二座島嶼上的民衆早已疏散到了郊區,或者躲避到了艦隊打擊範圍之外的地方。
持續到十一日地炮擊隻導緻不到一萬人死亡。
當然,建築物與财産的損失也非常巨大,不比曼哈頓島差多少。
炮擊結束的當天,“陳淵洋”号等四艘戰列艦,運送黃金的登陸艦,以及随行的七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脫離了編隊,跟随返航地第三支後勤保障艦隊一同出發了。
實力再次加強的第四艦隊并沒有停下步伐。
十二日下午,艦隊到達了羅得島州南部海域,僅用了一個小時就摧毀了該州首輔普羅維登斯。
十三日夜間,艦隊到達馬薩諸塞灣。
這次,艦隊打擊地對象正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
作爲美國東北地區僅次于紐約地第二大港口,以及重要的工業與造船中心,波士頓一直列在打擊對象地前列。
炮擊從十四日淩晨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二十日上午。
十艘戰列艦,四十艘大型巡洋艦,二十二艘火力支
三十七艘通用巡洋艦,以及四十八艘驅逐艦總共向了十一萬七千噸的炮彈,并且在六天之内,徹底摧毀了波士頓。
當時,重點炮擊的對象是港區,而不是居民區。
根據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從英國逃到美國的那幾艘戰列艦中,有二艘在波士頓進行維修與進一步建造。另外,還有一艘美國的戰列艦正在這裏建造。同時,波士頓至少有二家造船廠在批量生産小型艦艇。因此,摧毀港區,特别是造船工廠是當務之急。
也正是如此,波士頓的居民比紐約的居民幸運得多。
等到艦隊離開的時候,隻有不到三萬人死于炮火,傷殘人員不到五萬。這對一座擁有近百萬人口的城市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爲了躲避炮火,大部分居民都在二十日之前疏散到了郊區。結果,到二十日的時候,波士頓幾乎成了一座“鬼城”。除了那些要錢不要命,想趁機發戰争财的不法份子之外,城市内幾乎見不到一個人影!
直到十多天之後,從驚恐中回過神來的波士頓居民才陸續返回自己的家園。
也許,這些人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白佑彬。因爲正是白佑彬下達了命令,讓艦隊重點對付工業區與港區,而不是重點打擊居民區。不然,波士頓居民的傷亡數字絕不會比費城,或者巴爾迪摩少多少。
當時,白佑彬改變戰術也是有原因的。
波士頓地區又被稱爲“新英格蘭”地區,生活在這裏的主要就是英格蘭與愛爾蘭後裔,而現在英國已經投降,就沒有必要将炮口對準英國人的後裔了。另外,還有很多德國後裔生活在波士頓地區,而德國是同盟國成員國,雖然大部分德裔都被美國政府送進了集中營,剝奪了其人身自由,并且實施了殘酷的軍事管制,但是作爲同盟國的領袖,帝國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将炮口對準德裔,不然又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完成了對波士頓的炮擊之後,艦隊繼續北上。
二十三日,艦隊炮擊了波特蘭,并且在一天之内投擲了四萬多噸彈藥。
因爲第五支後勤保障艦隊沒有能夠及時到達,所以艦隊被迫在海上停留了大概二天,直到二十五日才進行補給作業。
二十七日,艦隊炮擊了緬因州東南的切裏菲爾德。
這裏是美國東部沿海地區最北端的一座港口小鎮,炮擊這座小鎮的目的就是摧毀這裏的造船廠。按照帝國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息,切裏菲爾德的造船廠承擔了小型艦艇的建造工作,并且已經建成了數十艘。
戰後,這一情報被證明是錯誤的。
切裏菲爾德的造船廠根本不具備建造艦艇的能力,而且附近也沒有配套工廠,甚至連交通都非常不便利!當時,切裏菲爾德的那家小型造船廠隻能建造漁船,并且在年初的時候爲幾艘小型驅逐艦提供了維修服務。結果,海軍情報局就是據此情報相信,這裏有一座建造小型艦艇的船廠!
到此,第四艦隊完成了北上以後的第一輪作戰行動。
從十月一日算起,到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五十八天的時間中,第四艦隊與火力支援艦隊的上百艘戰艦,一共炮擊了七座大中型城市,十多座小城市與港口,執行了近百次炮擊任務,投擲了七十餘萬噸炮彈。
炮擊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二十七日夜間,白佑彬收到了海軍總參謀部發來的消息,要他率領艦隊返回巴哈馬群島,支持陸戰隊攻打新普羅維登斯島。
顯然,這份命令讓白佑彬有點糊塗。
支持陸戰隊的行動應該由鄭恩博率領的第611艦隊,以及留在後方的那些火力支援艦負責,根本不應該安排第四艦隊去執行這樣的任務。當然,這可是衛延年親自發來的電報,白佑彬也不能違背命令。
次日上午,在爲部分戰艦補充了燃油之後,第四艦隊轉向南下。
當時,北大西洋上已經找不到可以與第四艦隊交戰的對手了。對艦隊的大部分官兵來說,在執行了近二個月的任務,出港已經二個多月的情況下,能夠在這個時候返回後方,到岸上好好休息幾天,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白佑彬并不知道,就在第四艦隊返航的時候,一次秘密談判即将開始。
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巴西政府的斡旋之下,美國的秘密談判代表在裏約熱内盧(當時巴西還沒有将首都遷到巴西利亞)與帝國秘密談判代表進行首次接觸,就談判工作的安排事宜進行了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