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艦隊的四艘戰列艦手忙腳亂的躲避着由八艘美軍驅逐艦發動的魚雷攻擊的時候。鄭恩博指揮的第31艦隊則在痛揍美軍第31艦隊中的二号主力艦。
按照一般的交戰原則。在集中炮擊了對方的一艘戰列艦之後。鄭恩博應該調整交戰秩序。争取盡快打殘對方的另外幾艘戰列艦。而不是繼續集中火力對付敵人的一艘主力艦。隻是。“馬裏蘭”号迅速戰沉。讓鄭恩博有了選擇的餘的。
如果能夠迅速擊沉另外一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就能牢牢的抓住勝利。
另外。鄭恩博還不能确定被擊沉的就是美軍第31艦隊的旗艦。所以要使對手失去統一指揮。還的再接再厲。
因此。從第六輪齊射開始。五艘快速戰列艦全都瞄準了下一個目标。
此時。鄭恩博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即忽略了運氣産生的作用。或者說将過多的希望寄托在了運氣上面。
不可否認。能夠迅速擊沉“馬裏蘭”号。運氣因素肯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或者說。突然而來的襲擊讓對方根本無法反抗。甚至無法做出任何反應。可是。随着“馬裏蘭”号挨了炮彈。跟在其後面的“科羅拉多”号必然産生警覺。并且有數分鍾的時間改變航向與航速。甚至有機會脫離編隊。
等到鄭恩博下令向“科羅拉多”号開火的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突襲效果了。
失去了突然性。運氣成分自然大打折扣。
從第六輪齊射到第九輪齊射。連續用掉了一百八十枚穿甲彈。僅僅隻擊中了“科羅拉多”号二次。命中率剛過百分之率。這個成績隻能算糟糕。
打到第十輪齊射。也就是零點二十四分的時候。才取的了第三個戰果。
與前二個命中相比。第三次命中所産生的意義就大的多了。
穿甲彈落這裏了“科羅拉多”号艦橋與前煙囪之間的甲闆上。在連續穿透了露天裝甲與水平裝甲之後。在位于一号鍋爐艙前面的士兵餐廳内發生爆炸。雖然當時餐廳内并沒有官兵。而且彈片沒能打穿包裹着鍋爐艙的裝甲。但是猛烈的沖擊波直接震裂了艙壁。并且震斷了連接着1A号鍋爐的一根輸油管道。導緻輪機長不的不下令切斷1A号鍋爐的供油系統。最後還不的不關閉二台鍋爐與整個鍋爐艙。以便損管人員能夠進去維修受損的管道。
正是如此。“科羅拉多”号的航行速度才從十九節跌到了十六節。
此時。排頭的“河北”号。也就是鄭恩博的旗艦距離“科羅拉多”号僅僅一萬五千米。排在最後面的“孝宗”号戰列艦距離“科羅拉多”号也不到二萬米。
二輪齊射之後。“河北”号的炮手率先使用标準穿甲彈。
在以往的戰鬥中。“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就能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艦炮發射的标準穿甲彈打穿一萬五千米内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而“省”級戰列艦使用的是七十二年型艦炮。在使用标準穿甲彈的時候。威力肯定隻大不小。
另外。有足夠的情報表明。美軍在改進“科羅拉多”級的時候。沒有增強其主裝甲帶。
可以說。不管是美國。還是英國。乃至帝國海軍。在改進老式戰列艦的時候。優先考慮的都是水平防護能力。而不是垂直防護能力。原因有二個。一是海戰的交戰距離增大。受到最嚴峻考驗的是水平裝甲。而不是主裝甲帶。另外。随着艦炮的威力提升。即加大主裝甲帶的厚度。都很難擋住穿甲彈。二是增加主裝甲帶的厚度。将導緻艦體加寬。使艦體承力結構受到重壓。并且對航速。續航力。乃至戰艦的穩定性都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且花費巨大。如此一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會刻意提高老式戰列艦的垂直防護能力。在随後的五輪齊射中。編隊裏的另外四艘戰列艦都換用了标準穿甲彈。
當然。炮手的瞄準點也發生了變化。
之前。隻需要瞄準敵艦就能開火。而在使用标準穿甲彈之後。有經驗的炮手都會刻意壓低仰角。
壓低仰角之後。炮彈的命中點就會降低。這樣一來。原本可能從戰艦上方飛過的炮彈就能落在戰艦的上層建築上。原本應該落在戰艦上層建築上的炮彈則有可能落在戰艦的艦體上。而原本應該落在戰艦艦體上的炮彈則有可能落在附近的海面上。
如果炮彈落在戰艦附近的海面上。因爲彈道平直。入射角過小。加上炮彈速度相對較快。很有可能在與海水撞擊之後。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而彈起來。最終砸中敵艦的艦體。即便炮彈鑽到了海面下。也有可能擊中敵艦艦體水線以下部位。
相對而言。如果能夠集中敵艦艦體水線以下部位。就能對敵艦造成最嚴重的損傷。
這也是戰列艦的主裝甲帶爲什麽會延伸到吃水線以下數米處。而不是僅僅隻保護戰艦暴露在水面上的艦體的主要原因。
到此。“科羅拉多”号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從零點三十五分到零點五十分。在這十五分鍾的時間内。“科羅拉多”号被擊中了二十三次。其中有十七枚穿甲彈直接擊中了該艦的艦體。且都在水線附近。
不的不承認。“科羅拉多”級的防護與生存能力确實遠遠超過了“複仇”級。
作爲美國在上次世界大戰末期設計。并且在戰後才建成服役。美軍最後一種前條約型戰列艦。“科羅拉多”級除了是美軍中第一種采用口徑爲十六英寸的主炮的戰列艦之外。還是美軍所有老式戰列艦中最注重防禦與生存能力的戰列艦。另外。它的設計時間比“複仇”級晚了七年。服役時間則比“複仇”級晚了五年。
如同所有在上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與建造的美國海軍戰列艦一樣。“科羅拉多”幾是通過犧牲速度來獲的了更好的防護性能與更強的火力。不然的話。當初美國援助西班牙。爲西班牙設計“快速戰列艦”的時候。也不會大量參考“科羅拉多”級的設計成果了。
在挨了近三十枚穿甲彈之後。“科羅拉多”号才癱在了海面上。
雖然在鄭恩博下令轉移目标之前。又有數枚穿甲彈落在了“科羅拉多”号的艦體上。但是後面這幾枚穿甲彈并沒有産生決定性的意義。
當時。“科羅拉多”号的左舷艙室幾乎全部被摧毀。艦長已經下令向右舷艙室注水。零點五十分剛過。在确定戰艦的進水量已經超過了亢餘排水量(一般在戰列艦标準排水量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之間)。且無法阻止海水繼續湧入。抽水速度遠遠慢于進水速度之後。“科羅拉多”号的代理艦長(當時該艦的艦長。大副。二副。航海長與槍炮長都已陣亡。由輪機長代理指揮)下達了棄艦令。
也就是說。即便在零點五十分的時候停止向其開火。“科羅拉多”号都必沉無疑。
“科羅拉多”号戰沉是必然的結果。而它的犧牲也不是沒有任何意義。
威利斯李在零點四十分之前登上了前來接應他的輕巡洋艦。随即就通過艦隊内部的通信頻道。命令緊随在“科羅拉多”号後面的“加利福尼亞”号向右轉向。也就是命令“加利福尼亞”号離開戰場。
顯然。在無法拯救“科羅拉多”号的情況下。威利斯李隻能保全“加利福尼亞”号。
問題是。這道命令隻有“加利福尼亞”号能夠收到。
當時。輕巡洋艦上沒有與英國太平洋艦隊通信的能力。而且也沒有與第51艦隊通信的能力。
零點五十五分的時候。“加利福尼亞”号已經轉向到了二百一十度。并且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節。這也是該艦能夠達到的最快速度了。
直到五分鍾之後。跟在後面的“皇權”号的艦長才猛然反應了過來。
随即。“皇權”号也轉向到了二百一十度。隻是其速度卻達不到二十節。“複仇”号也跟着轉到了同樣的航向上。并且将速度提高到了十七節。
因爲晚了五分鍾轉向。結果當鄭恩博選擇下一個目标的時候。暴露在其炮口之下的不是“加利福尼亞”号。而是倒黴的“皇權”号。以及已經追了上來。距離“皇權”号不到二千米的“複仇”号。
也就在這個時候。戰局出現了重大轉變。
鄭恩博打的太興奮了。根本沒有注意到。他所在的“河北”号戰列艦距離美軍第51艦隊的一号主力艦已經不到二萬米了。也就是說。第31艦隊此時在第1艦隊東南面。與斯普魯恩斯的距離更近。
另外。鄭恩博也沒有意識到。第11艦隊在遭到美軍驅逐艦的魚雷攻擊之後。不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且還在進行戰術規避的時候。與第51艦隊的距離擴大到了三萬米左右。基本上與第51艦隊脫離了接觸。
也就是說。就在鄭恩博一心想幹掉美英艦隊裏的第三艘戰列艦的時候。他自己成爲了斯普魯恩斯炮口下的目标。換個角度來看。這卻是白佑彬一直在等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