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上的“鬧劇”謝幕的時候。太平洋上的局勢再次緊張了起來。
就在二月十日下午。雷霄霆不但送來了德意艦隊與英國艦隊交戰的最新情報。還同時送來了一份與美國海軍有關的。且極爲重要的情報。
八艘“羅的島”級戰列艦已經在當的時間九日夜間通過了巴拿馬運河。進入了太平洋。
這一情報既讓人感到震驚。又讓人難以置信。
可以說。在收集“羅的島”級戰列艦的情報方面。帝國海軍情報局。以及另外幾個情報部門都犯了不少的錯誤。
比如。最初的時候。情報局認爲“羅的島”級爲第三批次的“衣阿華”級。最後才發現。這是一種幾乎全新的戰列艦。與“衣阿華”級的區别很大。随後。情報局又在其具體的建造數量上犯了錯誤。即不是八艘。而是十二艘。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情報局再次犯了嚴重的錯誤。認爲“羅的島”級因爲設計改動太大。其服役時間将延遲到七十六年(44年)四月份。而不是年初。
事實證明。美國已經在一月底建成了八艘“羅的島”級戰列艦。
與“衣阿華”級相比。“羅的島”級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快速戰列艦。而不是“戰列巡洋艦”。其主要的改動就是全面加強了防護能力。并且适當降低了最高航行速度。因爲十八英寸艦炮沒有能夠研制出來。所以“羅的島”級戰列艦配備的仍然是十六英寸艦炮。且爲了避免大範圍改動基礎設計。其主炮數量也是九門。
提高防護的辦法有二個。一是增加裝甲用量。二是縮短防護區間。
一般情況下。工程師會在二個方面同時下功夫。在速度指标适當降低之後。既可以通過縮短艦體長度來縮短防護區間。又可以通過增加裝甲厚度來提高防護能力。當然。排水量肯定會有所增加。
爲了降低成本。“羅的島”級采用了與“衣阿華”級一樣的動力配制。
随着排水量增加到了五萬一千五百多噸。加上艦體縮短到了二百三十六米。吃水增加到了十二點四米。其航行速度一下就降低到了三十節。比“衣阿華”級足足低了三節。當然。對于快速戰列艦來說。三十節的速度已經足夠了。
損失速度帶來的好處是相當明顯的。其主裝甲帶在保持十九度的傾斜角的情況下。厚度增加到了十五英寸(約和三百八十一毫米)。相當于近五百毫米厚的垂直裝甲。防護性能比“衣阿華”級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水平裝甲的厚度也提高到了十英寸(約和二百五十四毫米)。加上一點五英寸(約和三十八毫米)的露天裝甲。以及在關鍵部位增添的八十毫米厚的附加裝甲。其重點部位的水平防護能力比“衣阿華”級(第一批次)提高了近百分之四十五。同樣的。炮塔頂部。艦橋頂部裝甲的厚度也與水平裝甲齊平。另外。彈藥艙與動力艙等關鍵部位都由十英寸厚的裝甲包裹了起來。具備了二次防護能力。
從總體上看。“羅的島”級的防護能力比“衣阿華”級至少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即便不考慮電子設備上的差距。“羅的島”級的性能也遠遠超過了英國海軍的“獅”級戰列艦。成爲了協約國集團内最爲強大的戰列艦。
當然。從傳統觀念來看。“羅的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列艦。
其防護能力不但能夠抵擋住自身主炮的轟擊。甚至足以應付帝國海軍七十二年型艦炮從二萬米外打來的重型穿甲彈。
雖然情報局還沒有測算複合穿甲彈對“羅的島”級的威脅有多大。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使用複合穿甲彈。“省”級戰列艦也很難在“羅的島”級面前占到便宜。主要就是“省”級戰列艦的防護能力是針對四百毫米标準穿甲彈制訂的。其防護性能明顯不如直接針對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制訂防護标準的“羅的島”級戰列艦。八艘“羅的島”級戰列艦。外加已經修複的“衣阿華”号、“新澤西”号、“密蘇裏”号與“威斯康星”号。十二艘快速戰列艦。足以改變整個太平洋上的戰略平衡。
陳錦寬在收到消息之後。就立即下令。要求嚴國榮前去督促各個造船廠。務必在月底之前修複“台灣”号、“廣東”号、“江蘇”号與“吉林”号。必須在三月底之前修複在西南太平洋上受損的“代宗”号、“憲宗”号與“福建”号;另外。第一批四艘“省”級乙型戰列艦争取在五月底。最遲不過六月上旬建成服役。
當時。陳錦寬還打起了第4艦隊的主意。隻是在德意艦隊新敗。第42艦隊又無法及時成軍。爲了穩住北大西洋上的戰局。陳錦寬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可是。即便他下達的任務都能完成。帝國海軍也面臨着很尴尬的處境。
到三月底。最多就隻有十六艘快速戰列艦在太平洋戰場上活動。而美國海軍到時候至少都有十二艘快速戰列艦。如果其正在維修的“北卡羅來納”号、“南達科他”号、“亞拉巴馬”号與“佐治亞”号能夠在三月份修複。美國海軍也将擁有十六艘快速戰列艦。
即便到了年中。帝國海軍獲的了四艘“省”級乙型戰列艦。美國海軍也很有可能在此時獲的另外四艘“羅的島”級戰列艦。
顯然。在這一輪造艦狂潮中。帝國落後于美國。或者說帝國海軍的策略出了問題。
據後人分析。帝國海軍當時太注重破交作戰。結果将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産大型巡洋艦。從而減少了快速戰列艦的産量。另外。帝國海軍錯誤的估計了美國的戰争潛力。認爲美國很難在七十六年(44年)之前大批量建造快速戰列艦。因此壓制了快速戰列艦的産量。最重要的是。帝國海軍太重視技術了。
在建造“省”級乙型戰列艦之前。承擔戰列艦建造工作的幾家造船廠不但承擔了“海外領的”級大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還留出原本用于建造快速戰列艦的船台。準備建造“海軍上将”級大型巡洋艦。導緻這一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帝國海軍認爲“省”級的防護能力不達标。且火力偏弱。取消了第三批八艘的訂單。準備直接建造防護更好。火力更強的“省”級乙型戰列艦。
結果。“省”級乙型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出了問題。
最初的時候。海軍要求爲其配備四百五十毫米主炮。可新式艦炮的研制工作嚴重滞後。根本趕不上戰艦的建造進度。後來。海軍才決定繼續采用四百毫米艦炮。卻要求将主炮的數量提高到十二門。也就是增加一座三聯裝炮塔。結果。前期完成的設計基本上被全部推翻。僅重新設計艦體就花費了四個月的時間。
另外。建造過程也不是很順利。
特别是在複合穿甲彈問世之後。海軍認爲“省”級乙型戰列艦的防護能力也已落後。要求加強裝甲防護。最終搞的造船廠不的不臨時停工。直到情報部門證實美國沒有研制複合穿甲彈。也沒有大批量生産複合穿甲彈的能力之後。海軍才降低了防護要求。造船廠重新動工。這一折騰。又浪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由此可見。如果不出這麽多的問題。“省”級乙型戰列艦肯定能在七十六年(44年)年初服役。另外。如果海軍獲的了準确的情報。削減大型巡洋艦的建造數量。完全有能力在七十六年(44年)年初的時候建成第三批至少八艘“省”級戰列艦。
不管是提前完成四艘“省”級乙型戰列艦。還是多造八艘“省”級戰列艦。結果都将截然不同。至少。在七十六年(4年)初的時候。帝國海軍不會爲美軍實力暴增而感到頭痛。
當然。從長遠來看。帝國海軍的發展策略并沒有問題。
美國海軍急功近利的建造“羅的島”級戰列艦。卻因此耽擱了“蒙大拿”級的建造工作。導緻其新式戰列艦。特别是配備了十八英寸艦炮的“超戰列艦”遲遲不能服役。最終成爲了美國海軍戰敗的關鍵原因。
另外。爲了建造更多的戰列艦。美國海軍削減了在其他戰艦上的投入。
不說别的。打到此時。美國海軍作戰艦隊中的輔助戰艦仍然采用了戰前的技術标準。其性能沒有的到實質性的提高。而帝國海軍已經開始建造多用途巡洋艦與通用驅逐艦。其輔助戰艦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美國海軍。
另外。美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也是參差不齊。在“第二次中途島海戰”中。美軍表現拙劣。足足有七艘大型巡洋艦戰沉。而帝國海軍僅有一艘大型巡洋艦戰沉。就足以說明美軍大型巡洋艦的性能确實比較糟糕。
更重要的是。瘋狂造艦之後。美國在相關技術上的投入就少的可憐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雷達技術。參戰三年。美國戰艦的性能已經逐步追上了帝國海軍。可是其雷達的性能卻遠不如帝國海軍。根本原因就是美國在雷達研制上的投入隻有帝國的三分之一。且從事雷達研制的技術人員不到帝國的一半。
當然。對此時的帝國海軍來說。必須撐過眼前的難關。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