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二十多秒鍾之後,“熹宗”号也在第二輪齊射中讓美軍增援艦隊裏的七号戰艦,即“古巴”級的“佛得角”号嘗到了苦頭。
穿甲彈直接砸中了該艦艦橋頂部,并且毫不費力的就摧毀了其主光學測距儀,火力指揮中心,航海艦橋與羅經艦橋,最終在進入了司令艦橋後生爆炸。由此可見,該穿甲彈在爆炸之前,穿透了總厚度近二百毫米的裝甲與數層甲闆。
僅僅一枚穿甲彈就報銷掉了“佛得角”号的指揮系統。
即便其後艦橋裏的備用指揮部沒有受到損傷,在失去了主要的指揮手段之後,“佛得角”号的戰鬥力也大打折扣。當然,對這艘戰艦來說,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以遭到重創爲由撤出戰鬥。實際上,該艦的艦長在現向其開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艦,而是快速戰列艦之後,也确實以遭受重創,無法繼續作戰爲由而脫離了戰鬥隊列。
雖然後來“佛得角”号的艦長因爲在沒有得到艦隊指揮官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脫離戰鬥隊列而遭到軍事審判,并且被判有罪,到軍事監獄裏住了幾年,但是即便最苛刻的美國海軍史學家都認爲該艦長的決策不但拯救了“佛得角”号,還使該艦上一千多名美國海軍官兵幸免于難。
“太宗”号在第三輪齊射的時候才取得了第一個戰果。
其實,在此之前,“太宗”号至少擊中了一号目标艦,即美軍增援艦隊旗艦“阿拉斯加”号至少二次,可二次都因爲穿甲彈的威力太大,結果直接砸穿了“阿拉斯加”号的艦體,沒有能夠重創對手。
第三次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爲标準穿甲彈的重量更輕,存速能力更差,在距離稍遠的情況下,其彈道末端的軌迹比重型穿甲彈更加陡峭。彈着角也就更接近直角,所以在對付水平裝甲不夠厚的大型巡洋艦的時候。标準穿甲彈的效果并不比重型穿甲彈差多少。
這次,穿甲彈直接砸在了“阿拉斯加”号A炮塔地頂部。而且毫不費力的砸穿了與水平裝甲一樣厚地炮塔頂部裝甲。雖然穿甲彈沒有能夠進入揚彈通道,卻直接砸穿了炮塔底部的甲闆。并且在穿透水平裝甲之後擊中了彈藥庫地頂部裝甲。可惜的是。标準穿甲彈地引信延遲時間比重型穿甲彈稍微短一點。結果炮彈還沒有來得及進入彈藥庫就生了爆炸。當然,這枚穿甲彈不但摧毀了“阿拉斯加”号地A炮塔。還引燃了用于密封炮塔地一些依然材料,使得“阿拉斯加”号的艦處立即竄起了大火。
排在隊列最後面地“安宗”号也在第三輪齊射的時候打出了跨射。
因爲在此之前挨了幾枚十二英寸穿甲彈。結果位于桅杆頂部地火控雷達被一塊彈片擊中,無法立即使用。所以該艦隻能用探測雷達提供的并不精确地數據來瞄準敵艦,導緻前面三輪齊射的效果都不理想。
很明顯,即便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安宗”号仍然打出了跨射,已經很不簡單了。
第三輪齊射之後,該艦的火控雷達竟然再次開始工作。
後來,維修人員在檢查火控雷達的時候,才現彈片卡在了雷達基座的底部,導緻用來固定傳輸信号的一個零部件被震松了。也許是在戰列艦主炮齊射的時候産生了很強烈的震動,結果使原本送脫的部件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從而使雷達恢複了正常。
結果,“安宗”号的第四輪齊射延遲了大概一分鍾,可這絕對值得。
就在第四輪齊射時,“安宗”号收獲了第一個戰果。
一枚穿甲彈準确無誤的砸中了十号目标艦,即“古巴”級的“尼加拉瓜”号的煙囪根部右側處,并且撕開了水平裝甲,最終在四号鍋爐艙爆炸,在徹底摧毀了四号鍋爐艙之後,還連帶炸毀了前面的二号輪機艙與左側的三号鍋爐艙,導緻“尼加拉瓜”号一下就損失了四分之三的動力。最終,“尼加拉瓜”号與姊妹艦“佛得角”号一樣,提前離開了戰場。
打到這個時候,“太宗”号已經第四次擊中“阿拉斯加”号,在其右側艦體上咬開了一個長度超過十米的大缺口;“太祖”号已經将炮口轉向了五号目标艦,即“古巴”級的“巴哈馬”号,并且向其打出了一輪齊射;“熹宗”号則在第四輪齊射中擊中了“佛得角”号的艦,使其速度略有降低。
更重要的是,此時美軍各艦艦長都已現,向他們開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艦。
再笨的艦長都知道,帝國海軍大型巡洋艦使用的三百毫米穿甲彈絕對不可能對“維爾京”号造成那麽嚴重的損傷。另外,四百毫米穿甲彈落在海面上爆炸後産生的水柱比三百毫米穿甲彈大得多。
加上此時天色已經放亮,美軍戰艦上的了望員已經能夠看到對方的桅杆了。
二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因爲将艦橋與煙囪合在了一起,所以隻有前桅杆,沒有後桅杆。爲了安裝搜索雷達,“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在接受維護與維修的時候,都在煙囪後方增加了一根專門用來架設雷達的簡易桅杆。而二艘“皇帝”級戰列艦都有二座煙囪,采用的也是常規布局,有前後二根桅杆。
可以說,這二種快速戰列艦的外形特征都很明顯。
有經驗的了望員通過其桅杆的布置方式就能判斷出其身份。即便了望員沒有經驗,也可以根據戰艦的投影圖做出準确的判斷。
毫無疑問,這個現立即讓美軍艦長們吓破了膽。
就算對方隻有四艘戰列艦,在無法對對手構成威脅,而自己卻處于險境之中的情況下,繼續戰鬥下去,就等于送死。
而這些艦長之前都在護航與破交戰場上作戰,他們根本不想與戰列艦交手。
當恐懼戰勝了希望,本能就壓倒了理智。
七點二十四分,“佛得角”号在出了“本艦遭到重創。無法繼續作戰”的電報之後,先轉向脫離了戰鬥隊列。
随即“尼加拉瓜”号也出了相同的電報。跟随“佛得角”号撤退了。
當然,這二位艦長并不知道。就在他們撤退的時候,在“阿拉斯加”号指揮艦隊作戰的金凱德也已經被強行帶上了一艘汽艇。離開了旗艦。
相對而言。“佛得角”号與“尼加拉瓜”号是幸運的。
七點二十七分。“阿拉斯加”号挨了第五枚穿甲彈。
因爲要讓艦隊指揮官離開,該艦先減速又轉向。所以避開了“太宗”号的第五次齊射,并且迫使“太宗”号在打出第六次齊射前重新測算炮擊參數。延遲了開火時間。隻是,該艦地好運也走到頭了。
第五枚穿甲彈的命中點幾乎與第四枚穿甲彈完全重合。
此時“阿拉斯加”号因爲右側艙室進水。艦體已經向右側傾斜了大概五度。結果,當穿甲彈擊中艦體之後,不但穿透了鍋爐艙外面地加強防護裝甲,還打穿了鍋爐艙,最終在戰艦的底艙,距離龍骨不到三米處爆炸。
四百毫米标準穿甲彈地裝藥量是重型穿甲彈的四點五倍,即裝有三十四公斤高能炸藥,其爆炸威力遠遠超過了重型穿甲彈,因此對艦體結構造成地破壞也遠遠超過了重型穿甲彈。
在損失了一半動力,加上龍骨受損之後,“阿拉斯加”号地命運也到頭了。
接下來,“太宗”号由朝其齊射了三輪,才将炮口轉向了下一艘敵艦。
最終,“阿拉斯加”号被七枚穿甲彈擊中,有五枚在艦體内生爆炸。在經過了大概二十分鍾地搶救之後,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同時讓負責炸毀戰艦的爆破人員在B、C兩座炮塔地彈藥艙裏安裝了定時。
八點過五分,“阿拉斯加”号在彈藥艙的大爆炸中分成了三截,迅速沉沒。
因爲其沉沒時間較晚,所以“阿拉斯加”号成爲了此次海戰中戰沉地第三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同時是此次海戰中美軍戰沉的第五艘大型巡洋艦,是交戰雙方戰沉地第七艘大型巡洋艦。
在“阿拉斯加”号遭到重創的時候,“巴哈馬”号的命運也生了轉折。
可以說,“太祖”号的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超過了其他三艘戰列艦。
在用二輪齊射就摧毀了“維爾京”号之後,“太祖”号又僅僅隻用了三輪齊射就讓“巴哈馬”号領略了其強悍的戰鬥力。
三輪齊射,四次命中,且次次都在要害部位。
除了炸掉其艦橋,C炮塔與前端的一号與二号輪機艙的三枚穿甲彈之外,真正葬送掉“巴哈馬”号的是擊中了其B炮塔彈藥艙的那枚穿甲彈。
七點三十一分,“巴哈馬”号在猛烈的爆炸中二截。
二分鍾後,這艘滿載排水量接近三萬四千噸的大型戰艦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因此,“巴哈馬”号成爲了本次海戰中第三艘戰沉的大型巡洋艦,也是美軍戰沉的第二艘大型巡洋艦,第一艘在海戰中被擊沉的“古巴”級大型巡洋艦。
随着“巴哈馬”号戰沉,“阿拉斯加”号與“維爾京”号失去作戰能力,“佛得角”号與“尼加拉瓜”号撤出戰鬥,美軍增援艦隊在十四分鍾之内連續戰損了五艘大型巡洋艦,而與其交戰的四艘快速戰列艦無一戰損,甚至沒有損失主要的作戰能力!
這一結果,恐怕也遠遠超過了白佑彬的預料吧!
繼續求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