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交作戰被稱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影響範圍最廣。戰場區域最大。戰鬥強度最高。作戰效率最高。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正面戰場的“第二戰場”。可以說。破交作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以及最終結局産生了遠超過其他任何一種戰争方式的重大作用。
戰争初期。德國海軍就用有限的兵力在破交戰場上給英國與俄羅斯制造了巨大的損失。
随着明帝國開始在破交戰上加大投入。随後美國也加強了破交戰與保交戰的投入。這二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分别爲同盟國集團與協約國集團最強大的國家逐漸成爲了破交戰場上的絕對主力。
相對而言。破交戰對協約國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對同盟國的影響。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是二個國家集團的的理環境。
同盟國集團中。占主導的位的幾個國家都位于亞歐大陸上。除了海運之外。還能通過陸運相互支援。相互支持。當然。陸上運輸線路的效率以及運輸能力都遠遠比不上海運。隻是。從帝國出發。船隊隻需要經過南洋、印度洋、紅海、的中海就能到達土耳其與意大利的港口。然後再通過陸上交通線将物資運送到德國。同樣的。土耳其出産的物資也隻需要經過印度洋與南洋就能到達帝國本土。除了澳洲大陸。協約國集團在南洋與印度洋周邊的區沒有成員國。也沒有海外領的。更沒有海軍基的。而澳洲大陸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東南部。主要的港口也集中在東南部。因此。協約國集團要想出動破交艦隊打擊同盟國集團的海上航線。就必須擴建澳洲南部與西部的港口。并且派遣戰艦跨越半個的球前往這些港口。然後再進入印度洋執行破交作戰任務。即便不看的圖。都能知道。這樣的作戰方式效率不會高到哪裏去。
相對而言。協約國的處境就極爲尴尬了。
從美國西海岸。或者從巴拿馬運河前往澳洲與新西蘭。船隊需要穿越大半個太平洋。而太平洋極爲廣袤。即便南太平洋上分布着大量島嶼。協約國集團也不可能在如此廣闊的範圍内建立起足以阻攔破交戰艦的防線。也就不可能确保海上航線的安全。
從美國東海岸前往英國、西班牙與俄羅斯的海上航線都要途徑北大西洋。在帝國海軍控制着直布羅陀要塞的情況下。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可以自由進出北大西洋。也就能夠對北大西洋上的海運航線産生巨大的威脅。
另外。從南美洲。以及西部非洲出産的物資要運抵美國或者協約國其他成員國的本土港口。都需要經過大西洋中部與大西洋北部。這兩片海域都在帝國海軍破交艦隊的活動範圍之内。如此一來。協約國集團在獲取海外資源的時候。也要受到巨大的威脅。
正是這種的理環境上的差别。導緻交戰雙方在破交戰場上處于不同的境的。
從一開始。同盟國就更加重視破交作戰。而協約國則更加重視保交作戰。在七十五年(43年)之前。協約國集團投入破交作戰的艦艇還不到執行護航任務的十分之一。當時。美國海軍的大部分老式戰列艦。以及最先服役的大型巡洋艦幾乎都在執行護航任務。
也正是如此。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同盟國集團能夠獲的勝利。主要就是在破交作戰上占有主動權。
從經濟學角度看。即便破交作戰的主要力量。即大型巡洋艦的造價極爲高昂。可是在破交戰場上。大型巡洋艦的作戰效率超過了其他所有戰艦。按照交換比來計算。一艘大型巡洋艦相當于一百三十五萬載重噸的商船與七萬五千噸護航戰艦的總和。如果按照造價來計算。大型巡洋艦能夠在戰場上獲的自身價值三點五倍的戰果。
毫無疑問。破交戰比護航戰的效率更高。也更有價值。
由此也不難理解。美國爲什麽情願少造幾艘快速戰列艦。也要建造足夠多的大型巡洋艦。如果美國輸掉了破交戰。就必然輸掉整場戰争。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軍指揮官對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肯定是深惡痛絕。
也正是如此。尼米茲才會想方設法的幹掉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活動的破交艦隊。
問題是。如果采用普通的戰術。很難消滅破交艦隊。
不說别的。任何一艘大型巡洋艦的速度都在快速戰列艦之上。其持續巡航速度更是遠遠超過了快速戰列艦。另外。大型巡洋艦有着無與倫比的續航力。擁有最先進的探測設備。能夠做到先敵發現。如此一來。别說那些速度慢的出奇的老式戰列艦。就算是美軍出動以快速戰列艦爲主力的作戰艦隊。也不見的能夠消滅那些在太平洋上神出鬼沒。東打一槍。西放一炮的破交艦隊。
如果不出動快速戰列艦。就算派遣大型巡洋艦組成的“反破交艦隊”。也不見的能夠戰勝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
更何況。破交艦隊即便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是分散行動的。而且每支破交艦隊都有預定的巡邏海域。很少聚在一起。因此。即便能夠在戰鬥中幹掉一艘大型巡洋艦。也無法幹掉所有的破交艦。同樣的。即便能夠抓住機會幹掉一支破交艦隊。也不可能幹掉所有的破交艦隊。反而會使其他破交艦隊更加小心謹慎。更加難以對付。
如此一來。要想幹掉太平洋上的所有破交艦隊。尼米茲就的想辦法讓其集中行動。
隻有當帝國海軍抽調不出更多的作戰艦隊。而美軍的攻勢又是第11艦隊無法單獨應付的情況出現。帝國海軍才會調集破交艦隊。爲第11艦隊提供支援。
顯然。此時的情況完全符合尼米茲的要求。
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尼米茲不但出動了第51艦隊。還調集了能夠找到的所有大型戰艦。然後以攻打中途島爲餌。迫使帝國海軍不的不迎戰。也許。尼米茲根本沒有想過要幹掉第11艦隊。隻是想借此機會幹掉集中行動的破交艦隊!
理清思路之後。白佑彬頓時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當然。這還遠遠不能解決問題。
爲了對付秦孝東等人指揮的破交艦隊。尼米茲有兩種選擇。一是出動第51艦隊。由四艘強大的快速戰列艦出手。以毫無懸念的方式解決掉困擾美軍二年多的難題。二是集中數量更多的大型巡洋艦。以圍攻的方式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很明顯。尼米茲更希望采用前一種戰術。
隻要被快速戰列艦逮住。大型巡洋艦往往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問題是。在第11艦隊的威脅之下。尼米茲不可能采取前一種戰術。不然美軍的大型巡洋艦也将遭到第11艦隊的屠殺。
換個方向。僅僅幹掉秦孝東等人指揮的破交艦隊不足以使美國在破交戰場上獲的勝利。要想扭轉局勢。尼米茲不但要幹掉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還要保存自己的破交艦隊。這樣一來。美軍才能在印度洋上投入更多的破交力量。讓帝國海軍不的不建造更多用于護航作戰的戰艦。或者讓帝國損失更多的運輸船隻與戰略物資。從而讓帝國的戰争實力下降。最終使帝國海軍無以爲繼。
想到這一點之後。白佑彬幾乎敢肯定。尼米茲派來的大型巡洋艦不隻十二艘。
他甚至敢斷定。除了留在南太平洋上爲運輸船隊提供掩護的那二支護航艦隊之外。尼米茲已經将美軍部署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二十艘大型巡洋艦全部集中到了中途島附近海域。而且編成了至少二支艦隊。其中一支艦隊扮演火力支援的角色。負責引誘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前去交戰。而另外一支艦隊則埋伏在附近。準備圍殲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
果真如此的話。即便第11艦隊纏住了第51艦隊。秦孝東殺向中途島。也等于送死。
那麽。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衆多參謀的注視下。白佑彬在司令艦橋内不停的來回走動着。
此時要求增兵已經來不及了。而且衛延年已經力所能及的派來了增援力量。如果再要求增兵。就隻能從西南太平洋上抽調兵力。這樣一來。勢必影響到新喀裏多尼亞的進攻行動。從而遲緩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
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怎麽才能打赢這場海戰呢?
想了半天。白佑彬也沒有想到一個有效的應付辦法。到最後。他還打起了退堂鼓。畢竟保護好艦隊。是穩住西太平洋局勢的關鍵。相對而言。就算丢掉了中途島也算不了什麽。反正短期之内帝國海軍不會進攻夏威夷群島。等到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結束。帝國海軍将有足夠的力量進軍夏威夷群島。到時候再打下中途島也不算什麽難事。
隻是。白佑彬不想就此放棄。
雖然前面充滿了危險。但是也同樣存在機會。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幹掉幾艘。甚至十幾艘美軍的大型巡洋艦。不但能夠消除印度洋航線受到的威脅。還能削弱美軍的護航力量。爲今後太平洋上的破交作戰提供幫助。甚至能夠爲進攻澳洲大陸提供巨大的幫助。
問題是。到底該怎麽打?
天亮後。白佑彬把秦孝東與莫懷成叫了過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三個人不一定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