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想也知道,要是爬上高位,還不如普通小兵的待遇好,那誰會去拼命的往上爬?
這些人聽到軍中的将領要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居然認爲當上将領很辛苦,沒有必要那麽拼,簡直是愚不可及。
“你說的都是真的?”有人聽到武二的話,頓時眼睛都亮了,“燕北軍的待遇真有那麽好?真可以讓家人過上平穩的生活?就是我們立了功,也可以惠及家人?”
那人剛說完,就有人潑冷水了:“你們高興什麽?你有家人嗎?”
他們的家人,不是死在戰争中,就是在戰争中走失了,根本找不到了,他們現在隻有自己,就算拼上去又能如何?
“我當然有!我相信,他們還活着。”最先說話的那人,想到在戰争中走失的家人,信心十足,“我爹娘和妹妹,當時就留在天啓。沒多久,燕北王就回來了,我相信他們肯定還活着。”
“自燕北王回來後,天啓就恢複了平穩,而且燕北王對治下的百姓一事同仁,并不會因爲他們是哪國的人,就置之不理。”
“我爹娘和妹妹雖是南疆人,可他們從來沒有殺過人,也沒有傷害過天啓的百姓,他們與天啓的百姓沒有什麽不同,我相信……他們不僅活着,在天啓一定會活得很好。”
那人信心十足,眼中倏地閃現出耀眼的光芒。
蕭九安與紀雲開回到天啓的時候,天啓屍橫遍野,十室九空,百姓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
生活在天啓的百姓,有天啓本來的百姓,也有外人者,比如南疆的人。
那時的天啓不僅快要滅國,就是人口也快要滅絕,而且生活在天啓的百姓,對天啓、對天啓的當權者都失去了希望,每一個都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的活着,哪怕是南疆的百姓,也過得很慘,甚至死傷比天啓的百姓還要多。
那時候的天啓,需要穩定,穩定大于一切,根本容不得蕭九安與紀雲開,屠殺普通百姓,而且天啓經曆了那麽大的動蕩,人口銳減,天啓極需要人來重建。
如若蕭九安與紀雲開一來,就屠殺南疆的百姓,那麽……
再給他們一百年的時間,也無法将天啓重建出來。
而且,戰争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普通百姓根本無法參與其中。兩國交戰,無論是發起戰争的那一發,還是被迫應戰的那一方,苦的都是兩國的百姓。
蕭九安與紀雲開,要斬殺南疆軍爲了燕北軍報仇,卻沒有對南疆普通的百姓出手,也沒有将那些散落在天啓各地的普通百姓找出來,将他們當成二等人對待。
蕭九安與紀雲開,想要的不是恢複天啓,而是在這片被戰火荼毒的土地上,重新建立一個國家,一個全新的,隻屬于他們的國家,這樣的情況下,那些百姓原先是天啓人,還是南疆人并不重要。
蕭九安與紀雲開對生活在天啓的普通百姓一事同仁,他們做得好有獎,犯了錯必罰。如若通敵叛國,不管是天啓的人,還是南疆的人,下場都隻有死。
正因爲蕭九安與紀雲開,不對普通百姓下手,對待所有的百姓都是一事同仁的态度,讓所有生活在天啓的百姓充滿了安全感,也充滿了戰志。
對普通百姓來說,皇帝是誰,國家是誰的,他們并不在意,他們想要的……
隻是一個安穩的生活。
尤其是連年戰亂,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他們更想要一個安穩的生活,誰要能給他們安穩的生活,保他們免于戰火的波及,那麽誰就是他們的神,他們就忠于誰。
蕭九安與紀雲開,給了生活在天啓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生活在天啓的百姓,又怎麽舍得離開,又怎麽舍不得背叛他們?
爲了更好的生活,爲了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下去,原本從南疆遷來的百姓,都羞于提起自己的來曆,他們從不承認自己是南疆。
南瑾昭手下的那些兵,最初是不知道這些的事,後來北辰的百姓遷到天啓,并且生活的不錯,有不少人還從天啓回來,勸說生活在北辰的親人,跟他們一起走。
這時,他們才知道,原來在天啓,不管你曾經是哪國的百姓,隻要你勤懇,隻要你不做惡,你就能安穩的活着……
而這,也讓許多南疆的士兵蠢蠢欲動。
他們的家人,當初就留在了天啓,他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活着,但如若有機會,他們很想回去找他們。
那小兵聽到武二的話,充滿鬥志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可是……
家人當初留在天啓的南疆兵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南疆兵,他們的家人早就死在戰場上了了。
那個站出來潑涼水的人,他的父母、兄弟早就死在了戰場上,全家就隻剩下他一個,自然也就沒有什麽期盼,更沒有鬥志。
武二懂他,因爲武二的家人,也全部死了,可是……
武二卻沒有放棄。
哪怕全家都死絕,隻剩下他一個人,武二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
因爲他知道,隻要他活着,一切都會有的。
“在天啓,女人都願意嫁給燕北軍。而且,你要是爬上了高位,燕北王和王妃,還會安排人給你牽線。總之,在天啓……不,現在已沒有天啓了。應該說在燕北,從軍的人,隻要敢殺敢拼,你就可以擁有一切。”武二見有人心動了,又說了一句。
他們在燕北軍中,有着天然的劣勢,而且燕北軍對他們南疆軍人充滿了惡感,憑他一個人,根本無法在燕北軍中立足。
他,需要這些人,需要這些人跟他站在一起,一起去戰場上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