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師團氣壞了。他們是第16軍裏唯一的老牌常備師團,九一八事變時就在東北跟馬占山等抗日武裝幹了,那個時候第38、第48師團還在娘胎裏沒生出來呢。再說了,東海林是什麽人,那是當初被我們掃地出門的渣滓,現在成了功臣,這不是咒我們瞎了眼、不識才嗎?
東海林自己不會做人,不知道讓着老東家也就算了,軍司令官居然也一聲不吭,這讓第2師團極其憤怒。他們要求今村下令,禁止東海林支隊進入萬隆。
對今村來說,哪支部隊進萬隆都一樣,不值得爲此得罪牛哄哄的老師團,于是當即批準。
1942年3月10日,後來的第2師團頂替先到的東海林支隊,随今村晃着膀子開進了萬隆城,接受6萬盟軍的投降。
東印度戰役告一段落,它的直接後果是,使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更加被動,同時也令巴丹半島上的美菲軍雪上加霜。
羅斯福向菲律賓總統奎松反複保證,援助正在途中,但在日軍的嚴密封鎖下,這些保證根本就無法兌現,美國可以做的,隻能是先行安排奎松及政要們撤離。
奎松與麥克阿瑟私誼頗深,奎松夫婦還是麥克阿瑟孩子的教父教母,雙方有着同生共死的朋友交情。臨别之時,奎松卸下刻有自己印章的戒指,把它套在了麥帥的手指上:“如果你戰死疆場,當他們找到你的屍體時,我要所有菲律賓國民知道,你是爲我們的國家戰死的。”
麥克阿瑟已經做好了戰死疆場的準備,但就在奎松走後不久,他收到了羅斯福、馬歇爾以及美國陸軍部長聯合簽署的一份電報,命令他轉赴澳大利亞,指揮西南太平洋的盟軍作戰。
在太平洋戰場上,麥克阿瑟已經成爲美國乃至盟國抵抗日軍的旗幟和超級英雄,從政治角度來說,他不管是死是活,都不能落在日本人手裏,否則對盟軍将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而且菲律賓作爲一個遲早要失守的次要戰場,并無堅守的必要,其統軍人物應及早脫離險地,而不應與其同歸于盡,用羅斯福的話來說,“美國不需要一個戰死在菲律賓的上将”。
與此同時,由于韋維爾指揮乏術,美英荷澳盟軍聯合司令部行将解散,羅斯福和馬歇爾一緻認爲,隻有麥克阿瑟才能重新肩負起統領盟軍的重任。
接到電報,麥帥的第一個反應是拒不從命。他甚至對馬歇爾說,如果“逼人太甚”,他就辭去現職,以一個美國志願兵的身份到巴丹去參加防守。
麥克阿瑟不願離開菲律賓,有着屬于他個人的種種理由。在奎松撤離科雷希多島後,麥克阿瑟就成了島上唯一的決策人物,這也就是說,所有責任都必須由他一肩挑起,他不能說走就走。
當然,最重要的因素,還是麥克阿瑟希望自己能在菲律賓親手擊倒本間。在他看來,即使一支多次敗北的軍隊,也能在最後一刻獲勝,何況美菲軍已經重挫過日軍,這樣的戰機一定還會再次到來。
局勢似乎也有了發生轉折的迹象和苗頭。當時謠傳本間在巴丹受挫後,對美軍大大稱贊了一番,然後跑到馬尼拉飯店,一頭鑽進麥克阿瑟曾住過的房間——不是住宿,而是羞憤自殺了。
二戰時的此類傳聞很多,比如在中國戰場上,日軍稍稍敗了一下,就會說這個那個指揮官剖腹了。其實剖腹固然是日本人的行爲藝術之一,但要是不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一般也沒人肯做這種高難度的動作,畢竟這不是在過家家。
于是有人向麥克阿瑟建議主動發起反擊。麥帥倒不認爲反擊的時機真的已經到來,他很清楚,沒有制空權,就算是勉強組織起攻勢,也難以持久,但在補給不繼的情況下,他又覺得未嘗不可一試,或許還可以趁機奪取日軍的補給基地,以後再不用爲此發愁了。
他要留下來,和士兵們一起争取勝利。
然而麥克阿瑟的幕僚并不這麽看。幕僚們覺得麥帥應該去澳大利亞:美菲軍爲什麽會出現窘境,還不是軍援通道被阻住的原因,你去澳大利亞後,可以把兵員、武器和運輸工具全部集結起來,然後再打開通道,出手援救菲律賓,這不比沒槍沒彈的反攻要強得多,也有把握得多嗎?
麥克阿瑟被說服了。
他特地推遲了三周動身。在這三周裏,他一方面制訂應變計劃,以避免因爲自己的離去,導緻巴丹防線驟然崩潰,另一方面精心挑選人員,提前爲反攻搭建班子,随他一同前往澳大利亞的共有18名将領,後來也都成了指揮反攻的中流砥柱。
終于到了分别時刻。1942年3月10日,也就是日軍占領萬隆的當天,麥克阿瑟派人将溫賴特請到科雷希多島。溫賴特被任命爲留守菲律賓的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告訴他:“現在我要走了,但我會盡早回來。”
對溫賴特,以及留下來作戰的每一個士兵,麥克阿瑟都充滿了歉疚和不舍。臨别時,他緊緊握着溫賴特的手:“守住這裏,直到我回來代替你!”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麥帥還不知道,他将再一次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他會回來,隻是太晚了。
第二天,華盛頓電告麥克阿瑟,日本人已經掌握他即将離去的情報,他再不能遲延,必須馬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