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攻擊失敗後,南雲便奉山本之命,向威克島海域派來了大批援兵。梶岡少将重整艦隊,除補充艦船外,還增加了20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
威克島上指揮防守的坎甯安上校也向金梅爾請求增援,但太平洋艦隊所派的援軍出擊遲緩,等他們到達時,日軍已開始攻擊威克島,并在外圍部署了強大的阻擊力量,援軍隻能是望門牆而不得入。
像上次一樣,威克島的氣象條件一如既往地對登陸不利。海上飓風猛烈,艦艇要想靠上小島,随時都有觸礁的危險,更談不上讓登陸部隊換乘了。
日軍指揮官見無法順利換乘,幹脆下令兩艘巡邏艇突進擱淺,用這種方式,讓登陸部隊直接搶灘。接到命令後,巡邏艇開足馬力,朝島上徑直沖去,擱淺之後,伏在甲闆上的日軍迅速爬起,向美軍發起了第一波攻擊。
黑暗中,場面極度混亂,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日軍在數量上處于壓倒性優勢,大約1000名陸戰隊員潮水般地沖上了海灘。
說時遲,那時快,一道道粉紅色的曳光劃破了黑暗的夜空,美軍朝登陸點開炮了。同一時間,梶岡也下令戰艦開炮,使得海灘上像是在舉辦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一般。坎甯安後來描繪說:“景色太美了,簡直不是戰場。”
對于沖鋒中的日軍陸戰隊員來說,這個景色當然一點都不美。美軍的探照燈把海灘照得一清二楚,他們成了美軍炮火轟擊的活靶子,沖在最前面的100名陸戰隊員幾乎全被打死在了沙灘上。
威克島由三個小珊瑚礁島組成,島上一共隻有400多名美軍陸戰隊員,因人數太少,無法把守住全部海灘。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日軍終于在淩晨時奪得海岸一角的陣地。
到第二天早晨7點半,美軍漸漸支持不住了。美國人從來沒有甯死不降的傳統和說法。坎甯安還考慮,島上有1000多名從事工程建設的民工,這些人全都手無寸鐵,繼續戰鬥下去無異于一場自殺,于是他下令美軍士兵繳械投降。
日軍雖然攻占了威克島,但付出了極大代價,共有800多名陸戰隊員陣亡,前後總計人員損失達到5700人。日本海相在報告戰況時說:“其壯烈程度,真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
威克島的失守,切斷了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運輸線。在偷襲珍珠港之後,再次從背後給了麥克阿瑟重重一擊。
不過麥克阿瑟暫時已顧不上這些了,他的正面同樣正遭受着猛烈撞擊。就在日軍海軍登陸威克島的同一時間,其陸軍也登上了菲律賓西北部的仁牙因灣海灘。
麥克阿瑟早就預計到了這個登陸點。
日軍突襲克拉克的成功,可以證明山本的高明,卻不能說明麥克阿瑟是無能之輩。克拉克一役馬失前蹄,除了一些客觀因素外,與他性格中的驕傲不羁也有一定關系。
假使換個角度,把麥克阿瑟履曆中的姓名抹去,換成我們中間的任何一位,估計也不可能不驕傲。他享有美國曆史上四個“最年輕”頭銜:最年輕的準将、最年輕的少将、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當他還是陸軍準将的時候,日後叱咤風雲的巴頓和馬歇爾都隻是少校,艾森豪威爾僅爲中尉,并且正在麥克阿瑟手下打雜。
可以說,一般軍人能達到的巅峰他達到了,一般軍人達不到的巅峰他也達到了。菲律賓生涯隻是麥帥在卸任陸軍參謀長,“退居二線”後的一個新起點而已,等于是專家退休了被二次返聘。
麥克阿瑟的驕傲對上不對下、對強不對弱。早在他擔任陸軍參謀長時,由于政府想要削減陸軍預算,他就和羅斯福咣咣咣地吵了一架,言辭十分激烈。“如果我們的士兵因此死在戰場上,”他發出了最後的警告,“我希望被詛咒的是你羅斯福,而不是我麥克阿瑟。”
羅斯福素以寬厚著稱,但也被氣得臉色鐵青:“你不該對總統這樣講話!”
最後大家各讓一步,麥克阿瑟向羅斯福道歉,羅斯福則同意增加預算。
到了菲律賓,他依然如故。按照規定,如果是“二次返聘”,必須由上将降爲少将。可爲了把自個兒的面子撐足,麥克阿瑟事先和羅斯福打好招呼,要求對方晚一點宣布他的解職令,以便出現在菲律賓時,他仍然可以佩戴四星上将軍銜。
羅斯福起初答應得很好,後來不知爲什麽突然改變了主意,提前宣布了解職令。這下可好,麥克阿瑟咆哮如雷,把羅斯福大罵了一通,指責他優柔寡斷,出爾反爾,給他做部下,簡直要委屈一輩子。
有跟麥克阿瑟不對付的,如此評價他:“麥克阿瑟是這樣一種人,他認爲當他登上天堂時,上帝也會走下那神聖的白色寶座,恭恭敬敬地把他請上去。”
在美國軍政兩界,不管對麥克阿瑟持有什麽看法,有一點大家是公認的,即不管是戰略戰術的水平,還是統禦大軍的能力,麥克阿瑟都可以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美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将領,因此從羅斯福到馬歇爾,均對其禮讓三分。
二戰爆發之前,他哪裏會把日本人放在眼裏?也正是因爲将對手估計得過低,所以着了山本的道。
要是真的拿起刀劍來決鬥,麥帥不是有兩下子,是有好幾下子。來到菲律賓之後,他便着手制訂了一份詳盡的防禦和建軍計劃,并逐步訓練菲律賓的當地部隊。後來日本陸軍省透露,日本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入侵菲律賓,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害怕麥克阿瑟完成他的防禦計劃。
日軍的提前入侵,打亂了麥克阿瑟的計劃。按照這份計劃,他要訓練出20萬菲軍,但當日軍發動進攻時,他手下隻有1萬多菲軍。就這點家當,要抵擋兇猛的日軍,實在是難度不小。
自12月10日起,日軍兩次在呂宋島北部展開登陸作戰,其中也包括在仁牙因灣登陸,都被麥克阿瑟擊退了。在這些反登陸戰中,麥克阿瑟始終按住主力不放,因爲他發現,日軍隻是在進行初步的試探性進攻,并未顯示出足夠的力量,惡戰還在後面。
果不其然,12月22日午夜,本間雅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