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接着道:“想要平靜,就得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正所謂‘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爲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唯有如此,方知何爲浩然正氣。”
孟子生看着遠方的海面,整個人就像是突然變了一種氣勢,接着道:“所謂浩然正氣,其實就是至大至剛的昂揚正氣,是以天下爲己任、擔當道義、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間,無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氣。有此浩然正氣,自可笑攬風雲動,睥睨大國輕,俯仰天地間,浩然無所愧。”
他收回眼神,看着李明月道:“而李仙師要做的,唯靜心爾。這一點,陳老神仙做得就很好,他雖不能算是個讀書人,卻讓我等讀書人自慚形穢。”
孟子生說完,微微一笑,接着道:“海上生明月,李仙師不妨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放下這紅塵萬般事。”
說完他對着李明月行了一禮,轉身向着山崖下走去,一邊道:“在下在思崖書院等候李仙師。”
李明月回禮相送。
孟子生走後,李明月獨自站着山崖上,海風吹拂,有些寒冷,風中卻藏有一種别樣的韻味,李明月便走到山崖邊緣,面朝大海,盤膝而坐。
夕陽西下,暮色降臨,視線也漸漸變得昏暗迷離起來。
天一旦黑下來,世界就好像也安靜了,隻有夜風吹拂而過的聲音,時不時伴随着海浪拍打懸崖的聲音。
李明月閉着雙眼,放空心靈,感受着這靜谧的時光。随着時間流逝,光線越來越暗,海面上有一輪明月緩緩升起,融合了海岸線上的萬家燈火。
李明月雖然閉着雙眼,卻似乎能夠看到這一切,這讓他覺得奇妙無比。
孟子生說了,目之所及,是道,目光不能看到的地方,亦是道。那麽心之所及,心所不及,是否也是道?其實李明月對這句話有另一層的理解,那就是看得到的是道,看不到的也是道,看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看不到的,卻也并非虛無缥缈,因爲即使目光看不到,心也能看到,就比如海的那邊,雖然看不到,但腦海中也能夠呈現出畫面,隻是這畫面是否就是實際的畫面,不得而知罷了。
而這種畫面的出現,隻能說不确定,卻不能說是虛無缥缈。
可越是“心之所向,目之所及”,李明月就越無法讓自己那顆心靜下來,心不靜,就無法達到孟子生所說的那種境界,達不到那種境界,就無法真正的理解何謂浩然正氣,無法理解所謂的浩然正氣,就無法理解何謂歸元,也就無法破除桎梏,踏入那道門檻。
時間慢慢流逝,就如同指尖的沙。
有一道白影自李明月腰間飄出,懸浮在懸崖之上,看着那個靜坐在懸崖上的少年,并未出聲打擾。
這時候,李明月睜開雙眼,那雙深邃的眸子中充滿了迷茫之色,喃喃道:“目之所及,是美好,心之所向,亦是美好,爲何就非得舍棄一樣呢?”
李明月開口,鈴铛裏的女人便說道:“或許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因爲你的修行方式跟别人本就不同,要知道,你并非儒家弟子,自然無需遵從儒家這所謂的規矩。”
李明月皺眉道:“換一種方式?”
鈴铛裏的女人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李明月再次陷入沉思。
心既然無法平靜,那就先不去管自己的内心,就像不去理會體内那口氣一樣,隻不過李明月這一次不是想之前的修行一樣跳過,而是倒回,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自己爲何修行?
李明月覺得心不靜,是因爲他從未面對個這個問題,從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麽,隻不過這個問題不再過去,而在未來,因爲選擇是過去,但決定選擇的,卻是未來。
因爲想要變強,想要讓未來過得體面風光,所以選擇了練習基礎道法;因爲想證明自己并非沒有天賦,想要可以有權利生存下去,想要複仇,所以選擇了修行這條路;那麽報仇之後,又該是什麽樣的未來,繼續讓自己堅持下去?或者說,自己最初的選擇,真的就是因爲這些?
許久後,李明月突然笑了起來,自言自語道:“或許不一定對,但我隻是想走得更遠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想要證實心之所向的,是否真的跟所想的一樣,因爲心之所向,所以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如此,這塵緣枷鎖,又如何束縛住我,既無法束縛住我,又何必要去斬斷塵緣;如此,這天地規矩,又如何阻我大道坦途?”
他從地上站了起來,悠悠道:“我想要的,便是我想要的,不管對或不對,至少能入歸元。”
話音落下,以他身體爲中心,竟是掀起了一個漩渦,這漩渦越來越大,以至于鈴铛裏的女人也重新回到了鈴铛之中,天地元氣在這漩渦的作用下,瘋狂的向着李明月彙聚。
海上,皓月當空,皎潔而柔和,靜谧而甯靜,大海卻在咆哮,一層又一層的瘋狂拍擊着懸崖,卷起千堆雪。
這一刻,那個山崖上的少年,就像是這天地的中心。
大海之中,有萬鯉金色鯉魚彙聚成一條金色長龍,在山崖之下徘徊不去,正好環繞着那一輪倒映在水中的明月。
思崖書院。
一個老人跪坐在一個蒲團之上,左手捧着一本書,輕輕敲擊着膝蓋。
他似乎永遠都拿着一本書,但又好像從未真正的看過這本書。
在老人身後,站着一個白衣男子,此刻正皺眉看着那邊的山崖,不解道:“先生,儒家的氣運,真要交到他的手中?”
老人笑着道:“子生啊,我且問你,什麽是儒家氣運?”
孟子生一愣。
老人接着道:“是浩然劍?還是這一萬鯉蛟龍之屬的錦鯉?是九問?是我,是你,還是我那位帶來儒家氣象的先生?還是那一幅鎮天尺?還是那個注定要爲大唐建功立業的寒門學子?”
孟子生皺着眉頭,不過沒有說話。
老人接着道:“都是,也都不是。”
孟子生陷入思索,許久後行禮道:“弟子明白了。”
老人微微一笑,繼而道:“陳道陵,沒我們想的那麽簡單,這小家夥,也沒我們想的那麽簡單,因爲他們要做的,本就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哪怕是聖人,亦有不及。劍派雖然不像我們儒家這麽會講道理,但他們劍中的道理,卻是我們儒家講不出來、不敢講的道理。”
孟子生點頭道:“陳道陵确實了不起。”
老人微微一笑,繼續用書敲打着膝蓋,說道:“可惜這種人不多。”
孟子生道:“那隻小鬼……”
老人說道:“以我們無關,讀書人隻做學問。”
孟子生點頭道:“知道了。”
老人沉吟了一下,說道:“子生啊,儒家今後就交給你們了。”
孟子生一愣,不解道:“先生您……”
老人微微仰頭,說道:“你家先生我雖然不如陳道陵,但這種事情,怎麽能沒有讀書人呢,再說了,儒道當興,是需要代價的。”
老人說完,就要起身,孟子生急忙上前攙扶。
老人站起來之後,歎息道:“老咯老咯。”
接着老人向前走去,走到亭子邊緣,氣勢渾然一變,然後一步踏出,在他腳下,空氣頓時綻放出一道道漣漪,下方的河面更是炸開一個個水花。
老人昂首挺胸,握着書籍的左手負于身後,踩踏着空氣,一步步拾階而上,最後直入雲海,完全消失。
孟子生拱手相送,“先生一路走好。”
一代儒生,沒入雲海,不起波瀾,甚至都不如将一顆石子投入大海。
整個人世間,再得三年。
一個小丫頭一步步走入亭子,然後在那張竹條編制的桌子前站定,看着對面那空空如也的蒲團,問道:“走了?”
孟子生回頭對着小丫頭行了一禮,點頭道:“見過師叔祖。”
小丫頭來到他身邊,看着那邊的山崖,問道:“以後沒了書院,你去哪?”
孟子生一愣,然後回道:“弟子不敢同先生争輝,但想走走這人間道。”
小丫頭皺眉道:“那書院這些人怎麽辦?先說好,我可不帶着。”
孟子生笑着道:“他們可以養活自己,否則這麽多年的書豈不是白讀了,而且如今大唐,正需要讀書人。”
小丫頭歎息道:“讀書人不讀書,可惜了。”
孟子生點頭道:“是挺可惜的。”
小丫頭對着前方的河面擡了擡手,那條盤旋在懸崖下的金色巨龍便向着這邊遊弋二來,然後在亭子下來回遊弋。
小丫頭似乎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再等等吧。”
話音落下,那些金色鯉魚便沉入湖底,很快消失不見。
孟子生行禮道:“那弟子就先告退了。”
小丫頭點了點頭。
孟子生又擡頭看了夜空一眼,雲海翻湧,什麽也看不見。
當然,也可能他什麽都能看得見,否則這樣一個翩翩君子,又何至于如此哀傷。
在山崖那邊,有個青衣少年緩步下山,有清風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