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辛辛苦苦才徹底滅了奧斯曼帝國,就是爲了吞并奧斯曼帝國所有的領土,擴充大清的疆域和實力,怎麽可能容許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等原屬于奧斯曼帝國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獨立。
别說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等地了,就算是更早就宣布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多爾衮也想拿下。
是以,多爾衮二話不說便下令清軍殺進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
位于希臘境内的清軍随即北上,對剛剛獨立的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發動進攻。
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都是人口不到百萬的小國,加上先前被奧斯曼帝國抽去了大量青壯組成軍隊和清軍作戰,現在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雖然獨立,可馬其頓能夠動用的軍隊不足兩萬,阿爾巴尼亞能夠動用的軍隊也不足三萬。
兩國加在一起區區不足五萬軍隊。
反觀清軍方面,四十萬清軍都已經全部渡過君士坦丁海峽,哪怕除去滅亡奧斯曼帝國損失的大約三萬士兵,以及駐守君士坦丁堡,希臘,保加利亞等攻占的地方所用的兵力,清軍能夠動用的兵力也還有近三十萬。
光是位于希臘的清軍就有十萬可以出動,就數量上便是馬其頓軍和阿爾巴尼亞軍的兩倍。
十萬位于希臘境内的清軍,分兩路,同時進攻馬其頓和阿爾及利亞。
不止是希臘境内的十萬清軍,保加利亞境内的二十萬清軍也沒有閑着,同樣兵分兩路殺進羅馬尼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内。
馬其頓的核心,斯科普裏。
“轟!轟!轟!”戰場上,清軍大炮轟鳴,不斷有馬其頓士兵被炸死。
“噗!噗!”大量馬其頓士兵被清軍騎兵砍殺。
清軍士兵到底數量衆多,是馬其頓軍士兵的兩倍,并且武器铠甲精良,馬其頓士兵雖有保衛馬其頓的願望,可是他們卻不可能打得過清軍。
馬其頓軍被清軍殺得傷亡過半之後,開始潰敗。
清軍趁機追殺,馬其頓士兵浮屍十裏。這一戰,馬其頓出動了幾乎所有的士兵,被清軍一戰殲滅之後,馬其頓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力量。
很快,馬其頓全境便被清軍橫掃攻占。
阿爾巴尼亞方面也同樣如此,六萬清軍攻入阿爾巴尼亞之後,便直插阿爾巴尼亞的核心地拉那。
清軍有步兵有騎兵,甚至還有幾千火槍隊和五十門大炮,反觀阿爾巴尼亞軍方面,卻都是一些沒有铠甲的步兵,甚至于一個個面蠟肌廋,明顯營養不良。
這樣的阿爾巴尼亞軍,哪怕再怎麽拼死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也不可能擊敗兩倍于他們的清軍。
當然,阿爾巴尼亞地勢比馬其頓有優勢,地盤也比馬其頓大得多。
清軍雖然迅速攻下了地拉那,但阿爾巴尼亞國王卻成功逃走了,繼續帶領阿爾巴尼亞人抵抗清軍,一番掙紮,阿爾巴尼亞倒是比馬其頓多撐了一個多星期才被進攻的清軍徹底滅亡。
相對于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的戰事已經相對順利了,至少清軍很快吞并了這兩個地方,可是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戰事,卻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甚至也沒有完結的勢頭。
原因是奧地利帝國的介入,并且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早三年前便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經過三年時間的緩和,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相對穩定的機制,基本将國家擰成一條線,光是這一點就不是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能比的。
況且,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領域也比馬其頓和塞爾維亞要大,甚至羅馬尼亞比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三地加在一起都大。
塞爾維亞的核心,貝爾格萊德,喊戰聲震天。
八萬清軍圍攻貝爾格萊德,原本清軍已經将五萬塞爾維亞軍打得節節敗退,眼看就要攻入貝爾格萊德,滅亡塞爾維亞,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三萬奧地利帝國軍隊突然出現在貝爾格萊德郊外,并對正在和塞爾維亞軍隊激戰的清軍發動進攻。
這三萬奧地利帝國軍隊都是奧地利帝國的精銳軍隊,身經百戰,裝備精良,兩萬燧發槍隊,兩千騎兵,八千铠甲盾牌的冷兵器步兵。
在塞爾維亞軍隊和奧地利帝國軍隊兩面夾擊之下,圍攻貝爾格萊德的清軍遂不及防,死傷慘重,不得不敗退。
這是清軍自與奧斯曼帝國十年之戰後,第一次戰敗。
清軍貝爾格萊德戰敗之後,奧地利帝國軍隊和塞爾維亞軍隊乘勝追擊,清軍一敗再敗,最終隻能退守塞爾維亞西南部的科索沃。
羅馬尼亞方面,進攻羅馬尼亞的十二萬清軍同樣不順利。
雖然奧地利帝國沒有直接派兵進入羅馬尼亞,但卻支援了羅馬尼亞不少精良的裝備,而且羅馬尼亞疆域是塞爾維亞的兩倍,并且羅馬尼亞東部的沙俄帝國蠢蠢欲動,随時有進入羅馬尼亞分一杯羹的勢頭,清軍不得不防備。另外,誰也不能保證羅曼尼亞一旦真的支撐不住的時候,奧地利帝國不會直接派兵。
幾方勢力膠着,加上羅馬尼亞軍數量有八萬多,又有比較廣闊的疆域,清軍要迅速攻滅羅馬尼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便一直僵持着,好在清軍憑着十二萬大軍的數量,到底能在羅馬尼亞占據着主動,若是沒有其他勢力插足的話,滅亡羅馬尼亞也是遲早的事情。
羅馬尼亞的僵持,塞爾維亞的敗退,都讓多爾衮極爲惱火。
讓他就這樣放棄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顯然是不可能的,大清的臉面也不會允許。
多爾衮抽調剛剛攻下馬其頓和阿爾及利亞的清軍,大約三萬人,以及留守君士坦丁堡的兩千步槍隊,兩千滿八旗,總共三萬四千大軍,并親自率領這些軍隊北上科索沃,進攻奧地利和塞爾維亞聯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