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山進宮拜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末将張魁山,幸不辱命,已清剿西部所有漢奸,光複山西,陝西,甘肅,甯夏各地,請皇上明鑒!”張魁山恭敬的向朱慈烺複命。
“好,哈哈哈哈,愛卿與衆将辛苦了,待回到南京城,朕将論功行賞,絕不虧待諸将!”朱慈踉哈哈大笑道。
對于張魁山等人如此迅速的掃平西部漢奸殘餘,朱慈踉感到很滿意。如今大明所有本土回歸,内外皆定,各軍将領都爲此立下汗馬功勞,回到南京城後,論功行賞是必須的。
“謝皇上隆恩!”張魁山也不推辭,笑着謝恩道。
當前,朱慈踉在北京城還有一件事沒有做,那便是重新按照帝王的規格安葬崇祯皇帝,待這件事情做完,他才會回到南京城。
重新安葬崇祯皇帝這件事情并不簡單,事實上從事情提出來到現在,已經過去大半個月時間了,可大量準備工作都還沒有準備好,而且太後也打算親自來到北京城參與,算算時間,太後大約還要兩天的時間才到。
“皇上,掘土工作已經進行了大半,各種葬品也從江南陸續運來!”錢謙益全權主持修建崇祯皇帝陵墓一事。
崇祯皇帝陵墓的位置就位于天壽山北側,大明自成祖後的皇帝都是葬于天壽山,崇祯皇帝的陵墓的位置其實早就有了決定,隻不過這些年大明内外交困,連年征戰,崇祯皇帝爲了節省經費,才一直沒有開挖自己的陵墓,而崇祯皇帝死後,李自成爲了面子才葬了崇祯皇帝,隻不過做爲造反起家者,李自成當然不可能按照皇帝的規格來安葬崇祯皇帝,幫他挖陵墓更是不可能,所以便直接挖開已死去的田妃的墓穴,将崇祯皇帝葬進了一個妃子的墓中,不免也有些侮辱崇祯皇帝的意味在裏面。
滿人占據北京城的時候,爲了籠絡民心,原也有爲崇祯皇帝重新修煉陵墓安葬一事,事實上,滿人已經挖開了近半土石,表面墓園也都修了不少,若不是後面徐州之戰滿人戰敗,或許滿人已經将崇祯皇帝重新安葬了。
也正是因爲滿人幫助挖開了近半土石,現在大明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内,做到這個程度。
“盡量加大力度,預計能否在年前将陵墓建好?”朱慈踉問道,心裏他還是希望能趕回南京城過年的。
“請皇上放心,滿人先前已經幫助建了不少,大大節省了工期,大約五日之内,陵墓工事便可完工,正巧趕上二十四日宜安葬之時,屆時便可重新安葬先帝!”錢謙益說道。
“嗯,如此就好!”朱慈踉點了點頭,滿意道。
-------------------------------------
兩日後,周太後抵達北京城,朱慈踉親自在城門口迎接。
“兒臣參見母後!”朱慈踉對周太後行了個禮道。
“皇兒快起來。”周太後上前将朱慈踉扶了起來。
不到四十歲的周太後并不顯老,風韻猶存,當年她三十二歲随朱慈踉南下南京城,至今已經六年多過去了。
周太後看着眼前的正陽門,當年她便是從這座城門離開的北京城,如今又要從這座城門進入北京城,六年多以來,她無時無刻不再想這一刻。
“皇兒,辛苦你了,你比你父皇厲害,你父皇在天之靈,能看到你光複北京城,驅逐鞑虜,重新統一大明,當可安息了。”想到當年崇祯皇帝的死,周太後很是傷感。
她十五歲便嫁給崇祯皇帝,跟崇祯皇帝夫妻十八年,雖然說不上多麽伉俪情深,但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朱慈踉淡笑不語,這些都是他做爲大明皇帝該做的而已,并不覺得有什麽可以值得稱道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剛剛完工的崇祯皇帝陵墓正好趕上了今日的宜安葬的日子。
田妃的墳墓被掘開,崇祯皇帝的遺骸被取出重新安葬。
周太後親自爲崇祯皇帝的遺骸蓋上皇袍明布,入殓蓋棺,将崇祯皇帝的棺木護送入陵墓内。
随着各種陪葬品被送進去後,墓口漸漸被封閉,但這并沒有完。
“擡上來!”朱慈踉下令道。
當即,一塊蓋着白布的石碑被擡了上來。
白布被掀開,石碑上刻着四個大字‘鐵骨铮铮’露了出來,旁邊還有幾行小字‘不稱臣,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不和親,天子禦國門,君王死社稷,鐵骨铮铮!’
看到這樣一個石碑,不管是周太後還是錢謙益等參加安葬的重臣,所有人心裏都震動了,特别是那一行小子,顯盡大明立國至今的铮铮鐵骨,不管是當年英宗被瓦剌俘虜,受多少折磨都甯死不降,北京城下,被鋼刀架在脖子上都呼喊大明抵抗瓦剌的進攻,還是六年前的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之前,明明有機會逃離北京城,但他就是沒有逃,北京城破之後,甯願自缢煤山,也不願向反賊投降,更留下血書‘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連李自成等反賊看了都動容,不得不欽佩。
不說崇祯皇帝有多英明,但至少君王死社稷,鐵骨铮铮,他做到了,所以當得起這塊石碑。
立下這塊石碑,朱慈踉可不隻是立給崇祯皇帝的,更是立給大明後世帝王的,他相信,有這塊石碑在,上面的字便會成爲铮铮祖訓,今後的大明曆代皇帝,不會有誰敢違背上面的铮铮祖訓。
朱慈踉立下這塊石碑,也是立下今後大明的铮铮鐵骨,更是立下華夏民族的铮铮鐵骨。
華夏民族甯折不屈,唯有不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才能在今後的曆史長河中,始終保持着最輝煌的一頁。
周太後流下了淚水,在場的所有男子都睜大着雙眼,血液沸騰!
南京廣報司派來的大明日報‘記事’将這偉大的一幕記錄了下來,不日将通過大明日報,傳報天下。
數日後,随着這一期的大明日報散發出去,天下震動了,所有大明百姓的胸口如同燃燒了一團熱血,有人雙拳緊握,有人激動的呐喊,發洩這令人無比振奮的一幕,甚至比北京城光複更讓他們激動。
‘不稱臣,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不和親,天子禦國門,君王死社稷,鐵骨铮铮!’這一行字體在朱慈踉回到南京城後,被朱慈踉毫不猶豫的寫進大明今後的祖訓當中。
鐵骨铮铮,甯折不屈,無疑将在今後成爲所有大明百姓心裏的勵志銘,也是大明今後所有帝王的堅持,将不斷推動着大明向更巅峰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