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僅僅四萬人的‘破龍軍’也絕對沒有實力跟大明的應龍軍硬碰硬。
沒辦法啊,數量少也就罷了,還都是一群滿人老弱組成,可是這也讓多爾衮不知道廢了多少心血才弄成。
想當初他爲了這支破龍軍的隐密性,對全部滿人子弟發出了将滿人男子入伍和退伍的時間從原本的十五歲到四十五改成了十三歲到五十歲的命令。
這可不得了了,延長退伍的時間也就罷了,可是将入伍的時間從十五歲硬生生降低到十三歲就是大大的不妥了,這就意味着,滿人男子滿十三歲就要上戰場了,這還相當于是一個孩童的年紀。
當年努爾哈赤死前便有嚴令,定下滿人男子十五歲才上戰場的祖制!
這無疑是爲了保證滿八旗年年兵員不斷,不至于一次戰敗就毀壞根基。
數年前的徐州之戰,多爾衮便破例過一次,讓十四歲的滿人男子也上了戰場,當時滿人高層被一統天下的美夢沖昏了頭腦,爲了在決戰的時候有更多的八旗兵力,一舉覆滅大明,便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可惜那一戰他們仍舊戰敗了,葬送了七萬滿人子弟和數十萬大軍,八旗數年下來都不能恢複元氣,這一點上,滿人高層一直耿耿于懷,現在多爾衮竟然又一次降低了滿人男子入伍的年紀,還降低到了十三歲!
四大輔政大臣,八旗旗主,兩宮皇太後,就連阿濟格這個同胞哥哥也全部反對,一些人還趁機将矛頭指向了多爾衮,認爲根本不适合在繼續擔任大清攝政王。
這麽大的壓力,多爾衮也沒有辦法,隻得連夜召集四大輔政大臣,各八旗旗主和兩宮皇太後一同秘密商讨。
多爾衮分析局勢,曉之以理,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大明不久後必然會派全國之力北伐,十二萬戰鬥力強大的應龍軍便是主力,大清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足足廢了他整整一夜的口舌才說服了一半的人,但仍有一半人激烈反對,更有兩人堅持讓他下位,還提出大清退回關外的謬論,說什麽關外才是滿人的根本。
多爾衮當時就怒不可揭,破口大罵那兩人是廢材,目光短淺之輩!多爾衮太清楚了,大清可大明打了幾十年,無論大清是否退回關外,雙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退回關外隻會削弱大清的力量。
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了,大明皇帝也不是以前的大明皇帝了,退回關外是死路!
然而,多爾衮這麽想,不代表所有人都這麽想,那兩人不出意外的跳起來跟多爾衮對着幹,堅決不同意,跟多爾衮相互罵了起來,罵得臉紅脖子粗的。
多爾衮一怒之下,下令革除兩人的職務,将兩人關了起來,強推那道命令。
随即,滿人男子十三歲和十四歲各萬餘人被征調,四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也萬餘人被征調,一共三萬七千多人,爲了湊足四萬人,多爾衮又下令從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家庭中整掉了兩千多壯年女子,這便是四萬‘破龍軍’的由來。
雖然隻有四萬人,人數上少了些,但多爾衮也很滿意了,畢竟滿族人口不多,漢人和蒙古人又不可信任。
火器用好了,便是一支強兵!在大清境内,多爾衮絕不會允許這樣一支強兵由漢人或者是蒙古人組成,那樣很容易反傷大清根基。
“攝政王!攝政王!”破龍軍的士兵見多爾衮到來,全部揮舞着手中的燧發槍歡呼。
這燧發槍滿人早在兩年前便研發出來了,‘破龍軍’一建立便得到裝配。
多爾衮和阿濟格登上高台。
多爾衮坐上主坐,阿濟格上前兩步對着四萬破龍軍。
“演練開始!”阿濟格大聲下令。
“咚咚咚-----”
戰鼓雷響,四萬滿人老弱組成的破龍軍開始熟練操演各種陣型,燧發槍密集開火,整個校場槍響密集,白煙滾滾,火藥味濃郁。
被破龍軍打擊的一排排稻草人全部在密集鉛彈的強大威力下瓦解碎裂。
不得不說,滿人的軍事素養堪稱頂尖,經過一年的訓練,各種模仿應龍軍的軍陣戰陣,看上去竟絲毫不弱于應龍軍。
當各種軍陣和戰陣演練完畢,阿濟格得意的對着多爾衮道:“十四弟,你看如何?”
“十二哥認爲如何?”多爾衮反問道。
阿濟格哈哈一笑道:“破龍軍是我親自監督訓練的,又全都是由我等滿人子弟組成,依我看,與大明應龍軍面對面硬碰硬也能殺他個屁滾尿流!”
看着一臉得意的阿濟格,多爾衮心裏不由得失望。
其實阿濟格能掌管破龍軍,有極大的運氣成分在裏面,實則他根本不是多爾衮心裏最好的人選,奈何他卻是多爾衮現在最信任的人。
多爾衮能坐上大清攝政王的寶座便是靠着兩個同胞兄弟阿濟格和多铎的全力支持。
如今多铎在當年的徐州大戰之時戰死了,相當于斷了多爾衮的一條左膀右臂,多爾衮身邊最信任的人便隻剩下了阿濟格,而破龍軍事關重大,多爾衮是必須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然而,他自己每天政務纏身,不可能分出精力來訓練破龍軍,所以隻能交給阿濟格。
阿濟格性格沖動,張口閉口便是要跟大明應龍軍硬碰硬。
不說破龍軍人數少,單就是老幼組成,體力和耐力上先天不足,這一點便不足以跟全部青壯組成的大明應龍軍硬碰硬。
破龍軍唯有出其不意,在重要的關頭突然出擊,才能達到一舉擊破大明應龍軍的目的。
待大清将野戰大炮仿制出來,大規模裝備,多爾衮有理由相信,滿蒙鐵騎和破龍軍聯合在一起,有十成把握能覆滅大明應龍軍,而其他普通大明軍隊,多爾衮并不放在眼裏。對于大清和大明即将到來的第二次決戰,多爾衮已經有了八成以上的把握取勝!
屆時,就算不能乘勝追擊趁機滅了大明一統天下,也必然能跟大明隔江而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