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羅不可能隻讓遠征軍一個師去和一個德國裝甲師去打,那樣借刀殺人的味道太明顯,他另外還調集了3個一線師,準備呈犄角态勢步步爲營推進并掩護遠征軍側翼,這樣的戰術安排看上去就合理得多。
整支平叛軍規定由遠征軍第1遠征步兵師指揮官若昂-莫賴斯少将擔任司令官,由美國參謀和巴西參謀共同組成指揮部,莫賴斯本人對此予以認可,迫不及待地認爲可以打一打。
美國方面同樣表示接受:4個師一起出動,其中一個還是全套美械整編師再加美國重裝甲單位支援,然後還有配套空中火力掩護,如果這樣還打不赢,那巴西的局面真是沒法看了。
前線将領信誓旦旦,美國顧問胸有成竹,所有人都說不出什麽來。太上皇克拉克将軍表示對這次軍事行動謹慎看好,瓦加斯雖還有疑慮,但不敢再說什麽。外交壓力已傳過來了:收複失地首先是巴西人自己的事,不能樣樣都指望着美國軍人去打——巴西又不是美國的殖民地。
鑒于現在巴西全國群情激奮,反複阻攔隻會進一步挫傷士氣,再不動手有實質性表示的話,自己的位置也坐不穩,瓦加斯從政治層面考慮也認爲有打的必要。再加上所有人信心都很充分的樣子,他的信心也上來了,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仿佛這次平叛行動是在他極力推動和全面領導下進行的,原本的倡議者和發動者蒙特羅反而縮在後面不發聲音,更不去試圖争取主導權,瓦加斯對後者的“懂事”表現很滿意。
殊不知蒙特羅正在暗地裏冷笑:瓦加斯的個性他太清楚了,一開始搖擺猶豫,等大勢形成又急哄哄出來摘桃子,他根本不知道桃子不是這麽好摘的,這次進攻遲早要完蛋。
蒙特羅在其他方面也做好了充分準備,特别是将除遠征師以外的其他幾個師長召集起來訓話。遠征師由于抽調了各部最好的兵員,拿到了最精良的武器,在國内與其他師矛盾不小,再加上在美國供應保障之下優渥的後勤待遇,更讓其他人頗有微詞。美國顧問從上而下配備,主要軍官交流都用英語,部分主戰單元直接就是美國人,甚至全部官兵爲了和美國人打成一片還學會用英語唱美國國歌等現象推波助瀾造就了友軍不滿,“殖民地師”、“美國巴西派遣軍先遣隊”等怪名字屢見不鮮。
蒙特羅對此心知肚明,但平時都裝作不知,一方面安撫心腹部下,一方面又賣好美國表達他對遠征師的重視,現在到關鍵時刻,他當然要有特别交代。他交代的任務很簡單:步步推進、徐徐爲營,穩紮穩打,讓遠征師打頭陣,有好處、有戰功等态勢明了再去搶……
“如果局勢不妙,我吩咐的命令都記下了麽?”
“是的。”
“那就好,大家小心一點,你們才是自己人!”
爲讓巴西人賣命,埃蒙斯使出了渾身解數把戰術空軍往前騰挪,一共調集了300多架飛機,其中近200架是适合地面壓制的P-51和A-26,甚至連P-47也上陣了。
巴西航空兵同樣不甘落後,巴西第一戰鬥機大隊也向前進駐,這支部隊由内羅-莫拉少校擔任大隊長,大隊的核心成員,包括作戰軍官、情報軍官以及紅藍黃綠四個中隊中隊長全在美國佛羅利達接受過系統訓練,此外大隊其他還有約350名成員前往駐巴拿馬美軍基地受訓,一邊協同執行巴拿馬運河區域的巡邏任務,一邊繼續接受訓練。
到4月底,已有70多名飛行員完成80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并接收了新式的P-47戰鬥機,地勤人員也得到了新裝備——對能施加重大影響和控制的巴西軍隊(這是蒙特羅最大的不滿之處),美帝提供的裝備還算先進(注:巴西空軍的機徽類似于美軍機徽,因此垂直尾翼尾舵上還以綠黃兩色表明了其巴西國籍)
林林總總飛機加起來,平叛行動一共囤積了近400架飛機,總規模包括陸軍兵力8萬餘人,超過巴西三分之一的陸軍;機群超過全巴西擁有的實力,至于裝備,那就是巴西所能拿到的最頂尖裝備全掏空了。
自始至終隻有兩個人對這次戰事的前景不看好:一個是蒙特羅,另一個就是巴頓。後者在非洲和飛行堡壘交過手,對方是什麽水平他太清楚了,别說全套美械的巴西師,就是全副武裝的美國師都不見得能打赢,他當然也把這種顧慮說給了克拉克,後者聽後默然無語,但随即說出的幾句話也讓巴頓無言以對。
“喬治,或許你的判斷是對的,但這種話您隻能私下而不能擺開來說說。”
“爲什麽?”
“你知道希特勒對巴西人的調侃麽?”
巴頓搖搖頭,顯得很迷惑。
“希特勒說:如果巴西軍也能打敗德軍,那世界上的眼鏡蛇都會抽煙了……”
參謀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比喻實在有點損。但巴頓和克拉克沒笑,南美第一強軍要麽是智利人,要麽是阿根廷人,從沒說是巴西人——巴西足球排第一倒沒什麽争議。
克拉克繼續道:“如果全套美械、受過我們幫助和培訓的最好巴西部隊都打不過德國人,那爲什麽巴西人還要和德國人爲敵?”
巴頓詫異道:“難道打不過就投降?”
“巴西人不一定要跟我們走,他們也可以跟德國人走,阿根廷人不就跟德國走了嘛,德國人拿阿根廷人怎麽了?”克拉克勸道,“政治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巴西本來就有親德派、親美派,如果親美派畏敵如鼠,如何能占得上風。”
“所以說要我軍來打這場戰役。”
克拉克搖搖頭:“要大選了,我不建議在巴西大打出手,勝利還好,隻要有一點點失敗迹象都是杜威攻擊現政府和參聯會的炮彈……您有充分把握可拿下德國人?”
巴頓搖搖頭,他現在手裏4個師都還沒登陸完成呢。
“讓巴西人打打看吧,赢了,說明德國人不過如此;輸了,也可避免我軍操之過急,您不覺得光憑現在這點兵力根本不能成事?”克拉克看似随意地說道,“如果下個月德國人又抽2個師來累西腓登陸,您打算怎麽應付?”
“我們的海軍呢?”
“海軍剛剛接收了2艘新航空母艦,下個月很難完成海試形成戰鬥力。”克拉克歎了口氣,“東海岸這麽大,門戶洞開,海軍不可能隻管南美而不管東海岸。南美對我們是主戰場,對德國人來說隻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分戰場。”
就在巴西軍緊鑼密鼓準備發起進攻時,紹肯也在對部隊進行針對性調整和休整,在接到巴西軍有可能前來進攻的情報後,他沒有做出禦敵于國門外的決策,反而主張将對手放進來打。
“長官,您是想?”
“把敵人吸引過來,在平原上才能更好地發揮我軍優勢。另外,我和欣茨将軍商議了新的作戰計劃。”
在克蘭克率其他艦隊回國後,剩餘包括讓-巴爾号、國王号、黎塞留、沙恩霍斯特号等軍艦在内的部隊重新組成南大西洋分艦隊,由欣茨中将統帥并受紹肯轄制。兩人商議的計劃是從馬島守軍中抽出大約2個海軍陸戰旅兵力,準備在當面巴西軍逐步推進後去弗洛裏亞諾波利斯進行兩栖登陸,一舉拿下聖卡特琳娜州并包圍巴西軍。
“爲什麽要去馬島抽調兵力?”有參謀問道,“阿根廷和烏拉圭不是現成有2個陸戰旅麽?”
馬島是德軍兵員囤積的大本營,除了2個陸戰旅還有3個陸軍師(第7裝甲師、第27裝甲擲彈兵師、第92步兵師),但距離稍遠,來回一趟(含裝船)沒有12天完不成。
“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兵力肯定都有人盯着,但馬島是個封閉環境,沒人可以通風報信,有利于達成作戰突然性。”紹肯笑笑,“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兵力在必要時我會讓他們向美洲共和國增援。”
“增援?”
“巴西人好大的兵力,我不抽調兵員顯得招架不住怎麽能逗得他們快速沖過來?”紹肯一臉壞笑。
“計劃需要柏林同意麽?”
“我已和曼陀菲爾将軍達成了一緻,他表示同意,甚至表示第7裝甲師和第27裝甲擲彈兵師都可拿來用,考慮登陸作戰需要,2個陸戰旅足夠了,等欣茨将軍也同意後,我們三人會聯名打一份電報給柏林。”紹肯很有把握地說道,“以我對元首和隆美爾長官個性的了解,這計劃他們是會批準的,您沒覺得元首這兩年最喜歡打這樣的仗,硬打硬拼、層層阻擊、不準後退的戰術老早不吃香啦。”
“也是……”
“說真的,看對手一個個跳下坑去,有時候我都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