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清晰,是因爲輪廓與外形能看得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一個明晃晃的大目标;說是模糊,是因爲從屏幕上看到的圖像總覺得有點怪,沒視覺直接觀察那樣符合日常認知。
“您可以跳下車去看看,200米以外還能發現我們麽?”
呂德爾搖搖頭,推土機一點亮光也沒漏出來,200米之外除了依靠發動機聲音還能依稀判斷出來有坦克外,不用照明根本看不清楚。
“本車最遠探測距離在2000米左右,正好是虎式坦克炮精确命中的極限。”工程師得意地說,“我們認爲這東西和虎式是絕配,有它以後,黑夜再也不是坦克難以逾越的挑戰了。”
呂德爾興奮起來了,自從有了坦克,有關戰術設想就沒有少過夜戰,但坦克觀察能力不強,夜間如果帶個探照燈就更是明晃晃的靶子,因此夜戰頂多隻能在腦袋裏想象一下,如果真能像工程師說的那樣投入夜戰,那對德國裝甲兵就太有幫助了。
工程師一點也沒吹牛,代号“貓頭鷹”的是德國最新研制成功的紅外夜視裝置。德國從30年代初就對夜視裝置進行系統探索,并積極準備投入戰場。1936年德國武器局試驗六科和AEG公司探讨了有關開發供駕駛員使用的偵察、觀瞄光學儀器上的紅外線夜視技術并形成了共識:由于紅外線的反射特性與普通可見光并無不同,決定用紅外線進行照射同時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波通過特殊裝置轉換爲可見光——它的學術基礎與雷達基本一緻。
整套設備主要包括兩個裝置:一是帶有濾波裝置的探照燈用以發射紅外光線;另一是接收紅外光并将紅外光轉換爲可見光的圖像顯示器。安裝大功率探照燈的稱爲照射車,一開始用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裝備帶有紅外線過濾器的60厘米直徑弧光探照燈與相應高壓電裝置,等于一個強力紅外照射器,偵察員可操作照射器進行360度照射,白天行軍時能方便地将其折疊在車内,使其看起來不那麽招搖。使用最大功率時照射器爲10倍倍率,探照距離達1500米。
由于德國改造了大量謝爾曼坦克充當勤務車輛,某個後勤軍官習慣性地嘀咕了句:“既然這玩意需要大量電力,爲什麽你們不安裝在功率更大的推土機上?”一語驚醒夢中人,技術專家們立即将從善如流将這套設備安裝在謝爾曼上,相比251型半履帶車,利用謝爾曼改造的照射車除速度稍遜一籌外,無論防禦、車内空間、功率都遠遠超過,專家們改用2個800瓦的白熾燈作爲投光器代替弧光燈,工作電壓降低爲36伏,改造後的新設施達到了14倍倍率,擁有2000米的最遠探測距離,再配上謝爾曼那500匹馬力的發動機(半履帶裝甲車使用的HL42TRKM發動機通常隻有100馬力),哪怕不安裝蓄電池也能保持持續工作。
接收器安裝在車輛前方,有類似于擋風玻璃的保護裝置以免造成設備損壞,陰極放射管在高壓電(工作電壓高達17000伏)作用下把接收回來的紅外圖像轉爲肉眼可視圖像,呂德爾看到的還隻是單台接收器,即隻能爲車長一個人提供圖像,工程師告訴他目前正在研究一拖三、一拖四的變壓器,以便爲多台接收器提供能源,讓駕駛員、機槍手等其他成員也能與車長一樣看到夜間周圍情況。
這套夜視裝置半年前就開始在法林波斯特坦克軍校進行小規模試用,得到了一緻好評,并根據實踐意見進行多次改進,不但車長能用夜視裝置進行360度偵察,還讓裝置具備瞄準功能,可直接用于開火。本來這套裝置能更快地投入部隊實戰,結果最高統帥部有個容克出身、腦子壞掉的少将說:“我們不需要這類東西,我們的戰士将以公平的騎士精神赢得這場戰争。”硬生生将投入實地運用推遲了1個多月。
雖然施佩爾已在軍備生産上一手遮天,但生産出來的東西軍方如不采用他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氣哼哼跑到霍夫曼這裏告狀,因爲他知道元首一貫對新技術很興趣。沒想到後者的反應比他還劇烈,一怒之下把凱特爾叫來直接訓了半個多小時,罵得對方狗血淋頭、大氣不敢出一聲。這個倒黴的少将第二天就被暴跳如雷的總參謀長給撸掉了職務丢進了預備役,所有人都沒想到事情到這樣還不算完——鮑曼不知道從什麽渠道聽到了這消息,認爲這家夥有“通敵”嫌疑,直接将其帶走調查,整整折騰了兩星期才因證據不足而釋放。
當工程師把這段經曆講給古德裏安聽時,他不住點頭:“某些軍官腦子腐朽、理念陳舊,當年我們研究坦克戰時也是這個德性,确實到了該整肅的時候……”
他交代呂德爾道:“給你們一晚上時間研究戰術并磨合到位,明天白天好好休息,夜裏去打美國人,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
考慮到配合默契度,呂德爾最終沒選成績最好的4輛車,而是選了一個排5輛虎式坦克,技術軍士們的動作很快,不但實地改裝了2輛推土機,同時還改造了虎式的炮口和排煙裝置,遠處根本看不到開炮之後的閃光焰,大大降低了被敵人發現的概率。
工程師告訴呂德爾,除貓頭鷹這樣的專用照射車外,技術專家們還在研究試制“食雀鷹”FG1250型夜視裝置,準備将紅外大燈直接安裝在坦克上,避免還要專門的照射車配合,但由于功率限制,這套系統的夜視距離隻有不到400米,在高速機動時視野範圍不超過100米,實用性相對差了很多,除夜間行軍還有點價值之外,幾乎不能用于實戰。
通過對貓頭鷹特性的了解,501營迅速制定了針對性的戰術:由裝備貓頭鷹的推土機爲虎式坦克進行遠程引導并指示目标,然後由虎式進行盲射,隻需要保證跟在推土機後面10-15米的距離即可。
第二天夜裏,帶着所有人期望的虎式坦克排出動了,履帶隆隆地轉動了起來,排長林克少尉手下的5輛坦克排成了2列縱隊,分别跟在2輛貓頭鷹後,駕駛員行駛時看到了推土機後面的3盞用布包起來的燈,這是給他提醒方位用的,同軸機槍觀察口也事先鎖定了方位:隻有同時看到全部3盞燈才是與前車保持一條直線,如果他隻能看到左邊2盞燈,那說明他偏左了,如果隻能看到右邊2盞燈,那就偏右了。
雖然在使用中有這樣那樣的不便,但相較于以前夜間作戰中兩眼一抹黑的場景,林克覺得現在完全有了底氣。
2個多小時之後,德軍坦克已摸到離美軍陣地不到2000米的距離。
“1點鍾方向,1700米,坦克一輛……”貓頭鷹一号通過電台向身後的坦克傳遞了消息。
緊跟在後,由林克親自指揮的1号車自動爲自己加了15米的距離,早有準備的炮手立即就将一發炮彈擊發了出去,片刻後消息就回饋了過來,“偏右10米”,
跟在後面的2号車立即根據修訂後的彈道重新進行射擊,這次炮彈準确地命中了敵軍坦克,一輛謝爾曼被88mm穿甲彈洞穿了,引發的大火讓周圍迅速亮堂起來。
對面陣地上在戰壕裏警戒的美國士兵開始緊張起來,這麽遠的距離,德國人是怎麽摧毀在圓形防禦陣地裏的坦克的?他們還以爲有德國步兵摸到了近距離内,因爲德國已投入使用的幾種鐵拳反坦克武器很不好惹,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吃夠了苦頭,相比之下,美國拿到非洲戰場的巴祖卡反而沒那麽好用。
密集的火力射擊開始向四周猛烈開火,連勃朗甯機槍也開始傾瀉火力。
“正前方,1650米,高爆彈一發……”貓頭鷹二号發布了指令,4号車立即予以執行,“轟隆”一聲過後,整個世界都清淨了。
有不甘心的美軍士兵試圖打開探照燈看個究竟,結果還沒看到什麽,這個明晃晃的靶子直接被從遠處飛來的炮彈炸得粉碎。
短短2分鍾,林克所在的坦克排就幹掉了一個突前的陣地。這無疑捅了一個大号馬蜂窩,立即讓美軍縱深陣地開始整體騷亂起來,各種炮火先是稀稀拉拉地往前砸,然後越來越密集,仿佛不要錢似地向肆意開火,可在他們的視野範圍内根本就是漆黑一片,任何開火的舉動除了暴露自身目标外毫無效果——最近的一發炮彈離開德軍坦克也有200多米。
經過一夜酣戰,林克取得了6輛坦克,4輛裝甲車、3門反坦克炮,4個機槍火力點和大約100多步兵的豐碩戰果,自身毫無損失,甚至連被命中一次的記錄都沒有——整個過程容易得幾乎相當于夜間固定打靶。
聽到消息回報的古德裏安眯着笑、對此十分滿意,他仿佛看到了新的戰術在他面前緩緩推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