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德軍也發現對面的俄國坦克有些難啃,在1500米左右的距離上,如果對手是T-34,基本上隻要命中就絕無幸存的道理,但今天卻不一樣,好幾發炮彈打過去,明明命中了對手卻無法奏效:要麽無法擊穿,要麽産生跳彈。事後德軍才知道KV-3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達到120mm,雖然不如虎式100mm傾斜裝甲的防禦水平,但比起T-34的防禦水平來卻足足上升了兩個檔次。測試結果也表明,隻要俄國裝甲鋼沒有質量問題,虎式88mm火炮在1500米之外是無法将其擊穿的。
在捷克有一條T-34生産線負責對繳獲的T-34坦克進行維修改造以便投入後續使用,德國軍工專家對俄國坦克質量非常敏感,令他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T-34的整體質量特别是裝甲鋼質量非常不穩定,有些型号和批次的T-34質量很好,防禦水平達到甚至超過了設計指标,而有些T-34的質量卻很糟糕,那脆弱的裝甲甚至連37mm反坦克炮發射鎢芯穿甲彈都防不住——而37mm反坦克炮已從德軍中撤裝了。有些裝甲指揮官甚至感慨,爲什麽台風戰役時碰不到質量這麽差的T-34呢?否則那時根本就不會産生T-34危機。
雖然戰時大批量生産的質量體系會趨于弱化,但對如此不穩定的質量體系,德國方面也深感詫異,以至于工廠對繳獲坦克還額外增加了測試與檢驗環節,那些質量差的産品會被毫不留情地拆除隻保留底盤用于進一步裝配——這不但增加了工時而且降低了産量,軍備部在考慮是否不再改造繳獲坦克而幹脆直接生産全部配件,但這似乎又與集中精力确保重點型号生産相矛盾。
這問題說穿了其實一錢不值,因爲紅軍無法獲得穩定的、高質量的裝甲鋼供應,在英美承諾支援的裝甲鋼多次泡湯或被德國截獲後,裝甲鋼短缺已成爲制約紅軍坦克生産的核心問題,而自産的裝甲鋼不但産量少且質量很不穩定。如果是和平時期,主管生産的官員一定會被發配到西伯利亞去“建設”社會主義,但非常時期的思路并不一樣,先保證有無,其次才是質量。再說,質量好壞并不太過于影響作戰,壽命200小時和2000小時的飛機發動機一樣可以使用——反正大多數飛行員都活不過頭200個小時;質量好或者差的裝甲鋼一樣能用來生産T-34——反正他們都經不起虎式坦克的攻擊。不過,這批KV-3卻是紅軍上下寄予厚望的新裝備,所使用的全都是進口的優質材料與配件,因此裝甲質量非常過硬。
“敵人的正面裝甲很厚,換特種穿甲彈。”
随着卡裏烏斯一聲令下,裝彈手立即将一發鎢芯次口徑穿甲彈推上膛,在奧地利鎢礦大規模開采、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的鎢礦全部售予德國再加與日本進行了物資貿易與交換後,德國總體鎢資源需求得到了滿足,在充分供應機械、裝甲與其他裝備生産後,還有餘力供應炮彈這種一次性消耗。虎式重裝甲營的坦克兵們遠比曆史上幸福,每輛坦克能獲得16枚成本更高、制造更困難但穿甲能力也強得多的鎢芯次口徑穿甲彈(曆史上一輛虎式很少得到超過5發的配置,考慮到現在虎式坦克總體擁有量是曆史的好幾倍,霍夫曼也有資格拍着胸脯扮土豪了)。
卡裏烏斯自言自語道:“再打不穿就隻能靠近一點了……”
“哐啷”一聲,炮彈被迅速擊發,這發承載着衆人期望的特種穿甲彈沒有讓人失望,果斷地穿入了KV-3那厚重的正面裝甲并将其擊毀。
“第三個戰果。”
眼看本方坦克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布布諾夫上校急了,他命令步兵跟着坦克沖出去爲部隊尋找一條出路,哪怕犧牲很大也強過現在被敵人一個個用遠程炮火點名,但紅軍先頭部隊剛剛出來,早就已準備妥當、躲在暗處的希姆萊管風琴們立即根據卡裏烏斯提供的方位和距離進行了鋪天蓋地的齊射,那一發發射擊出去的火箭彈遠比斯大林管風琴要厲害得多。齊射完畢之後,這些半履帶裝甲車立即脫離現場,在黑夜中一閃即逝。
打不過了,隻能撤退——這是布布諾夫心頭湧起的唯一感覺,趁火勢略有減退及德軍并未包抄到位的契機,他率領該旅剩餘部隊向後果斷撤退。但原先安排妥當的有序撤退變成了潰退,坦克旅的官兵還好,不但配合默契,而且還能憑借坦克迅速轉移,但那些失去掩護的步兵和炮兵就遭了殃,要麽躲在樹林深處被大火活活燒死,要麽被遠處的虎式坦克逐一清除,要麽沖出去拼死一擊被希姆萊管風琴齊射後報銷。
經過一夜激戰,到天亮時分,大火最終熄滅,506重裝甲營接管了敵人昨天的藏身之所,卡裏烏斯将敵人趕出耗子窩的策略獲得了完美成功。該營以3輛虎式坦克和20餘名士兵的損失爲代價取得了重大突破,控制了整個馬紮拉裏村,經過清點發現昨夜戰果委實不少,其中至少包括1500餘具混雜了步兵、坦克兵和炮兵的屍體,發現了32輛俄國新式重型坦克的殘骸,其他還有卡車、裝甲車、反坦克炮、牽引式火炮等各式各樣的重型裝備200多件,其中就包括一直讓德軍士兵恨得牙癢癢的斯大林管風琴。
唯一讓人有些接受不了的是空氣中一直彌漫着一股烤肉的香味——所有人都知道這香味是怎麽回事,哪怕再想不明白的目睹那些燒成焦炭的屍體也能想象得出來,很多人都吐了一地,估計今天中午午餐裏的肉類與香腸都會引發某些令人反胃的聯想。
“敵人溜走了很大一部分,現場殘骸與通報的數量對不上。”看過現場後,卡裏烏斯冷靜地彙報道,“我們得追上去。”
“我們先得加油并補充彈藥……”維林少校苦笑着聳聳肩,“先讓步兵們的追獵者趕上去。”
追獵者是深受穿越影響的另外兩個關鍵裝備之一,另一個是三号突擊炮。在霍夫曼決定集中精力生産4号坦克後,4号産量有了極大提升,但這種提升并非沒有其他代價——從去年9月份起,軍備部就按坦克軍備重整案要求停止了三号坦克生産,有關生産線陸續改爲四号生産線,後期出廠的三号突擊炮除一小部分利用庫存底盤生産外,其餘都由回收回來的三号坦克改裝而成,因底盤和改造數量有限,生産數量大大少于曆史同期,這導緻了三号突擊炮的名頭不如原有時空來得響亮。
三号突擊炮數量打一輛就少一輛後,利用38T坦克底盤和繳獲的76.2mm反坦克炮改造而成的追獵者接替了該角色,一經推出便深受部隊歡迎,産量上升得很快。但随着時間的推移,追獵者也在發生重大變化,繳獲的76.2mm反坦克炮庫存越來越少(很多直接用于已生産出來的追獵者炮管替換),因此開始裝備75mm/L48坦克炮(與4号坦克一緻),無論哪種型号的追獵者,在實際使用中都發揮了出色效能,深受步兵部隊喜愛。
一聽殲擊車上前的消息後,卡裏烏斯并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反而說道:“這恐怕不太妥當,我們昨夜與俄國坦克交過手,他們的正面防禦比以前遇到過的俄國坦克要強,我們在1500米的距離上動用了特種穿甲彈才敲開這個厚重的烏龜殼,如果換追獵者去對付他們至少要接近到1000米以内——那個距離上,敵人的坦克足以将任何一輛追獵者撕得粉碎。”
“你打算怎麽辦?”
“毫不猶豫地追上去。”卡裏烏斯笑道,“全殲敵軍新型重型坦克旅的榮譽不能讓508營分了去——昨夜是我們而不是他們和俄國人狠狠幹了一架。”
“很好。”維林也笑了起來,“一會你帶着自己排第一個出擊!好好幹小夥子,上頭還在組建新的重裝甲營,急需有經驗的裝甲戰指揮官,我覺得你過段時間去擔任一個連長沒什麽問題。”
“可我擔任排長也不過2個月,這還是托了完成候補軍官課程的福,本來我頂多當個車長……”卡裏烏斯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連長沒敢奢望,能得一枚勳章我會很滿足。”
“戰争時期,一切皆有可能,我已經給你申報了二級鐵十字,如果接下來幾個月你還有這樣的表現,我相信一枚騎士十字勳章也絕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