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不知道了!”鮑鴻聳聳肩,這個規則方面的東西他就沒啥好的了,“不過,你知道還有多少系統碎片是處于沒有被激狀态的嗎?或許從這方面考慮可以看出些什麽!”
“除了還有諸子百家可能有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沒有了!”系統想了想,開口回答道,“而諸子百家的道具絕對是以典籍的形式出現的,不可能成爲那方面的媒介!”
“你确定就行!”鮑鴻頭,這個事情系統自己知道,鮑鴻是沒辦法去了解的。
“對了,既然如此,給我伯益記憶裏面,夏朝之前都有哪些人啊?我對這個也就是當神話看的多,那幾個神話裏面的名人倒是知道的,其他就不清楚了!”鮑鴻變身好奇寶寶很是期待的詢問系統。
“你管這麽多幹嘛?又沒有用!”系統懶得理會這家夥,“我給你扯那些人,人家都沒出來,你知道了又能咋樣?”
“你這麽我也奇怪啊,那些貌似屬于原始社會部落時期的人物吧?那些人的四維算是怎麽弄的?直接到現在複活的話,其實應該完全不适應吧!”鮑鴻疑惑道,“所以更大的可能是按照前面的那個邏輯,把四維認定成基礎屬性,後面慢慢适應當前的社會模式,同時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提升。”
“也可以這麽,但是主要是他的這個四維取決于前面我的兩個方面,歸根到底和其他人還是一樣的,曆史原型和群衆印象的結合而已!”系統笑道,“隻是相對于大周之後的時期來,适應的時間需要更長一而已,并沒有太大的差别。”
“重,就你目前收集的資料來,大概有哪些人物了已經?”鮑鴻對于上古人物依舊抱着很大的好奇心,繼續追問道。
“你要問這個,起來話就長了。”系統笑道,“伯益在啓正式建立夏朝之後不久就死了,所以他存在的年代主要是舜帝和禹帝爲共主的時期。大禹就不用多了,他本身也可以劃分到大夏朝時期。而舜帝時期就涉及到一個關于虞朝的法。”
虞朝,又稱虞舜王朝,與唐堯建立的唐朝,并稱唐虞。“虞朝”即史書上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華。姚重華字爲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個部落。爲什麽名字叫“重華”?傳舜的眼睛是雙瞳仁,故爲“重”。“華”字可能爲華夏族的華族之意。
有虞氏是上古時代的一個方國或部落,也是夏以前的一個獨立的朝代名。古史傳中著名的聖王舜,就是有虞部落的領。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時人還言之鑿鑿。不幸的是春秋以後文獻散失,有關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沒;戰國以後文獻中所述的虞史傳又大半經過了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僞思潮興起以後,古史辨派的學者們索性從信史中将虞代一筆勾銷,将夏以前的古史一古腦兒歸于“神話傳時代”。現今通行的大中學校曆史教科書以夏朝的建立作爲中國階級社會的開端,不但使虞非朝代的影響空前擴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與虞屬原始社會的合一。
古史辨派的核心理論是“層累地造成的古史”觀,層累造成的第一層意思是,“時代愈後,傳的古史期愈長”,“譬如積薪,後來居上”。最初,顧颉剛先生認爲孔子時已有堯、舜。後來,他的弟子們又對這個法加以修正,《論語》中提到堯舜的幾章都不可信,春秋以前的文獻中追述古史最早隻到夏禹,周以前的朝代隻有夏、殷二代,虞代是墨家爲宣傳禅讓而添加出來的,實際上堯、舜不過是“上帝”的分化,并非真實的曆史人物。
《左傳》《國語》中虞夏商周四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而且多是轉述春秋時人的對話,我們不能因爲這兩部書成書于戰國時代便斷定其中所記春秋時人的對話統統是戰國時人的假論。況且,“三代”是一個随時代遷移而變動的概念,春秋時人基有西周已亡而東周仍存的事實,當談話須要分辨周亡或周續的不同角時,就曾經分别使用“夏商周”和“虞夏商”兩個不同的“三代”概念。
不過,在系統這裏得到的消息,唐虞的存在是比較肯定的。
唐朝,是上古時代唐堯建立的王朝,後世之人經常把她與虞朝并稱,史稱“唐虞”。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隻是部落聯合體,非常松散,不利于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爲系統的政治制度,爲奴隸制國家的産生奠定了基礎,史稱唐朝。
在諸子書中,還有關于帝堯武功的傳,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備,方見得堯之所以爲古昔聖王。《呂氏春秋·召類篇》:“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曾讨伐過南方的幫族,并親自出征作戰。《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爲民害。”堯派後羿将那些野獸殺死,并射落九日。據人們對堯爲民除害的舉措十分感激,所以擁戴他爲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話,不過其中稱頌堯“興利除害,伐亂禁暴”的意思,确實是推崇帝堯安邦治國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至于神話内容怎麽理解,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到時候參考他們的記憶就知道這段神化的故事是怎麽回事了。
堯最爲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爲私有。堯在位7o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他早就認爲自己的兒子丹朱兇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嶽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嶽推薦了舜,這個人很有孝行,家庭關系處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堯決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決定。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裏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爲,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并且顯得特别井井有條,毫不紊亂。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無論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夠建樹業績,于是決定将帝位禅讓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廟舉行禅位典禮,正式讓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堯退居避位,二十八年後去世,“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其爲深摯。
唐堯去世後,唐朝宣布告終,虞舜正式建立虞朝,史書把唐堯禅位後的二十八年稱爲“唐虞之際”。
虞朝,是唐堯死後建立的王朝,他繼承了唐堯時期的一切政治遺産,包括人才的任用和國家的體制,都是延續着唐堯時期的制度。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臯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确,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臯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爲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爲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内鹹戴大禹之功”,“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義。儒家的學重視孝道,舜的傳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爲儒家倫理學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于天下,可傳于後世,我由(猶)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爲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監獄裏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爲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事迹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爲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爲繼任者,并由禹來攝行政事。
據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
當然,前面提過禅讓這個事情的不實之處,從伯益的記憶來,也僅僅是知道商均最後是被流放的,比他自己被夏啓做掉要好多了。除此之外的更多内幕卻是并不知曉。大禹也不是白癡,做這種事情不會鬧得那麽大。
所以總而言之,在伯益記憶裏叫得上名字的大臣也就那麽十來個,主持國家事務,另外還有各個部落的領諸侯王這些,前面已經過了,哪怕是到夏商周時期,其實也是共主國和諸侯國聯盟治理天下的,除了共主國之外,不管是哪個時期都是有大量的諸侯國存在的,當然,唐虞時期不叫諸侯國,叫做聯盟部落。
不過,這個就太多了,因爲前面介紹伯益的時候過了,伯益跟着大禹四處治,在這個過程中記錄下了各處的地理環境,鄉土風情等等,也就是某一部分的《山海經》,所以可以,《山海經》之中的某些國度可能就是伯益經過的氏族部落。
不過,這些氏族部落伯益也僅僅是見過,對于他們的領名字就不甚了解了,所以也就談不上給鮑鴻介紹他們是什麽人了。
就系統剛剛介紹的那些禹、臯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鮑鴻也就是認識其中的一兩個罷了,大多數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可能看到過,回頭就都忘記了。
更何況,就算是這些鮑鴻不怎麽了解的人物,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來呢,更不用那些廣爲人知的三皇五帝之類了,實在是有遙不可及的感覺,多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