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一定,要看怎麽展才是!”系統笑道,“你想想當初司馬懿不是就做掉了權勢滔天的曹爽等,爲後面司馬家篡位打下基礎?”
“我呸!”鮑鴻不屑道,“那是曹爽自己坑,根本玩不過老奸巨猾的司馬懿。換了其他人來,何進也是個坑貨,就不了。但是接下來,董卓拿下洛陽,有李儒、賈诩壓陣,後面雖然不知道會不會輪到曹老闆,但是不管是輪到誰,都不會是易于之輩,周公想要這般借雞生蛋的手法取得勢力,根本不可能。”
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飏、丁谧之謀,把郭太後遷到永甯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時人爲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五月,司馬懿僞裝生病,不問政事。
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是司馬懿裝病。同年冬,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馬懿在李勝面前故意裝作衰老病重,李勝回禀,曹爽信以爲真,更沒有戒心。
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動高平陵政變,入永甯宮向素來與曹爽不睦的郭太後上奏,稱曹爽兄弟敗亂國典、擅權營私,遂奉太後上奏天子請求意旨罷廢曹爽。
曹爽接到彈劾表後,一時驚慌失措,不敢告知曹芳。于是将天子車駕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征屯兵數千人以自守。與此同時大司農桓範與大将軍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會合曹爽。桓範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見曹爽沒有主見,于是又勸曹羲可以利用阙南别營和典農校尉的軍隊暫作抵抗,然後占據許昌,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農的身份爲他們的軍隊調運糧草。但曹爽兄弟始終猶豫未決
司馬懿怕曹爽會絕地反擊,于是先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并以洛水爲誓允諾其隻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蔣濟也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隻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可以保他們富貴。曹爽想了一夜,于是決定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并向司馬懿認罪投降。
曹爽兄弟被免職後,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樓,命人日夜監視。曹爽兄弟不安心,于是聲稱食物不足,向司馬懿要求食物;後司馬懿送來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興,自以爲司馬懿不會趕盡殺絕。但不久後,與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黃門張當在司馬懿的嚴刑拷問之下,隻得供稱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圖謀反。于是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都被捕,并一起被屠滅三族。
當曹爽解下印绶時,主簿楊綜勸道:“您挾持天子手握大權,難道要放棄這些權位而跑到東市去被砍頭嗎?”但曹爽不聽從。桓範也大哭道:“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正如鮑鴻所,但凡是比較靠譜的家夥,就不會那麽輕易放下手中的籌碼,成爲人家刀俎上的魚肉。
當然也不是沒有其他比較坑的權臣,不考慮世界變化的影響,比如何進時期、王允時期、李、郭時期等等算是比較好下手的時期。
現在這些卻是爲時過早,周公、召公會如何選擇還不好呢,畢竟走權臣這條路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别的不,當務之急還要去适應漢末生活呢。這裏面的事情還有很多,不是簡單的混權臣就能混上去的。
“不過,起展的土壤空間,越國才是完全沒什麽展的空間呢!”鮑鴻繼續吐槽道,“你範蠡他們會不會也來個借雞生蛋,權臣篡位的把戲,跑到劉繇軍中去投效,然後慢慢******繇,拿下那一股勢力?”
“不好!”系統笑道,“以範蠡的能力,******繇奪權應該沒什麽大問題。但是另一方面來,就是不知道孫堅那邊能不能事先覺察到這些,做出提醒。”
“不過,相對來,沒有伍子胥支持,孫堅那邊的智者應該沒那麽給力吧?甚至連政治家也不夠級别。雖然靠着孫武統兵絕對沒問題,但是想要覺察範蠡的詭計可不容易!”鮑鴻笑道,“當然,再加上孫堅不可能随便暴露自己擁有召喚道具《孫子兵法》的事情,就算是有什麽現,沒有足夠的證據也無法服劉繇。”
“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系統笑道,“按照你這個策略來的話,範蠡他們展空間其實比周公他們要大很多呢!”
“不錯,如果展的好,他們甚至可以在奪取劉繇大軍之後再去收納山越各族,到時候恢複越國勢力參與以後的亂局應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鮑鴻沉吟道,“如此來,這次的爆表影響還是很大呢!”
“影響什麽鬼!”系統笑道,“反正就是那麽回事。可以,後世的帝王展的土壤才是最少的,相對來,前朝的各個勢力都有可能複辟起來。”
“嗯,的确如此!”鮑鴻頭,認同系統的法,“但是這麽起來的話,不知道列國的君主會如何選舉呢!”
“就像你剛剛弄出來的召公,就是什麽燕國的始祖,那麽燕國後來的那些大臣會承認他嗎?”鮑鴻繼續道,“當然,另外就是那些能夠帶領國家稱雄稱霸的那幾位比較靠譜了,至于其他國君,那唯有先出現的可能會占據先手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其實并不很有用。因爲一般來,他的前世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裏,一旦出現要坑的苗頭,估計就會被直接拿下!”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五個被推爲盟主的國君,有兩種法:《史記》的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是戰國時的七個強國,分别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相對來,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等大國。國尚有鄭國、衛國、魯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隻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爲七雄所滅。
這些可謂國寡民,人員不多,就算是有一些接觸的人才出身在那裏,也都跑到其他地方去混了。
最著名的案例自然要數‘衛國’了。
衛國,中國周朝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第一代國君爲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衛國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之一,立國前後共計9o7年,傳41君。
衛武公時一度強盛,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
公元前254年,被魏國覆亡,衛國領地已成爲魏國的一個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衛國的濮陽等地。公元前239年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縣,衛國名存實亡。公元前2o9年秦朝時,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爲庶人,衛國徹底滅亡。
這也是人們經常拿出來的一個事情,以衛國來明秦始皇時期衛國還沒滅亡,所以秦始皇沒有統一全國。
諸侯國的封臣才叫“君”衛國在被魏滅之前就自貶号爲君了.始皇帝連六國都滅了,要徹底消滅的衛國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但是終他一世,始終容許衛國的存在。不加以侵害。由此可見,第一,始皇帝是注意輿論影響的。第二,他并不是一個無目的的暴君,不輕易感情用事。鹹陽學宮。始皇帝相當重視文化建設,他要他的傳之萬世的帝國不是一群文盲統治的帝國,而是文化極度繁榮的文明國家。鹹陽學宮的建設,是爲了比拼戰國極負盛名的齊國稷下學宮。
人們認爲這是因爲衛國多賢才,就像“燕趙古來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樣,“衛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遊列國14年,其中在衛國長達1o年,也就是因爲這裏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吳王的弟弟季劄曾經周遊列國,以其遠見卓識聞名天下,他在衛國得出的結論是“衛多君子,其國無患。”
事實上,也是因爲不少秦國大臣都是衛國出身的關系,再加上衛國本身名存實亡,不過是保留了這個名号罷了。看在呂不韋等人的面子上,也就沒有徹底滅了衛國的國号。
實際上來,滅和廢應該是兩個概念,戰國後期各大國争霸,衛國日漸衰弱,到了最後隻剩下了濮陽城這個彈丸之地了。公元前242年,秦國置東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陽等地,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衛也就名存實亡了。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o9年衛君角被廢爲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應該是公元前2o9年被秦二世給廢了的。公元前254年魏取秦陶郡時,順便把附秦的衛國也滅掉了,可能還給衛君留了個名義,比同魏國的封君而已,衛至此時最多是“名存”罷了。秦二世廢的也就是這個名義。
不過話回來,衛國貌似也沒什麽特别靠譜的國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估計就算衛國刷出來,最多也就是乘早并入強國算了。
“對了,起來六國複辟什麽的已經出現了,吳越兩大勢力也已經刷出來一些了。”鮑鴻繼續道,“那麽五霸之中那個晉國貌似一直沒什麽人出來嘛!晉國,啧啧啧,這個名号不會直接是天命所歸,最終一統天下吧?如果是的話,咱們直接提前注冊吧?”
“沒文化!”系統笑道,“按照你的法,姜齊不是到現在都沒什麽人出來過?”
“爲什麽這麽?齊國不是出現這麽多人了嗎?”鮑鴻疑惑道。
“可是這些人都是屬于田齊的,屬于姜齊的人最多也就那麽一兩個而已!”系統笑道,“所以你要劃分清楚的話,那就是姜齊還沒出現多少人。”
“我你能不能清楚一,我不是很明白你在什麽啊!”鮑鴻不明所以,“你的意思是,就像田齊代姜一樣,晉國也有類似田齊一樣的繼承者?”
“類似個毛線!”系統笑道,“晉國的繼承者直接把國号換掉了好不好?再了,前面我貌似和你介紹秦國早期一直殺不出函谷關的事情嗎?最好晉國分裂,依舊以聯軍形式與秦國交戰,數次打敗秦國,最後聯盟破裂,這才給了秦國可乘之機!”
“額!好像是有這麽回事啊!”鮑鴻想了想,貌似系統是提過這麽一。
“和田齊代姜一樣,三家分晉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時間,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系統介紹道,“春秋晚期,晉國被晉國韓氏、晉國趙氏、晉國魏氏、晉國智氏、晉國範氏、中行氏六卿專權。後趙氏擊敗範氏和中行氏,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爲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隻有绛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爲三晉。
趙桓子一年後去世,趙氏之人殺了他的兒子,迎趙浣即位,是爲趙獻子。獻子之子趙籍後來繼位,即是趙烈侯。魏桓子之後由其孫魏斯繼位,韓康子之後由其子武子繼位,韓武子之後由其子韓虔繼位,是爲。此即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産生了,由此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霸權政治結束了,七雄兼并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切!你這麽并沒有什麽卵用!”鮑鴻笑道,“相對來,田齊和姜齊雖然有仇,但是爲了維護齊國這個名号應該還是可以合作的。而這裏,什麽韓、趙、魏三國會理會晉國才怪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