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專業領域的靈敏度、敏銳度的問題了。
在場衆多智者之中,就屬李左車是比較大幅度的偏向于統率方面的智者了。陳平屬于幕僚層次,相對來不夠敏銳。而劉伯溫自己則不好在這個事情上推舉自己。
反過來,把《百戰奇略》換成《三十六計》的話,那陳平他們就要更加敏銳一些了。
“這主意不錯,不過這個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來執行。畢竟,中層将校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接收這麽多的信息。”第二個開口的則是高颎。高颎在謀略和統率方面也都是比較突出的。不過相對他在政治方面的能力還在統率之上,所以他屬于那種靠内政在家種田展,出來就是兵力優勢平推的類型。
這也是必然的事情,能力越是全面,那麽相應的可以選擇的方案也就越多。那麽相對應的,就不需要在某一條路上展到極緻。
“這個倒是簡單!”李左車笑道,“先就是百戰方面,咱們可以再篩選一番,針對不同的将校會遇到哪些情況,對應的需要遵守哪些作戰原則,運用哪些作戰方法。分門别類下來的話,一個中層将校基本上隻要先記住個十幾二十條就夠了。”
“另一個就是根據職能去分類。”李左車繼續道,“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看将校的職務去安排他需要掌握的内容。”
“什麽職務學習什麽内容,你這個反過來不就是考核、任用将校的标準嗎?隻有掌握的一定層次的東西,才能擔任對應的職務。”陳平笑着接口道。
“話雖如此,你也不能因爲這個就把所有人職位全撤銷了,統一開始學習,然後再根據學習結果重新任命職務吧?”李左車擺擺手,笑道,“培養任用那是以後的事情,目前在職的,自然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畢竟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大家一起考核過的,想來不會有那種愚不可及的人吧!”
“事實上,主要還是那些經常單獨領兵作戰的将校。至于等多的,隻要通過這些高層将校逐級教授就行了。”劉伯溫也開口道,“主将自然是要盡量多的掌握這些,而他自己的副将,則可以讓主将自己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育。相較于我們理論分析如何分門别類,不如主将他們自己對部隊的需求了解的透徹!”
“再然後就是考慮繼續深造的問題了!”李左車繼續道,“想要更進一步,第一自然就是對百戰内容非常了解。不融會貫通,推陳出新的奇才,至少也應該是能夠運用自如,遇到任何情況,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表現才行。”
李左車這個要求可謂是非常高了。什麽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人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求無過是什麽樣的嚴苛要求?
事實上,對于曆史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基本上就是這個标準來看的。所謂治戎爲長,奇謀爲短。
所正奇之道,以正道,以奇合。但若是正道都不到位,所謂的以奇合不過是笑話罷了,就算能夠一時奏效,也難以長久。
這就像是武道裏面的基本功和絕招殺手。
你連基本功都不到位,正面就被人幹死了,殺手锏都沒機會施展好不好?
可以,隻要能把百戰給背熟了,遇到情況照着去做,基本上就正道就已經有了七八分的水平,同一層次的将領很難在各種謀略等方面對付你了。
就像學武常的,學打架要先學挨打。導緻了這個地步,你武功的基本功已經到家了,學挨打已經學到境界了,一般交手不會中招了。
這個時候,除非對方完全在境界上碾壓,直接各種連環計強上,設計圈套把你往坑裏帶。不過,這種對手自然有人去對付,一般不會有問題。
再然後,就是深造的問題了。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不是教授、傳授能夠辦到的了。
這個時候就是結合戰例,結合實際去參悟,去探讨。不存在誰教導誰的問題了。除非是正好兩個人的思維模式比較相近,才能夠照搬一些領悟給你。
“這個就太遠了。”陳平笑道,“主将能夠達到這個程度,估計也要一段時間呢。到時候通過他們對古代經典戰例的分析,自然也能夠看出一他對于兵法的認知。因材施教,還是相互探讨再吧!”
“既然如此,就先請各軍的幾個主将代表過來看一下,看看對應的步軍、馬軍要劃分哪些條規。”李左車笑道,“至于這個教授的過程倒是要好好研究一下。這東西雖然透了,很多人都能夠寫出一些條條框框來。但是掌握這個先機,盡量大的提升實力,還是很必要的。”
“那就沒辦法了!”陳平擺擺手,笑道,“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你要傳下去,擴大選拔将校的基數,就必須讓盡量多的士卒學習,從而選拔出領悟比較好的那些。反過來,這樣就必然造成了洩露。”
“當然,比較簡單的應對方案就是我們弄一個簡化版的!”陳平想了想,繼續道,“隻有三五條基本條例的,卻能夠通過這些觀察出士卒們的領悟,到時候選拔出來再進行深入教育。”
“另一方面來,這些畢竟都是基礎。很多人都能夠總結出來。就算是不洩露,早晚也會讓别人知道的。”陳平繼續道,“其實到時候影響相互之間差距的就是大家自己的私貨了,大家對戰例的分析,對兵法的領悟等等。”
“畢竟在這個大時代,中層這些都不是關鍵,甚至高層的影響也在降低。”陳平繼續道,“這麽多的前朝名将出世,真正要對決的很可能就是層的差距。這樣的名将,培養一個都是不容易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