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我們華夏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如何處理月球上的柏迪迪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必須要嚴肅對待!”
說完,關谷祥坐到自己的椅子上,閉口不言,大家沉思着他的話,也是心念電轉,權衡着各種利與弊。
于老站起來道:“各位首長,以我個人來看,地球上沒有人能悄無聲息的入侵航天局,所以,這封信的真實性非常之高,柏迪迪人是真的存在!”
衆人不約而同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這個觀點。
劉書記發言了:“好了,關于柏迪迪人真實性的問題不再讨論。我們假設,柏迪迪人真實存在,真的存在于月球之上,那我們又該如何對待這件事情?”
“先發制人才能不受制于人!劉書記、各位同志,我的觀點是,既然月球上有着能增進國家科技的東西,我們爲何不先下手爲強,将其取來?”
“你的意思是,像當年的美利堅人一樣……載人登月?”
“可是,我國的航天水平……”
這話一出,衆人渾身一震,目光變得複雜起來。
想法是美好的,可是華夏人有能力登上月球嗎?
這個話題,一直是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一直爲人們津津樂道。
國人常常自問,美利堅人五十年前就登上了月球,那我們國家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登上月球?
來自航天局的專家于老站起身來回答道:“書記、各位首長,随着國家【登月工程】一步步實現,國家在完成【繞】、【落】無人月球探測之後,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國家完全有能力将人送上月球。”
有能力将人送上月球!
在座的衆人齊齊看向于老,雖然衆人早就知道國家的航天水平趨于成熟,登月不過是早晚的事,但此刻聽于老這位航天專家說出來,卻又是另一番感受。
說起這個,于老頓時來了興趣,一臉驕傲的說道:“我國探月工程的長遠規劃分爲【探】、【登】、【駐】三個階段。”
“【嫦娥二号】早就發射升空,隻用了不到5天時間就已到達月球,被月球捕獲後,再進入工作軌道,這是【探】。”
“而與【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飛得離月球更近,運行軌道距離月球僅僅隻有爲100公裏,這也是【探】。”
“随着【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獲得巨大成功,我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人月兩團圓并不遙遠,我們有能力将人送上月球,但卻不能保證宇航員的安全。”
“但是,随着這幾年大量的探測實驗活動,國家的航天水平不斷前進,不斷趨于成熟,到了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實現月球軟着陸,我們完全能保證宇航員安全登錄月球!這是【登】!”
“【嫦娥三号】的成功是華夏航天史上巨大的進步,它使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在月面實現軟着陸的國家,也是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體軟着陸,更是近40年來人類探測器再次登月。着陸後,巡視器将從着陸器上走下,兩器開始進行各自獨立的探測任務。”
在此之前,美利堅和前蘇聯的探測器同樣成功登陸月球,美利堅就不說了,人家早就完成了載人登月,而蘇聯的探測器登上月球,可并不是軟着陸,而是直接掉下去的。
掉下去後,蘇聯的探測器就摔得差不多了,連基本的行動能力都沒有。
所以,【嫦娥三号】的軟着陸,的确是一個巨大的标志!
落月是從15公裏高度開始的,大約12分鍾的落月過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經過了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段等6個階段,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裏逐漸減爲0。
在距離月面100米高度時,探測器暫時停下腳步,利用敏感器對着陸區進行觀測,以避開障礙物、選擇着陸點。在以自由落體方式走完最後幾米之後,平穩“站”上月面的4條着陸腿觸月信号顯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陸月球虹灣地區。
【嫦娥三号】的成功是人類第130次探月活動。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嫦娥三号是我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着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在1976年蘇聯“月球24号”探測器登陸月球後第一個重返月球的人類探測器。
作爲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在實現月球軟着陸的同時,【嫦娥三号】還肩負着突破自動巡視勘查、深空測控通信、月夜生存等關鍵技術的使命。
這還是白昊第一次聽見專業人士對國家的登月水平的介紹,因此白昊聽得很認真,他也想知道,事到如今,國家到底有能力完成載人登月嗎?
可聽着于老的介紹,情況似乎并不是那麽的樂觀啊!
【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嫦娥三号】系列探測器的成功,将國家的航天水平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可是,也僅僅完成了登月工程中的【繞】和【落】,也就是于老說的,完全有能力安全的将宇航員送到月球上。
那返回呢?宇航員登上月球後,總得返回吧?
想到這裏,白昊突然開口問道:“老先生,照你的意思,我國完全有能力将宇航員送上月球,那能安全帶回來嗎?”
聽到白昊的問話,所有人不約而同朝他看了過來,于老也看向了白昊。
當看向這個陌生的小年輕後,不認識白昊的人盡皆皺起了眉頭,這是哪裏來的家夥,怎麽沒大沒小的,這麽不懂規矩?
于老歎道:“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的!”
“理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