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邊的兩個戰士雖然身體強壯,可一口氣爬上這麽高的雪山,再加上還要攙扶何兵,早就累的要虛脫了。聽到這話,他們雖然知道此前早就得到過命令:中途不得休息,尤其不能坐地。但别忘記了,此時的他們不僅累,更重要的是高原反應,含氧量少,導緻了他們的腦袋一直嗡嗡作響,說白了,此時他們的腦袋裏完全是‘空’的,根本就沒忘别處想,唯一的念頭就是太累了,得好好休息一下——這大概是爲什麽紅二、六軍團雖然早就下過死命令,卻依然有一部分同志犧牲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而最主要的是他們有些掉隊了,而下一個團離他們還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十七師可是整個二、六軍團的先鋒。這就導緻了沒有人來提醒他們,就更别說能及時的幫助他們了。
見何兵邊說邊坐下,他倆也長松一口氣,順勢坐在何兵身邊。然後,何兵邊氣喘籲籲地掏出煙……
“你們不知道規矩啊?怎麽能坐在這裏抽煙,快給我起來……”一位同志發現他們三人坐在地上,趕緊帶着幾個人邊大叫邊跑回來。
見自己的喊聲沒得到絲毫回應,大家的心裏立即就産生了不好的預感,趕緊風一般的沖過來,卻還是遲了。
等他們來到三人身邊,發現三人手上的煙都已經燒到了手指,可三人卻低着頭,就這麽靜靜地坐着。那兩位同志的臉色很平靜,而何兵的面色卻帶着幾分笑容,隻是,這樣的面色卻永遠無法改變了……寒風吹過,帶走了三位勇敢,且堅定不移跟着黨走的好同志,好戰士,最終,長眠于此——他們是紅二、六軍團在爬雪山中,犧牲的第一批同志。
“唉~!”那位帶頭回來的排長一把抓住帽子,憤恨的一拍大腿,不甘的長歎一聲,滿眼悲憤。
随即,大家将這三位同志的遺體挪到了不遠處,用雪覆蓋在他們身上。集體敬禮,轉身離開,他們帶着這些永遠長眠于此的同志的意願,帶着将革命進行到底的信仰,繼續長征。
事後,這位排長被降職,原因隻有一個:沒有看護好下面的同志。
而這三人的犧牲,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再次嚴令大家,中途不得休息。雖如此,但因各種原因,犧牲依然在所難免……但不管怎麽說,中甸雪山雖然高,雖然大,但紅軍好歹在理化休息了二十多天,無論是體力的回複還是士氣,都比較不錯,因而,面對這第一座大雪山時,多少有些體力支撐着,因而,相對後面來說,犧牲反而是最少的。但所有人都知道,因爲禦寒和自身身體素質的下降而不得不急于翻過三大三小共六座大雪山的紅軍指戰員們來說,越往後,犧牲會越大。
突擊連是幸運的,雖然在戰鬥中他們的犧牲率比别的連隊要高得多,但因其各個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身體素質遠遠高于别的連隊,所以,面對這惡劣的大自然環境,他們的抵抗力反而是最高的。所以,這也就造成了突擊連的在翻雪山時,犧牲最小。
翻過中甸大雪山,來到山下,雖是淩晨,但得益于周圍都是雪,能見度依然高,更何況,這個時候可以打火把。
而和他們一起到達雪山腳下的四十九團,雖然累的夠嗆,可好在沒有犧牲,都很高興。随即,突擊連和四十九團分開去完成各自的任務:四十九團趕緊在臨時建立的營地上架上大鍋,生火做飯,還得做好迎接後面主力部隊的到來,同時,他們還要派人四處收集柴火。而突擊連也已排位單位,張青山和胡英澤、彭鵬各帶一個排去四下打野味——因爲中央紅軍說過,他們曾在這周圍打到過野牦牛。
就在十七師基本上抵達山下臨時營地,正熱鬧喧嚣之時,突擊連回來了,戰果還不錯,除了張青山的一排一無所獲外,二排和三排各打到一隻野牦牛。看到他們拖着戰果而回,臨時營地裏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也給後面的主力部隊一種鼓舞和希望。
然而,讓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
先前,在理化狩獵時,張青山帶的狩獵隊因爲肉少,雖然大家看的直流口水,可大家沒動一口肉,隻喝湯,連湯比肉有營養的借口都說出來了……可現在,整個十七師從下到上,雖然各個聞着香味撲鼻的肉味直流口水,嘴上說着一定要大吃一頓,可真到了大鍋前,所有人都隻吃自帶的幹野菜和一把青稞或炒米,然後端着一碗湯就到一旁,聚集在一起,吃的很是香甜。有的人幹脆不過去,偷偷躲在一旁,吃着炒米,嚼着幹野菜,喝着冰冷的涼水……
看到這一幕,張青山不由得想起了理化狩獵時的情景,心頭感慨良多,卻又無法說出這種感動到底是什麽。
劉永江師長見到這一幕,跟張青山當初的做法一樣,親自示範,命令大家必須人人都得吃上肉。結果,先前那些已經來過的人紛紛端着碗就跑,邊跑還邊說自己吃飽了,或者說自己已經吃過肉了,把剩下的肉留給後面的同志。
而那些排隊的同志們,雖然竹筒或者碗裏被舀了一塊肉,卻轉身就遞給傷員,要麽就是倒進别的大鍋裏,轉身就跑,讓你怎麽喊都死不回來,下命令都沒用……劉永江大吼大叫,心裏卻在流淚。
這一刻,張青山卻好像明白了:無私奉獻、互相幫助的團結精神,不就是紅軍戰士之間的戰友情嗎?紅軍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裝備如此落後的情況下,卻依然能打這麽多大勝仗,這種團結的精神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璀璨星空下,中甸大雪山的腳下,無數堆篝火,如同漫天星光連成一片,大有燎原之勢。
正因爲有篝火的存在,這一夜,大家可以不用站着背靠背的睡覺,但也不能躺下,而是背靠背的坐着睡覺。
戰士們睡下了,可張青山等突擊連的領導們卻還在忙碌的商量着明天的路到底怎麽走……張青山還特意去看望了一下老王,勸說他跟大部隊一起走,但讓他驚訝的是,老王的精神頭居然不錯,最少,笑聲大了很多,見如此,張青山也不好在老王堅決反對的情況下再勸,隻能吩咐那兩個同志好生照看老王。
早上六點,部隊‘起床’隻睡了三個多小時的張青山,和大家一樣,用雪當水擦了把臉的時候,還打趣着雪地裏洗臉的方便。
六點半,吃過早飯後,突擊連第一個出發了。而這個時候,有些部隊還在山頂,甚至,在山的另一端,有的部隊才剛剛開始爬山——我仔細詢問過一些老紅軍,他們說,紅二、六軍團和中央紅軍爬雪山時有點不同:中央紅軍爬雪山是連着沒有間斷,而根據中央紅軍的經驗,以師或團爲單位爲最佳——最少一開始,在體力充沛的情況下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速度,而不會因中途發生意外而有所耽誤,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而,紅二、六軍團是以團爲單位行進,中間相距一點距離。
今日淩晨的商量還是很有用的,他們進一步完善了四十九團的開路辦法:以排位單位,一排帶頭,不用鐵鏟,直接用腳踩;二排居中,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把一排踩過,但相對還不是那麽冰硬的地面上,用鐵鏟鏟出一條條防滑線條,三排則進一步完善這些防滑線條。然後,三個排輪回交替……
别看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息,一開始,突擊連的前進速度還保持的不錯,但因攀爬中甸大雪山時消耗過多的體力,雖然他們現在有些适應高原反應了,但這速度還是漸漸慢了下來。加上第二座雪山雖然比中甸大雪山要小得多,但因其高度有中甸大雪山的三分之二,因而,在坡度方面反而要陡峭一些,很不好攀爬。
也許正是因爲這種難度,讓大家格外小心,因而,爬到山頂時,突擊連除了各個滿頭大汗,累的氣喘籲籲外,沒有别的不适應,這讓張青山等幾個領導放心了不少,一緻認爲這是大家已經适應了高原反應的結果。
然而,誰都沒想到,在下山的時候,意外來的如此猝不及防,來的如此讓人心痛。
開始下山,輪到三排走在最前面,這個時候,防滑是最重要的,因而,大家根據中央紅軍提供的資料和在中甸大雪山所得出的經驗,沒有成隊列的走,而是以班爲單位稍稍向外散亂的走,因爲這樣一來,可以爲後面的同志做大盡量不打滑。
可誰都沒想到,剛剛還晴空萬裏的天色,突然之間就灰蒙一片,然後,還沒等大家猜測到底是要下雨了還是要下冰雹,就見指頭大的冰雹紛紛砸了下來。
雖然有點猝不及防,但好歹是軍人,在張青山和胡英澤等領導聲嘶力竭的大喊下,衆人很快就集中在一起——他們在中甸大雪山上,就是靠集中在一起,用各自身上獸皮、破爛的傘等等凡是一切能抵擋冰雹的東西舉在頭頂,連成一片來對抗冰雹的。
這招雖然有用,但誰都沒想到,在中甸大雪山那麽高大的雪山上都沒出過事,可在這地方卻發生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