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舅子不可能跟着他一起出發,一方面是李九郎沒有讓楊大郎跟着,賀銘自告奮勇跟着已經讓李九郎不怎麽高興,要是楊大郎也非要跟着走,隻怕李九郎背後對李家楊家出手。
除此之外李二郎還想要知道義軍的事情,這就需要有一個不會被李九郎拉攏走的人,當然不單單不會被人拉攏,還要不會被李九郎輕易踢走的内應。
之所以李二郎會認爲楊大郎不會被拉攏走,也不單單是郎舅關系。更多是因爲上一次李九郎的心腹之女看中了楊大郎,非要嫁給他做妻子。
好在楊大郎那時候還有續娶的妻子在,再加上他這個人還是對妻子比較挑剔的,從身份到相貌到手腕,那那都不怎麽對勁。
尤其是一想到出身奴仆的人想要變成豪族的當家主母,這種欺侮都讓楊大郎覺得這不是拉攏,而是在惡心人。
之後的他十分反感這種操作,感覺自己受到了屈辱,雖然最後沒有被對方算計成功,但那種逼迫的行爲讓楊大郎心裏對李九郎很有意見。
這之後楊大郎根本不樂意去李九郎那裏露面,除非是逼不得已才會去,後來也一直沒有想過通過李九郎的心腹聯系上李九郎,其後又因爲淩霄的事情更加不願意接觸那一派人。
綜合以上這幾點,導緻楊大郎根本不會想着怎麽和李九郎有着更好的關系,李二郎心裏同樣清楚這一點,自然更加喜歡大舅子不會效忠于李九郎。
李二郎思索了半天後打定了決心,想來想去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子比較适合留下探聽消息, 以便李二郎可以知道義軍的動态, 等着李二郎發達後再讓楊大郎幫着他。
而李二郎之所以不擔心自己的大舅子會腳跨好幾條船,還因爲知道大舅子和自己妻子兄妹兩人的感情不錯,這就保證他不會做陷害他這個妹夫的事情。
他不擔心自己的大舅子被義軍開出去,一方面是因爲楊家也算是一地豪族, 屬于不可以輕易得罪的人。也試過楊大郎很有風骨, 不是好拿捏的人。
也不可否認的是楊大郎之所以在義軍裏的情況很不錯,還多虧淩霄的出色表現, 因爲有她出馬押糧就會讓大批的糧食平平安安到達。
可要是楊大郎不在義軍裏, 淩霄會管其他人的死活?她還會接着押運糧食嗎?自然也就沒有人平安押運來糧食,因此義軍不會輕易廢掉楊大郎。
在李二郎眼裏這就是一個大大的優點, 因爲這有利于他未來的發展, 因爲即使他出去了,也可掌握義軍的動向。
雖然李二郎也有自己的線人,但義軍上下大都是李九郎的人, 他很怕自己留下的釘子一個不好都被廢了,有楊大郎就根本不擔心到了這一步,甚至楊大郎可以做中轉聯絡人。
這些天來暗中接觸他的人應該想着聯系自己,他們十分隐晦說看好他。他琢磨了一番,不會直接拒絕,但也不會說其他的好處。
之所以不直接拒絕,是他想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萬一有什麽消息就可以通過楊大郎聯系上,這一點對他來說很好。
當然相比其他家族的人他更相信楊大郎, 那些家族的使者們嘴巴上說的很好聽,但實際上就沒有幾個拿出來真正有用的東西。
李二郎心裏很明白, 這是因爲兄長出事不敢押寶到他的身上,還有他剛剛結婚的原因,暫時無法和他有更緊密合作的聯系, 他們打算再看看。
對于那些人的想法李二郎自己是心知肚明, 因爲這些大家族很多時候都是多面投資, 總有一個中标的就好。如今的他甚至得到的是口頭上的好處, 落在實處的好處很少。
這種情況下楊家大房依舊堅守承諾,讓他心裏記着楊家的好,按着古代的規矩, 楊娟早應該出嫁, 卻因爲守孝錯過了三年, 和及笄之年就出嫁的新娘子一比, 楊娟的年紀大了點。
她的運勢有些倒黴, 好不容易選好最好的時間結婚, 又出了兄長這件事,讓他們的婚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但李二郎經過這幾天的相處, 才知道妻子真的是一個很聰明也很能幹的女人,離開他的話也可以嫁一個不錯的男人。
一想到這個可能, 就讓他有些舍不得, 如果說一開始他是源于妻子的美貌而動心的話,那麽現在的他感覺到妻子從内到外的美, 讓他有些欲罷不能,每每靠近就感覺心髒跳動劇烈。
這個發現讓他有些心慌, 因爲一向是冷靜自持的他發現自己這幾天變得有些不像他自己,而他怕這種行爲會讓他在今後的日子處于劣勢,如果被妻子發現自己的心意,她會找機會拿一把。
另外他在兄長死後發誓報仇, 也就是有了雄心壯志, 感覺兒女之情會耽誤他會逐鹿天下, 他暫時不想要陷到情愛中。
因爲當年赫赫有名的高祖皇帝也曾經相當能夠幹,他一個亭長打敗了一個個候選人登上皇帝寶座,絕對是很厲害的。
可他在老了之後變得昏庸,就一心憐愛戚夫人,還想着讓愛子登上寶座,讓呂後大怒反制,導緻他最疼愛的嬌妾愛子最終的等來了呂後的誅殺。
如果高祖皇帝在感情上沒有這麽熱烈,也許就不會走到那一幕,說到底男人就不應該動情,一旦動情會壞事。所以他有些懼怕猛烈的感情,甯可活得平平淡淡。
也好,這一次外出,正好讓他那顆有些跳躍加速的心髒休息一番, 他怕自己的情感變得更加強烈,這種完全不像是他自己,他不希望自己沉浸在兒女情長中。
感覺自己有些對不起妻子後就把注意力放在楊大郎身上,三個大男人商量的大事很是合拍,郎舅兩個人相處更是比較和諧。
因爲他感覺自己的想法有些對不起妻子,又不敢對妻子表露出來,就和楊大郎多多交流了一番,而李二郎才發現大舅子也很有韬略。
說得多了之後感覺口渴,因爲李二郎守孝的緣故不能喝任何酒,因此淩霄就專門做了一些飲品送上來,看上去很不錯,因此三個人喝的還不錯。
而另一邊的淩霄注意到一件事,楊娟想到了一件事後臉色有些變化,整個人一下子沒有了更多的食欲,好在她吃的差不多,而不是還沒有吃就不行了。
淩霄放下箸(1)問了一下她的情況,才知道楊娟想起來兄長送來消息:李二郎被義軍頭領李九郎外派,也不知道将來如何,這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聽到這個消息後的淩霄也是不由有些無奈,其實男人必須外出求一條生路也是可以理解,但非要原配讓出妻子的位置讓她有些不爽。
但她能夠現在告訴李二郎絕對不許對不起楊娟嗎?不能!她要是敢說出來,隻怕楊大郎會心急如焚,因爲他不敢得罪自己的妹夫。
隻怕楊娟心裏也不會高興,所以她最終不打算做什麽,就這麽靜靜看着事情的發展,有些事情還是讓當事人自己做吧。
因此淩霄隻是告訴楊娟:她的夫君能夠外派反而有機會大展宏圖,作爲天之驕子的他很有可能會一沖飛天。
說到這裏時她把後面的那句話咽下:要是不能一沖飛天的話,他最終會直接完蛋,這句話還是不要告訴楊娟,不然淩霄很懷疑楊娟會十分希望夫君外出。
可按着曆史上的發展上看,李二郎根本不值得她這麽付出。反正李二郎如今完蛋的話,楊娟也沒有什麽問題,女人完全可以再一次出嫁。
楊娟聽了之後自然是高興起來,她真的喜歡自己夫君,希望能夠有機會和夫君白頭偕老,聽到淩霄的話還是有些擔心。
聽到楊娟有些唉聲歎氣,淩霄就問了一下情況,原來楊娟擔心夫君的安全,哎!此刻的楊娟真的是一心想着自己的夫君,卻等來的是一個噩耗。
一想到這種情況淩霄就感覺手癢,但不管怎麽樣事情還沒有發生,他也算是楊娟的夫君,因此還是要給點好東西。
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楊娟,讓她聽了之後十分開心,淩霄帶着小荷回到押糧的隊伍準備一下東西。
第三天李二郎就要上路,淩霄也去送行,在臨走之前給他們送上了幾個小包,這個可以貼身斜背着,這是專門應急用的。
這屬于淩霄設計出來的東西,這些護送糧食的人要每一次外出都要帶上這麽一個小包。裏面放着幾個扁扁的木瓶子。
瓶子裏放的是一些用蠟封好的藥丸,專門可以用來治療風寒感冒的藥丸,也有一些是藥粉,比如說專門管外傷用的藥粉,還有專門驅蛇的藥粉。
還有專門可以用來快速生火的東西,看上去很少一部分,但絕對是最精華的一部分,還有最最柔軟的一塊麻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甚至還有幾個小小金瓜子。
她讓那些押運糧食的人給外出的人展示了一下,讓李二郎、賀銘看了之後很是驚訝,想到對方還有這種東西。
而楊大郎倒是早就有了一份,也沒有說什麽。看的到李二郎、賀銘兩個人十分驚訝,不由想要笑起來。
他一直對這個義妹十分敬重,要知道她在他的心裏已經超越女性的範疇,當然他也不會把她當成男人。
畢竟她在武力值超越了一般男子,在文武很多方面沒有性别上的差異,但還是保留了一部分女性的特質,比如說還是打了耳洞,這是原主很小時候就已經打好,她還是保留下來。
聽了楊大郎的介紹後李二郎和賀銘拿到東西時有些驚訝,也很高興,有了這些東西萬一出現問題可以保住自己一命。
而李二郎自然也明白對方爲什麽使用木瓶子,而不是瓷瓶,因爲瓷瓶不好帶,還有瓶身都有專門的标注,讓使用者知道裏面是什麽。
說起來他們外出時有可能遭遇很多問題,其中最怕的是路上生病,這一次給的基本上涵蓋了最常見的病症,藥丸藥粉可以用來預防萬一。
李二郎看到這些東西眼睛亮了,作爲一個在戰場上不停征戰的人很明白這其中的用途,而且聽大舅子說了這是押糧隊的裝備,自然知道是大舅子的義妹搞出來的。
他看一眼站在自己妻子旁邊的女子,說起來和楊娟站在一處,雖然不算是怎麽引人注意,但也不是淪爲背景的人。
隻不過她這個人不是一般的女子,在行動上比較離經叛道,一個弱女子出來帶着好多男人一起押送糧食,這讓很多男人側目。
其實李二郎也是有些驚訝的,隻不過因爲戰亂的關系也沒有人說什麽,他自然知道有些小聰明的人就想着怎麽把這個女人弄到自己手裏。
可真正聰明人知道這絕對做不到,這位也不是一般人,要武力有武力值,要謀略有謀略的主,要是得罪了這位,有的是方法整治對方。這位也不是好惹的住,絕對不會好納的。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九郎也看上了這位,李二郎知道後心裏有些着急,雖然他給的那個位置不高,僅僅是一個姬妾,但她要是想要高升還是比較容易的。
因爲她又不是那種隻有武力值的人,根本算計不過别人,隻要她想要算計某個人,絕對不會讓對方離開。
好在聽說淩霄根本沒有想要嫁人的想法,不然李二郎都會感覺害怕,怕這位爲了地位成爲李九郎的姬妾,然後過繼過來一個孩子。
别看世家大族們大都不怎麽待見妾室,對庶出的孩子們也不怎麽待見,尤其是在給予家産時往往實行嫡長子制。
家裏的大部分家産都歸嫡長子所以,下面的嫡子要少分很多财産,而所謂的庶子要比嫡子們分的更加少,這是周朝開始的嫡長子繼承制。
嫡長子繼承制的好處事不容易把家裏的财産分了又分,從而導緻家産一再分薄,最終導緻家族财力一再下井。導緻競争力下降,不利于家族成長。
不然就如同西漢皇朝中實施的分封制,導緻後來分封到地方的諸位王爺發現自己的地盤一再縮水,最終無力對抗中央。
缺點是這種制度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循規蹈矩的居多,銳意進取的很少,很多都是那種穩中求穩的習慣,有可能導緻家族一成不變。
但也不知道怎麽一回事,作爲皇朝中勢力最大的皇帝一家人,竟然一直和嫡長子繼承制有些格格不入。
曆史上諸多皇朝裏很少有所謂的嫡長子登基爲帝,嫡長子成爲太子過的很幸福的不多,反而是三個鼎鼎大名的廢太子算是最佳解釋者。
三個廢太子中有一個是漢武帝的嫡長子,當年武帝和第一任皇後陳阿嬌反目成仇,又立下新皇後衛子夫,長子即爲太子。
那時候的衛子夫是最光彩奪目的時刻,夫君是皇帝,兒子是太子,兄弟是大将軍衛青,就連妹妹的兒子後來也成爲大名鼎鼎的冠軍侯霍去病。
最溢彩流光的衛子夫怎麽也沒有想到後世的人都稱呼她的兒子會被稱爲戾太子,這是一個被人算計的太子。
緻死都不知道怎麽一回事的戾太子,導緻做了太子好多年的戾太子,在做了爺爺後被别人逼迫起兵造反。
而在造反後戾太子一脈幾乎是全軍覆沒,男男女女都沒有留下來,唯一留下的一個孫子就是劉病已,那時候還在親娘的肚子裏。
而原本以爲取的最後勝利的衛子夫知道了大敗一場後感覺情況不妙,直接自殺身亡,比第一任皇後好不了多少。
跟着是大唐明君唐太宗所立的太子,不知道怎麽一回事,就被自己親父親皇帝厭惡,最終變成殘廢,沒有得到什麽好下場。
(1)箸:念‘住’,就是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