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會讓更多的異族人盯上遠煌城,畢竟樹大招風,即使如此五郎依舊堅決支持阿姐所做的事情,因爲他知道這個世上本來就是有得就有失,得失之間要看其中的選擇。如果得到的好處比失去的好處多,就可以去做。
對于和異族人的争鬥,他早就知道這是你死我活的情況,上一次在遠煌城的失利就讓異族人從心裏不怎麽喜歡,想要狠狠教訓一番遠煌上下的人,這一點他從細作身上知道了異族人的想法,那麽還有什麽好說的。
隻能狠狠打一仗,這一仗要讓異族人知道燕人有能力,還能夠克制住那些擅長騎射的異族人,他可是和阿姐學習過相關的知識,還有過單獨的試驗,自然知道霹靂彈的原因。
而淩霄之所以制造有些類似手雷的霹靂彈,完全因爲現在冶煉技術還不夠厲害,生産出來的金屬不夠純粹,無法抗住火藥爆炸後的沖擊波,用上幾次會出事,根本就沒有想要做什麽槍支。
想要制造出來比較合格的火器,就需要讓整個科學技術一起提升才能制造出來,就是淩霄克服原材料的問題做出來火器來,但要是其他人沒有掌握相關的技術,一旦她離開就會讓這個技術斷代。
霹靂彈相關的技術要簡單很多, 不會牽扯到炸膛問題, 本來這個就是需要爆炸,甚至可以增加殺傷力,她就特意教給五郎,讓他學會怎麽制作, 而這個效果沒有出來之前, 姐弟兩個人并沒有告訴其他人,正好這一次讓大家看清楚。
此刻效果出來了, 就見城牆上的人們基本上傻了, 一開始他們中不少人也被爆炸聲驚得不行,畢竟這種轟隆隆的聲音太少聽到。等看到那些馬驚了之後他們才反應過來, 對方進攻的隊形被打亂。
今天來守城的人原本打算死戰到底, 根本就沒有想着會活着下城牆,每一個人都打算死在守城中,卻怎麽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個轉折。
等他們清醒過來後, 不少人都顧不上别的事情,一個個都扒着牆頭往下看,就見原本氣勢洶洶的馬群亂了,人擠人,馬挨着馬,人和馬相互撞擊在一處,誰也不能輕易離開。
而看熱鬧的燕人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大大的問題:異族人還能夠堅持騎馬的人感覺不對, 爲了快速離開這裏,使用武器砍殺所有的障礙。
竟然還能這麽做?殺掉的人應該也是異族人, 他們不是一個聯盟的人嗎?作爲邊城的人自然知道他們這些人裏并不是一個部落的人,但他們是盟軍吧!這麽做能行嗎?以後可怎麽結盟?
有人帶着幾分好奇心看向某個地方, 那是專門被派來觀看戰情的小部落人,他們看到這一幕倒是對異族人的境況沒有什麽多餘的想法,但對遠煌城出現的霹靂彈十分敬畏, 燕人不好惹!這一次請他們來觀戰, 隻怕是故意的, 回去後要給部落的人說清楚:一會不要輕易得罪遠煌城的燕人。
不提小部落人的想法, 作爲異族人的敵人燕地人看到這一幕,一個個很快幸災樂禍起來,如果可以, 他們恨不得異族人更慘, 而有幾個心裏有詭的暗中小心, 決定以後洗心革面, 不敢再輕易動彈。
五郎站在那裏雙手握成拳, 精神、身體雙重激動, 他以爲接下來是一場惡戰時,結果阿姐不出手則已, 一出手就破局,這一次一定會大勝, 他給淩霄說了一下, 準備帶着人去抓人。
之所以會這麽做還有一個原因是他曾經找過阿姐,問過将來該怎麽做才能讓異族人老實下來這個問題, 畢竟戰争是殘酷的事情,赫赫戰功是無數個人的血肉堆積而成。
淩霄聽了之後沒有馬上說出自己的意見, 而是專門和五郎分析了一下異族人的優勢和劣勢,畢竟當年的西晉之所以這麽快衰敗,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朝廷上下就沒有處理好異族人的關系。
經過後世民族十分和諧的她,認爲和異族人處在一個地方, 最好的方法是能夠兩者共存, 他們更擅長畜牧業, 和擅長農業的農耕民族不太一樣。
既然這樣的話兩者生産出來的産品相互有需求,完全可以共赢,但因爲異族人之前習慣了打劫,所以必須要讓他們改掉這個習慣。
作爲燕人,一定要記得那種想要靠所謂的大道理讓強盜改變想法是白日做夢,想要那些準備做強盜的人之所以不去做,隻有兩個方面要狠狠抓住。
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強盜的日子不好過,敢做強盜就等着挨打,甚至遭受經濟上的重擊,讓他們根本就不能從強盜生涯中牟利,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堵住異族人做強盜那一條路之後,自然要給那些人一個活路:相互商貿,讓異族人可以掙錢, 能夠好好活着, 這種情況下還堅持走強盜路線的人會大爲減少,等這些穩定後就算是把那些異族人漸漸改變過來。
五郎聽了之後有所悟, 他倒是想過幹脆讓異族人全部滅族,但殺人太多有違天和,而且阿姐說過,就算是這一個遊牧部落滅絕了,但馬上會有新的部落崛起,難道再殺?
他聽後仔細思索了一番後,知道不可能殺光,那麽阿姐的話很有道理,用武力讓異族人老實下來,然後讓他們自己感覺好好放牧也是一條活路,這就是一種進步。
而這一次部落裏的人死了不少壯勞力,隻怕這幾個部落的情況有所變化。阿姐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放幾個小部落的人進來貓冬。
阿姐還教給他,讓彼此有些仇怨的部落挨着,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不能讓幾個小部落抱團,淩霄聽了之後點頭,這可是要特别注意的事情,不要以爲人家可憐,有時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之所以會這麽防備部落的人,是淩霄想起來八王之亂的教訓。西晉曾經把很多部落分散在京城附近,還有不少異族人加入西晉的隊伍裏。
這導緻開始反叛後的異族人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西晉皇室成員大部分死在戰亂中,而最終是部落人占據北方,留在北方的漢人過上水深火熱的生活。
這一次的大動亂有西晉朝廷官員内部的原因,那些權貴們對部落的人十分粗暴,最終激化原來就很尖銳的矛盾,部落貴族們也是一心想着反叛,正想找機會,這種情況下讓部落人反叛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就是教訓。
淩霄希望五郎好好研究一下史書,看看在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隻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那種嘴巴上的滔滔不絕并沒有用,還是要小心謹慎。
既不能讓燕人的利益淩駕于異族人的利益至上,也不能讓燕人的利益被異族人踐踏,隻有讓雙方大多數人的日子好過起來,才能讓雙方變得融洽起來。
一旦觸及雙方的利益,都要經過一次次的讨論,讓雙方都有利,或者是大家都要退讓一步才好,而不是想着單方面的讓步。
這樣時間久了,燕人、異族人才能夠成爲一家人,大家所擅長的不一樣,這樣更好,可以互補。相互承認對方的優點,這才能夠更好的合作,成爲一個整體。
淩霄的這個說法令五郎聽後思索了很久,他曾經問過阿姐,如果不這麽做會怎麽樣?畢竟要是這麽做會比較花費大家的力氣,有可能會半路失敗。
淩霄說:“五郎,你知道嗎?這個世界遠比你想象中還要大,我們現在看見的隻是其他一部分,每一個人都隻不過是曆史洪流中的一個水滴而已。”
“一個水滴的力量不大,但要是有更多的水滴,就會成爲小溪、大河、大海,由此可見,水滴多了才好。所以,我希望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和組織。”
“可有可能遇到會花費更多的力氣卻沒有什麽收獲,甚至有可能出現有些水滴不願意和大家一起奔湧,想要另外走一條路,那麽該怎麽辦?”五郎問。
“在大勢面前,一個水滴,幾個水滴,甚至幾千個水滴都毫不作用,五郎,你注意哪些和你有着不同理念的人,做個對比不是更好?”說到這裏時淩霄看了一眼五郎。
有時候說的再好聽也沒有用,有了對比才有更多的人相信那個更好,“而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能夠讓大勢朝着你所要的方向而行。”淩霄說。
她穿越過來就根本就沒有把後世的一些東西照搬,因爲現在的大勢是她一個人無法抗禦,當年的王莽新政倒是十分理想化,可惜最後敗了,他成了一個奸臣。
同理,現在淩霄就是拿出來好東西也不見得适用,隻會讓好的方面被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那麽還不如好好努力給這個世界的人們留下一些火種。
也許在某個時段火種會爆發,形成燎原大火,這就是她能夠做的事情。淩霄才會對五郎說出這些話,對異族人要有防備,更要讓異族人感覺和燕人交好後生活會更好。
“大勢?”五郎聽後重複了一遍,他一直知道阿姐是個人物,但他沒有想到阿姐會想到那麽多。可惜阿姐是個女子,一般不怎麽接觸朝政。
“五郎,你現在的地位還不夠高,也無法影響很多人,現在的你不用管什麽大勢,而是要把邊城變成一個真正的城市,能夠讓城市裏的人得到了庇護。”
“是的!阿姐!”五郎答應着,就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準備狠狠打擊一番異族人,打到他們能夠坐下來和燕人好好談談,和阿姐談過之後他的思想有了更多的變化。
而這一次和異族人硬抗就是他計劃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讓那些小部落的人不參加對邊城的進攻。現在五郎發現有了阿姐的出手,第二步最終成功,這一次讓邊城的人成爲去追逐的一方。
站在遠煌城牆上看着這一切的人此刻是人生百态,有人想要哭,也有人想要哈哈大笑,不少人有種自己這一定是在做夢的感覺,有人把身體探出去看着城下的情況。
此刻下面的場面更加一片混亂,坐騎都受到驚吓,作爲騎手倒黴的直接死了,也有摔倒地上倒是還活着,但四處都是亂跑的馬匹,最後被踐踏而亡的。
還有人爲了活着去搶别人的馬,相互打起來的,看到這一幕令城牆上的燕人感覺這一切都是這麽的玄幻,這感覺是假的,但濃重的血腥味傳來,說明這都是真的。
五郎則帶着人去狙擊那些逃跑的部落人,這一次一定要把他們狠狠打痛,看還有幾個人敢再來挑釁邊城?經此一役,邊城的大名一下子亮起來,好幾個兇名赫赫的部落就此衰落下去。
唯有那些逃脫了攻打邊城的小部落真的是占到便宜,他們中就沒有什麽死亡,但他們現在都是比較老實,因爲他們也知道那一場根本就是一邊倒的戰争,遠煌取得了勝利,而邊城的傷亡人數寥寥無幾。
這件事後來傳到了燕王府,絔蓦知道後笑了起來,因爲她知道陶家姐姐去了那裏,那麽她覺得一定會勝利,現在看看的确勝利了。
現在不知道具體情況,但大體上還是知道會活得好好的。而且經此一戰,五郎成爲一個新星,能夠治理邊城,還能打仗的人,算是在燕王那裏挂上号。
世子也是驚訝,想不到陶家人如此有本事,這對妻子來說是很不錯,妻子屬于外來的人,但現在已經證明她屬于那種十分能幹的,也算是文武雙全,後來聽說是陶家教授的本事,讓他對陶家多了幾分關注。
這一次五郎去也是他自己選擇的地方,原本以爲隻要他能夠保住邊城就好,結果發現陶家人果然了得,妻子身後有了不少的支撐。
他其實很想讓陶家人接着培訓人才,要知道跟着陶家過來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水平的,就是種田的也是有自己的本事,隻是想了一下沒有說出來,畢竟陶家在燕地的根基太淺,太過顯眼并不好。
燕王在拿到消息後給兒子說:“這一次皇帝做的大媒真好,陛下要是知道實情,隻怕是十分後悔。哈哈哈!燕地這一次有福。”
“尤其是五郎,雖然不是世子妃的親弟弟,但和世子妃也是有一定的香火,正所謂是千軍萬馬易得,良将難得,這一次的聯姻真的是太好了,怎麽也沒有想到陶家還有這種人才出來,哎!世家的底蘊的确是很強。”
世子點頭,跟着過來的陶家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本事,聽說是陶家大娘子的教誨,讓他們父子兩個人都是感覺有些可惜,這個人竟然毀容了,以至于出家爲道,可惜啊!要是結婚的話,應該會有孩子,也會很聰明。
但最令他們吃驚的是,這位陶家大娘子做到了有教無類,甚至連村子的農夫也會教授識字,甚至讓他們有更加研究下去的想法。
世子曾經問過跟着陶家過來的人這件事,那位農夫淡淡地說:“大娘子說過,書本上很多知識都是前人們走過的路,多看書本有可能減少錯誤。”
世子聽說之後,嘴角抽了一下,因爲陶家培訓出來的人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大娘子說。不得不說陶家大娘子做了不少好事,自然是有不少人的愛戴。
經過這些人的介紹後,世子後來遇到有人并不看好陶家大娘子,說她這個人喜愛名聲,而且之所以對那些人好是沽名釣譽。
在聽到這個說法後,世子就問過燕王,燕王看了一眼還有些迷糊的兒子,他作爲一個生活閱曆更多的人,自然是知道那個說陶家大娘子沽名釣譽的人,究竟在說什麽。
人心在很多時候都是多變的,而作爲旁觀者就要不站隊,而是學會自我判斷這件事是怎麽樣的,現在的兒子還是并沒有學會怎麽辨别身邊人的說法。
就說:“阿珲!人活在世上一般都有些什麽想法,比如說有人爲名,有人爲了利,說句不客氣的話,你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不爲名不爲利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