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入鄯城内城的大堂中,李潼越發感受到這座隴西大鎮豪爽硬朗的做派。
諸将出迎雍王殿下,州府吏員們則在内堂整治迎駕洗塵的餐食。而這所謂宴飲,則就是在州府大堂外露天起竈,足足兩大排竈壘,上方各架牛、羊乃至于整整三頭駱駝,在竈火的烤炙下,這些肉食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旁側則有廚工不斷的翻轉并刷抹着各類入食的香料。
“鄯州飲食簡陋,卑職等亦不知殿下日常飲食所好,所以呈獻隴邊風味。内堂尚有精廚俱備,隻待近員入囑奉食。”
入堂後,黑齒常之又抱拳說道。
李潼聞言後笑着擺擺手:“入鄉随俗,因地而食,大不必再廢周折。”
諸員登堂,各自分座。不待群衆開口,先有州府吏員呈上解肉的尖刀,并将一具熱氣騰騰的烤駱駝搬上堂中。李潼也不拘泥,撩起缺胯衣袍的下擺便入堂持刀入堂,先用摻雜了香精的牛乳浴手,然後便持刀分肉。
“臣謝雍王殿下賜飨!”
堂中此起彼伏的響起河源軍諸将官的禮謝聲,直至通堂分肉完畢、雍王殿下歸席,然後又在黑齒常之帶領下,各自捧杯爲祝,酒肉盛餐。
河源軍這一場迎接的宴會雖然氛圍豪爽,但細節上也并未忽略。衆将在堂進食,堂下則有許多健兒健舞作歌,所奏多雍王故調,倒是讓李潼很有感觸。
一場宴會結束的很快,前後統共不過半個多時辰,便有将官起身告辭。他們各自都有職任,眼下又是備戰的關鍵時刻,聚在鄯州城外迎接雍王已經是表達了足夠的重視,實在沒有時間再繼續逗留宴樂。
李潼見狀,索性便叫停宴會,站在堂中,向每一名入前請辭的将官賞賜一些提前準備的禮貨,多是一些軍用的器械,如佩劍、甲衣之類。
“殿下厚賜,倉促間不暇具貨爲應,實在失禮!”
有的将領得受贈貨,不乏窘迫的說道。
“但能殺蕃爲功,何戀伴手之貨!”
李潼聞言後便笑起來,大唐官場上下贈禮倒也是人情常态,比如劉幽求早年入府的時候,就送了他兩壇鹹菜。衆将撥冗來迎,他已經頗感受用,自不會計較其他細節。
一些前線的戰将告辭離開後,在堂者還剩下十幾人,或是事務并不緊要的文職官員,或是退回休整的将官。
遣散堂中閑雜人等後,黑齒常之才又不乏歉意的說道:“鄯州所在,起居遠不及兩京。殿下貴胄尊體,難免怠慢,還望見諒。來日無論攻守,鄯城此地可保周全。請殿下安待于此,仆等殺賊以報!”
“既入此邊,安危已在度外,但能有助軍事,燕國公不必以我爲計。或不能披甲上陣,但城頭擊鼓,力可用也!我這兩膀鼓技,于京中也稱一絕,劉司馬自知!”
李潼聞言後便又笑着說道,了解蕃國内部詳情後,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到自己的到來,會給黑齒常之增添一些困擾。
不僅僅隻是對面的論欽陵會作何反應的問題,無論統兵大将是誰,大軍身後便坐着這樣一個宗王親貴,總會有一些不淡定。
“還是讓末将先向殿下介紹一下河源軍備戰情況吧。”
黑齒常之接着便繼續說道:“如今河源軍管軍八部,在營甲士共一萬七千餘卒,諸縣捉守一萬四千衆,各蕃州府并城傍在征合三萬三千之數……”
河源軍于高宗儀鳳年間初設,最開始管軍一萬四千之數。設立最初,是高宗儀鳳年間李敬玄承風嶺大敗之後,黑齒常之與婁師德等收攏殘卒,于吐谷渾境中所設。
随着吐蕃越發勢大,河源軍駐軍規模也越來越大,其峰值是在出征前夕,駐軍足有五萬餘衆。這裏所說的駐軍規模,是指大唐的正式邊軍戰卒,并不包括捉守、團練這樣的地方武裝和羁縻州府的胡人城傍。
李潼在聽到這一駐軍比例,下意識便皺了皺眉頭,忍不住開口問道:“若真遇大戰,諸蕃胡城傍能否勇戰?”
黑齒常之聽到這話,臉上便露出一絲無奈之色,歎息道:“或不可用,但也不得不用,我不用、賊則用。勒其部伍于城邊,戰或不戰,也能保證不流竄爲患。這一點,是我大唐與蕃國兩下俱患。蕃國每戰,也畢集胡曲于軍前,若不然,則其資給後營必爲胡卒所寇擾!”
李潼聽到這話,真是有些意外,還沒來得及開口,黑齒常之便繼續說道:“蕃國每用兵,甲士于前,婦孺于後,前者沖殺陷陣,後者放牧爲餐。其軍動則帳動,所以動辄出用諸萬大數,且牧且食。其境胡擾尤甚,一旦不作約束,則後營必受寇掠!”
聽到這裏,李潼感覺自己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他是真不清楚吐蕃作戰是這樣的模式。
但也不得不說,這樣的後勤方式對于吐蕃這種底蘊不足的政權而言還是有優勢的,起碼節省了來回轉運物資所造成的消耗。一邊放牧一邊行軍,餓了就殺牛進餐。戰鬥起來,一旦退卻,那就是傾家蕩産、斷子絕孫!
當然,這樣的擴張模式肯定也是有弊病的,那就是随着勢力擴張開來,中央對這些軍民的管控力度就不夠了。所以吐蕃在擴張到一定程度後,也自然而然走上了與大唐一樣藩鎮割據的老路。
至于那些胡族的附庸們,也隻能說貓有貓行、鼠有鼠道,老虎頭上抓虱子,能活一天算一天。
“殿下此前教策隴州,仆所計深以爲可。諸胡若不加約束,則放縱不守,不知恩威。唯是需要定計以長,積弊并非短日,一夕革除,則必人情騷然,爲巨賊所趁。”
聽到黑齒常之這麽說,李潼也點點頭:“這一點我自了然,巨寇伏在蔭側,又怎麽能安心治疽?所以遞告隴邊官長,隻爲安定鄉情人心。諸胡聞此,想必既驚且憂,但也不至于即刻群情騷然。近日若有胡酋近州來問,可明告之,此戰内外所取丁口,可以賜給諸州府編戶,縱有新法施行,也不損其力。”
此前在隴州的時候隻是淺論,但跟黑齒常之講起來,自然要更加具體。跟這些諸胡勢力打起交道來,是要注意一定的話術技巧,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對他們而言是有很大分别的。
黑齒常之聽到這話,心裏也暗暗松了一口氣,他雖然也是蕃将入朝,但跟隴右這群西羌系關系不大,交情也不深。之所以提起這一點,還是擔心雍王殿下氣盛輕銳。
既然雍王對此已有計量,黑齒常之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又講了一些河源軍的軍務細節。
了解了己方虛實後,李潼又問道:“依燕國公所見,若欽陵果向隴右出兵,河源需要增兵多少才能克定其寇?”
“論兵當然多多益善,但精簡之衆也有精簡之衆的戰法。其實眼下河源最大的困計并非兵力不足,而是給用告急。仆舊年轉戰河朔,婁相公奉命歸朝,河源營田之儲幾用西域,已經略有不繼……”
黑齒常之聽到這話又歎息一聲,沒有把話說的太透,畢竟這個話題若再深入下去,難免會涉及到對聖皇陛下的非議。
“如果隻是物儲之困,這也不必憂擾。我此行入隴所攜資貨專爲此戰,雖不言綽綽有餘,但五萬之軍三月之料足用。若還不及,關内仍有物料可征。隻是燕國公能不能答應我,不準蕃人一甲入隴?”
李潼聞言後便正色道,他在有的地方雖然摳摳搜搜,但在軍用方面絕對不作省儉之想。特别眼下初鎮關西,又逢家國劇變,諸胡窺伺,即便暫時無力外侵,也一定要守一個寸土不讓!
如果五萬大軍三月軍期都還不夠,那就在長安再抄一批關隴勳貴,讓他們用這種方式盡忠報國。
黑齒常之聽到這話,眸光頓時一亮,直接在席中翻身而起,免冠頓地道:“若得如此用資,仆定爲殿下堅守隴右後庭!”
李潼聽到這話,嘴角頓時一抽,有心想問問郭元振那家夥有沒有到河源軍駐地瞎溜達。但見黑齒常之一臉的鄭重其事,想必也不是借用歧義調侃。
征戰沙場、排兵布陣,李潼自覺好像沒有這樣的天賦,即便進修過戰忽局,也絕對比不上黑齒常之這樣的宿将。所以在這一點上,他也就不強求什麽存在感。可如果講到搜刮軍資、讓大軍無後顧之憂,他是無論如何也要做到。
黑齒常之得了雍王殿下如此許諾,心中自是感念不已,頓首片刻後忍不住說道:“仆半生戎馬,功過如何不作細論,但若能早效從殿下門中,則不獨隻守河源,青海亦敢有望!欽陵于陣,誠是偉才,但往昔所以得逞,概其父兄所庇。仆不敢妄争筋骨之能,但如今彼失我有,長短可較!”
“那就陳兵青海!将軍爲前,我自居後,前陣不失,則後路無擾,敢否一戰?”
李潼雖然一直在心裏安慰自己,此戰能守住隴右不失便是勝利了,但他又怎麽甘心僅止于此,此時聽到黑齒常之這麽說,終于忍不住表露争意。
黑齒常之聽到這話,再次頓首沉聲道:“既充鷹犬之用,唯患主人遊獵興乏。殿下壯志自存,仆必爲王先驅!”
明天繼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