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曆史穿越 > 冠冕唐皇 > 34.第34章 雕蟲與公賞

34.第34章 雕蟲與公賞

第34章 雕蟲與公賞

李貞父子謀亂倉促,敗得也猝然,以至于第二批的平亂府兵還沒有集結完畢,兵禍已經被平定下來。

這樣一個結果,都邑之内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愁。對于李唐宗室和一些心向李氏的時流而言,是頗有幾分幻滅與絕望,莫非武氏代李已是天數?

但更多的人,還是心存慶幸的。尤其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隻要不打仗,不被戰火摧毀家園,總是好的。

無論長安還是洛陽,皇宮大内主人是誰其實與他們并沒有太深切的關系,無非閑來小作愧歎,還要擔心隔牆有耳、不敢恣意狂言,以免被人告密招災。

不過對于太後武氏而言,兵禍結束意味着一個新的開始,屠刀既然已經抽出,就絕對不會輕易收回。此前的她,就算想要大肆清洗李唐宗室隐患,還要顧及朝野風評,特别是朝廷大員們的态度。

可是李貞父子的作亂,卻給她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借口機會,實在沒有輕輕放過的理由。深挖嚴查逆案隐秘,将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裏最主要的任務!

諸多李氏宗室引頸待宰,甚至無需太後更作指使,許多想要投機求幸的人已經是摩拳擦掌,聞腥而動,想要大幹一場。

深宮高牆爲抱,外朝風波如何洶湧,暫時還未波及被幽禁深宮中的李潼一家。

在經過百騎軍士郭達那一插曲之後,生活複又歸爲一潭死水的平淡。但李潼卻也不再感覺無聊,因爲有掌直徐氏這一條渠道,他對宮外事迹種種也能小有了解,偶或聽到又有什麽人遭殃了,同情有之,喟歎有之,但若講到最真實的感受,其實還是慶幸。

人對自身際遇感受如何,泰半都是比較出來。當看到有人比自己更慘,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還是有那麽一點踏實的。盡管有點幸災樂禍,但能忍住不說,這是眼下的他能夠給予那些表面親戚們唯一的善意。

除了這一點五十步笑百步的惡趣之外,李潼心裏也有幾分對形勢把握準确無誤的竊喜。武則天殘害李唐宗室,看起來一片腥風血雨,但内裏還是有節奏的。

垂拱四年這一批被弄掉的,主要還是高祖、太宗的子孫。因爲眼下的武則天,還未正式稱制,仍然需要借重高宗李治的政治遺澤。

所以對于高宗的子孫還沒有痛下殺手,甚至就連宮鬥老冤家蕭淑妃所生的兒子李素節都還在外州當着刺史。當然這也隻是掐指待死,到了天授元年武則天正式稱制之後,高宗子嗣非她所出的,肯定是要統統弄死沒商量。行百裏路半九十,不差這幾條人命債。

政治立場的複雜性,讓李潼很難生出那種兔死狐悲、同仇敵忾的感覺。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她眼下所做的這些,又何嘗不是在給兒孫掃清障礙,盡管在客觀上而言,親情隻是她獲取權力的籌碼而非人倫上的牽絆。

之後中宗、睿宗兩朝,同樣是動蕩頻生,宮變諸多,但是皇統仍能穩穩把持在二聖一脈,那對難兄難弟也應該感謝他們的母親。畢竟李唐宗室啥妖孽都有,唯獨善男信女缺缺。

隻要身上流淌着武則天的血,那就屬于宗室中的異類,在其他李唐宗室看來,大概屬于孽種一類。

所謂君子遠庖廚,忍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反正不是死在自己手裏,一把同情淚後,對于新局面也能安然享之。

生在帝王家,好歹也算吃過、玩過、享受過,跟這時期内其他無辜而遭受牽連者相比,這些李唐宗室們也不算太虧。

這話轉過來也能安在李潼身上,好死不死成爲李賢的兒子,肉都吃了,哪能不挨揍。但就算視死如歸,用在這種情況下總也感覺怪怪的。所以對于自己的未來,李潼也是深懷妄想,希望明天會更好。

或許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雖然眼下還未身在廟堂,但廟堂之内仍會不時泛起有關他們一家的零星閑說。

雖然李貞父子已經被撲滅,但餘波還未就此打住。随着時間的推移,圍繞于此一些流言也逐漸傳入洛陽,坊市中滋生一些閑說,比如天子李旦已經被太後弑殺,其中就包括嗣雍王一家,屍骨就沉在九洲池下。言者信誓旦旦,聞者感懷喟歎。

“坊野邪說,實在可恨!逆賊禍亂邦國,已是大罪。妖言構陷,謗議天家倫序,更是人情難忍!鄙夫愚衆受此蒙蔽,必以嚴峻勒令刑誡,才可糾正世風,重歸淳樸!”

太初宮徽猷殿中,面對着勸谏刑令嚴苛、大傷民情的狄仁傑,太後一臉忿色,沉聲說道。在接見大臣的時候,她向來都是鳳冠章服、威嚴莊重,此刻天顔懷忿,更有一種凜然威重撲面而來。

狄仁傑恭坐殿階之下,雖然年近六十,但紫袍之下的身軀仍然厚壯挺直,不顯佝偻。

他在年初外任江南巡撫使,返回都邑之後轉文昌右丞,曆時不過兩月,又被選派出任豫州刺史,趁着面聖辭行之際,講起如今都内酷吏蜂起、搞得都城之内烏煙瘴氣,希望太後能夠勒令那些刑吏收斂一些。但卻沒想到剛剛講起這個話題,太後便怒火中燒,憤懑于面。

面對一臉怒氣的太後,狄仁傑心中也是略存忐忑,沉吟片刻才又開口說道:“民愚風堕,這是宰相的過失。敦教世俗,并非刑司職任。逆亂橫起,已經是國家的不幸,将士用命,使小疾未成大禍。但若因此使朝綱失序,刑卒代勞宰輔,反倒失了定亂靖邦的本意。刑士之中若果真有才堪宰輔卻隻以卑職相酬,臣恐朝廷失士之憾彌彰。”

武則天聽到這一番話,一時啞然。她自然心知那些猖獗的酷吏是怎樣貨色,哪怕再怎麽昧着良心也不好說其中有什麽遺珠的宰相之才。

狄仁傑偷換概念,将刑吏糾察民風上升爲對宰相群體的不滿,偏偏剛才她先将坊野流言上綱上線,一時間倒是不知該要如何反駁。

見太後閉口不言,狄仁傑便又繼續說道:“政成于立而毀于摧,逆勢難久可知人心向背。譬如邪風揚塵,難撼泰山之重,偶或片刻有擾視聽,久則自已,實非大患。敦教馴民,堵不如疏,足其需用,釋其疑難,則士庶鹹安。”

如果說此前武則天隻是略覺尴尬,可是聽到狄仁傑繼續說下去,心情逐漸轉爲羞惱。

什麽叫釋其疑難?民衆們所疑難盛傳,無非是她究竟有沒有将兒孫幽禁殺害?想要釋疑也很簡單,讓她的兒孫多多顯迹人前,謠言自解。

雖然狄仁傑已經表述的非常委婉,但仍然改變不了他的本意是希望幽居大内的皇帝李旦能夠站到前台來,直接面對大唐臣民!

“狄公體正言直,每每問教,受益匪淺。若非國務急遣,我真希望公能長留台閣,省過谏非。”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然後才又微笑說道。你自己是個什麽身份難道沒有一點數?既非宰輔,也非谏司,一個外派的刺史罷了,這些話題不在你的職責之内,管住自己的嘴罷。

雖然心中已經有些不悅,武則天還是有所克制。對于真正有能力的臣子,即便有失檢點,她也願意給予包容。

此前狄仁傑在江南禁絕淫祀,展現出幹吏大才的一面,如今豫州剛剛經過越王李貞叛亂的擾動,正是人心浮動,民情喧擾之際,正需要良才鎮撫,因此她才選派歸都不久的狄仁傑前往。

但是包容并不意味着縱容,狄仁傑所流露出來的态度,在朝野之間頗具代表性。這些人雖然大事不違,但内心裏仍然僅僅隻是将她當作李唐的太後,高宗與當今皇帝之間的過渡,而非将她視作一個人格、權柄獨立的人主。

更進一步講,狄仁傑心裏難道就沒有疑惑她究竟有沒有囚殺兒孫?想到這裏,武則天心裏便多有羞惱。

雖然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到了圖窮匕見的程度。但在尚有餘力的情況下,武則天也希望能夠做的更加體面一些。

所謂人而無儀,不死何爲?她要君臨天下,囊括宇内才士爲己所用,必要的粉飾仍然不可忽略。特别對于一些身具才力而又不會爲了榮華富貴完全喪失底線的人,彼此留下一點台階,才能相安無事。

那些酷吏幸徒好用是好用,但若滿朝俱是此類,朝局難免烏煙瘴氣。這會更加坐實她女主禍國的形象,也是武則天一直在極力避免的情況。

“狄公久不在朝,旋來旋去,讓人遺憾。臨别在即,日前所得雕蟲一篇,與公雅賞。”

武則天微微側身,吩咐陛立宮人道:“去将《慈烏詩》稿取來。”

狄仁傑這會兒正垂首自警于太後言語中的敲打,他雖然已經在極力告誡自己不可操之過急、亢進過甚,但有時候仍然難免将意圖表露過于急切。如此一番自警,對此并沒有過分在意。

很快,宮人匆匆返回,并在太後示意之下将詩稿遞到了狄仁傑手中。狄仁傑垂首覽卷,臉色漸漸有所變化,特别在看到詩稿落款之“臣守義謹呈禦上”,臉色的變化再也掩飾不住,擡頭疑道:“這、這是……”

看到狄仁傑的神态變化,武則天心中剛剛升起的些許傷感很快消散,昂首作歎息狀說道:“雖是幼頑所獻,但聯絕之内純摯之意又哪是黃口能爲。狄公若有所度那也沒錯,正是舊人刺心遺篇。”

求一下推薦票。。。

(本章完)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