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随手挖下這樣一個坑,也不是爲了要将徐氏置于死地。
且不說彼此關系如何,一旦被武則天知道他家仁智院掌直女官居然陷入謀反案中死,誰知道會勾動出武則天怎樣的遐想?
所以李潼原本的打算是憑此驚走徐氏,不要讓這樣一個對他家滿懷惡意的女官留在仁智院繼續監視他們。不過在看到徐氏心理防線被摧毀後表現的如此不堪,心緒不免又是一動。
相對于将徐氏逐走,再換一個不熟悉的掌直繼續來監視他家起居,很明顯不如留下一個已經被震懾住且被把持命門的徐氏。
不過,他所捏造的這一樁誣告很明顯不适合長久把持住對方,且不說本身便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徐氏眼下雖然驚慌欲死,但在事後冷靜下來之後,肯定也要再作一些補救。到時候,這一把柄能夠把持對方多久可就不好說了。
稍作沉吟之後,李潼便又說道:“我是願意與人爲善,可是掌直卻無視我的善意,這實在讓人情難堪。”
徐氏聽到這話,不免更加欲哭無淚,她雖然一直心心念念要搞雍王一家的黑材料,可是畢竟還沒有正式發動。但在入直仁智院第一天,便被這位大王當衆斥罵羞辱并殘羹潑身,到如今更是直接要誣告她謀反,她可沒有感受到絲毫要與人爲善的意思啊!
不過眼下小命都被對方捏住,徐氏自然不敢申辯,隻能順着話頭連連泣訴言是自己也崇慕大王,恨不能掏心掏肺。
“閑話不多講,我倒好奇掌直究竟怎樣将禁中珍器轉移出宮,速速道來,饒你不死!”
李潼最後這一聲斷喝,更是吓得徐氏驟然一顫,眼下她是完全被李潼驚吓住,絲毫不敢違背。而且跟謀逆大罪相比,這也隻是小事,當即不敢隐瞞,竹筒倒豆子一般悉數講出。
李潼在聽完之後,不免大歎世風之乖異還要超出自己的想象。原來宮人雖然在禁中,但也并非完全斷絕與宮外的聯系,甚至禁中就有專人做這樁買賣,每次收取一定費用,不用想,能做這種買賣的肯定背景深厚。
至于這個徐氏貪取珍貨,也隻有一小部分送歸家中,而大頭則另有去處,居然是送給了她舊年在宮外的相好面首。
聽到這裏,李潼才發現這個徐氏居然還是一個多情之人,哪怕再回禁中數年,居然還忘不了老情人。但接下來徐氏的解釋,卻讓他明白自己還是誤解了。
“家人在洛,自有職事家業,且門戶雜居,人多口雜,送歸宮财太多,反而不安全。蘇郎與我情摯相知,久試不名無以成家,我今日資他也是盼往後福報。即便今世難享,希望能憑此餘财供養佛事,龍門鑿得一窟使佛陀愛我,來生投得善緣。”
原來婦人财貨分配還有這一層考慮,很明顯将财貨送回家中,丈夫家人又有洩密的危險,而且還有子女教養、家業維持的需求,不會将她财貨布施沙門。
至于她那個相好的,則是久試不第的落魄貢生,沒有太多人事牽涉,爲了繼續能在徐氏這裏得到資助,想必也不會違背她的安排。
李潼原本還因爲自己設下這一圈套引誘徐氏入彀而沾沾自喜,可是在聽到徐氏講述财貨去向後,頓時感覺索然無味,轉而佩服起那些沙門僧佛,這才是真正好手段啊!
徐氏這麽潑辣貪婪一個人,冒着極大的兇險在宮裏摳搜一些财貨,自己舍不得享用卻要供奉佛事,在龍門開鑿一個石窟供佛。且不說來生能不能收得福報,最起碼當世的錢是欺斂過來。
僧佛泥胎假慈悲,詐得世人盡破财。武周時期沙門大昌,武則天女主崇之隻是一方面,在後世特别是敦煌出土一些資料中也顯示,不少供養人往往都是女子,她們或娼或伶,一生悲苦娛人,爲求來生福報而今生虔誠供佛,金身皮肉塑。
這種行爲究竟愚蠢又或智慧,外人不好置喙,對于她們各自而言,或許正因爲這一點信仰的寄托,才能在此生的悲苦中稍得慰藉,不至于凄苦于身前,絕望于身後。
徐氏這種信念,李潼無從評價。
他隻是想更加穩妥的控制住對方,在聽徐氏講完之後又屢屢頻繁發問,讓對方不假思索的回答出來,确定所言不虛且已經沒有隐情之後,他才滿意的點點頭并在徐氏面前将那張紙卷燒掉,又說道:“家門橫禍,隻求安生,我是希望能與世道相安無事,隻求掌直此心如我。你也不要覺得受我脅迫,隻要日後侍奉周全,我又何苦爲難你?”
徐氏這會兒涕淚途面,聞言後隻是喏喏點頭,突然又聽到李潼發問道:“最近幾日,記載不少我家劣端吧?取來我瞧一瞧。”
徐氏聞言後悚然一驚,擡頭又見李潼視線轉爲冷厲,不敢欺騙,忙不疊将自己那小本本取出來呈于案上,又忐忑道:“妾所錄事宜,純是職責所在,并無絲毫刁難大王之意,且此卷一直收在私内,并無示于二人。”
李潼不置可否點點頭,他讨要這一份監視卷宗,一則是繼續踏破徐氏底線,二則也是想看看在外人監視中,自家什麽樣的行爲可以算作罪狀記載。
翻看一遍後,李潼心中不乏感慨,随手将之投入香爐引燃燒成灰燼,然後又對徐氏說道:“既然職責所在,我也不強阻掌直盡責,隻盼此心能持正,勿作羅織構陷。畢竟,我安則你生,我罪則你死,彼此逼陷,各自落傷。”
徐氏口中哪敢說出一個不字,就算李潼燒掉了構陷她的那份紙卷,可是她取貨的底冊還留在尚工局籍上呢,而且近來她取貨頻密,李潼将貨單燒掉,反倒讓她無從回憶是否還有此類隐患而做出補救。
更不要說她連自己的私密都告訴了李潼,就算對方日後再遭遇不測,存心拉她下水的話,她是活不成的。
眼下也隻能寄望日後小心供奉,不再觸怒對方,最起碼保證雍王一家就算日後遭殃也不是因爲自己,以此寄望永安王能夠心存仁念,不要臨死攀咬構陷。
“既然事情了結,我也就不打擾掌直。陰雲厚積,總有霁時,日後若能得脫囹圄,定不忘掌直今日惠我,餘澤厚報,且待來年。”
李潼并沒有因爲抓住了徐氏的把柄便對她頤指氣使,态度較之此前反而更加和藹幾分。他好歹也是正經的大唐郡王,折辱一個底層女官并不足給他帶來快感,如果不是這個徐氏對自家滿懷惡念,他也不會多此一舉。
隻是在即将離開之前,他才又想起來一事,轉頭又吩咐道:“此前我家大兄所囑尋找失婢珠娘,希望掌直能夠上心少許。我兄弟雖然落難,但情義不失,凡能與我同舟渡厄者,絕不背棄!”
徐氏這會兒哪敢再作推辭,連連點頭表示一定不負大王所托。老實說,事情能夠這樣告一段落,于她已是萬幸。說到底,她也僅僅隻是禁中尋常一女官而已,此前因積怨深重而所念偏激,如今想來,就算雍王一家真的遭難而萬劫不複,她又能收到多少好處?
至于永安王所言之餘澤厚報,徐氏是不敢多想。
一則出于她們這些宮人對太後陛下那浸透入骨子裏的敬畏與崇拜,故太子李賢與太後母子關系之惡劣,她們都有眼所見,并不認爲太後對兒子都那樣兇殘,卻會對孫子網開一面。
二則永安王這次手段淩厲的收拾了她,也讓她滿懷忌憚,從内心裏抵觸再與永安王有什麽接觸往來。
隻能說,自己此前也真是無知者無畏,隻看到雍王一家窘迫現狀,卻忘了他們身上也流淌着太後陛下的血,特别永安王不愧是太後的親孫子,一旦手段施出,讓她根本就無從招架。
眼下徐氏是沒有了再争勝鬥氣的想法,但小人物同樣不乏惡趣味,她倒是想看一看當永安王面對太後時,又是怎樣一種光景。
不過這想法在腦海中也隻是一閃而逝,太後威重,久懾天下,又哪裏是一個永安王能比。況且那種層次的勾心鬥角,也根本不是她一個卑品女官能夠想象的。
針對掌直徐氏的這番敲打,李潼并沒有告訴家人,一則事情已經完成,沒有必要再徒增他們的煩憂,二則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檢驗。
這檢驗的時間,也并沒有讓李潼等待太久。
作爲久在禁宮行走的老人,徐氏自然也知要将真實心迹掩藏起來,不可坦然示人,因此在日常起居方面也并沒有即刻就做出改變以釋放善意,甚至包括吩咐宮婢監視雍王一家都一如往常。
當然,所見所聞是不敢再随意記錄在紙,以免永安王起意抽查。
當然她也并非什麽都不做,在收到永安王指令後,總算是正視尋找失婢這件事情。
在用自己人脈稍作打聽之後,便打聽到樂安王李光順那名失婢已經被安排進了尚寝局司苑處,司苑司掌園禦花木瓜果種植,并兼灑掃修繕,素來都是禁宮中最繁勞所在,對于宮役人力一直緊缺又來者不拒。
既然知道了對方下落那就好辦了,雖然眼下徐氏也屬于被貶女官,但安排一兩個底層宮役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因是很快便将人從司苑處讨要過來,并親自送入仁智院前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