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興他們五個人還隻是熱場,做了一道拿手菜就下台了。
接下來六位‘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的廚師,才是這次獻藝活動的大頭。
什麽騎獨輪車頭頂面團制作刀削面啊、踩着高跷,腰上還轉着呼啦圈,制作剪刀面、拿着菜刀在氣球上切黃瓜。
這還不算,接下來甚至還蒙着眼睛,把氣球放在一根釘子上面,表演切菜。
眼花缭亂的精彩表演,讓北大師生們大呼過瘾。
本以爲這樣就夠誇張了,結果接下來的表演,讓他們知道了什麽叫做‘沒有最誇張,隻有更誇張’!
首先是吉尼斯記錄保持者、‘中華飛餅達人’、名廚曹懷蔣。
他在國内外被譽爲‘比阿三廚師還厲害的飛餅大師’。
自從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成立以來,多次走出國門,在東南亞等地區表演過阿三飛餅的絕技。
像是喜聞樂見的‘閱兵摩托車’表演等等,也被他利用起來,經常用在自己的表演裏。
在獻藝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單腳支撐在行駛的摩托車上,然後制作飛餅的畫面。
當然,下面除了騎摩托車的司機,也會有雜技團的人,表演出跟閱兵上一模一樣的造型。
在體育館,因爲種種限制,曹師傅沒辦法把摩托車開進來。
所以他表演的就相對比較簡單。
在熱鬧的阿三舞曲背景音樂中,把面團在空中甩來甩去,最後變成了一張半個圓桌大小、厚度薄如蟬翼的飛餅。
讓現場的掌聲和笑聲一直都沒停下來過。
緊接着,是名廚郝衛兵,他表演的是制作龍須面。
将手中面團一變二、二變四,最後熟練的做出一根根細如發絲的面條,好似一群銀龍随風飄動。
分出來一根,更是用打火機一點就着,可見面條扯的有多細。
如果說這兩個表演,大家都不算太陌生。
像飛餅或者龍須面,在電視上都能在美食節目經常見到的話。
那麽接下來的表演,讓師生們除了驚歎,就隻剩下深深的佩服。
來自内蒙的名廚弓建斌,表演的是‘聖祖金絲獅王争霸’,這個表演将拔絲技藝發揮的淋漓盡緻。
把白糖炒至融化後,拿起一個長條形、上面有許多孔洞的特制摔絲工具,将糖漿甩出金絲。
雖然不像捏糖人那樣把糖絲制作成獅子的模樣,而是把金絲甩在準備好的舞獅上面。
但外面一層千絲萬縷的糖絲,好像給舞獅披上了一層金紗。
做到這一步,對廚師的基本功要求十分高。
表演時一個是必須要不停的用手摔。
其次還要把握好力度和火候,如果力度和火候不到位,就會形成顆粒,哪怕工具再專業,也做出不糖絲。
接下來登場的是川省名廚雷後勤。
出生川府的他,現在是北湖省烹饪大師,将許多川菜技藝和鄂菜融合在一起,創新出了許多菜肴。
但是他最拿手的,還要數‘活雞現做’。
在現場主持人拿着秒表計時的情況下,雷師傅僅僅用了九十秒的時間,就把一隻活雞,制作成了宮保雞丁。
随後主攻涼菜和食品雕刻的徽安名廚曹乃勝曹師傅。
不光在豆腐上用菜刀雕出了惟妙惟肖的和平鴿,還把六克重的心裏美蘿蔔,切成了長度達九十厘米的蘿蔔絲。
最關鍵的是蘿蔔絲還是連着的,中間沒有斷掉。
就這個刀工,楊振興也佩服的不行,他自問自己不經過長時間的大量練習,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兩位名廚的這番表演,直接将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各路媒體,和在場師生們,紛紛将鏡頭對準他們,在此起彼伏的快門聲中,記錄下名廚們的絕技。
楊振興站在後台,看着這一幕心裏感慨萬千。
他總算理解高會長當初爲什麽興高采烈的要組建‘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了。
而且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表演團的工作,幾乎每件相關的事情都會親自過問。
比起廚師們表演做菜,還是這種帶有‘雜技’性質的高難度技巧表演,更容易收獲大家的眼球,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
今天到場的還隻是表演團裏比較頂尖的名廚。
像是團裏面更多遠沒有名氣和地位的民間大師們。
雖然在廚藝方面可能不行,但他們無一不是在某個技巧方面達到頂尖水平。
他們如果出場的話,種種出神入化的絕頂功夫,保證能讓所有人驚歎于中華廚藝的博大精深。
楊振興參加過的幾次演藝表演,成員随便拿出來一位,都是響當當的大師傅。
他們表演,更多的是讓大家見識國家各個菜系廚藝的‘門道’。
而‘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這種融合了娛樂技巧與民俗文化的表演。
更能讓大家在‘熱鬧’當中,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中華傳統廚藝絕活。
讓大家知道,平時見到那些大廚颠勺,或者鍋裏着火,都隻是飯前小菜。
中華傳統廚藝居然還有這麽多更厲害的技術。
讓心裏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的跟身邊的人宣傳介紹自己看到的東西。
‘原來高會長那麽多年以前就已經意識到了傳統飲食文化的問題,還着手布置安排,開始行動起來。’
心裏念叨着,楊振興這幾天因爲自己演講的事情高興的心情,一下子消失的幹幹淨淨。
之前心裏面的竊喜和得意,也無影無蹤。
畢竟他隻是剛有一個想法并且盡在口頭上說出來而已。
可高會長那邊卻默默無聞的開始親手去做推動傳統飲食文化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當初他還不理解高會長的做法,認爲對方組建這個表演團,根本就沒有必要。
看明白高會長的想法,居然還是多年以後的今天,在自己意識到傳統飲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的時候。
換做是誰,心裏也會非常郁悶,覺得小醜竟然是我自己。
同時高會長非但沒有嘲笑楊振興,反而在注意到他意識到這些問題後,拉着他一起投入到這件事情中來。
這樣的胸襟,楊振興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