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振興能忍下心思繼續集中精神學習,康師傅和黃師傅都十分滿意。
他們一直以來對楊振興這樣成熟的心性,都頗爲喜歡和欣賞。
看到楊振興短暫思考和失神後立馬重新集中起精神,黃師傅繼續說道:
“想要創新,首先從模仿開始,其實就是學習菜譜。
中餐菜肴層出不窮,實際上就是曆代廚師在繼承、模仿前輩師傅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和突破。
模仿本身不是創新,重複别人的菜式說白了就是學習,但模仿往往是創新的起點。
就好比人一樣,出生以後,就在模仿周圍人的動作、語言、脾氣性格等行爲習慣。
逐漸學會之後,就産生了自己的性格脾氣,還有獨有的動作和詞語。
做菜也是這個道理。”
楊振興立馬明白了師父說的是什麽意思。
其實他現在就已經算是接近積累或者模仿的終點。
随着接觸的菜系越來越多,學會的菜譜越來越多,不用他主動想,腦子裏就會自動出現很多關于菜式的想法。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有資格從起點出發,開始屬于自己的創新旅程。
黃師傅說完,康師傅接着說道:“你之前和現在學習的菜式,就是在不停的模仿,可以說你的基礎要比其他同齡廚師更加紮實。
但是光有紮實的基礎還不夠,必須還要有思維想法。”
楊振興試探的問道:“您說的思維想法指的是?”
“就是你對于創新的思維。”
康師傅解釋了一句,說道:“其實模仿也算是創新思維的一種,也是很多廚師制作創新菜主要的思維來源。
相信你到現在已經接觸過不小廚師,了解過不少關于他們自己的創新菜式。
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幾乎九成九的創新菜,都是從傳統菜基礎上稍加改良後誕生的。”
楊振興點點頭,他發現還真就是這麽回事兒。
遠了不說,就拿李啓貴李師傅來說,不管是空心龍蝦球還是别的菜,都是在傳統菜基礎上加入點兒新想法創作出來的。
看到楊振興了然的表情,康師傅繼續說道:“除了模仿創新,其實還有很多種創新思路。
比如描摹自然界的生物或者是風景創新。
不過這種方式創作出來的菜,食用效果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展現審美效果和表達寓意。”
說到這個,楊振興同樣立馬就在腦子裏想到了實例。
去港島獻藝的時候,那些要求制作創新菜的師傅,基本都是這個思路進行的創新。
比如準備期間跟在身邊時間最長的盧永良師傅。
他制作的‘翹首以盼’這道菜,就是魚在月圓夜跳出水面的場景。
這邊想着盧師傅當時說的話,康師傅并沒有停下言語等待楊振興回過神來。
而是繼續說道:“除了描摹,其次是通過聯想來創新。
人們見到蝦仁,就會聯想出蝦茸、蝦片、蝦球、蝦線、蝦條、蝦面等等。
再有就是相似聯想、相關聯想和對比聯想。
相似聯想就是通過一種菜,想起與之相似的另一種,通過更換主料達到創新目的。
相關聯想的話舉個栗子就是通過湯圓,啓發創作出蘇式湯圓、心肺湯圓、四式湯圓等等。
對比聯想,如熱菜想到冷菜,冷菜想到熱菜。
這三種聯想思維,既可以相互結合,也可以各自獨立。”
似乎說的話有些多,康師傅喝了口水潤潤嗓子,不自覺簡略了部分内容。
“說完聯想,創新菜還可以運用逆向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打破固定思維,将某些程序、觀點打破,使一些菜式颠倒過來。
比如前段時間你學習的粵菜大良炒牛奶。
就是百年前粵省大良的師傅把常作爲面點菜肴輔料的牛奶,另辟蹊徑炒制成菜創作出來的一道名菜。
最後一種思路則是集思廣益,集中大家的想法,一起想出一道創新菜。
京城飯店就有‘菜式研究小組’,這個你也知道,小組就是專門集中所有廚師,誕生不同的創新菜式。”
楊振興奮筆疾書,恨不得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
隻是通過短短的幾句話,他就感受到了自己思維上的變化。
眼下光是聽就有這樣的效果,記下來之後回去時不常翻閱溫習,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收獲。
這些可都是十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看到康師傅說的有些口幹舌燥,黃師傅立刻接過交接棒,繼續往下講解。
“剛才康師傅跟你講了創新的思路,接下來我要跟你說的是技法的創新,首先便是不同菜系菜式的融合和嫁接。
也就是将一個菜系的某道菜,或者多個菜系較爲成功的技法、調味、裝盤進行轉移,應用到另一個菜系菜式上。
再就是引進鄉土菜和地方菜,比如海濱風味、草原風味等等。
通過汲取有營養有價值的東西,達到創新的目的。
再有就是菜肴跟面點的結合。
菜肴結合面點,比如蝦面、魚餅借鑒的就是面條和餅子;面點借鑒菜肴,比如炒餅、疙瘩湯;菜肴和面點結合,比如烤鴨帶薄餅、炖魚貼餅子。。
最後就是中外結合,這種方法早在清末大量接觸洋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廣泛出現了。
通過外料中用、外味中調、外烹中借、外法中效,創作出全新的菜式。”
黃師傅明顯比康師傅更擅長通過說話的方式教導徒弟。
說了這麽多,不但沒有感到不适,反而還一直繼續講個不停。
“最後,關于創新的點,有五種方式。
第一種,不斷引進新的原料進行創新,比如本地常見的普通食材,到外地反而身價倍增,給當地人帶來新鮮感。
也可以通過改變傳統菜品的原料進行創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素菜賽東坡。
以冬瓜爲原料,通過烹饪制作出以假亂真的東坡肉。
還可以添加功能性食材,比如人參枸杞等對人身體好的中藥,成爲藥膳菜品。
再就是驚喜加工粗糧,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間的窩窩頭,到宮裏細作變成了一品小窩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