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說……不應該說是自德茲諾團長,事情是這樣的……德茲諾團長得到了一些消息,也就是蘇軍在幾天後要大規模進攻某地的消息……身爲一個政斧軍團長的德茲諾要得到這個消息其實很容易,比如蘇軍出現大規模調動、補給大量的集中等等,或者他是在某個會議裏聽到了一些風聲,總之德茲諾得到了一個曰期。
然後……德茲諾團長就開始考慮了:要不要通知遊擊隊一下?
不通知的話……對自己雖然沒有什麽壞處,我就當不知道就可以了。
反而通知遊擊隊還會有許多風險,比如我的官職、我的家人等等……
但是……通知了也并非沒有好處,就比如之前跟遊擊隊的“合作”,輕輕松松的就打了一場“勝仗”……不僅沒有多少風險,還得到了不少嘉獎。
所以……跟遊擊隊之間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這不但是自己的升官之路,更重要的還是能夠保障己方部隊包括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也該給遊擊隊一點好處,讓他們知道我們有“長期合作”的可能,同時也是表達下誠意和感謝!
于是乎……他就找來了一個與遊擊隊有聯系的部下……阿富汗政斧軍裏像這樣與遊擊隊有聯系的人是超乎想像的多,身爲團長的德茲諾手裏當然會有一批這樣的名單,隻是因爲這時時局比較緊張所以沒有認真清算而已。
然後就有了一番談話……比如:“這幾天你們要注意警戒,不要讓遊擊隊混進城裏,還要注意城内各武裝勢力的動向,尤其是三天後的早晨……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明白嗎?”
于是我們就得到了這個時間……三天後的早晨!
得到這個時間後我們就展開了一次讨論……有些人以爲這是蘇聯玩的老把戲,就像上次一樣放出假消息,有些人卻覺得這個消息可信。
從這一方面來說……蘇聯軍隊之前利用阿富汗政斧軍放出假消息這一招還是相當聰明的,它不隻是放出幾條假消息讓遊擊隊上當受騙那麽簡單,更重要的還是這消息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讓我們都不知道該相信哪一條了。
但是……我們的意見很快就達成了一緻:不管消息的真假,咱們就把它當作真的來裝備,反正提前準備一下又沒什麽損失。
于是各種動員工作很快就展開了……山口的工事沒完成的馬上進行收尾,彈藥不足的及時進行補充,戰士們與阿富汗遊擊隊之間再進行一次溝通……這種溝通是以叫喊另加手勢進行的,我們對阿富汗遊擊隊的訓練,最先做的就是把我們部隊那一套手勢交流的本領教給了阿富汗遊擊隊。
這是因爲我軍戰士與阿富汗遊擊隊隊員語言不通……雖然我們帶着幾個翻譯,比如撒海德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戰士們與阿富汗遊擊隊的交流那是大幾百人,而且還是随時随地的,不可能每個人、每時每刻都爲他們配上翻譯進行解釋。
特别是某些部隊還是由中國人與阿富汗人混編的……比如高炮部隊,兩個中人配上四名阿富汗遊擊隊艹作同一門高炮,再比如迫炮部隊,一個迫炮排就有兩名中人負責指揮協調……這些部隊如果是因爲語言不通而無法協調那将會是個惡夢。
另一方面,要想讓戰士們學會波斯語或是讓阿富汗人學會漢語那都是不可能的……語言這東西雖然表達起來方便快捷,但短時間内不可能學到能夠無障礙交流的地步。
但手勢這東西就不一樣了……手勢形像易懂,比如停止前進就是舉起右手不動,前進就是把手往前一揮,卧倒就是用手掌做幾個向下卧倒的動作等等……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的訓練從一開始就是從手勢做起,因爲我們知道……隻有解決了兩支部隊基本的交流問題,訓練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阿富汗人要學漢語很難,我們要學波斯語也很難,但如果都學會手勢……整個過程就變得簡單了。
當然,之後各部隊爲了方便,又發展成了用口哨的長短代替一些簡單的命令……這也是必須的,比如在戰鬥時……如果光會打手勢,那難道還讓遊擊隊隊員一邊沖鋒一邊盯着指揮官看不成?上戰場眼睛就要盯着目标看了嘛!
所以這時候就要用口哨……話說口哨這東西别看它土,但在戰場上還真有用,比如“嘀嘀嘀……”一陣哨音就代表集合,或者是全體注意,然後再“嘀嘀……”就是“打”,再有擲手榴彈等命令,可以方便的在戰場上命令遊擊隊隊員整齊劃一的進行某種戰術動作。
當然,這也得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之後,否則這麽多的命令,還有手勢……部份記憶力不好的或是反應遲鈍的遊擊隊隊員都會弄混了。
于是準備工作很快就有條不紊的展開了,戰士們做最後一次演練和交流,指揮部也編入了翻譯人員……翻譯是爲了應對中人犧牲後出現阿富汗人彙報戰況的情況。百姓都暫時轉移到山區的深處……希傑奧山谷兩旁全是高山,而且動不動就是三、五千米海拔的,所以要轉入山區十分容易,這也是希傑奧山谷易守難攻的原因之一……咱們要是在山谷裏打不過蘇聯人,那就轉入兩側的山區深處打遊擊呗,等蘇軍撤走了咱們再從兩側打回來,那時咱們打回來的時候就是兩面夾擊。
佩素爾上一次之所以會被打得那麽狼狽,完全是因爲中了蘇聯人的詭計一個不小心就被包圍了。
但是我們……我們可不是佩素爾,我們是一批在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戰士,我倒想看看蘇軍有什麽本事能把我們給“清剿”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