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腳步輕盈的回到行宮。
他沒有返回正殿,而是直接去了偏殿。
殿内。
趙高早已等候多時。
“臣趙高拜見公子。”見到胡亥,趙高連忙作揖道。
胡亥擺擺手。
笑道:
“趙卿吩咐的事,我已經照辦了。”
“父皇對我很滿意。”
“臣隻是做了臣子分内之事,陛下滿意公子,完全是因爲公子的至純至真的孝心。”趙高笑着恭維道。
“這倒也是。”胡亥點了點頭。
随即。
他朝四周揮揮手,示意兩旁侍衛退下。
胡亥坐到地上。
疑惑道:
“不過我還是有些不理解。”
“你讓我給父皇送補藥,是因爲父皇身體欠安,需要進補,這我可以理解,但爲什麽要我摻和田政?”
“我若沒記錯。”
“這是大兄長提出來的。”
“我這給父皇上疏,豈不是在幫大兄長?”
“而且近幾日朝野之中議田政的不知多少,我寫的那些東西,未必比得過那些朝臣,這呈上去,豈不是在自慚形穢?”
趙高冷笑一聲。
作揖道:
“公子卻是想岔了。”
“臣讓公子上疏自然是有原因。”
“田政的确是長公子提出來的,但長公子已遠離鹹陽,現在更是身處楚地,對朝堂之事是鞭長莫及。”
“而田政之事真正發酵是在這兩天。”
“臣其實一直在暗中觀察。”
“現在朝堂之上,朝臣都認爲土地兼并問題已迫在眉睫,已到了朝廷不得不解決的地步,而大秦田制不能随意變更,所以隻能在其他地方想辦法。”
“而使黔首自實田。”
“就是眼下最好的治理辦法。”
“誠然。”
“長公子功勞不小。”
“但田政發酵就這幾天,朝臣的進谏之言也都還很片面,要麽隻說了土地兼并的危害,要麽就是隻陳述‘使黔首自實田’的好處,并沒有一篇而概。”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些朝臣不知當一篇而概嗎?”
“自然不可能。”
“他們這是有意而爲。”
“原因就在于這是長公子提出的。”
“陛下久未确立儲君,不少朝臣雖已經暗中站隊,但他們并不敢真的表露出來,因而在上疏時隻能故作含蓄,隻陳述一個方面,刻意跟長公子保持一定距離。”
“還有一部分朝臣不喜長公子,他們自然不會去擁護長公子提出的政策,這部分朝臣隻提土地兼并,隻字不會提‘使黔首自實田’有關的政策。”
“但......”
“這隻是暫時的。”
“等田政發酵到一定時候。”
“這些朝臣一定會早寫好的完備奏疏呈上去。”
“這些朝臣都精着呢,前面隻是在給陛下表态度,後面才會給陛下表忠心、表能力,不過,他們這樣做,卻是讓公子占了便宜。”
“他們不敢直接呈上。”
“公子卻能。”
“而且因爲這是長公子提出的,公子主動稱贊長公子的政策,更是體現了兄恭弟謙,加上公子的奏疏是目前少有一篇而概的奏疏,這無疑體現了公子的大局觀和從善如流。”
“這都會讓公子在陛下心中增色。”
“當然臣告訴公子的也并不全面,但公子是什麽身份?現今長公子不在,公子主動爲陛下分憂解難,一字一句竟皆肺腑,這份真摯孝心已然完勝其他公子。”
“公子現今的确不如長公子十公子。”
“但公子卻是可以通過日拱一卒的孝心,不斷獲得陛下的好感和親近,讓陛下越發重視公子,等長公子和十公子竟皆犯錯之後,公子無疑是陛下的最佳人選。”
胡亥興奮的點點頭。
撫掌道:
“趙卿所言極是。”
“有趙卿相佐,我有何慮之?”
“這是臣分内之事,公子就莫要誇溢了。”趙高姿态放得很低,眼中卻滿是不屑和冷漠。
但胡亥并沒有高興多久。
他想到了一件事。
胡亥道:
“趙卿你或許有所不知。”
“父皇昨日并沒在宮中歇息,而是離宮出去了,而且還是徹夜未歸。”
“父皇從不耽于逸樂。”
“依我看,父皇是去十哥那了。”
趙高目光一沉。
凝聲道:
“公子不要太在意這些。”
“陛下外出,其實對公子是有利的。”
“若非陛下外出,那些朝臣的奏疏,恐怕陛下早就看到了,又哪有公子你上疏直言的機會?正是因爲陛下外出了,公子才有機會搶先把奏疏呈給陛下,公子并沒任何損失。”
“再則。”
“陛下再親近十公子又如何?”
“十公子在宗室籍上已經被劃去了,隻要陛下一日不昭告天下,十公子就終究還是一個‘死人’。”
“死人如何能繼承大統?”
“另外。”
“陛下是住在宮裏的。”
“公子見到陛下的次數,是遠多于十公子的,公子日常可以勤勉一點,時不時去關心下陛下,這一日三複的見面,難道不比十公子這十天半月見一次來的更親近?”
胡亥點點頭。
說道:
“說的沒錯。”
“我見父皇的次數比十兄多多了,我爲何要在意這些?何況十兄越受父皇重視,大兄長才是最着急的。”
“我因何要擔心?”
趙高道:“正是如此。”
胡亥道:
“理是這個理。”
“但這好像有點不夠。”
“宮中并不是隻有我一名公子。”
“其他兄長也在。”
“他們也可以關心父皇,我的關心并不會凸顯什麽,趙卿可還有其他辦法,能讓我跟其他兄長顯得不同?”
趙高低眉深思起來。
不一會。
趙高就想到了。
笑着道:
“倒還真有。”
“公子可記得臣寫過一篇《爰曆篇》。”
胡亥點頭道:
“這我自然記得。”
“那不是學室識字教材之一嗎?”
“我還背過。”
說着。
胡亥就真背了起來。
“天地日月,周而複始,寒來暑往,乾坤陰陽,春夏秋冬,雨雪風霜,耕耘生計,爰曆參商......”
聞言。
趙高眼眶微紅,長拜及地,神色動容道:“公子竟能背下臣寫的《爰曆篇》,臣實在感激涕零,臣也何德何能啊。”
胡亥也是神色得意道:
“這有何難?”
“也就千字文章而已。”
“不過,你提《爰曆篇》幹什麽?”
趙高起身道:
“公子有所不知。”
“臣當年隻是一名普通宦官。”
“正是靠着寫得一手好字,被陛下認爲臣頗具才具,所以才得以近侍陛下,才有了加官進爵、侍奉公子的機會。”
“陛下偏愛秀麗遒勁的文字。”
“當年陛下意欲規範天下文字,讓滿朝大臣和勘字屬官吏行書寫字,一共擇出三人書寫大秦文字範式。”
“除了臣。”
“剩下的兩人,一人是現今廷尉李斯,另一人則是現今太子傅丞胡毋敬。”
“當時李斯著《倉颉篇》,胡毋敬著《博學篇》,而臣寫的正是公子前面背誦的《爰曆篇》,三篇文字範式,雖範圍各不相同,但都同樣趣味盎然,因而我們三人都被陛下賞賜了食邑兩百戶。”
“公子若想讨陛下歡心。”
“當練一手好字。”
“公子想從諸公子中脫穎而出,就當在這些細節上下功夫,隻有讓陛下滿意了,公子才有機會成爲儲君。”
胡亥面露遲疑。
他不太想去練字。
自己寫字什麽樣,自己心裏有數。
練字不是一時半會能練出效果的,他更想那些能快速見到成效的方法,他不喜歡在這些事情上花時間。
見狀。
趙高冷聲道:
“公子這時怎能退縮不前?”
“公子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争儲,就一定要傾盡全力,不然公子這些年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練字有何難?”
“不過是每日勤加練習罷了。”
“有臣在。”
“公子練手好字,隻是時間問題。”
“公子本來每日都要抄寫律令,隻要稍作文字規範,抄寫律令就是在進行練字。”
“公子已優勝其他公子。”
“等公子的字迹更上一層樓後,上呈奏疏給陛下,陛下觀之必眼前一亮,對公子大加贊揚,對公子這麽大有裨益的事,公子豈能顧若惘聞?視而不見?”
趙高恨鐵不成鋼的看着胡亥。
胡亥也是有些惱怒。
他實在不想練字,覺得這就是浪費時間、瞎折騰,但他一向沒有主見,見到趙高這麽義正言辭,眼神也迷離起來。
良久。
胡亥歎了口氣,有氣無力道:
“那就依你。”
“練!”
趙高眉頭一皺,但見胡亥答應,也是沒有再說。
他起身,去到一旁的大案,鋪開幾卷空白竹簡,用羊毫筆點了一下墨,提筆書寫起來。
胡亥略作遲疑。
還是去到案旁,靜靜觀摩起來。
......
另一邊。
嬴政揭開盛湯的青銅罐蓋,看着羊骨湯上的厚重油花,以及上面飄着的零星藥草,他隻感覺心中一陣反胃。
他還記得秦落衡的叮囑。
虛不受補。
身體未康複前,當以清淡爲主。
眼前這羊骨湯不僅油膩,還散發着陣陣藥香氣。
對尋常人家而言,眼前的羊骨湯一定是珍馐佳肴,但在嬴政眼中,這羊骨湯卻是有害之物,不僅不能滋補身體,反倒還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嬴政眼中閃過一抹厭惡。
棄之如履道:
“來人。”
“把這湯連罐給朕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