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禅茶院。
這大概是長安市裏最特别的素菜餐廳了,老師顯然是這裏的常客,前台經理看到他,笑呵呵的上前噓寒問暖,一邊拉着家常,一邊把他和林書航都領進了包房中。
“範老且先稍坐,董事長馬上就下來。”
包房裏的裝修相當雅緻,擺放的都是古玩字畫,林書航看了下,以他的專業知識來判斷,感覺都是些真品,不過,這偌大的排場用來開素食餐廳,就算用腳指頭想也該知道這肯定不是以賺錢爲目的的地方。
老師穿着一身唐裝,見林書航對周圍的古玩頗感興趣,指點他道:“這兒的李老闆就是今天咱們要見的那位。”
“長安人?”
“香港人,這兒隻是他的一處産業,明兒的那場華龍拍賣會,他也是股東之一,”老師笑着說道:“這李老先生開這院子不是爲了賺錢,主要是供那些藏友們聚會交流的,你要想入這圈子啊,以後這裏也得常來,不過……”
“這房間裏的東西,大多都是赝品,倒不是人家放不起真古玩,前幾年這兒剛開業的時候,被客人弄壞了一個元青花,雖說來這兒的都不是普通人,别人當場就主動給他賠了,但一來心疼古玩,人家是真愛這個,二來這地方本就是交友用的,讓朋友賠償,這可不是人家的本意。”
“所以啊,後來就把那些易碎的真品都給撤了,換了這些赝品,不過這倒慢慢成了這裏的特色,這可都是老人家花重金打造的一等一的仿品,隻偶爾藏一兩樣真的,藏友們來了,就總愛拿這些赝品試試眼力,看能不能找出真的來,頗爲有趣。”
“你要想入行,倒是可以仔細瞧瞧這些赝品,要是能辨出它們和真品有何不同之處,那你就算是在古玩這圈子裏出師了。”
不得不說,有錢人真會玩兒……
林書航聽得也是來了些興緻。
對古董,他有一定的鑒别能力,但要說來辨認這種極品仿制品,那還真不見得能行,既然以後要入這行當,必要的學習當然是多多益善。
他拿起房間那玻璃櫥櫃裏的一些古玩看了起來。
什麽元青花、唐三彩,珍貴的東西一件接着一件,美輪美奂、精妙絕倫。
林書航照着曾經在學校裏學過的那點知識一一辨認過去,坦白說,啥毛病都看不出來。
在書裏就能學到的那些特點,該有的特征這些古玩都有,不該有的也統統不會有,包括各種做舊的工藝,憑借肉眼是真看不出任何毛病。
見他拿起一樣又搖着頭放下一樣,範增在旁邊也是笑着樂呵,喝了口茶:“古玩這圈子啊,水深得很,你要看出點什麽門道,不妨和我交流交流……”
正說着,見林書航又拿起一件玉器,看造型應該是漢玉,一對羊脂玉的龍鳳玉佩,色彩亮麗,和田白玉,看起來相當的精美。
若是單純以眼力看,這對玉佩看起來實在是太‘新’了,包漿太薄,雖然通透漂亮,但一點都不像古玉,反倒更像是放在玉器商店裏出售的東西。
可在林書航的‘眼裏’,這件玉器卻顯得相當有生命力。
陰陽眼!
非但能看鬼神,且也能感受靈氣,這對玉佩顯然是有靈性的,而這種靈性,則隻有經過千百年的歲月才能浸淫出來。
陰陽眼,居然還可以這樣用,看來自己這眼睛以後可以直接當檢測年代的檢測機來用了。
“我看這件是真的。”
範增遠遠的掃了一眼,見林書航手裏那玉佩的玉色通透嶄新,笑着說道:“你這反其道而行之倒也是個思路,做舊的不選,選這新的,故意紮人眼,哈哈,像李老的風格,不過這玉的包漿一看就太薄了,多半是赝品。”
話音未落,房門已被人推開,一個老人的聲音笑着說道:“老範,這次可是你看走了眼,這絕對是如假包換的漢玉,可惜包漿被不懂行的給胡亂抛光破壞掉了,哈哈哈,這本已是殘次品,但正好拿來考考大家的眼力,就被我收了放在這裏。”
林書航轉頭看去,隻見一個中年男子推着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走了進來,那中年男子笑着和林書航打了個招呼:“小兄弟,又見面了。”
林書航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前天在二郎山軍師廟裏見過的那兩人嗎?這還真是……
上次那老人帶着墨鏡和遮陽帽,沒看清容貌,但這次看得通通透透,林書航倒是一下就明白自己爲什麽會覺得他眼熟了。
李健雲,萬裏集團的創始人,一度曾蟬聯華夏首富的位置長達七八年之久。
此人早年曾在香港經營船業挖到的第一桶金,此後回到國内進軍房地産業,然後搞足球、蓋酒店、弄安保,後來又做互聯網,當真是什麽熱門就玩兒什麽,偏偏還能樣樣都玩兒成國内的龍頭,絕對是華夏商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如今雖然已經卸任了萬裏集團的掌舵職務,處于隐退狀态,但電視上、網絡中,各種有關人家的報道到處都是,能不眼熟才怪了。
他沖那中年人和李健雲笑了笑:“前天在二郎山,真是謝謝兩位了。”
“你們認識?”老師聽得有些詫異。
李健雲并未提及林書航當時‘犯病’的事兒,隻說道:“前兩天去了趟葉縣二郎山遊玩,正好巧遇,當時不知彼此姓名,到今兒,這才算是真正認識了。”
“原來是這樣,有緣、有緣!”
範增這才笑着給兩邊正式引薦了,原來那中年人叫成茂之,是萬裏集團旗下一家安保公司的合夥人,也是位身家過億的主。
而介紹林書航時,範增倒是沒有給林書航胡亂包裝,隻是笑着說道:“我學生,剛從南開畢業,那地宮圖的主人就是他了。”
李健雲微笑看着林書航:“我看過那地宮圖,看那落款,是秦時工匠林大元所繪,所用灞橋紙是西漢時候的,應該是其後人在西漢時臨摹出來的,小林你也姓林,莫不是一脈相承?不知家裏祖上可從曾修撰過族譜?”
林書航點頭道:“老家是青林口村的,聽說祖爺爺那輩兒時家中境況還可以,确曾請人排過族譜,不過隻推到了清初,再往上就不太清楚了,隻剩下這地圖和一些老東西在老家。”
别看老林淪落到送外賣的地步,可林家祖上還真曾是鄉下土豪紳,這族譜什麽的,家裏還真有,鄉下也還有棟老宅子,林書航年幼時都曾在鄉下老宅子裏過了兩個春節。
不過自爺爺去世後,那裏就已經沒人住了,隻是逢年過節時會偶爾回去上上墳。
當然,林家雖然闊過,但什麽古董古玩之類,早都已經敗光了,老宅子裏除了一些可以稱之爲‘古董’的爛家具和已經快倒塌的木頭房子外,别的什麽都沒有。
不過這也是他敢說家裏有老東西可以拿出來賣的底氣,那是真不怕人去查。
“青林口村?”成茂之在旁邊插嘴道:“這還真是個老村子,據說始建于戰國秦昭王時期,距今都已經2200多年了,是成都周邊如今最老的村子。”
林書航笑了笑:“青林口村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廟不少,風景空氣也都很好,可惜知名度不高,旅遊業一直火不起來。”
“如今這世道,要是别人在古玩界裏說家族淵源,我是真不大信,”李健雲笑了笑,意味深長的說道:“但唯獨小林你說的,我信。”
“哦?”範增來了些興趣:“看起來,你們在二郎山有故事啊?”
“哈哈哈,就你眼尖!”李健雲和範增的關系顯然很不錯,老交情了,開個玩笑什麽的也是常态了,他笑過後,并沒給範增解釋,隻笑着問道:“小林,上次我就和你老師聊過了,關于你這地宮圖底價的定價問題,這次找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意思。”
終于聊到了正事兒,林書航謙虛道:“我也查過一些拍賣記錄,但好像并無類似的先例,李老先生是這方面的行家,不知作何估價?”
“其實還是有先例的。”李健雲笑着說道:“96年時候,在香港曾拍賣過一幅永樂年間,紫禁城下水道的工程圖,當時的起拍價是80萬,最後的成交價則是到了350萬,買家正是我,而若是按照96年時與現在的物價差距,大約價值現在4000萬左右。”
“不過,那張工程圖是出自被朱棣封爲蒯魯班的蒯祥之手,其結構精美、保存完好,上面還有朱棣的大印,相比之下,小林你這張地宮圖就略顯粗糙和單薄了。”
坦白說,李健雲稱其‘略顯單薄’,這其實已經是相當給面子了,那張地宮圖不過是林書航複制林大元的羊皮卷,手繪出來的,實在談不上什麽精美,隻不過對地宮内部的結構确實足夠詳細精準而已。
可現在國家已經徹底叫停了始皇陵的挖掘工程,這張圖已經并不能派上真正的用場,而抛開其研究價值而言,隻是作爲收藏的話,藝術價值确實不高。
“華龍拍賣行的專家給定的評估底價是700萬。”李健雲笑了笑:“但畢竟是我橫刀奪愛,本是小林要捐給博物館的東西,既然特意爲了我拿出來拍賣,也不能完全不表示,我會把起拍價叫到1200萬,讨個吉利數,也是和小林交個朋友吧。”
範增大笑起來,他此前自己給那地宮圖評估的價格大概也就在600萬到800萬之間,李健雲這差不多都給翻一倍了。
雖說範增和李健雲一向關系不錯,但這可不大像是在給他範增的面子,小航這家夥,在二郎山和李健雲肯定有什麽故事。
錢嘛,誰又會真的不喜歡呢?
範增自己固然不貪财,但這是建立在他家境優越、從不爲錢犯愁的基礎上,可對林書航這樣的年輕人來說,範增太清楚錢對他們的重要性了。
此時範增倒也不點破,隻是笑着端起桌上的茶杯:“那我就替我這學生,謝過李老了。”
茶足飯飽,事兒也已經談完,李健雲讓人拿來象棋,要和範增殺上兩盤。
二老對弈的時候,成茂之過來說道:“小林,你是成都過來的吧?找好這兩天住的酒店沒有?”
林書航說了酒店地址,成茂之笑着說:“這二位神仙棋力相當,要分個勝負那得下個通宵去了,你可等不着,還是我送你先回酒店吧,範老在這裏你不用擔心。”
“對對對。”範增正在興頭上,沖林書航擺手道:“你先去,不用等我……吃馬!”
林書航本是想說自己回去,可看了看成茂之,微微一笑:“那就麻煩成大哥了。”
此前李健雲主動給地宮圖加價,又說相信林書航所說的家傳淵源,林書航其實已經感覺到了,成茂之是有話要和他說。
停車場裏停的全都是豪車,成茂之拉開一輛紅色拉法的車門坐了進去,示意林書航上車時,笑着問他道:“小林準備在長安玩兒幾天?”
“可能明天拍賣會結束後就會回去。”
“是嗎,那可太遺憾了。”成茂之笑着說:“本還想找機會和小林你切磋切磋……現如今這社會,像小林你這樣的煉氣高手,那可真不多見了。”
青林口村,成都确有其地,始建于秦昭王時期,距今2200年,是成都周邊最古老的村子之一,其實這個地方是一開始就安排好了的,之前第一次寫開頭的時候,我記得曾寫出來過,映照林書航的身世,但後來大改時好像給誤删了,這裏才重新點出來。
以後靠這個就能完美解釋林書航賣古董時的古董來源了。
另外,關于古董的定價,可能有不太懂的朋友會覺得定價很低,但其實我是查了很多資料以後給定的價,古董事實上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麽值錢,動辄上億那種太少太少了,紫禁城的工程圖這個是我自己編纂的,因爲實在是查不到類似的拍賣記錄,唯一可以參考的,是各朝代的聖旨,結果您猜傳世的聖旨能賣多少錢?
以清朝爲例,光緒年間的聖旨,現在居然才賣一萬到八萬左右,康乾盛世的,能值100萬,這不是按照年代來算的,而主要是看寫聖旨的人,太監大臣們代寫的不值錢,如果是真正的乾隆墨寶、康熙墨寶,那可能還要更貴些,但也都是貴得有限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