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些世家在深思。
比如四大家族之一趙族,現在的平安侯府,老侯爺的長子就任戶部侍郎,這是個肥缺,也是有實權的位子。
次子任京兆尹府尹,管着京城百姓的一方平安。
這個位子不用說也是實權派,雖然官不大,但權力大。
京城一旦發生什麽事情,大到殺人放火,小到偷雞摸狗,第一時間就到京兆尹手裏,是非對錯還不是他說了算。
至于他的庶子們就不用說了,反正多少也都有一官半職在身,或京城,或外放,就沒有白身的。
女兒們也沒有一個是浪費的,全做了聯姻,嫡女甚至是楚雄的妃子,可惜沒能生個一兒半女的。
楚雄也不蠢,這樣的世家送去宮裏,頂多給個名份,想要生孩子,那不可能。
此時趙老侯爺這會兒正在書房裏,獨自在心裏盤算,他可不會像鄭首輔一樣交出家産,他知那是催命符也是保命符。
他的眼睛盯上了自己的嫡出孫女,大兒子的小女兒,趙四小姐趙心音。
此女年芳十五,長像嬌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被京城譽爲四大才女之一。
如今新皇才登基,後宮空置,一定會納妃,他便決定送趙心音入宮。
憑她的才情容貌,封個妃還是沒有問題的。
不僅得榮寵,還能保他平安侯府。
另一老牌世家便是譽爲戰神将軍羅将軍府,羅老将軍早年随先皇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他作戰勇猛,從不打敗仗,于是先皇便封他戰神将軍,并賜戰神将軍府。
之後四方平定,便派他去大乾東面鎮守邊關東門關。
在大乾的東面有個非常特殊的國度,青鸾國,此國爲女皇,雖是女子爲皇,但這個國家卻是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
青鸾國雖然強大,但是他們從不發動戰争攻打其他國家。
但兩國之間不得不防禦,所以羅老将軍便守在這裏。
之後他年紀大了,便換成他兒子守護。
羅老将軍生性高傲,最是瞧不起像楚雄一樣的廢物皇帝,楚雄在位的時候,對他是各種不服。
楚雄對于這樣的一個老東西,即是又愛又恨,真是拿他沒有辦法,隻能聽之認之了,隻要不起兵造反他,什麽事情都好說。
蕭雲景登基大典的那天,羅老将軍也在,他雖不知道蕭雲景的武功深淺,但是能感受得到他的氣息,這蕭雲景不容小觑,所以他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在清塵政變的那一天,他正好因病沒有去,所以沒有見識到蕭雲景的武功。
他可不像那些弱雞百官,那天他在一定不會自顧不暇,說不定還能與清塵或蕭雲景戰上一戰。
另一個老牌世家,便是一直掌握着兵部的範尚書家,範家。
範家沒有世襲爵位,那是憑他們家族實力打下來的。
範家的人從不上戰場,但範家的兒郎人人熟讀兵法,并不是光紙上談兵的那一種,且,很有軍事管理才能,于是楚皇便将兵部交于範族的人。
楚皇放心的把兵部交給範族來管理,是有原心。
範氏家族的人從來就沒有二心,他們也從不站隊,是忠于皇帝。
就是說誰當皇帝忠于誰。
而且他們也不争也不搶,皇帝封誰獎誰他們都不在乎。
兵部是最不讓蕭雲景頭疼的地方。
蕭雲景的第四道聖旨,便是将徐夫子招了回來做國子監祭酒。
原祭酒蕭雲景随便找了個錯頭,将他打發了去。
如今的國子監如當年懷山書院一樣,簡直成了一些人的另一個朝堂。
像這樣的毒瘤,蕭雲景哪留着它過年,及時剜了。
這道聖旨簡直是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蕭雲景才不管你驚不驚,服不服,徐夫子有真才實學,不服來戰。
正好蕭雲累答應過徐毅要照顧好徐夫子,徐夫子本來就是一個學識的人,是他早就看中的人,便将他招回來做忌酒。
以後也方便大牛和顧青秋他們進入國子監學習,他們畢竟來自于鄉下,起步也比别人晚,又沒有什麽靠山,當然他這個大靠山肯定不會公布于衆的,有徐夫子照應着他們,相信他們以後定有一個不錯的前途。
第五道聖旨便是判決劉老将軍一家的聖旨,當這道聖旨發出去之後,京城的人才知道劉老将軍幹了些什麽事情,有人惋惜,更有人歡喜有人愁。
愁的自然是蔣家,但是他們也沒有愁多久,蕭策的信便來了,讓他們一家全都搬去北疆。
蔣老爺子見大勢已去,立即做了決定,當即把家産變賣,去了北疆。
蕭雲景得到這消息時,隻分咐雲十四把蔣家的家産全部買在手裏,其他的不用管。
一番事情處理下來,已經過去了三天,這三天中蕭雲景一步也未踏入鳳栖宮,後宮之事都交給了如今的太後蕭玉玲。
福壽宮裏,蕭玉玲看着神情恍惚的兒子,他碰碰蕭雲景:“兒子,你和璃兒鬧矛盾了?要不要納幾個妃子進宮?”
蕭雲景瞥她一眼:“這輩子兒子都不會納妃,隻要璃兒一個女人,娘就别瞎鬧,兒子和璃兒很好,她這些天隻是身子不好,兒子又忙。”
“不會吧?兒子,你怎這麽癡情,爲了一個顧青璃不顧自己的江山了?”
蕭玉玲驚訝無比,後宮與前朝息息相關,兒子不納妃,怎鎮得住那些大臣。
況且哪有皇帝不納妃的。
我的天!蕭玉玲撫額。
納妃有什麽不好,璃兒又不是那種心狠手辣的人,不會像以前一樣的那些個皇後一樣,殘害皇帝的妃嫔和子嗣。
你看,她現在和先皇的那些妃子不是處得很愉快的麽。
女人一旦老了,就喜歡熱鬧。
蕭雲景有些慵懶道:“這江山本就是爲他們母子打的,您讓兒子納妃,豈不是給璃兒找不自在?何況後宮女人一多,陰謀詭計也多,您希望您的孫子們都不得善終?”
後宮佳麗三千人,又有幾個皇子女出生的?
他們母子的經曆不夠讓她醒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