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邱處機就起來在山丘周圍尋找可以鑿洞之處,最終選定了背河的一面,此處石壁之上看上去碎石較多,倒有一個天然洞穴的意思。邱處機當下就找了一根極爲粗壯的樹枝來,用那樹枝的尖銳之處一點點去撬動碎石,這些碎石原本就不牢固,此時一用力,就紛紛掉落下來,慢慢顯出一個高可容一人站立,寬可容三四個人并行的洞穴來。
看看洞口漸漸顯得寬闊起來,邱處機就又跳進去四下打量,看有沒有不牢固的碎石殘留,幸喜這山洞除去那些碎石之後,就隻是完好的整體大石,再沒有碎石留下。邱處機一見非常歡喜,心想:“此洞不錯,十分牢固,既可遮風擋雨,又清靜幽深,雖然比不上昆侖山的煙霞洞,可是也足夠我一人栖身了。再說此處離山澗不遠,很方便給人背渡,平時又可以避開别人打擾,的确十分不錯。”當下就在洞中住了下來。
邱處機此次離開終南山,沒有帶任何物件出來,此時少不得自己動手置辦一些。首先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給自己準備一個打坐用的蒲團,自從他拜師學道以來,這蒲團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用具。他看着這兩岸草木茂盛,此時有的草葉已經幹枯泛黃,那草葉極細極長,扯上一根試試,倒也十分堅韌,于是就拔了一些草,在岸邊找了一個開闊向陽的地方再曬幹一些。待那些草葉幹透了之後,他就取了一團,坐在那方石之上,細細地編了一個草蒲團出來。那些草葉曬幹之後倒也十分堅韌有力,邱處機編好一個蒲團之後,看自己的衣服已經破舊得不成樣子,就又編了一個蓑衣,以備雨天時穿用。
沒想到來往從此地過河的人平時倒很多,隻邱處機來的這幾天,每天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到此地過河。那些小夥子身強力壯,腿腳靈便,走到此處山丘,看清了那小路就隻管向河中走去。有那些年老的步履蹒跚地走到此處,邱處機就好心地上前詢問,有的老人願意讓他背過河去,他就隻管背了過去。時間長了,大家就都知道這個地方有位道士專門爲人背渡,平時那些不敢從此地過河的人也就漸漸多了起來。大家看邱處機雨雪天氣常常穿一件蓑衣,就叫他做“蓑衣先生。”
白天爲人背渡,晚上邱處機就打坐修行。此時山谷清幽,到了夜間尤其顯得夜色深沉,無邊的黑暗就如同緊緊把人包裹起來一般。
初來的時候,邱處機到了夜晚總難免會有些害怕,總是不禁會想起和師兄弟們在一起時的熱鬧情景,說說笑笑,談經論道,自有一番融洽。與那記憶中的場景一比,如今自己孤身一人,總是難免會感覺孤寂凄清。可是既要修行,這一份孤單自然就要能夠忍耐得住,自己心尚未修定,自然最需要這麽清幽的所在。所以白天一過,人迹少見之時,雖然四野枯寂無比,邱處機就少不得耐下性子來,隻管靜下心來打坐修行。時間一長,他就自然在這清幽之中尋得了一番樂趣,慢慢也就不覺其苦,反倒更能自得其樂。
這一晚,邱處機打坐入定,恍恍惚惚之間心境漸趨清明,身心宛如處于一片通明之中,溫暖,祥和的氣息緩緩在身旁蕩漾。突然,眼前靈光一閃,好似看到師父王重陽像自己一樣在當地微閉雙目,打坐入定,其神情無比慈祥、溫和。
“師父,你終歸還是記挂着徒兒!”邱處機心中一暖,知道這定然是師父又來指導自己,不由定睛細看,卻看師父眼簾微微下垂,似是在叫他看自己的膝頭。邱處機不由低下頭去看,隻見正有一個剛剛滿月的嬰兒正睡卧在師父的膝頭,臉頰柔嫩無比,小手小腳亂晃,卻又像蘊積着無窮的活力一般。
看此情景,邱處機不由微一發愣,想要發問,師父卻呵呵一笑,說道:“既已入靜,道心已生;道心穎悟,似養嬰成。”言畢倏忽不見。
邱處機于靜坐之中恍然一悟:原來那嬰兒卻是自己剛剛成長起來的道性!此時那道性如初生嬰兒一般,可不正需要自己的精心呵護嗎?這樣一想,自此之後更是斷絕雜念,一心勤謹修行,隻盼着能夠道性漸長,早成正果。
這一天大雨剛過,來往過河的人比平時多了許多,白天邱處機往來于兩岸之間,把想過河的老人、孩子背過河去。此時他在這河邊背渡已将近一年,有那來往在兩岸之間的婦女知道他善良笃誠,因此也隻管放心地讓他背去。碰到讓自己背渡的婦女,邱處機更是畢恭畢敬,隻把她們當作自己的姐妹一般,背起來後隻是目不斜視,更是心無雜念。
大雨剛過,又恰逢中秋前夕,走親戚、趕集往來的人比之前多了許多,邱處機背一天渡之後不覺得有些腰酸背痛,到晚間人去山靜之後回到山洞之中,困倦得倒頭躺下,隻管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正在睡得酣暢之時,邱處機感覺到有人在自己頭頂“笃笃笃”重重地敲了三下,緊接着看到師父怒目喝道:“每日裏隻管昏沉睡去,卻不是耽誤了最好的修行功夫?在這睡夢之中,你卻不知道自己精神日益昏沉,又怎麽能夠讓心思靈明,智慧早生呢?”說罷又用木杖敲打着邱處機頭頂的岩石,發出清脆的擊打之聲,似在催促邱處機趕緊醒來用功。
“啊!”那清脆的杖擊之聲如同敲打在自己頭上一般,邱處機不由一個翻身坐了起來,睜開眼睛一看,隻見洞外亮晃晃的一片月光,在那月光之中卻有一個巨大的黑影站在那兒兀自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