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接旨!”雖說已經跟肅宗李亨翻臉,肅宗李亨恨不得一有機會就殺了他,但表面上肅宗李亨畢竟是君,而他是臣,必要的尊重還是做出來的。
李飛嘴角勾起一絲莫名的笑意。
太子太師?
這可是太子最名正言順的老師,與郡王,嗣王同樣尊榮,還給了他郡王同等的田産,食邑,以及其他十幾個聽數量都唬人的虛職,可就是不願意直接給他封一個郡王爵。
不過李飛也不是真在意什麽郡王爵,畢竟改變不了什麽,也增加不了他的實力。
“幾位公公宣了旨就回去吧。”李飛笑着對前來宣旨的幾名太監說道。一點也沒有‘意思意思’,給人家辛苦跑腿費的打算。
不是李飛小氣,而是沒有必要!
畢竟他一不可能有求于這幾名太監什麽,二不怕他們在肅宗李亨面前說自己的壞話,畢竟肅宗李亨現在已經到了有機會就想要他命的地步了,再壞能壞到哪去?
果然,李飛直接趕人的舉動,讓幾名前來宣旨的太監臉色均變得難看了起來。
太無禮了!
他們都是天子近臣,前來宣讀皇帝的聖旨,代表的是皇帝的臉面,哪個敢這樣如驅趕蒼蠅一樣驅趕他們?宣讀聖旨也不是第一次了,敢這麽無禮的,李飛還是破天荒第一個。
“太子太師,輔國大将軍,吳國公大人,您畢竟還不是郡王,郡王之上還有嗣王,親王呢,您這就如此無禮,就不怕我等在陛下面前狀告你嗎?”領頭的太監名叫胡鹿兒,是李輔國的心腹,他陰恻恻的對李飛道。
“想告就告呗,相信陛下會有明斷的。”李飛不在意的笑了笑道,絲毫不理會胡鹿兒的威脅,說得好像他态度好點,肅宗李亨就能從此不計前嫌,不恨他一樣。
“你——”胡鹿兒真的被氣到了,怎麽有這樣油鹽不進的人,連陛下都不放在眼裏,怪不得陛下一提起李飛臉色就非常不好看。
想到前來時,陛下的暗示,以及‘幹爹’李輔國的囑托,胡鹿兒壓下心裏的怒火,想着以後有的是時間讓李飛付出代價,便冷笑了一聲。
“太子太師大人,真不巧,咱家除了是陛下聖旨的宣讀使之外,還是陛下派給您的監軍,協助您與反軍作戰!”
“監軍?”李飛有些愕然,肅宗李亨竟然向他派遣監軍?也不知道想達到什麽目的,或者說他以爲能達到什麽目的?
其實李飛不知道的是,肅宗李亨向他派遣監軍,還是在邊令誠事件的啓發下才想起的。
話說邊令誠先是唆使唐玄宗殺封常清,有誣陷高仙芝,讓高仙芝也被冤殺,導緻大唐各軍好一陣寒心,原本向好的形勢,一下子惡化不少。
而後,邊令誠又幫着唐玄宗,楊國忠威逼哥舒翰出潼關作戰,又導緻崤函古道的慘敗,十八萬大軍近乎全軍覆沒,潼關也丢了。
偏偏邊令誠不知道吃了什麽**運,竟然讓他從慘敗的戰場逃回了潼關,又從潼關逃回了長安城。
之後是唐玄宗帶着當時還是太子的李亨,以及楊國忠等一些大臣出逃。邊令誠畢竟是做爲慘敗回來的監軍,負有一定的責任,雖然唐玄宗沒有來得及治他的罪,但也沒帶他一起出逃,而是将他留在了長安城。
本來沒能被唐玄宗帶着一起逃走,邊令誠很是惱怒,準備等安祿山反軍殺到長安城後投降安祿山反軍的。
不過,後來邊令誠聽說哥舒翰被俘虜到洛陽城之後,安祿山沒有立刻殺了哥舒翰,而隻是将哥舒翰關了起來。邊令誠害怕哥舒翰萬一投降了安祿山,以哥舒翰的地位,想殺他恐怕安祿山不會在意他一個小小的太監,到時候他性命不保。
邊令誠恐懼之下,便又放棄了投降安祿山反軍的盤算,轉而向唐玄宗以及楊國忠一行追了過去,邊令誠堅信,以唐玄宗對他信任,怎麽也不至于殺了他,至少他的命應該是能夠保住的。
當邊令誠追到馬嵬驿的時候,馬嵬驿兵變已經結束了,唐玄宗與當時還是太子的李亨一南一北分道揚镳,邊令誠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覺得唐玄宗已經是過去式,便朝北上靈武的李亨追了上去。
話說邊令誠剛剛到靈武的時候,李亨因爲正在準備登基稱帝,便沒有搭理他,也沒有治他的罪,就這樣擱了下來。
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罪孽不小,不适合高調。
因此在靈武的時候,邊令誠就跟一個隐形人一般,旁人幾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還是前一段時間哥舒翰麾下馬軍指揮王思禮,幾經輾轉也來到靈武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邊令誠,才終于把邊令誠挖了出來。
要說當初王思禮可是親眼看着封常清,高仙芝先後被邊令誠逼死的。邊令誠逼哥舒翰率軍出關作戰,他也看在眼裏,崤函古道之敗後,王思禮第一個想殺的是楊國忠,那麽第二個想殺的絕對是監軍邊令誠了。
在王思禮等将領的強烈要求下,肅宗李亨才下旨把邊令誠斬首示衆,還下旨爲封常清與高仙芝平反。
邊令誠一事提醒肅宗李亨的不是封常清死,高仙芝被冤殺,崤函古道慘敗,而是監軍代表皇帝的意志,可以爲皇帝做很多事情。
肅宗李亨不僅給李飛派了胡鹿兒這個監軍,更給出征河東道的郭子儀派了他最信任的兩個太監之一的魚朝恩做監軍。
胡鹿兒從靈武臨行前,肅宗李亨特地向胡鹿兒暗示李飛也有不臣之心,他臆想着胡鹿兒最好能搞垮李飛,到時候他絕不吝于給胡鹿兒一個大功。
李輔國同樣囑托胡鹿兒一有機會就弄垮李飛。
可以說肅宗李亨和太監李輔國等,現階段都拿李飛沒有辦法,他們都寄希望于能在李飛麾下的大軍當中安插監軍,最好能借此将李飛直接搞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