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有一建議,希望元帥和副元帥能夠采納!”封常清對着榮王李琬和高仙芝拱了拱手。
“且說。”高仙芝和榮王李琬點了點頭道。
“敵從幽州城一路南下,無戰不破,現如今又剛剛攻下東都洛陽,正是鋒芒最盛之時。陝州後方便是靈寶和潼關。陝州和靈寶都非堅城,且不能完全阻斷敵去往潼關之路,絕非與敵血戰之地。潼關無兵,萬一敵圍困陝州與靈寶,暫不攻之,反派遣鐵騎錯道而過,直撲潼關,則潼關危矣,長安危矣,因此,不如放棄陝州以及靈寶,引兵退守潼關以拒敵!”封常清提出自己的建議道。
“然也!”高仙芝當即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贊同封常清的這個建議。
其實就算封常清不說,高仙芝也有這個意思。
他麾下的十一萬天武軍,幾乎是關中如今僅能集結的兵力了,何止潼關空虛,長安城也幾乎無兵可守。十一萬天武軍不能在陝州這種地方和反軍精銳硬拼白白損失。
見高仙芝都答應了,榮王不懂軍事,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象征性的元帥,也沒有邊令誠那種自以爲是,當即也贊同退守潼關。
随即,高仙芝傳下軍令,棄守陝州和靈寶,退守潼關。
這道軍令一傳下去,普通将士反應不大,但監軍邊令誠可就氣炸了。
他不過生了一頓怒火,離開了一下,高仙芝和封常清就做出了連棄兩州退守潼關的決定,等同于沒有跟他這個監軍商量,這到底把他這個監軍往哪放啊?
邊令誠當即怒氣沖沖的找到高仙芝和封常清。
“反軍就在洛陽城,爾等不揮軍東進殺去洛陽剿滅反軍,反而要連棄兩州退去潼關,是何道理。爾等若無能軟弱,我邊令誠便可指揮大軍殺去洛陽剿滅了敵軍!”邊令誠一番大言不慚,也知道在皇宮當了這麽多年的太監,是怎麽養成他這種自以爲是狂妄的性格的,還真以爲打仗是過家家呢。
封常清氣得臉頰通紅,高仙芝也一臉陰沉和憤怒。
“邊監軍,軍事非兒戲,你不懂軍事,就不要口出狂言,若你都能剿滅反軍,陛下還要派我高仙芝來做副帥做什麽!我意已決,今日便退守潼關!”高仙芝隐忍着怒火道。
邊令誠再一次氣得七竅生煙,他可是陛下親自指派的監軍啊,代表陛下,身份尊貴。可是高仙芝卻一而再的‘羞辱’他,不拿他當監軍看待,就連封常清這個敗軍之将也敢落他的面子,該死,該死啊!
高仙芝毫不理會邊令誠,當日便率軍離開了陝州城和靈寶,退入了潼關當中。
事實也證明,封常清的建議無比準确。
就在高仙芝帶着大軍進駐潼關才不到一個時辰,一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反軍鐵騎便也殺到了潼關城下。
高仙芝,封常清,榮王李琬等,冷汗都出來了,如果不是他們動作快,可能潼關真的已經被反軍鐵騎襲破了。屆時潼關一失,他們便無法阻擋反軍殺入關中,長安城恐也難保,大唐危矣!
就算是狂妄的邊令誠也出了一身冷汗。
不過,邊令誠不會自己損自己的臉面,他固執的認定,如果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懦弱,沒有揮軍殺向洛陽與反軍決戰,反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出現在潼關城下。
邊令誠的固執和自大沒有任何作用,因爲不管是實際指揮大軍的高仙芝,還是從荥陽一路敗退回來,手下僅三百多殘兵的封常清,都不鳥邊令誠。而榮王李琬,做爲皇子,更加不會理會邊令誠一個太監。
潼關好似沒有出現任何波瀾,死死鎖住了安祿山反軍繼續西進的道路。
洛陽城。
安祿山得知高仙芝等唐軍棄守陝州和靈寶,退守潼關,他派去偷襲潼關的鐵騎沒有得手,當即緊緊皺着眉頭,臉色陰沉。
潼關号稱可擋百萬雄兵,其堅固易守難攻,不是洛陽,荥陽能比得了的,就算是安祿山也沒有信心攻下由高仙芝,封常清以及十一萬天武軍共同防守的潼關。
西進被阻斷,不過安祿山也沒有閑着,反正他已經有了東都,早在攻下洛陽的那一刻,他就準備好了要在東都洛陽稱帝。
又過了幾天,大唐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舉行了盛大的稱帝大典,國号‘大燕’,年号聖武,他自号大燕聖武皇帝。
安祿山很激動,他不僅稱帝了,還大肆擴招兵馬,完全就是一副奪取整個大唐天下的勢頭。
不過,稱帝後的第二天,安祿山便也接連聽到契丹易主,奚族易主,幽州軍一萬兩千大軍被李飛全殲,李飛大軍曾兵臨幽州城下的消息。
安祿山氣得破口大罵,揚言要治留守幽州的賈循的罪責,還揚言有一天要踏滅李飛,把李飛千刀萬剮。
“陛下,契丹和奚族相繼易主,消息若是被契丹首領和奚族首領得知,恐怕他們會不顧一切的率軍返回契丹和奚族,要想辦法将他們穩住才是。”嚴莊以前是安祿山的頭号軍師,現在安祿山稱帝,他也成爲了‘大燕’的中書侍郎,官位職權都很高。
“哼,寡人送他們兵器铠甲,就是讓他們爲寡人沖鋒陷陣,豈能容他們回歸契丹和奚族。傳下命令,封鎖契丹和奚族易主的消息。”
“潼關是天下第一雄關,又有高仙芝,封常清以及十一萬唐軍駐守,一時半會不好攻下來,這樣吧,讓武令珣帶一萬馬步騎,以及契丹,奚,兩族騎兵南征,攻占颍川和南陽。”安祿山眯了眯眼睛道,不把契丹和奚兩族騎兵利用幹淨,他怎麽容許他們返回契丹和奚領地。
安祿山很陰險,南征便是越來越遠離北方,等兩族首領真正得知消息,恐怕還得半年,一年之後!到時候其麾下騎兵也傷亡得差不多了,被利用殆盡,帶時候他們願意回去奪回契丹和奚族他也沒有意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