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梁朝統一。
梁軍兵鋒所指,剩餘的割據勢力要麽是望風而降,要麽是短暫的負隅頑抗之後就被一路平推。
而梁國在這場大戰中的表現,也因爲充滿了太多的謎團而被傳得神乎其神。
别說是當時處于局中的窦建德、王世充,就連很多事後想要複盤的人,也想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雖然從事後來看,梁國的軍力很強,士兵素質很高,後勤保障也最充分,但之前梁國畢竟沒打過什麽像樣的硬仗,更是沒有什麽太有名的将領。
許多人都下意識地以爲這是一個空有地盤,卻沒有太多戰鬥力的虛貨。
可之後的大戰,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先是北方的劉武周、宋金剛,平陽公主駐守晉陽之後,先是堅守不出,而後等到援軍到來,以一種十分簡單粗暴的方式與劉武周正面決戰。
而劉武周、宋金剛則是派出尉遲敬德率領主力騎兵繞後包抄。
如果真的能夠成行,那麽梁軍的局勢将會十分危險。
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劉武周、宋金剛率軍奮勇作戰,他們一直從下午堅持到了晚上,數次打退梁軍優勢兵力的進攻。
但……直到全軍覆沒、兩名主帥被俘,尉遲敬德的騎兵也沒有出現。
事後,梁軍包圍了尉遲敬德大軍埋伏的山谷,這支騎兵眼見大勢已去,沒進行什麽抵抗就投降了。
本來如果早知道尉遲敬德叛變,那麽劉武周、宋金剛早就溜了,不會被生擒。
是他們始終都覺得尉遲敬德的騎兵下一刻就會加入戰場、扭轉戰局,所以才一直堅持,最後被俘,還遙望着尉遲敬德可能會來的方向。
怎一個慘字了得!
至于梁軍打王世充、窦建德一戰擒雙王的戰役,也是充滿了謎團。
打洛陽的時候,羅士信反水,打開了城門,導緻梁軍一擁而入,輕松攻下。
王世充本來在埋伏窦建德,在得知洛陽陷落後軍心大亂,被窦建德乘勝追擊,當場大敗。
而窦建德本來勝券在握,卻被日夜兼程趕來的梁軍迎頭痛擊。
本來也還有得打,但秦叔寶、程知節的反水讓場上局勢瞬間逆轉。
窦建德想要率領精銳騎兵扭轉戰局,結果被一隊手拿陌刀的步兵按在地上摩擦,當場生擒。
這一系列戰鬥,有兩個匪夷所思的地方。
第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爲什麽梁軍打哪裏,哪裏就有非常高等級的将領做内鬼?
而且,這些内鬼都還是看起來跟梁國毫無關系、絕對不可能叛變的人物。
劉武周、宋金剛手下的尉遲敬德,王世充手下的羅士信,窦建德手下的程知節、秦叔寶等等。
甚至還有人懷疑,一直爲王世充出謀劃策、助他極限翻盤李密并争奪天下的魏徵,也是梁國早就安插好的内鬼。
因爲此戰之後,魏徵立刻被梁國委以重任,與被赦免的窦建德一起去招撫河北之地。
如此無縫銜接,要說事先沒點關系,那真的讓人很難相信。
第二個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梁國這些人是如何做到料事如神、每一步都恰好走在最正确的地方上?
就拿一戰擒雙王的戰鬥來說,雖然從事後來看摧枯拉朽,但若是重新蓋上戰争迷霧,就會知道當時梁軍的進攻是非常冒險的。
這段時間,梁軍從長安進兵到洛陽,又從洛陽馬不停蹄的往東北方向趕,去往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戰場。
這意味着梁軍幾乎沒有太多休息的機會。
時間緊迫,到得早了不太可能;可要是到得晚了,王世充已經潰敗,窦建德大勝之後從容與梁軍對峙,結果恐怕就留很難預料了。
梁軍确實在窦建德軍中也安插了秦叔寶、程知節這兩個高級内鬼,但古代又沒有電話,要靠人騎馬送信,是很慢的。
更何況梁國那些高層人物又如何确定,秦叔寶和程知節這兩個内鬼會百分百地配合自己呢?
萬一秦叔寶和程知節中有任何一個人是雙面間諜呢?
一旦他們将計劃洩露給窦建德,那這場戰鬥的局勢恐怕就要徹底崩盤了。
梁國能策反一名高級将領不算什麽,可同時策反了這麽多高級将領,而且沒有任何一個人爲了榮華富貴出賣梁國,這就很是匪夷所思了。
對于這樣神一般的戰果,民間很快有了諸多神奇的傳說。
其中相對不怎麽魔幻的一種,将整個事件全都說成是魏徵謀劃的,認爲魏徵堪稱神算,從一開始就是梁國安排在李密手下的暗子。
不論是李密敗給王世充,還是王世充進攻窦建德,總之,中原東部所有大勢力決戰背後,基本上都有魏徵的影子。
但這種說法有些魔幻,将魏徵描繪成了一個多智而近妖的形象,故而大部分人還是将它視爲陰謀論,或者野史。
當然,還有更加魔幻的說法。
認爲梁國的諸多大将乃是上天星宿承運下凡,包括梁高祖、太子、齊王、衛王、平陽公主、尉遲敬德、魏徵、程知節、秦叔寶等等重要人物,全都對應着天上的星宿。
這些人因爲有着統一天下、解民倒懸的使命,所以才能團結一心,毫無猜忌。
這種說法就更加魔幻了,甚至比演義故事還要更加失真,所以,也就隻流傳于說書人的口中。
……
鏡頭撥回到玩家們的視角。
讓他們有些意外的是,雖然他們已經快速平定天下,但終極試煉仍舊沒有結束。
顯然,他們還需要徹底解決突厥人的威脅。
由于梁國的統一比曆史上早了整整兩年,所以,颉利可汗壓根沒有機會扶持劉黑闼等人擾亂中原。
因爲颉利可汗在武德三年繼位,武德四年四月開始攻打雁門,武德五年開始扶持劉黑闼等人,并在劉黑闼敗亡後開始親自率領大軍南下。
但現在,他才剛繼位,還沒來得及整頓突厥内部,梁朝就已經光速完成了統一。
于是,颉利可汗隻好把計劃提前,親自上了。
去馬邑試探了幾波,也率領十五萬騎兵南下,但讓颉利可汗感到意外的是,梁軍的軍容齊整,守備森嚴,沒什麽太好的下手時機。
雖然幾次擄掠,梁軍都是堅守不出,但颉利可汗也不敢太過冒險。
于是,隻好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
颉利可汗也沒想到,這個時機竟然如此湊巧,就像是……天賜的一般。
……
可汗大帳中,颉利可汗将親信召到身邊。
“這個趙德言到底是什麽來路,查清楚了沒有?”
親信趕忙回答:“回禀可汗,查清楚了。此人雖是梁國官吏,但卻不受重用。而且就連一貫重視他的梁國太子也都對他很有嫌隙,還公開責罰過他。
“這次他跟随鴻胪卿唐儉一起出使草原,正是他自己要求的。”
颉利可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是說,此人可用?”
親信低頭:“此事全憑可汗決斷。”
颉利可汗微微點頭:“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他在帳中走了幾步,說道:“讓趙德言進來!”
……
趙德言,一個史料上隻留下了名字的小人物。
對于他在進入突厥之前所居何職,生平如何,史料上一概沒有記載。
但這個人物,卻被認爲是梁朝能夠滅掉突厥的一個關鍵人物。
史料記載,在最初的時候,突厥人風俗淳厚,政令簡單質樸。但在得到趙德言以後,颉利可汗委以重任。
于是,趙德言開始專權,大量改變突厥人舊有的風俗習慣,政令變得繁瑣嚴苛,讓突厥人大爲不滿。再加上颉利可汗信任各胡族人、疏遠突厥本族人,導緻幹戈不息,又天降大雪,牲畜凍死無數,突厥人的勢力開始快速衰落。
從結果上來看,趙德言可謂是心向梁朝,很好地擾亂了突厥人,起到的效果堪稱百萬雄兵。
但對于趙德言到底是秦王處心積慮安排的内鬼呢?還是單純能力不夠、貪圖權勢的小人呢?
史料沒有記載,已經搞不清楚了。
但對于玩家們來說,也根本不需要搞清楚,反正隻要把他送到突厥人那邊,不管他原本的動機是什麽,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從常理推斷,如果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平頭百姓,那麽颉利可汗重用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趙德言肯定是個文化人,也多半在梁國擔任了一些官職。但官職肯定也不會太高,而且必然受到排擠。
這有這樣的人,颉利可汗才會真的重用。
事實上,趙德言的這個計策,也不能說就純粹是在坑突厥人。
曆史上,有不少中原人跑到草原上,給草原部落出謀劃策,而這其中有不少人都得到了重用、得到了榮華富貴,也讓中原王朝十分頭疼。
趙德言讓颉利可汗改革政令,加強集權,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是完全正确的策略。
後來的遊牧民族能夠快速崛起、建立政權,将齊朝按在地上摩擦,也是因爲他們逐漸摸索出了最适合的政權組織形式,磨平了與中原王朝的制度代差。
從颉利可汗的視角來看,草原各部落确實勢力分散,他這個可汗沒辦法完全将突厥人的力量統一起來做大事,必然是有加強集權的想法。
如果他成功了,那麽草原上或許就會提前出現一個北蠻。
隻可惜,他遇上的對手是梁朝,而且他也并沒有那麽強大的能力和威望來完成這一改革。
而現在,玩家們就是要複刻曆史,想方設法将趙德言提前送到突厥人那邊。
而且這次趙德言的使命不隻有忽悠颉利可汗改革,還有另外的重任。
……
可汗大帳中,颉利可汗與趙德言相談甚歡。
趙德言的開場白就把颉利可汗給吸引住了。
“可汗可知道,爲何梁國能夠在如此迅速的時間内統一,而且國力蒸蒸日上嗎?”
颉利可汗想了想:“是因爲齊王、衛王,皆能征善戰?還是因爲梁國如有天助,趁着王世充、窦建德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趙德言微微一笑:“都不是!
“梁國的強大,皆在于制度。
“梁國,或者說中原皇帝,掌握一切大權。故而梁國要打仗,兵馬、錢糧,全都是皇帝一言而決,大臣敢阻攔者,殺無赦!
“因此,梁國才能集中優勢軍力,快速蕩平其他勢力。
“而反觀突厥,雖然也有馬,有兵,有弓箭,但這些東西,都掌控在十八部落手中。
“可汗你若是想要南下進攻梁國,便需要十八部落的首領支持,如此才能發動十萬大軍南下。可若是戰事出現焦灼,可汗恐怕也沒辦法壓服其他部落,讓他們繼續打下去。
“如此一來,可汗率軍與梁國作戰,還能占到優勢嗎?
“此時突厥實力強大,梁國國力弱小,可汗若是召集大軍南下,或許還可以占據些許優勢;可若是等到梁國發展恢複,國力逐漸強盛,此消彼長之下,可汗還有幾分勝算呢?”
颉利可汗不由得點頭:“先生之言甚是!既然如此,希望先生能夠爲我整頓各部落,改革政令!”
到目前爲止,發展基本上都跟曆史上的劇本一樣。
但趙德言微微一笑,這次他還有新的花樣。
“此次之外,在下還給可汗帶來了另一份禮物。”
颉利可汗眼前一亮:“哦?先生請講!”
他也很好奇,能讓趙德言放在最後才說的,到底是什麽樣的禮物。
一定非常重要。
趙德言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此時長安城中,太子和齊王的矛盾日益激化,恐怕不日就要有矛盾爆發。
“目前太子雖然有皇帝支持,勢力更大,但齊王和衛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雙方矛盾越發尖銳。
“依我看來,恐怕過不了多久,雙方就會爆發沖突,拼個你死我活。
“而在這種絕佳局面之下,若是可汗能先一步整頓内部,凝聚力量,等政變發生,便率領大軍南下、直撲長安!
“到時,可汗占據中原、一統天下,豈不美哉?”
颉利可汗不由得兩眼放光:“确有此事?”
趙德言點頭:“當然!可汗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到長安城中打探消息。
“太子與齊王、衛王的矛盾,人盡皆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