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後将削發爲尼的武媚娘引進宮中。
但她萬萬沒有想到,
這塊石頭不但砸了自己的腳,
也砸了大唐帝國的頭。
麻煩豈止是情人
據說,女皇陛下又要選美了。
當然,據說而已。
然而響應号召的卻很是不少。有位官員鄭重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理由是那男孩長得白白淨淨眉清目秀。還有一位官員毛遂自薦,公然聲稱性器官雄壯偉岸,十分給力。這事鬧得朝野上下沸沸揚揚,街談巷議大多不堪入耳。于是一位名叫朱敬則的谏官,便認爲不能不說點什麽。[1]
谏官也叫言官,職責是給皇帝提意見,正如台官的職責是監督官員。這種制度是秦漢就有的,但最爲完備并起到作用是在唐宋。魏徵能夠不斷糾正唐太宗的錯誤,原因之一便在于他長期擔任谏官。所以,谏官哪怕品級再低,發言權和影響力都不小,盡管他們隻能提出批評。[2]
朱敬則就是中書省的谏官,職務是右補阙,級别是從七品上,相當于副縣級。不過,問題并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話不好說。不好說也不因爲事關私生活。我們知道,在“家國一體”的制度框架下,皇家即國家。因此,作爲天下之主和帝國元首,皇帝理論上是沒有私生活的。如果他娶非其人或縱欲過度,從宰相到谏官都有權表示反對。
可惜當今聖上卻是女人。
女人成爲國家元首,其他民族史不絕書。埃及有,羅馬帝國有,後來的英國和俄國有,當時的日本和韓國也有。中華帝國卻從來就沒有爲女人當皇帝,做過任何思想準備和制度設計,因此女皇陛下的性生活便成爲難題。[3]
這個問題是男性皇帝沒有的,因爲有制度保障。唐代制度規定在皇後以外,還有四妃、九嫔(讀如頻)、九婕妤(讀如捷于)、九美人、九才人等等。一般地說,這已夠用,何況他還可以挑選,可以換人,甚至擴招,就像晉武帝。
貴婦人也問題不大。喪偶可以再嫁,甚至可以公然索要性夥伴。南朝劉宋的山陰公主就曾對弟弟說:我和陛下都是先帝骨肉,陛下後宮萬人,姐姐我卻隻有驸馬一個,這也未免太不公平。結果,當皇帝的弟弟便爲她挑選了三十個年輕貌美身強力壯的男人充當床上用品,号稱面首。[4]
可惜,這并不适用于女皇。
女皇是不能再嫁的。再嫁以後,誰當皇帝?她也無法冊封皇後和嫔妃,除非有同性戀傾向。至于男性後妃,則史無前例聞所未聞。問題是,女皇又不能沒有性生活。如果連這都沒有,怎麽稱得上九五至尊?再說也不人道。
沒奈何,隻好偷情。
偷情是半公開的,第一個情夫是薛懷義。這家夥本是洛陽街頭賣狗皮膏藥的混混,原名馮小寶。由于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被高祖皇帝的女兒千金公主一眼看中,試用之後又推薦給女皇。推薦語是:小寶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
這時的女皇雖然名義上還是太後,實際上已是臨朝稱制的一國之君,她那個傀儡兒皇帝當然管不了這事。陛下本人則雖然年逾花甲,卻依然性欲旺盛。孀居兩年之後得到這樣一個男人,真是久旱逢甘霖,根本顧不上什麽身份。不過爲了掩人耳目,她還是讓馮小寶改名薛懷義,并剃度爲僧,因爲僧侶和道士能以宗教活動爲借口自由出入後宮。[5]
獻身于女皇當然會有豐厚的回報,假和尚薛懷義也立即成爲炙手可熱的人物,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可惜這個沒文化的市井無賴忘記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是講名分的。他薛懷義雖然在床上深得女皇歡心,卻不是正式冊封的男妃。因此,當他公然對宰相蘇良嗣傲慢無禮時,便被政府大堂的法警按倒在地,狠狠地打了幾十耳光。
薛懷義逃進宮裏向情人哭訴,未來的女皇此刻的太後卻并無雷霆之怒。她隻是笑了笑說:呵呵,法師呀,以後你走後門吧!前門是宰相們的地盤,不可冒犯。
公是公,私是私,老太太心如明鏡。
蘇良嗣當然也一點事兒都沒有,反倒是一位名叫王求禮的監察官員上書朝廷,奏請割掉薛懷義的生殖器,以保證“宮女們的貞節”。毫無疑問,太後對此也是一笑了之。[6]
假和尚與女皇帝的性關系大約維持了十年,最後以薛懷義的死于非命而告終。這家夥多半是女皇殺的,原因可能是他既對提供性服務感到厭倦,又要争風吃醋。這當然爲已經有了新歡的陛下所不能容忍。總之,此人在壞事幹盡之後變成了死狗一條,朝野上下沒有人表示同情。[7]
女皇的态度也一樣。
實際上,兩年之後她又有了兩坨小鮮肉,這就是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兄弟倆都隻有二十多歲,女皇則已是七十三歲高齡。不過陛下的興緻絲毫不減當年。也許,由于她的前夫高宗皇帝長期多病,性生活的質量很可懷疑,大好光陰實際上被虛擲不少。現在,帝國既然已是她的天下,自己的性能力又被薛懷義開發出來,當然要安享晚年。
張氏兄弟是通過太平公主得以入宮的,事先是否經過試用則不得而知。情況大體上是:女皇陛下那位乖乖女很貼心地将張昌宗推薦給母親大人,張昌宗又推薦了自己的哥哥張易之,理由是哥哥的器官更偉岸,還精通房中術。[8]
女皇欣然接受。
這是風格完全不同的情夫。假和尚薛懷義是粗俗不堪的肌肉男,張氏兄弟則是眉清目秀的小白臉,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所以人稱五郎和六郎。當時有個被輿論譏爲“兩腳野狐”的馬屁精便曾這樣吹捧他倆:大家都說六郎漂亮得就像蓮花,依我看應該是蓮花漂亮得就像六郎。[9]
看來,女皇要換口味,而且胃口不小。
朱敬則也因此有了批評的理由,指導思想則是儒家主張的中庸之道。他說,男歡女愛乃人之常情,關鍵在于要張弛有度。陛下已經有了薛懷義、張易之和張昌宗,應該可以心滿意足。像現在這樣衆人以性能力自薦,恕臣愚鈍,實在是不可理解。愚臣職在言谏,也不敢不奏。
女皇卻淡然一笑:是嗎?若非你直言,朕還不知道。[10]
于是重賞朱敬則,後來還讓他當了宰相。
呵呵,女皇并不糊塗,因爲她是武則天。
武則天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甚至就連她的這個稱呼也都獨一無二。沒錯,她是姓武,名字卻不叫則天。後者是她的尊号——退位後叫“則天大聖皇帝”,去世後叫“則天大聖皇後”。姓氏加尊号,就成了“武則天”。
這就等于稱唐太宗爲李太宗,唐明皇爲李明皇,其實不倫不類。但是沒有辦法,因爲不能稱她爲“周則天”。她建立的那個周朝,不但别人不承認,就連她自己,最後都隻好宣布放棄。同樣,我們也不能稱她“唐則天”,因爲“則天大聖皇帝”是武周的,不屬于李唐。[11]
至于她自己起的名字武曌,則幾乎從沒用過。因爲當她有資格發明這樣一個怪字時,已經沒人膽敢直呼其名。她本人當然也用不着。那時,她的自稱是“朕”。
也隻好叫“武則天”。[12]
然而就連這也大成問題。武則天,是則天皇帝,還是則天皇後、則天太後?都是,又不全是,不隻是。其實對于正統曆史學家,她就是一個麻煩的制造者。制造的麻煩也遠不止情人或名稱,而是把整個系統和程序都打亂了。[13]
這當然因爲她以女人之身而爲皇帝。事實上,中華帝國并不乏女性執政者,隻不過之前的呂後,之後的慈禧,都是女主而非女皇。女皇隻有武則天,也隻有她那個時代才會産生女皇。因此問題便很清楚:她爲什麽會當皇帝?
奪嫡之争
沒人想過武則天會當皇帝,包括她自己。這不僅因爲她既非皇族又是女人,更因爲她接手的大唐江山其實本是李世民的。太宗皇帝是那樣勵精圖治和深得人心,如果不是出了差錯,他的政權怎麽會被颠覆,又有誰能夠颠覆?
差錯出在接班人。
接班人原本不是問題,因爲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而且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長孫皇後嫡出。皇後爲人賢德,威望極高,太宗皇帝對她也十分敬重。因此于情于理于法,儲君都非嫡長子李承乾莫屬。時年八歲的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後兩個月就被立爲太子,便是證明。
可惜這位太子實在不争氣。太宗皇帝爲他先後聘請了數位名師進行教導都無濟于事,以至于徹底失望。他自己則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兩年後孤獨地死去。[14]
依照宗法,儲君之位便輪到皇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比承乾隻小一歲,而且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是父皇一直比較喜歡和看好的。事實上廢太子李承乾铤而走險,與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氣焰嚣張和步步緊逼不無關系。兵變失敗後,承乾曾對太宗作結案陳述:兒臣貴爲太子,還能有什麽圖謀?隻不過爲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爲儲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15]
唐太宗心裏不免咯噔一下。
朝中重臣也反對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和谏議大夫褚遂良。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李治時年十六歲,雖不失爲仁愛孝悌的良善青年,卻是出了名的糯米團子,一點魄力都沒有。唐太宗就曾對長孫無忌憂心忡忡地說:你們都勸我立治兒,可是治兒懦弱,奈何?[16]
然而長孫無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李治的溫厚文弱和一無所長。也許,他們伺候李世民已經很累,不想再來一位“雄主”。更重要的是,元老派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泰身邊卻集結了一大批以功臣子弟爲主的少壯派。這個班底就是他的“小艦隊”和小朝廷,随時準備搶班奪權,改天換地。這可是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17]
相比較而言,李治就要好控制得多。他沒有黨羽,沒有能力,也沒有經驗,隻能躲在元老派的大樹下,實現唐太宗和魏徵一貫主張的君臣共治。至于性格的柔弱或懦弱,則是可以非常善意地正面理解爲“仁孝”的。
這個算盤打得并不錯,隻是沒把武則天算進去。長孫無忌也好,褚遂良也罷,都不可能想到李治身邊會出現蛇一樣的女人。他們當然也想不到,李治雖然好控制,卻不是控制在他們手裏,而是控制在武則天手裏。結果,他們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卻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當然,這是後話。
李泰這邊也屢犯錯誤。他爲了讨得父皇歡心,奪取儲君之位,竟信誓旦旦地對唐太宗說:臣隻有一個兒子。将來兒臣壽盡之日,一定爲陛下把他殺了,傳位給晉王。
這話實在太假,精明過人的唐太宗卻信以爲真,滿心歡喜地告訴了褚遂良。他說:父子之愛,本是天性。泰兒爲了遂朕心願,居然提出作此犧牲,實在讓朕感動。
褚遂良立即警覺。沒錯,正因爲父子之情是天性,所以李泰必是作僞。于是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說:陛下失言。請問天底下,哪有殺了愛子傳位給弟弟的?何況承乾謀反,不就因爲太子之外另有奪嫡之人嗎?如果陛下要立魏王,那就非處置晉王不可,否則魏王和社稷都沒有安全。
如此一來,事情就嚴重了。其實動動腦筋就能明白:魏王現在是隻有一個兒子。将來呢?不再生了?如果像父皇李世民一樣,也生出十個八個來,難道統統殺了?就算李泰自己說話算數,他的兒子難道就坐以待斃?如果十幾個兒子都隻有死路一條,難道不會聯合起來對付晉王李治?
李治這邊也有問題。李泰已經許願死後讓位,李治難道就不緊不慢地等着哥哥去死?他難道就不會對哥哥之死做點什麽促進工作?如果李泰死前來不及殺掉那些侄子,他又将如之何?難道親自動手或者刀兵相見?都不可預料。
可以預料的是,按照李泰提出的方案,太宗皇帝百年之後必有一場骨肉相殘的血光之災。而且,由于預設了先後兩位儲君,朝中大臣必定會分爲兩派。到時候,兩派都會參加到宮廷鬥争中來,就連國家都有分裂的可能。因此,如果要立魏王李泰爲儲,那就隻有現在就殺了晉王李治。
唐太宗也明白了。他淚流滿面地說:我不能。[18]
李泰卻繼續上蹿下跳,甚至對李治進行恐吓:你平時跟漢王李元昌關系最好,現在他參與太子謀反被砍了頭,你就不害怕嗎?李治本來就膽小怕事,聞言果然愁眉苦臉,在父皇面前也戰戰兢兢。隻不過李泰沒有想到,他的自作聰明反倒提醒了李世民:如果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有危險。隻有立李治,才能保證三個兒子一生平安。[19]
于是,太宗皇帝毅然決定将太子和魏王同時廢黜,後者也被打發到了均州(今湖北省均縣)。事實證明,保全三個兒子的想法得到了實現:李治對兩個哥哥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甚至由于擔心他們衣服不夠,飲食不好,還特地請求父皇下令沿途有關部門給予特别關照。[20]
李治确實孝悌。
承乾和李泰的奪嫡之争終于偃旗息鼓,太宗皇帝卻感到筋疲力盡甚至心灰意冷。他私下對幾個心腹大臣說,你們看朕這三個兒子一個弟弟(漢王李元昌)都幹了些什麽!想想活着真沒意思。說完拔出佩刀,竟然要自盡。
大臣們立即上前攔腰抱住。
褚遂良則一把奪過佩刀,交給了李治。
長孫無忌馬上就看懂了褚遂良的這個動作,他自己也不願意錯過機會,于是當即問李世民:陛下究竟要立誰?
太宗皇帝脫口而出:我想還是立晉王。
長孫無忌立即表态:謹奉诏。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皇帝隻好對李治說:拜謝你舅舅吧!
李治就地向長孫無忌單膝跪下。
太宗皇帝又說:不知輿論會怎麽樣?
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孝,天下歸心已久。懇請陛下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見。如果有不同意的,臣萬死不辭。
太宗皇帝批準了這個提議,并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官員。李世民說:承乾悖逆,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打算在皇子當中另選一人爲儲君,諸位說誰最合适?
殿中一片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立爲儲。
懦弱的李治,就這樣成爲太子。[21]
其實,這個戲劇性的場面十分可疑,因爲太宗皇帝很快就反悔了,打算改立吳王李恪,結果又理所當然地被長孫無忌阻止。可以說,此刻的太子,後來的高宗,其實是被元老派推上台的。他們能夠這樣,一方面固然因爲唐太宗強調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另方面也因爲貞觀後期權力轉移:褚遂良掌握了動議權,長孫無忌則掌握了決策權。[22]
太宗皇帝的心軟和退讓,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也許,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英雄氣短。他隻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長孫無忌等人則隻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沒想到會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大唐王朝差一點就丢了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丢了性命。
天上掉下的餡餅卻既是李治的,也是武則天的。因爲女人雖然不能當皇帝,卻可以當皇後。
愚蠢的皇後
武則天原本并不能當皇後。她不是李治的女人,而是李世民的,進宮時隻有十四歲。據說,當時她的母親哭得死去活來,就像生離死别。小姑娘卻滿不在乎地說:去見天子焉知非福,何必哭哭啼啼地兒女情長?
母親楊氏馬上就不哭了。
之後的經曆便鮮有信史可言。官修史書遮遮掩掩,民間傳說五花八門,大體上可以确定的是:武姑娘被唐太宗冊封爲正五品的才人,賜号武媚,人稱武媚娘。她在宮中波瀾不驚無所事事地度過了十一年光陰,又在太宗皇帝去世後按照慣例進入感業寺削發爲尼,時年二十五歲。[23]
做尼姑當然不是武媚娘的心願,她的奮鬥目标至少也是正二品的嫔,或正一品的妃,還得是受寵的。但顯然,太宗皇帝并沒有給她機會。相反,随着老皇帝的駕崩,她的遠大理想也灰飛煙滅,多半隻能在青燈古佛前了此一生。
在一般的女人看來,這就是命了。
非比尋常的武媚娘卻是決不肯認命的,她的蜘蛛網也早就悄悄地搭在了一個年輕男人的身上。這個人當然就是後來的高宗李治,時間則應該是在太宗皇帝病重期間。當時李治以太子的身份在禦前親侍湯藥,武媚則因才人的職務而負責飲食起居。兩人頻繁相遇,或日久生情,或一見鍾情,或眉目傳情,甚至以身相許,都是完全可能的。[24]
唐後宮等級一覽表
一後 皇後
四妃 貴妃賢妃德妃淑妃 正一品
九嫔 昭儀 昭容 昭媛 修儀 修容 修媛 充儀 充容 充媛 正二品
二十七世婦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 正三品 正四品 正五品
八十一禦妻 寶林二十七人 禦女二十七人 采女二十七人 正六品 正七品 正八品
以上爲史籍所載的唐後宮制度,後期有所調整,省去嫔婦之類,改爲三妃、六儀、美人、才人四等。參看《唐六典》之《尚書吏部》、《内官》諸篇。
至于種種細節,官修史書照例語焉不詳,盡管文人墨客們更願意想象成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Cleopatra)那樣的香豔故事。高宗皇帝倒是必須對天下臣民有一個交代,他的說法是:當年朕作爲太子侍奉先帝時,與父皇的嫔妃從來就不曾目光相遇。先帝非常贊賞,遂以武氏賜朕。[25]
這當然是彌天大謊,而且那謊撒得并不高明。稍微動動腦筋就知道,既然先帝已經将武媚娘賜給皇太子,那又何必讓她去一趟感業寺?聲稱“未嘗迕目”更是此地無銀。如果你們倆從未有過意思,那麽,就算先帝有所賞賜,爲什麽不是别人,偏偏就是武媚呢?不打自招!
不過,高宗皇帝總算公開承認,他跟武媚娘是在先帝時代就認識的。後來的發展則極具戲劇性:第二年,新皇帝在太宗的忌日到感業寺爲父皇上香,兩人再次相遇。說了什麽沒人知道,隻知道武媚泣不成聲,李治潸然淚下。[26]
顯然,他倆在太宗皇帝榻前從未相互看過一眼,不折不扣是假話。相反,這對幹柴烈火即便未能幾番雲雨,至少也已心心相印,否則就不會有感業寺這一幕。
父皇榻下曾相識,感業寺中再度逢,這就是事實。
很難考證出這次重逢是偶然相遇,還是刻意安排。可以肯定的是,當年武媚在李治身上一定下過功夫。十四歲時就已經有了主見的她,當然清楚這位前途無量的年輕人,要比行将就木的老皇帝有用得多。因此,即便她未必樂意用身體作交換,也不妨礙她用感情作誘餌。而李治,這個多愁善感又初嘗禁果的大男孩,很自然地便成了她的俘虜。
武媚娘應該感到欣慰,因爲李治并沒有始亂終棄,反倒舊情難忘,她的命運也必将轉變。問題在于,皇帝也得遵守禮法。畢竟,那可人兒既是先帝之妾,又是出家之人。沒有正當理由和堅強後盾,重入後宮就是一廂情願。
這時,一個蠢女人幫了他們的忙。
這個女人就是王皇後。
王皇後出身名門,又是太宗皇帝親自挑選,無疑正派賢淑端莊大方,足以母儀天下。然而唯其如此,她在丈夫眼裏便未免缺少魅力,床上功夫更是無從談起。李治雖然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卻并不等于沒有性的需求,更不等于他就隻能湊合。不!他還有蕭淑妃。這個女人既跟他颠鸾倒鳳,也爲他生兒育女,正宮娘娘的肚子卻始終鼓不起來。
皇後認爲,這都是蕭淑妃害了自己。
于是,跟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樣,皇後想出了一個自以爲得計的馊主意:把那偷情的小尼姑接進宮來,讓她去跟小賤人蕭淑妃撕咬,以毒攻毒,自己坐山觀虎鬥。
有了皇後的支持,武媚娘很快就如願以償。她拿着那張舊船票,重新登上了後宮這艘豪華遊輪,并迅速升級爲九嫔之首的昭儀。李治也高興。朝思暮想的女人終于到手,成熟女性也比黃毛丫頭更懂得床笫之歡。結果,他就像蒼蠅掉進了蛛網,雖然那網很柔軟,很溫馨,還有點香味。[27]
王皇後卻得自己吞下苦果。她的主意也許不錯,隻可惜找錯了對象。沒錯,小尼姑剛進宮時,在皇後面前乖巧得就像一隻貓,也成功地讓皇帝疏遠了蕭淑妃,甚至并不像蕭淑妃那樣獨占皇帝。但是她的溫順、她的隐忍、她的一颦一笑都有一個遠大目标,那就是取王皇後而代之。
愚蠢的皇後終于發現自己是引狼入室,曾經相互仇視的兩個女人也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更加危險的情敵,卻可惜爲時太晚。武昭儀已經爲當今聖上連生三胎,李治這頭大尾巴羊也決心投入狼的懷抱,十頭牛都拉不回來。[28]
更何況,奇案也早就在宮中發生。
案情說起來很簡單。永徽五年(654)初,或者頭一年的年底,武昭儀生下了一位公主。某天,高宗皇帝興緻勃勃來看女兒,卻發現小公主死在襁褓中。李治大驚失色問:剛才誰來過?一衆宮女異口同聲回答:皇後陛下。[29]
這就是“殺嬰案”。
但,此案可疑。
事實上,嬰兒暴死,可能有多種原因。王皇後看望并擺弄過孩子,并不能證明她就是兇手。如果她當真狠毒到不惜殺人,那麽被殺的就該是武昭儀的兒子,而非女兒。何況王皇後再笨,也不至于蠢到将情敵的住處作爲犯罪現場。更何況從宮廷鬥争中的表現看,她根本就下不了這毒手。
指控武昭儀爲兇手也于理不通。盡管“虎毒不食子”并不一定适用于這個女人,卻不能低估她的智商。她可不是什麽傻乎乎隻知蠻幹的母老虎,而是一條可以在草叢裏隐忍潛伏很久,一旦開口就要見血封喉的毒蛇。那麽請問,掐死自己的孩子,以此陷害剛離開的皇後,這個贓栽得了嗎?
栽不了。因爲王皇後孤身一人看望擺弄孩子,實在太怪異了。以皇後之尊,臨嫔妃之室,身邊豈能無人伺候?身爲母親和下屬的武昭儀豈能不一旁作陪?皇後又豈能吩咐她們統統退下?漏洞破綻如此之多,這個贓可怎麽栽?[30]
因此公主之死,隻是一起意外事故。
事實上此案并未引起軒然大波,小公主也要到十年後才被追封。武昭儀很清楚,這時頂多能多給皇帝施加一點心理影響。畢竟,王皇後的謹嚴方正朝野聞名。要想扳倒這個最大的情敵,需要等待,也需要更大的陰謀。[31]
這個陰謀就是“厭勝案”。
厭勝是一種詛咒他人緻病緻死的巫術,具體做法則是将仇人的形象繪成圖畫或刻成木偶,然後紮針念咒。此案同樣撲朔迷離。能夠推測出來的,大約也就是紮滿尖針的木頭小人在王皇後的寝宮被當場搜出。木偶的形象是武昭儀還是高宗皇帝?是誰告發了厭勝之事?此事究竟是王皇後之母柳氏的馊主意,還是武昭儀對王皇後的設計陷害?官修史書一概語焉不詳,甚至其說不一,隻能留給後人任意猜測。[32]
此刻,是永徽六年(655)的六月。
舊案未了,新案又起,王皇後岌岌可危。那麽,這個雖然愚蠢卻尚屬良善的女人,能夠保住地位和性命嗎?決心置對方于死地的武昭儀,又能夠如願得逞嗎?
糊塗的谏官
武昭儀穩操勝券。
事實上從進宮那天起,她就一刻都沒閑着,而且很快就看清了形勢。首先,王皇後無懈可擊,卻也毫無魅力,并不被皇帝寵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其次,今後她的戰場就是後宮,而後宮不過方寸之地。第三,像她這樣的女人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隻有改善環境,才能站穩腳跟;也隻有步步爲營,才能克敵制勝。而且,這一點都不難。
的确,武媚娘天賦極好。早在太宗時代,她就明白能在後宮這是非之地制造是非的,不是皇後更不是皇帝,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奴仆,尤其是宮女。正因爲她們地位卑賤,所以無人防範;也正因爲她們人微言輕,所以無人懷疑。但當需要壓死駱駝的稻草時,随便抽出一根都能管用。
稻草需要培育,武昭儀當然會。
因此,她一開始就表現出與王皇後不同的做派。王皇後和她的家屬,仗着出身名門地位高貴,從來就不把下人放在眼裏。武昭儀卻非常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尤其是拉攏那些憎惡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人。結果怎麽樣呢?後宮布滿了她的親信,布滿了她的線人。而且奇案發生時,她們又都成爲證人,盡管那些奇案根本就經不起推敲。[33]
然而這樣更好。似是而非,才能疑神疑鬼。何況武昭儀十分清楚,她需要的隻是說法,或者暗示。
王皇後卻百口莫辯,隻能寄希望于朝廷大臣。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倒是站在王皇後一邊,可惜剛一交手就敗下陣來。這些元老重臣很可能把事情想簡單了,也把對手看簡單了。他們顯然沒有想到,李治竟會那麽受武昭儀的操控和影響,而且這娃娃犟起來會像一頭驢。因此,當高宗皇帝在退朝之後召集秘密會議時,這些人都掉以輕心。
其實高宗皇帝也稀裏糊塗。他的目的,當然是要廢了王皇後,另立武昭儀。然而給出的理由,卻不是殺嬰案或者厭勝案,而是皇後無子。此事本來就責任在他——長期睡在其他女人身邊,皇後哪來的兒子?這就難免底氣不足。再加上平時就忌憚那些元老派大臣,結果李治的一番話便說得軟弱無力結結巴巴,連他自己也覺得是強詞奪理。[34]
元老派立即舉牌反對。
挺身而出的是褚遂良,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王皇後出身名門,先帝所選,并無過錯。三句話都講得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尤其是王皇後曾經爲先帝披麻戴孝三年,符合大唐律法不得休妻的規定。李治無可反駁,隻好不歡而散。
武昭儀卻馬上就看明白了。
事情很清楚。首先,殺嬰案也好,厭勝案也罷,根本無法拿上台面,對王皇後也沒有殺傷力。李治在秘密會議上隻字不提兩案,說明連他也将信将疑。由此也可推測,小公主絕非其母所殺,否則豈非機關算盡反誤性命?要知道,昭儀的父親武士彟(彟音獲),可是呂不韋一類的投機家。這個木材供應商的女兒——聰明絕頂的武媚娘,決不會做賠本買賣。[35]
其次,李治這個男人是靠不住的。他優柔寡斷,沒有主心骨,心腸和耳朵都很軟,在女人的懷裏像個孩子,在元老派面前也一樣。這就隻能循循善誘又步步緊逼,床上軟磨堂前硬抗。更重要的是,必須把槍頂在他腰上。因此,第二天再議此事時,武昭儀就隔着簾子坐在皇帝身後了。
褚遂良大約不知此情,繼續慷慨陳詞,而且越說越激動也越不得體。他說,就算陛下要另立皇後,也得妙選名門望族之女。昭儀乃先帝舊人,衆所皆知。如果立她爲後,請問天下耳目如何遮掩,子孫萬代又會怎樣議論?
高宗皇帝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褚遂良卻隻管說自己的。他說,先帝臨終時,曾經拉着陛下的手對臣說:朕的好兒子好兒媳,今天就交給你了。先帝德音乃陛下親聆,想必不會忘記吧?微臣既辜負了先帝的厚望,又忤逆了陛下的聖意,羞愧莫名,無以自處,隻能将陛下所賜之象笏奉還,請陛下準臣告老還鄉!
說完,将朝臣專用的象笏放在地上,叩首出血。[36]
皇帝勃然大怒。
憤怒是必然的,因爲褚遂良把炮彈全砸在了他身上。這時不要說大唐天子,便是換了别人也會火冒三丈。更爲可惡的是,褚遂良開口先帝,閉口先帝,簡直就是不拿現任天子當皇帝。沒錯,我李治是不如父皇,卻不等于換個皇後的權力都沒有。如果連這都做不到,豈非更不如先帝?
李治的這些心理,褚遂良可曾想到?
顯然沒有。相反,他恐怕多多少少是倚老賣老,把皇帝當小孩子,自己擺老資格。當然,褚遂良這種态度未必是故意的,多半是習慣使然或有意無意。但這更可怕。如果所有的元老重臣都是這副德行,請問李治那皇帝可怎麽當?
褚遂良真是糊塗透頂。
不錯,李治是比較柔順,也比較懦弱,但并不等于他就沒有脾氣。事實上,柔弱的人往往倔強,正如剛毅的人往往豁達。何況隻要當了皇帝,再差的人也會威風八面。更何況正因爲他一貫被視爲綿軟,也就特别需要發發脾氣。
這一次,褚遂良便撞到了槍口上。
然而他還要火上澆油。誰都知道,李治的偷情亂倫既是公開的秘密,又是最不能公開的秘密。私生活,公開說,要到則天皇帝坐穩江山之後。此時則諱莫如深猶嫌不足,豈能哪壺不開提哪壺,當衆揭短?再說了,武媚娘能夠由尼姑變成昭儀,不就是王皇後一手操持的嗎?請問又作何解釋?
交出象笏更爲不智。這就不但是跟皇帝吵架,而且是跟皇帝翻臉了。好嘛!你不把朕當皇帝,朕當然也可以不把你當大臣。于是李治瞠目怒喝:來人啦,把他拉出去!
一聲嬌斥也從簾後傳出:還不殺了這野狗![37]
誰都聽得出,這是一個三十歲女人的聲音。
由于褚遂良的意氣用事和不講策略,一局好棋完全被他攪亂,元老派也頓時亂了陣腳。現在,問題已經由王皇後該不該廢,武昭儀該不該立,變成了褚遂良該不該殺。長孫無忌隻好趕緊來救老朋友的命,哪裏還能顧得上别的?
說起來褚遂良也算政治老手了,此番表現卻簡直愚不可及。他自以爲有先帝這個大後台、門第這根殺手锏,高宗和昭儀就會乖乖就範,服輸認栽,卻不知李治最讨厭拿先帝來壓自己,而大唐皇族最恨的就是門第。[38]
如此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當然必敗無疑。可惜此人至死都不覺悟。兩年後,被貶到愛州(今越南清化)的褚遂良上表自陳,字裏行間充滿哀怨,也充滿哀求。他說,當年承乾和魏王争當太子,是臣和無忌力挺陛下,扭轉乾坤。先帝大行之後,又是臣和無忌扶陛下即位于靈前。臣老了,自悔有忤聖意,懇請陛下看在往事的分上,多加哀憐。[39]
看來,褚遂良是想打情感牌,因此還特别提到太宗皇帝去世時,李治趴在自己肩上痛哭的事。可惜他又錯了。在皇權體制下,政治人物之間,尤其是君臣之間,是沒有交情和友誼可言的。如果對方是英雄,或許還能惺惺相惜,用理性喚醒,靠真情感動。然而李治不是。像李治這樣被先帝光環籠罩的,重提往事等于揭他老底,隻能讓他惱羞成怒。因此這封信送到長安之後,便如泥牛入海,全無消息。
據說,李治甚至連看都沒看。
顯慶三年(658),褚遂良在流放之地憂郁而死,享年六十三歲。這時,武昭儀成爲皇後已經三年。因爲并非所有的元老重臣都是褚遂良,官僚集團也不是鐵闆一塊。
寒心的功臣
奪宮之戰打響時,陣線似乎很分明。
天平明顯地傾斜。武昭儀這邊,隻有一幫新提拔的小人如李義府、許敬宗之流(詳見下章),再加上後宮微不足道的奴仆。高宗皇帝雖然支持她,卻軟弱無力搖擺不定。王皇後那邊則陣容強大,立場堅定的至少有太尉長孫無忌,尚書省副長官右仆射褚遂良,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來濟,門下省長官侍中韓瑗(讀如院),已占到國務委員的半數以上。
隻有一個人态度暧昧,他就是李績。[40]
實際上,李治在退朝後秘密讨論廢王立武一事,召見的宰相是四人。除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還有司空李績、尚書省副長官左仆射于志甯。然而李績卻請病假。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這個時候病了,這病生得蹊跷。[41]
李績确實有心病。
官階正一品的司空李績是大唐的開國元勳,之前則是瓦崗軍李密的部将,本姓徐,叫徐世勣(績的異體字)。瓦崗軍兵敗之後,大片土地和許多人馬仍掌握在李績手中。李績卻沒有趁機自立,也沒有視爲資本,而是交還給李密,讓李密獻給大唐。高祖皇帝大爲感動,于是将他封爲國公,賜予李姓,委以重任,看作貼心貼肺的家裏人。
太宗皇帝跟李績也情同手足。貞觀十七年(643)四月,晉王李治被立爲太子,李績則得了一種怪病。太宗聽說胡須灰可以治療,竟然自己剪了胡須送給李績。李績感恩戴德進宮拜謝,太宗卻說:我這也是爲了江山社稷。朕要把兒子托付給你。你不曾辜負李密,也不會辜負我。
李績當場感動得把手指都咬出了血。[42]
但,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十五日,也就是太宗皇帝去世的十一天前,李績卻突然接到命令,以正二品的特進官階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職務,調任疊州(今甘肅省疊部縣)都督。那個地方,距離長安一千三百多裏,因高山重疊而得名疊州,正可謂千裏之外,萬山叢中。[43]
調令來得蹊跷,李績卻沒有片刻的觀望猶豫,連家都沒有回就立即赴任。一個多月後,他又突然奉調回京,拜爲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而且繼續擔任國務委員。
唐代散官官階(貞觀十一年)
文官 品位 武官
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骠騎大将軍
特進光祿大夫→正二品從二品→輔國大将軍鎮軍大将軍
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三品從三品→冠軍大将軍雲麾将軍
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正四品上、下從四品上、下→忠武将軍、壯武将軍宣威将軍、明威将軍
中散大夫、朝議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正五品上、下從五品上、下→定遠将軍、甯遠将軍遊騎将軍、遊擊将軍
朝議郎、承議郎奉議郎、通直郎→正六品上、下從六品上、下→昭武校尉、副尉振威校尉、副尉
朝請郎、宣德郎朝散郎、宣義郎→正七品上、下從七品上、下→緻果校尉、副尉翊麾校尉、副尉
給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務郎→正八品上、下從八品上、下→宣節校尉、副尉禦侮校尉、副尉
儒林郎、奉仕郎文林郎、将仕郎→正九品上、下從九品上、下→仁勇校尉、副尉陪戎校尉、副尉
“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都是散官官階。散官與實際官職不同,用于勳位的判定和獎賞,形成“品位”體系,與“職位”相對,萌生于秦漢魏晉,由來已久。參見閻步克《品位與職位》和《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
這一天,是貞觀二十三年的六月二十日。此前,他就已經改任洛州刺史兼洛陽宮留守,時間在六月一日以後。也就是說,李績根本就沒有可能到達疊州。他隻不過離開長安旅遊了一趟,就官複原職,還升了半級。這就實在怪異。因此我們不能不問:這一個多月時間内都發生了什麽?[44]
太宗駕崩,高宗即位。
事實上李績的七上八下,就是太宗皇帝一手安排。他深知此人的特點是重感情講義氣,因此在四月份病重期間對太子李治說:李績才智有餘,你的恩德不足,我死之後他未必對你效忠。所以,朕現在就把他貶到天荒地老去。如果立即上路,你就提拔重用;如果觀望猶豫,那就隻能殺了![45]
忠心耿耿的李績,差一點就人頭落地。
李世民的這一安排,不過雄猜之主的慣用伎倆。然而由此造成的深遠影響,卻是這位千古一帝沒有想到的。
首先,朝廷的格局變了。
變化是微妙的。此前,李績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同屬元老集團,在奪嫡鬥争中也同屬晉王派。但,拜爲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之後,就成了僅次于首相的次輔。到永徽四年(653)二月拜爲司空,便更能與長孫無忌分庭抗禮,因爲司空和太尉的官階都是正一品。因此,李績如果與長孫無忌他們不再同心同德,武昭儀便大有空子可鑽。[46]
實際上李績的心态已經改變。自從看透了皇上的心思而迅速離京,他的心就寒到了零度以下。是啊,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江山社稷與我無關,遠離是非才是全身之道。他李績已經犯不着爲李唐王朝出生入死,也犯不着跟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幫飛揚跋扈的家夥攪在一起。因此,當他察覺到秘密會議是要讨論廢立皇後時,就非常及時地生了病。
結果,武昭儀的命運也變了。
武昭儀其實差一點就當不上皇後。因爲李治的禦前會議不歡而散後,未能與會的另外兩位宰相——中書令來濟和侍中韓瑗,也通過面見皇帝或上書朝廷主動表明了态度。态度當然是反對廢王立武,而且立場堅定,言辭激烈,從殷纣王一直說到漢成帝,簡直就是在給李治上曆史課。[47]
這事非同小可。正如《隋唐定局》一卷所說,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除尚書省長官尚書令曾由李世民擔任,因此長期無人填補空白外,門下省長官侍中、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都是當然的宰相,即可以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國務委員。尚書省副長官左右仆射如果“同中書門下三品”,也一樣。
所以,中書令來濟、侍中韓瑗站在太尉長孫無忌和尚書省右仆射褚遂良一邊,就幾乎等于宰相群體同仇敵忾,三省一緻反對另立皇後。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對派,高宗皇帝不能不倒抽一口冷氣,甚至打算放棄努力。
是的,如果沒有李績的話。
沒有證據表明是武昭儀讓皇帝去見李績的。但以武媚娘嗅覺之敏銳,不會看不出李績病得蹊跷;而以英國公地位之崇高,李績的态度将是關鍵的一票。總之,皇帝不恥下問地向李績道出了自己的煩惱:朕想立武昭儀爲皇後,可是顧命大臣都不同意,是不是該就此止步?[48]
李績說:這是陛下家事,何必再問外人?[49]
平平淡淡一句話,卻立馬點醒夢中當局。是呀,朕的家務事,何勞國務委員和三省六部過問?同時,李績這個不是态度的态度也等于變相地告訴李治:并非所有的元老重臣都一邊倒地反對廢王立武,皇帝陛下不妨獨斷專行。
一言興昭儀,武媚娘鹹魚翻身。
不過,媚娘畢竟是媚娘。就在李治下诏立她爲皇後的第三天,即永徽六年(655)的十月二十一日,新皇後上表請求褒獎韓瑗和來濟。她的說法是:對抗聖意,風險很大,極爲不易。若非公忠體國,豈能做到,又豈能不賞?[50]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韓瑗和來濟卻一身冷汗。因爲按照這個邏輯,最該獎賞的就是褚遂良,怎麽沒有他的份?因此很清楚,新皇後這是黃鼠狼在給雞拜年,隻不過反對派已經無計可施。何況韓瑗還心存幻想,希望自己的讓步能夠換來褚遂良待遇的改善,盡管其實并不可能。[51]
來濟和韓瑗估計得不錯:武皇後不會放過仇人,無論他們是情敵還是政敵。實際上沒過多久,王皇後和蕭淑妃就死于非命。兩年後,韓瑗和來濟被貶。四年後,長孫無忌也被謀殺,辦法是劉邦和曹操都用過的:誣以謀反。
韓瑗也被牽涉到這個案子裏,隻不過其時韓瑗已死,曾經的昭儀沒能砍成他的頭。來濟的下場要好一些。他在與突厥作戰時爲國捐軀,沒給武後留下誣以謀反的機會。[52]
當然,新皇後此刻還顧不上這些,她正忙着加冕呢!
十一月一日,帝國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禮使英國公李績将皇後玺绶恭敬地遞給武昭儀,然後盛裝的新皇後來到肅儀門,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主的祝賀。這種朝拜皇後的儀式是由她别出心裁首開先例的。武媚娘,這個木材商平凡的女兒,老皇帝卑賤的侍妾,感業寺寂寞的尼姑,唐高宗寵愛的情人,終于一步登天,成爲大唐王朝的國母。[53]
這一年,她三十一歲。
現在,作爲女人,武則天已經到了頂峰。精力旺盛才智過人又不甘寂寞的她,便隻好去做男人的事情。
那麽,她的男人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