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叫“第一帝國”。[1]
帝國在中華文明史中占據的分量很重。它曆時長達兩千一百三十二年,是三千七百年的大約十分之六。之前的戰國,是邦國向帝國的轉變階段。戰國之前,西周、東周、春秋,是邦國時代。西周之前,是早期國家時代,其中商是部落國家聯盟,夏是部落國家。再往前追溯,所謂“三皇五帝”是在史前史,不在文明史。
因此,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可以統稱爲“前帝國時代”。夏以前,則是“前國家時代”。
前帝國時代和前國家時代的故事,構成了本中華史的第一部“中華根”。這是一段艱難而迷人的旅行。《祖先》是破冰之旅,《國家》是巡航之旅,《奠基者》是尋根之旅,《青春志》是心靈之旅,《從春秋到戰國》是高手過招,《百家争鳴》是頭腦風暴。百家争鳴之後,秦并天下。
進入帝國時代,海面便變得開闊。
是的。本中華史第二部六卷将要展現的,是八百年的曆史。這裏面,有兩個短命的王朝(秦和晉),一個或兩個長命的王朝(西漢和東漢),還有天下三分(三國)和南北對峙(南北朝),内容足夠豐富,視野足夠開闊。
但,開闊未必是好事,因爲容易迷失方向。
把握方向的唯一辦法是看清目标。目标是什麽呢?三千七百年以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因此,當我們走到秦并天下的曆史關頭時,不禁要問:有選擇嗎?
好像沒有。
沒錯,我們确實選擇過,也探索過,實踐過,西周創立的封建制度或邦國制度就是。是啊,三級所有,層層分權,各自爲政,包産到戶,處處都與帝國制度相反。這種制度如果試驗成功,豈非可以走上另一條路?
可惜,并無可能。
爲什麽沒有可能,本卷已經作了解釋:通過戰争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是世界曆史的大勢所趨。不同的是,我們民族在帝國之前還有過邦國。
邦國制度是中國人的獨創,正如城邦制度是希臘人的發明。邦國與城邦的明顯區别,也包括東周列國與印度列國的區别,以及與西亞的區别,就在于各邦國之上,還有一個“天下共主”,這就是周王國和周天子。
這樣一個“莫非王土”的天下,以及“奉天承運”的天子,是世界其他民族在“前帝國時代”所沒有的,更是城邦制度的希臘沒有的,堪稱獨一無二。
結果是什麽呢?
與亞述帝國、波斯帝國、孔雀帝國等等相比,中華帝國更具有法理上和心理上的正當性。是的,天子原本就有,也必須有。戰國無天子,天下就争戰不休,亂作一團。帝國的誕生,無非是把天子從周天子變成了秦始皇,或者漢高祖,有什麽不可以呢?
于是,看起來處處相反的邦國制度,反倒成了帝國的奠基石和鋪路石。中華帝國,也因此而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帝國都要成熟,都要更像帝國。
這是幸呢,還是不幸?
這是命運,還是選擇?
也許,隻有駛進開闊的海面,回過頭才能看清楚。此前,卻不妨回憶一下劉邦與英布的陣前對話。
劉邦問:你何苦要造反?
英布答:老子想當皇帝!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