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皇帝,反封建,大一統。
興亡隻在頃刻間
大秦帝國像“泰坦尼克号”一樣沉沒了,迅速異常,沒有商量,就像他們當年的橫空出世。
請看時間表——
前230年,秦滅韓。
前228年,秦滅趙。
前225年,秦滅魏。
前223年,秦滅楚。
前222年,秦滅燕。
前221年,秦滅齊,嬴政稱帝。
前210年,秦始皇卒,秦二世立。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
前207年,秦去帝号,改稱秦王。
前206年,秦亡。
這就是說,從王國變成帝國,秦隻用了九年工夫;從稱帝到滅亡,也不到十五年。
如此結局,恐怕是秦始皇沒有想到的。
事實上,嬴政對自己的帝國信心滿滿。他的自信,在稱帝之後的第一份诏書中表現得不容置疑。
诏書的内容,是要廢除谥号制度。
所謂谥号,就是中國古代君主、貴族和名人死後,被授予的一個蓋棺論定的稱号,比如平王的平,文公的文,襄子的襄。有了谥号,此人就有了一個曆史的評價。最好的是文和武,叫“靈”的則不靈。春秋時期的晉靈公、鄭靈公、陳靈公、楚靈王,都是死于非命。
曆史總是會有價值判斷的,哪怕委婉隐晦。
然而秦始皇卻不以爲然。因爲君主的谥号并不能由自己在生前商定,隻能在死後由他人議決。所以嬴政認爲這是“子議父,臣議君”,很不可取。
問題是谥号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區别不同世代的君主。比如周,文王之後是武王,武王之後是成王,成王之後是康王。如果都叫周王,就不知誰是誰了。
同樣,沒有了谥号,秦的皇帝難道都叫秦皇?後人讀史的時候,怎麽弄得清呢?
秦始皇卻自有辦法。他說——
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1]
好一個“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看來,他根本就沒想到大秦帝國會有死掉的那一天。
然而怎麽樣呢?
二世而亡。
實際上,秦二世繼位的第二年,陳勝吳廣就反了。義軍大旗一舉,天下雲集響應,星火頃刻燎原。兩年後,秦相趙高謀殺了二世皇帝,立子嬰爲秦君,去帝号,稱秦王。也就是說,僅僅風光了十四年,大秦就一落千丈,由帝國重新變成了王國。更可悲的是,降格爲王國的秦并沒能苟延殘喘,子嬰也很快就向劉邦投降。這位可憐兮兮的亡國之君,其實隻當了四十六天秦王。
子嬰投降一個月後,項羽率諸侯聯軍入秦。他像一頭野豬一樣地闖了進去,掠财寶,擄美女,焚宮室,屠鹹陽,殺子嬰,盡滅秦宗族。然後分封天下,自号霸王,都于彭城,史稱“西楚”。原來的秦王國則分裂成三個封區,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将,号稱“三秦”。[2]
一個龐然大帝國,就這樣土崩瓦解。就連被秦始皇廢除的谥号制度,也在漢代恢複,并延續到清末。漢武帝的武,漢獻帝的獻,就是谥号。
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想當初,秦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公元前241年,楚國牽頭,與趙、魏、韓、衛組成五國聯軍,以考烈王爲總司令,春申君爲參謀長,合縱攻秦。聯軍兵臨函谷(在今河南省靈寶市),氣勢洶洶地準備破門而入。秦人處變不驚,坦然開關迎敵,五國聯軍竟魂飛魄散,不戰而走。秦人不費吹灰之力,各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3]
現如今,秦又是何等的不堪一擊!屠城的項羽,本不過一介武夫;首義的陳勝,本不過一名戍卒;受降的劉邦,則不過帝國一個小小的亭長。秦制,十裏一亭,十亭一鄉。亭長,是比鄉長還低的“股級幹部”,卻取秦皇而代之,成爲新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這裏面,難道沒有曆史的玄機?
如果有,那又是什麽?
太陽又西升
跟周一樣,秦也是“西邊升起的太陽”。
秦人大約一直是生活在西方的,來曆卻不甚了然。據說,他們的先祖叫大費,也就是跟随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伯益的父親是舜的司法部長臯陶,也叫大業。臯陶的母親是颛顼的孫女,叫女脩(讀如修),因爲無意中吃了一隻玄鳥蛋,便懷孕生下了臯陶。[4]
這故事跟商族的傳說如出一轍,不免讓人懷疑是“山寨版”。但伯益被舜“賜姓嬴氏”,卻值得注意。
秦族當然姓嬴,卻未必是舜之所賜。嬴字從女,很顯然不是父系的氏,而是母系的姓,就像炎帝的姜,黃帝的姬。姜即牧羊女,姬是美女族,那麽,嬴是什麽?[5]
請看金文的嬴字——
如此複雜多變的字形,實在讓人看得眼花缭亂。文字學家的解釋則有兩種,多數學者認爲嬴就是蜾蠃(讀如果裸,細腰蜂),但也有人認爲是龍。不管怎麽說,都證明秦族起源很早,而且是由母系氏族變成部落的。
變成部落的這個族群,也像炎帝族和黃帝族一樣,有了自己的圖騰。隻不過我們不知道這圖騰是蜾蠃,還是龍。也許,就像楚人的圖騰是熊,秦人的圖騰是龍。這個說法如果成立,那麽,秦族竟是“龍的傳人”。他們當中出了個“祖龍”(秦始皇),倒像是天意了。[6]
不過在堯舜禹的時代,秦還隻是“潛龍”。在後來的戰國七雄中,他們的起點甚至比楚還低。楚在西周初年可是受封了的,雖然隻是個子爵,或者因爲被視爲蠻夷而稱楚子。秦卻直到周孝王的時候才受封,号稱秦嬴,爵位最多是大夫,封邑則叫秦。其地,在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也有人說是今甘肅省天水市隴西縣秦亭。[7]
秦君被正式封爲諸侯,是在公元前770年。這時,平王已經東遷洛陽,周人的老根據地也被西戎占領。于是周平王對護駕有功的秦襄公說:秦國如果能從那些野蠻人手裏收回失地,那麽岐山以西就都歸你們了。
哈!秦人得到的封地,其實是淪陷區。
已經無法确知周平王當時的想法。也許在他看來,被西戎占領的岐山和豐水一帶,自己反正是無力收回了,不如當作一張空頭支票開出去。秦人有能力變現固然好,變不了現自己也沒虧。至少,人情總是做了的,而且分文不花,是順水人情。
秦的先君卻非常争氣,他們還真把周的失地收了回來,然後如約将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自己則把領地擴展到岐山腳下。這時的秦,才算正式成爲周天下最西邊的一個邦國,不但有爵位,而且有地盤。
這是秦文公十六年(前750)的事。後來的秦,便不斷向東發展。公元前714年,秦甯公遷都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陽平鎮)。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今陝西省鳳翔縣南)。等到他們遷都鹹陽時,秦已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孝公也被周顯王封爲西伯(西方霸主)了。
與此同時,他們也成了周的掘墓人。
這當然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因爲就算周王室在劫難逃,也未必就一定該死在秦的手上。齊、楚、趙、魏、燕、韓,哪一個沒有狼子野心,哪一個不是虎視眈眈,又哪一個實力不雄厚?既然号稱“七雄”,就不會是省油的燈。
事實上,當時疆域最廣的,是楚。其次,才是秦,還有趙。再次是齊、魏、燕。但即便是齊,也兼并了宋,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地盤最小的韓,也滅了鄭。楚之滅國更多,老牌的邦國陳、蔡、魯,還有兼并了吳國的越,都被他們收入囊中。這難道是弱者?
再說兵力。據統計,七國之中,兵最多的是楚,一百萬。其次齊、魏,七十萬。再次是秦,六十萬。然後是趙,四五十萬;韓和燕,三十萬。因此,即便最弱的燕和韓聯手,兵力也與秦相當。如果六國合縱,總兵力可達三百四五十萬衆,比秦的五倍還多,怎麽就抵擋不住呢?[8]
顯然,這需要一個解釋。
蠻族刷新曆史
秦能夠成功,也許因爲他們是“野蠻人”。
的确,蠻族是有可能改寫曆史的,盡管并不一定都改得好。但可以肯定,一個蠻族如果善于學習,又能保持蠻野的精神,那麽,他們就會戰勝和超越自己的老師,并在老師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先進的文化來。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後來的阿拉伯人和歐洲人,都如此。
同樣的劇本也在中華大地上演。夏代,東邊的商人是蠻族;商代,西邊的周人是蠻族。結果,卻是商文明優于夏文明,周文明又優于商文明。看來,文明的延續、發展和創造需要新鮮的血液,哪怕它來自所謂“夷狄”。
秦成爲邦國的東周,便正處于這個當口。
請看地圖——
這張地圖顯示的,是東周和春秋的天下大勢。不難看出,這時生活在所謂“中國地區”的諸夏和諸華,差不多都已日薄西山。其中境況最差的如陳、蔡、曹,早就淪爲三等國。好一點的如周、鄭、宋、衛、魯,也隻是二等國。一等國是誰呢?晉、楚、齊、秦、越。
這五個一等國,大都在“中國”周邊,甚至不是“華夏正宗”。楚是南蠻,而且北邊有盧戎,南邊有百濮。越是東夷,而且北邊有淮夷,南邊有百越。齊也是東夷。他們的開國之君雖然是姜太公,但一到封區就把自己東夷化。吞并了膠東半島的萊夷之後,便更是夷夏不分。
此外還有燕,雖然号稱西周開國元勳召公奭(讀如紹公是)之後,卻其實生活在山戎地區,與“中國”之間也有北戎、白狄和赤狄隔絕,根本就是“化外之地”。整個春秋時期,幾乎聽不到他們的任何消息。然而一到戰國便勃然崛起,成爲七雄之一,這裏面難道沒有原因?
與燕相似的是秦。隻不過燕人是北遷的諸夏,秦人則恐怕原本就是西戎。他們最早生活的地區(今甘肅省禮縣東北)像“犬戎”一樣被叫做“犬丘”,後來又因爲善于養馬而被冊封在秦,無非說明秦人原本是遊牧民族,他們的封區則不過周的牧區。
秦,是由牧民變農民,牧區變邦國的。
變化很可能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一方面,處于戎狄包圍之中的姬周,很希望通過“和平演變”化敵爲友;另一方面,西戎當中最有頭腦的嬴秦,也很願意向先進的華夏文明學習。你有情,我有意,雙方一拍即合。
于是,平王東遷前後,周秦兩族度過了一個不短的蜜月期。秦的“華夏化”,應該就是在這時完成的。隻不過,作爲被犬戎和骊戎包圍,而且與戎狄雜居的遊牧民族,他們與姬周的同化不可能那麽徹底。周的殘餘最後被秦收拾得一幹二淨,也并非偶然。
這就是春秋戰國之際的中華文明圈。處于中心地帶的“傳統中國”(周、鄭、宋、衛、魯)衰朽,敗落,萎縮。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則是華夏化的東夷(齊、越)、南蠻(楚)、西戎(秦)、北狄(燕)。
例外的是晉。
晉是五大國中唯一的姬姓國,也一直以華夏正宗自居。然而晉國卻是與白狄和赤狄接壤的,在長期的戰争中也難免“戎狄化”,甚至在建國之初就已經因地制宜,夷夏不分。晉,其實也是“混血兒”。[9]
何況即便是高舉“尊王攘夷”大旗的晉,到春秋末年也面臨崩潰。分裂後的三晉(魏、趙、韓)則最先被秦所滅。夷狄化的華夏,還是鬥不過華夏化的夷狄。
如此說來,文化越是落後,就越有希望?
也不見得。
事實上春秋五大國中,文化最落後的不是秦,而是越。所以,越的興起非常迅速。從閃亮登場到滅亡吳國,隻用了二十一年。然而勾踐死後直到滅亡,越都停滞不前,乏善可陳。他們的崛起和輝煌,跟另一個華夏化的蠻夷吳一樣,都隻在頃刻之間,可謂昙花一現。
持續輝煌的是楚,最後勝出的是秦。秦滅了楚,楚滅了越。楚滅亡越,是在商鞅變法之後沒多久。這是一個臨界點,也是一個分水嶺。此後,楚便開始走下坡路,秦卻如奔馳的駿馬、飛駛的列車,風馳電掣,一往無前,幾乎沒有誰能夠阻擋他們的步伐。
秘密莫非就在于此?
正是。
憤而崛起
秦的崛起确實始于變法,而變法是被逼出來的。
這一點,秦孝公在他的“求賢令”中說得很清楚。他的說法,叫“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因此,如果有誰能“出奇計強秦”,孝公願意“與之分土”。[10]
秦,真被諸侯看不起嗎?
是的。比如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既是參戰國,也是戰勝國。然而一個半月後的踐土之盟,與會的不但有霸主國晉,有同盟國齊、宋,還有中立國和戰敗國魯、蔡、鄭、衛、陳,卻沒有秦。[11]
沒有也不奇怪。事實上,秦君雖然已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爲諸侯,諸侯卻并不把他們看作諸侯,也不願意跟他們平起平坐。結果,是秦人沒資格參加“中國”的盟會,哪怕這時的秦君是穆公。後來被追認爲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當時恐怕是被看作暴發戶的。老牌的、正宗的華人華族,哪裏看得起這樣的“半吊子”。[12]
這當然是一種歧視。
幸運的是,面對歧視,秦人沒有垂頭喪氣,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自甘堕落,他們的選擇是奮發圖強。
圖強的第一步,是找出受人歧視的原因。
原因也有兩個。
第一是文化落後。比方說,商鞅變法之前,秦人的生活方式,還是公公婆婆、兒子媳婦、兄弟妯娌都住在同一間屋裏。這當然多半是遊牧時代住帳篷的習俗,但在“設男女之大防”的華族眼裏就不文明。[13]
第二是政治混亂。從公元前425年(也就是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和晉國大夫趙襄子去世那一年)起,秦國四十年間不得安甯。一個國君(懷公)被迫自殺,一個太子(獻公)不能繼位,還有一個國君(出公)和他的母後一起被殺,并沉屍深淵。結果,是魏武侯趁秦國内亂之機,奪回了被秦穆公搶走的一大塊地盤。[14]
文化落後,當然因爲他們原本是蠻族;政治混亂,則因爲貴族專政擅權,國君大權旁落。因此,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
變法的具體内容,我們在《從春秋到戰國》一書中已經說過。簡單地說,就是廢領主制,行地主制;廢封建制,行郡縣制;廢世襲制,行任命制。廢領主制,原先隸屬于貴族的臣民直屬中央,人民就是國君的。廢封建制,卿大夫的采邑變成郡縣,土地就是國君的。廢世襲制,所有的官員都由中央任命,權力就是國君的。土地、人民和權力都集中到國君手裏,當然是集權。
集權以後的國君,手裏就有了指揮棒。這根揮灑自如的指揮棒,就叫“軍功”。有軍功,農民也能封侯;無軍功,貴族也沒面子。于是秦人個個“勇于公戰,怯于私鬥”,也就是隻爲國君戰鬥,不爲自己戰鬥;隻殺外國人,不殺秦國人;隻爲高官厚祿殺人,不爲蠅頭小利殺人。[15]
殺人機器呀?
正是。秦國的軍功是按人頭計算的,殺敵一人晉爵一級。隻要拎着敵人的腦袋來,就可以邀功請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樣的“虎狼之國”,哪裏還有對手?[16]
六國之敗,也就理所當然。
顯然,沒有商鞅的變法,就沒有秦國的崛起。問題是郡縣制度非自秦始,楚、晉、齊,都比秦早。變法的也不是隻有秦一家。魏的李悝(讀如虧),楚的吳起,也都比商鞅早。那麽,最後勝出的,爲什麽是秦呢?
也許,這裏面有文化的原因。
文化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影響,是很奇怪的。大體上說,是太少了固然不行,太多了也有麻煩。越,就吃虧在文化太少;楚、宋、魯,則吃虧在太多。宋是殷商故國,魯是周公之後,楚則是撿了便宜。春秋時期,周的王子朝叛亂。兵敗之後,他攜帶王室的大量典籍、器物、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前來避難。結果,原本是“蠻夷之邦”的楚,成爲華夏文明的第三個重鎮。
于是,儒家生于魯,墨家生于宋,道家生于楚。
秦有什麽呢?
一片空白。
有空白,就會有人來填補。填補秦國文化空白的,就是法家。法家是沒有地域性的。誰肯出大價錢,他們就爲誰出謀,爲誰劃策,爲誰賣命。李悝爲魏相,申不害爲韓相,吳起奔楚,商鞅奔秦,都不足爲奇。
然而最适合法家的還是秦。
法家在先秦諸子中是比較異類的。儒家、墨家、道家,都是理想主義者和複古主義者。道家向往太古,墨家向往禹世,儒家向往東周。法家卻是實用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他們的主張,是面對現實,規劃未來。因此,道家講天道,墨家講帝道,儒家講王道,法家講霸道。
法家講霸道,秦國要圖強,自然一拍即合。
何況秦的民風原本彪悍質樸。直到戰國,他們的藝術也不過是敲瓦罐兒再加吼唱。這說明秦人并沒有被華夏文明雅化。沒有雅化,也就沒有軟化,正好訓練爲生産工具和殺人武器。甚至就連秦的人才匮乏也成了優勢,因爲可以招聘四方,廣納天下;而重用客卿的結果,則是進一步打擊了貴族,加強了君權,可謂一箭雙雕。
于是法家大顯身手,大展宏圖。其實他們的王牌,無非君權至上;手段,則無非高官厚祿和嚴刑峻法。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高壓之下,必有良民。商鞅和孝公有此霸王條款和軟硬兩手,便不難把秦國變成一家農場和一座軍營。舉國上下,步調一緻,紀律嚴明,令行禁止,雷厲風行。隻要國王一聲令下,便猛獸般地撲向敵人。
這樣一種蠻不講理的橫行霸道,也是沒人擋得住的。
曆來就被華夏諸侯看不起的秦,最終鹹魚翻身。而且這條小小的鹹魚,還吃掉了所有的大魚。現在他們要做的,已不是爲華夏文明輸血,而是換血。
秦始皇革命了。
一号文件
革命是在滅齊以後。
齊,是最後被滅的王國。此前,韓、趙、魏、楚、燕,都已經變成了秦的郡縣。齊國并入秦的版圖後,“中國”就不再是多個國家,而是一個國家。這可是從來就不曾有過的事,也标志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這樣一個時候頒發的命令,便堪稱“一号文件”了。
一号文件的内容,是嬴政的名号。
名号确實是重要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嬴政要求更改自己的名号,也有道理。因爲他的成功,确實“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仍然叫王,則何以“稱成功,傳後世”?
于是朝野上下,一緻同意更名。
但怎麽改,卻有不同意見。
群臣和博士們的建議是叫“泰皇”,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爲此前人主的最高稱号,一是王,二是帝,三是後(本字爲“後”,不是繁體字“前後”之“後”的簡寫)。夏代稱後,商代稱帝,周代稱王。現在,夏商周都已是明日黃花,後也好,帝也好,王也好,豈能再用?
那麽,有更高級的稱号嗎?
有,皇就是。三皇之後是五帝,五帝之後是三王,三王之後是五霸。五霸低于三王,三王低于五帝,五帝低于三皇。由此可見,皇最高級。三皇中,泰皇又最尊貴。以此爲号,嬴政應該滿意。
可惜,嬴政并不滿意。
不滿意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對一切舊東西都嗤之以鼻。在嬴政看來,他的事業是開天辟地,前無古人的。制定名号,豈能一點想象力和創造性都沒有?
必須發明創造,還得嬴政自己來。
結果,是叫“皇帝”。
這是一個複合詞。其中,皇是形容詞,是定語;帝是名詞,是主語。所以,皇帝也可以簡稱爲“帝”。皇帝之國叫帝國,皇帝制度叫帝制,原因就在這裏。
但,帝不是商代的稱号嗎?怎麽還可以用?
因爲帝的本義是“締造者”,這當然很對嬴政的心思和胃口。何況在商代,帝既指人主,又指天神。天神是上帝,人主是下帝。人神共用的稱号,嬴政當然喜歡。
于是,他一筆圈中了“帝”字。
其實殷商的元首,是稱帝也稱王的。比如被周武王滅了的那位,就既叫帝辛,又叫纣王。周天子則隻稱王,不稱帝。帝者天号,王者人稱。周人敬天,豈敢僭越?
嬴政卻不管那一套,因爲他實在不能再稱王。王,并非至尊之号。起先,大一點的酋長都可以稱王,是爲部落王。後來,大一點的國君也可以稱王,是爲諸侯王。就算曾經獨自稱王的周天子,也無法跟現在的嬴政相比。周王是“共主”,嬴政是“獨主”,一樣嗎?
也隻能稱帝。但不能稱下帝,得叫皇帝。皇的本義是燦爛輝煌,皇帝即“皇皇大帝”,當然比下帝好。
實際上皇帝一詞,古已有之。炎黃二帝中的黃帝,本來就叫皇帝,即“偉大的締造者”。後來“皇帝”多了,隻好把他的名稱改成“黃帝”,意思是“天下之中體現了黃土之德的偉大締造者”,或“中央大帝”。
黃帝成了中央大帝後,其餘那些偉大締造者,便被安排到東西南北四方,分别爲赤帝(火)、青帝(木)、黑帝(水)、白帝(金),與黃帝合爲“五帝”。
問題是,物以稀爲貴。偉大締造者多到五個,便未免掉價。爲了再設一個等級,隻好把“皇”這個形容詞當名詞用。“三皇五帝”的說法,就這樣被發明出來。[17]
沒有證據表明,嬴政對這段曆史有過研究。也許當時的他,隻不過自認爲“功高五帝”,又不好意思“比于三皇”,這才發明出介于二者之間的“皇帝”來。
皇帝,即皇和帝,是皇也是帝。
不過這樣一來,皇,也就永遠地由形容詞變成了名詞,甚至皇帝的代名詞。它的使用比“帝”還頻繁,比如皇家、皇族、皇室、皇宮、皇朝、皇位、皇袍、皇權。
這大約是嬴政沒想到的。
嬴政當然也想不到,他這個“始皇帝”隻傳到第二代,他的帝國就一命嗚呼。同樣意味深長的是,秦雖二世而亡,皇帝這個名詞卻延續了下來,沒有一個人主張更改。
如此看來,嬴政的“一号文件”,豈非意義重大?
當然。
表面上看,嬴政由秦王改稱皇帝,不過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他需要有一個足以“稱成功,傳後世”的稱号,就像古羅馬的勝利者需要一座凱旋門。但如果事情就這麽簡單,則後世的開國之君,豈非也可以見樣學樣,把皇帝換成别的什麽頭銜?爲什麽沒人改呢?
因爲沒有必要。
那麽,嬴政的變更名号,就有必要嗎?
很有必要。
事實上,當秦王嬴政将韓、趙、魏、楚、燕、齊都收入囊中時,天下和秦便都變了。此前是邦國林立,現在是獨此一家。那麽,秦在“之一”的時候叫王國,“唯一”的時候難道還叫王國?顯然不能。
那叫什麽?
帝國。
這當然是大變革。性質變了,稱号也得變。伯國的元首是伯,侯國的元首是侯,公國的元首是公,王國的元首是王。帝國的元首呢?當然得叫皇帝。
因此,元首叫不叫皇帝,就看你要不要帝國。後來的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都堅持帝國制度,所以他們的元首都叫皇帝,誰都不會更改。
皇帝與帝國,俱爲一體。
但,這樣一個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在始皇稱帝之初甚至之後,卻備受争議。
反封建
争議是一批守舊派挑起的。
守舊派的代表人物是丞相王绾(讀如晚)。王绾他們倒不反對嬴政稱帝,卻反對将王國變成帝國。大約在他們看來,名号事小,國體事大。嬴政要管自己叫皇帝,随他高興好了。但要把王國變成帝國,卻不能不争。
那麽,什麽是王國?什麽是帝國?帝國和王國又有什麽根本的不同?
有兩種王國。一種是戰國式的,一種是西周式的。戰國式的王國(韓、趙、魏、楚、燕、齊、秦),是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這樣的王國制度,王绾他們也不會要。他們要的,其實是西周的國家制度,即“周制”。
什麽是周制?
一個王國,許多侯國。
侯國跟王國是什麽關系?
王國是侯國的宗主國,侯國是王國的分封國。也就是說,天下名義上是王國的,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在實際上,王國又把天下分封出去,分封給各個侯國,叫“裂土田而瓜分之”。
分封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劃出一片領地,然後在邊境線上挖溝。挖出來的土堆在兩邊,然後在土堆上種樹。這個動作就叫封,也叫封疆、封土、封邦。
那麽,爲什麽不叫封國?
因爲邦和國不一樣。國是國都,即城市,邦則還要加上周邊農村。有邦有國,所以叫邦國,也叫邦。後來爲了避漢高祖的名諱,改邦爲國,才有了“國家”一詞。
邦國也有兩種。如果是一個城市加周邊農村,就是“城市國家”。如果是中心城市加其他城市再加周邊農村,就是“領土國家”。人類最早的國家都是城市國家。變成領土國家,就說明他們已經發展壯大,今非昔比。
實際上在西周初年,除周王國外,其他邦國都是城市國家。到春秋時期,許多小國也還是。但像晉、齊、楚這樣的大國,則都是領土國家。他們的疆域,也不是周天子當年之所封,當然這是後話。
封邦之後,是建國。
建國倒不是建立國都,而是指定國君。國君都是世襲的,始封之君則多半是周王的兄弟(如武王之弟爲衛君)和子侄(如周公之子爲魯君),然後是姻親(如齊國的姜太公)和功臣(如燕國的召公奭),以及同盟國、戰敗國和附庸國的首領(如楚、宋、陳、杞)。
邦國的國君分爲公侯伯子男。但這種爵位制度恐怕是後來才建立的,而且統稱皆爲侯(蠻夷之君叫子),所以叫諸侯(諸多的侯)。他們的邦國,則叫侯國。
王國與侯國,是君臣關系。但這種君臣關系,是名義上的。周天子隻要諸侯承認自己是“天下共主”,并象征性地承擔一定的義務(比如楚國的義務是進貢過濾用的茅草),對侯國的事務基本不聞不問。各國諸侯都是“獨立法人”,他們的邦國也“自負盈虧”。
顯然,這其實是國家聯盟,或邦聯。但,邦聯各成員國是平等的,邦國各成員國則不平等。周君和周國至高無上,隻有他們能稱天子,能叫王國。
這就是周制,也叫“邦國制度”。
邦國制度的核心,是“封邦建國”,簡稱“封建”。
這是一個動詞。王國與帝國,或邦國制度與帝國制度的區别,就在于是否要有這樣一個動作。
王绾他們認爲要。
一号文件的問題解決後,王绾等人就向皇帝上書,請求封邦建國,立諸皇子爲王。秦始皇将此提案交由群臣讨論,上上下下竟是一片贊同。
贊同也不奇怪。正如王绾他們所說,天下初定,人心不服。六國的殘餘勢力人還在,心不死,中央政府又“天高皇帝遠”,誰能保證不會動亂?靠得住的辦法,是仿效西周封建親戚,爲新政權鎮住地頭蛇,築起防火牆。
這是有道理的。故此議一出,“群臣皆以爲便”。
不過這樣一來,秦就到了十字街頭。因爲一旦采納王绾等人的建議,就意味着回到西周,回到邦國制度。然而從商鞅變法開始,秦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改革甚至反叛那個制度。唯其如此,他們才能在激烈競争中脫穎而出。如果重演西周故事,豈非“一夜回到舊社會”?
那麽,是延續周人建立的舊制度,還是堅持自己的新制度,甚至創建一個更新的制度?這對于剛剛稱帝的秦始皇來說,真可謂“生死抉擇”。
好在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叫李斯。反對的理由及其得失,則成爲後世争論不休的大問題,我們将在後面讨論。重要的是,李斯的反對成功,因爲秦始皇投了他贊成票。
這是關鍵的一票。
從此,封建的命被革掉了。以後的曆代王朝,雖然也封王封侯,卻是“封而不建”,王侯變成了榮譽稱号。新的王侯們對自己的封邑和封國沒有治權,更沒有主權,甚至連産權都沒有。中國社會,再也回不到封建時代。
回不到封建社會和封建時代,究竟是好是壞,是福是禍,也許要到本中華史的第三十六卷才能回答。現在的問題是,不要封建,要什麽?
郡縣。
在否決了王绾等人封建諸侯的建議後,始皇分天下爲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爲郡守,縣的長官爲縣令,都有副職和屬員。這,就是郡縣制。
郡縣和封建,又有什麽不同?
秦的郡縣制和周的封建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三級。周,是天下、國、家;秦,是天下、郡、縣。實際上秦的郡和縣,就是由周的國和家演變而來的,甚至是滅國爲郡,滅家爲縣。然而郡縣與國家,卻有天壤之别。
周的國和家,是封建的結果。天子封建諸侯,是爲國;諸侯封建大夫,是爲家。家是大夫的,國是諸侯的。諸侯和大夫,是國和家的主人。他們不但有産權,而且有治權,因此是君主——諸侯是國君,大夫是家君。
郡守和縣令,則不是主,而是仆。春秋戰國,他們是國君之仆;秦漢以後,他們是皇帝之仆。郡和縣,都不是他們家的,而是國君或皇帝的。他們之于郡縣,當然沒有産權,甚至沒有治權,隻有代理權。換句話說,他們是由國君或皇帝任命和派遣,代表元首管理郡縣的。
因此,郡守和縣令沒有爵位,隻有職位。他們的職位也不像諸侯和大夫的爵位那樣可以世襲,反倒可以罷免和調動。也就是說,諸侯和大夫是國和家的當家人,郡守和縣令則隻是君權的代理人。
這,就叫“官員代理”。
官員代理,是因爲“中央集權”。官在四方,權在中央。集權,就不能再封建,因爲封建是分權制。因此,一旦全國爲郡縣,邦國就必然變成帝國。至于那元首是叫國王還是皇帝,其實并不要緊。隻不過碰巧的是,嬴政的稱皇帝和定郡縣,竟剛好是同時進行的。
秦,理所當然地成爲帝國。
變成了帝國的秦,海内爲郡縣,法令由一統。躊躇滿志的秦始皇,便開始了他的統一大業。
一統天下
統一是在始皇稱帝之後開始的。
這話奇怪。此前,他不是已經把韓、趙、魏、楚、燕、齊跟秦并在了一起?這難道不是“統一中國”?
當然不是。
什麽是“統一”?統一是相對分裂而言的。比如晉變成了趙、魏、韓,就是分裂。如果重新變成晉,則是統一。東漢以後的西晉,也是。因爲之前的東漢,是一個整體。變成魏、蜀、吳三國,是分裂。西晉,當然是統一。
秦做的事情則不同。因爲此前的周并不是統一國家(周帝國),而是國家聯盟(周天下)。邦聯各國,西周時期有獨立治權,春秋時期有半獨立主權,戰國時期有完全獨立主權。他們本來就是獨立的,怎麽能說是分裂?
沒有分裂,就不存在統一。
比如美國。最早構成美利堅合衆國的十三個States(現譯爲州,其實應譯爲邦),當初就是獨立的。他們在1776年宣布由Colonies(殖民地)變成States時,便都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以及民選的“主權、自由和獨立”的政府,State之間也完全平等。請問,這能叫“分裂狀态”嗎?
所以,他們最後成爲一個國家,便隻能叫“聯合”,不能叫“統一”。他們的國名United States,也被準确地翻譯爲“合衆國”,即“合衆邦而爲國”。[18]
因此,沒人會說“華盛頓統一了美國”。
同樣,也不能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
那該怎麽說?
兼并。
秦兼天下,秦并天下,秦滅六國,都對。
這其實也是古人的說法。中國人的古書在提到這段曆史時,都或者稱“并”,或者稱“兼”,或者稱“并兼”,沒有稱之爲“統一”的。[19]
不過兼并之後,原先邦國林立的“中國”,就變成了“一個國家”,而且是中央集權的。這時,統一的工作就不但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是可行的了。
沒錯,天下一統,是帝國的需求。
邦國不需要統一嗎?不需要。邦國的特點,是“三級所有,層層分權,各自爲政,多元共存”。大家都是“之一”,沒有誰是“唯一”。如果要求統一,請問誰來統?
所以,邦國隻求“同一”,不求“統一”。所謂“同一”,也隻是“認同”。比方說,都認同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華夏文明是先進文化,如此而已。
求同就得存異。齊東“野語”,楚人“鴃舌”(讀如決),吳人“斷發文身”,越人“徒跣不履”,并沒有人要求他們都改弦更張,改頭換面,統一起來。
這是春秋。到戰國,共主都沒了,大家都是獨立王國,更是誰都不買誰的賬。于是“田疇異晦,車塗異軌,律文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甚至出現了所謂“鳥書”和“蝌蚪文”——[20]
貨币也五花八門。簡略地說,大體上是周、趙、魏、韓通行布币,燕和齊通行刀币,楚通行銅貝和金币,秦通行圜錢。而且,即便同爲刀币或布币,形制和重量也不一樣,折算起來極爲麻煩。[21]
這當然讓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不能容忍。因爲帝國不但要求“海内爲郡縣”,而且要求“法令由一統”。如果不把文字和貨币之類都統一起來,那麽,難道皇帝的诏書要寫成不同文本,國庫裏面又是布币又是刀币?
于是秦始皇勒令全國統一,包括統一貨币,統一度量衡,統一畝制(二百四十方步爲一畝),統一車軌(車寬六尺)。據說這是孔子也曾向往的,比如《禮記·中庸》就主張“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但意義最爲重大的,還是統一文字。
統一的辦法,是廢除異體字,推行簡化字。爲此,他們不惜先革自己的命。秦本西周故地,通行的是籀文(籀讀如宙),也叫大篆。大篆筆畫繁重,始皇就讓李斯簡化爲小篆,也叫秦篆。後來,程邈更簡化爲秦隸。這就連低級官吏和底層人民也可以認識了,所以叫“隸書”。
這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續了文明。事實上,我們民族的文明三千年不中斷,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沒。從甲骨到金文,從周篆到秦篆,從篆書到隸書,陳陳相因,一脈相承。于是商文化延續爲周文化,周文化延續爲秦文化,秦文化延續爲漢文化。承上啓下的,正是秦始皇的“書同文”。
書同文的結果,是一個更大民族的誕生。這個民族就是漢。漢族,是華夏民族的升級版。她的形成,卻其實開始于秦。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爲秦帝國二世而亡,兩漢又長達四百多年之久,那麽,漢語、漢字、漢族、漢人,是應該叫作秦語、秦字、秦族、秦人的。
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稱皇帝,反封建,大一統。革命的結果,是帝國制度取代了邦國制度,并延續了兩千多年,影響極其深遠。其政治意義和曆史地位,隻有西周封建和辛亥革命可以相比。
然而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任何革命都是有代價的。在古代社會進行一場深刻的革命,甚至必須有人獻祭,有人以身試法做犧牲品。這是無法避免的悲劇。
曆史又選擇了秦。
秦始皇革命十二年後,反秦運動席卷天下,大秦帝國迅速滅亡。這當然是秦始皇萬萬想不到的。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首先舉起義旗的,并非他處心積慮要防範的六國貴族和遺老,而是一個小人物。
這個小人物,就是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