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極具戲劇性的是,長安城裏的吐蕃兵僅僅隻是聽說郭子儀率軍将至,便棄城而走,跑得一幹二淨。[149]
不過,兩年後,他們又來了。
這一次是跟回纥一起來的,郭子儀決定分化瓦解。他在回纥軍前布下陣營,然後一身戎裝出出進進。
回纥兵喊話:剛才那位大人是誰?
唐軍答:郭令公。
郭子儀擔任過中書令,所以被尊稱爲令公。[150]
回纥大驚:郭令公還在嗎?
唐軍答:當然!
回纥又問:天可汗(唐皇帝)呢?
唐軍答:萬壽無疆。
回纥說:令公如果真在,能讓我們見見嗎?
郭子儀拍馬而出,免胄釋甲,投槍于地。
回纥驚呼:郭爸爸,郭爸爸,果然是我們的郭爸爸!
于是全部下馬,向郭子儀行回纥大禮;子儀則握着回纥元帥的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方不好意思地說:早知道令公将兵在此,就不來了。要不我們一起打吐蕃?
吐蕃聞訊,連夜撤兵。[151]
由此可見,郭子儀已被視爲大唐的守護神。難怪唐肅宗這樣對他說:家國雖然是朕的,卻全靠您的再造。[152]
但,要論戰功,卻是李光弼第一。[153]
現在看來,玄宗朝可謂番将如雲:安祿山是粟特,高仙芝是高麗,哥舒翰是突厥,李光弼則是契丹。這個契丹酋長的後代幾乎天生就是将星,不但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且執法如山。有一次,某侍禦史違抗軍令被捕,提拔此人的诏書卻到了。李光弼說:今天原本殺侍禦史。如果宣诏,那我就殺禦史中丞。如果他拜相,我就殺宰相。
皇帝派來的宦官吓得半死,隻好不宣诏。[154]
強将手下無弱兵,李光弼的部屬也藝高人膽大。有一天早晨,史思明的猛将李日越帶了五百精兵殺過來,卻看見李光弼的人悠閑地躺在戰壕裏吹口哨。李日越從沒見過這樣迎接戰争的,忍不住問:太尉(李光弼)在嗎?
答:昨晚走了。
李日越又問:你們有多少人?
答:一千。
李日越再問:帶兵的是誰?
答:牙将某某。
李日越歎了一口氣說:那我投降吧!
投降在李光弼的意料之中。頭天晚上他離開時,就曾交代領兵的牙将:明天,史思明手下定有一員猛将來襲。如果來了,你們不要出戰。如果投降,帶他來見我。
沒想到,李日越還真的降了。
更沒想到的是,史思明的另一員猛将也來投降。
于是大家說:請問元帥,這是怎麽回事?
李光弼說:人之常情罷了。史思明聽說我在城外,一定會派人來。李日越抓不到我,一定不敢回去。另外那員猛将聽說他在我這裏受到款待和重用,當然要跟着投降。[155]
這可真是用兵如神。
也難怪,郭子儀受命之日,就推薦了李光弼。
實際上,洛陽淪陷以後,唐玄宗之所以還能在長安苟延殘喘半年,原因之一就在郭子儀和李光弼。尤其是當年五月二十九日的嘉山(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會戰,兩人攜手并肩大破叛軍,斬首四萬,史思明披頭散發光着雙腳狼狽不堪奪路而逃,河北淪陷各郡紛紛起義歸順大唐。[156]
不難想象,這時,如果唐玄宗不聽楊國忠的慫恿,而是接受三位大将的建議,讓哥舒翰堅守潼關,派郭子儀和李光弼進攻範陽,那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局面。
遺憾呀,遺憾!
現在,皇帝變成了肅宗,不會出問題了吧?
不,繼續遺憾,因爲沒聽李泌的。
李泌也是神奇人物,據說七歲時就被玄宗賞識。當時皇帝正在下圍棋,宰相張說拿起一粒棋子說: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李泌應聲而答: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才,靜若得意。呵呵,更高明!
也就在這時,還是忠王的肅宗跟李泌成了朋友。冊封皇太子以後,更是尊李泌爲先生。他們在東宮度過了不尋常的歲月,對于李林甫的打壓都有切膚之痛。但是,當已經登基爲帝的肅宗要将李林甫挫骨揚灰時,李泌卻不同意。
皇帝問:過去的事,先生難道忘了?
李泌說:當然沒有,但是太上皇還在成都。太上皇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如果聽說陛下在翻舊賬,不知道心裏面會怎麽想。那時,隻怕陛下富有四海而不能奉養。
肅宗大驚失色。他抱着李泌的脖子哭道:朕錯了,朕考慮不周。如果不是先生,差點不能成爲孝子。但,朕之大孝至德,莫過于收複兩京,削平四海,解萬民于倒懸,迎父皇回長安。那麽,依先生之見,逆賊何日可平?
李泌答:兩年。
肅宗問:爲什麽?
李泌說:賊心如此。臣早就發現,逆賊但有斬獲,總是全部運回範陽。這就是苟且之賊,豈能擁有中國?可見不足爲慮。但,王者之師,講究的是“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這就不能急功近利,必須穩紮穩打,謀定而後動。
具體的設想倒也簡單:由李光弼、郭子儀和皇帝自己各率一軍,從河北、河東和扶風交替出擊,讓敵人疲勞奔命于千裏,不戰而潰。待來年開春,便命西北各軍與李光弼聯手直取範陽,覆其巢穴。逆賊退無所歸,留不心安,勢必人心惶惶鬥志全無。屆時,我軍四面圍殲,可以滅此朝食。
顯然,這是斬草除根一勞永逸的方案,肅宗卻在同意之後又反悔。原因也很簡單:他太想收複長安和洛陽,根本等不到兩年之後,也不認爲範陽有多重要。[157]
不聽李泌之計的結果如前表所示,長安和洛陽雖然如願收複,戰争卻又延續了五年,洛陽也再次淪陷。而且,安史之亂的最終平息,還要拜叛亂集團的内讧所賜:先是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謀殺,後是安慶緒被部下史思明斬首,然後是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絞死,最後是史朝義自殺。
如果他們團結一心呢?
難講。
可憐大唐人民,卻得爲兩任皇帝的錯誤決策埋單。寶應元年(762)十月,帝國第二次收複洛陽。由于借助了回纥的力量并有過協議,回纥兵進城以後便瘋狂掠奪,大火竟累旬不滅,殘暴程度不亞于“叛匪”。政府軍也以河南地區是“賊境”爲由,所到之處一路擄掠,時間長達三月之久,肆虐程度也不亞于“同盟軍”。洛陽城的建築物全被毀壞,士農工商無論貴賤賢愚都隻能以紙爲衣。[158]
這可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民爲國本。洛陽民衆的苦難,其實暗示着帝國的未來将命運多舛,隻不過當局者還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隻會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一個文明在潰爛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