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廠”全稱叫“北平電影制片廠”。
位置在京城的北三環。
處于京城的核心圈,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這裏曾經是華夏電影業務的最核心地帶,也是華夏第一個與國外合作的電影廠。
在華夏電影的高速發展期,生産出了大量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優秀影片。
而且因爲其本身是華夏第一批由官方組建的電影廠,所以在人才、設備和機構等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并擁有許多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導演。
不過後來改制後,解體重組了華夏國家電影公司,也就是上次想“收編”高爽,但被他自己給攪和黃了的那個。
從那之後,已經基本被搬空了的“北影廠”才逐漸開始走向衰敗。
唯一完整留存下來的,也許隻有在廠子門口“等戲”這個傳統了。
……
高爽他們來的确實很早,這會兒才剛剛五點。
天都是全黑的,再有半個多小時才能露出魚肚白。
不過北影廠的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大多都窩在廠子外面的牆根下補覺。
隻有少數三五個人借着院牆邊一個昏黃的路燈吃着帶來的早飯,聊着天。
因爲已經入秋的關系,這些人的穿着統一的出奇。
軍綠色的長棉衣成爲了這些人的标配,似乎不是這麽個打扮,就會淪爲人群中的另類。
他們頂着寒風,衣領一翻,就是個溫暖的避風港。
高爽跟趙海是打車過來的。
剛下車的時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過這些人打量了他們幾眼,便不再關注了。
有經驗的都知道,來接群演的,一般都是開小金杯。
多的時候一次能拉十好幾号人。
這個點,警察少,一般管不着。
而像高爽和趙海這種提着包,打車來的,不是小特約,就是過來體驗生活的藝術院校大學生。
趙海下車後跟高爽說了兩句就把包丢給了高爽,自己向不遠的一排店面走去。
高爽看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在一個台階上坐下。
沒一會,趙海就從不遠處的黑暗中颠颠兒的跑了過來:“爽子,先吃點吧。”
他手裏提着兩個塑料袋,一袋子四五根大油條,還有一個袋子裏裝這兩杯豆漿。
豆漿應該還有些燙,隐約間高爽能看見留在塑料袋上的水汽。
“這個點就有油條了?”
高爽接過油條袋子,拿出來一根。
應該是剛剛才出的鍋,燙的他“呼呼哈哈”的左手倒右手,吹了半天。
“可不!”趙海用紙巾包着,拿出了一根來,狠狠的咬了一口:“聽老闆說,他們這片兒四點就出攤了。”
“你啥時候這麽講究了,還拿張紙墊着?”
高爽瞅見一直大咧咧的趙海,今兒個居然沒跟自己一樣徒手抓油條,有些奇怪的問道。
趙海一屁股在高爽身邊坐下,盯着那幾個裝器材的便攜包說道:“一會要碰器材,弄上油了不好清理。”
高爽聞言微微一愣,随後笑着搖了搖頭,沒再多言。
趙海這家夥,對于攝影和器材這些東西有股子軸勁兒。
說是癡迷也不爲過。
他目光掃向不遠處那些或坐,或卧的人,心下不由的又是一陣感慨。
眼前在這裏聚集着的,何嘗不是懷揣夢想的“癡”人?
在京城這個城市裏,有一些特殊的人。
從事着特殊的工作……
嗯……
就是很正經的那種工作。
比如在高樓上擦玻璃的“蜘蛛人”、招搖過市的“活體廣告人”。
這些人大多是從外地進京城務工的。
盡管他們的工作要麽驚險要麽神秘,而且都是與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但他們的存在大多被人們忽視。
這些人往往被稱爲“都市邊緣人”!
但他們是在用自己的雙手堂堂正正地掙錢養家,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的城市充滿生機。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是京城的一部分。
相比于這些“都市的邊緣人”,北影廠的這些“戲蹲子”可能還要更邊緣一點。
他們是另類的北漂,他們一天可能隻吃一頓飯,好多人都是住地下通道,甚至爲了趕戲,直接就在北影廠門口的牆根下過夜。
高爽曾經白天來過這裏。
當時看到北影廠大門外邊這片牆面上,有被長期皮膚摩擦才會有的那種黑亮痕迹,還奇怪了好久。
等了解一些之後,才知道這些痕迹是怎麽來的。
這些人爲了自己“癡迷”的電影夢想,撇家舍業來到京城。
有人在這裏已經十多年了,就盼望着有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能将他們發掘!
因爲有夢,他們不怕苦,他們可以在北影廠門口一直在等待着……
他們比在京城打工的北漂日子還要難過。
工地打工的北漂,隻是活計累一些,掙得不少,還有人做飯,收工後吃晚飯,一覺睡到大天亮。
這樣的北漂目的很明确,就是來北平掙錢的,拿到工錢,就離開北平回家過安穩日子了。
可是這些懷揣夢想的“戲蹲子”,他們大多都有文藝青年的品性,電影明星的氣質,他們就不是來北平賣苦力的。
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實現了就飛黃騰達了。
其實在北影廠門口趴活的這些群演們,真的是人才濟濟,他們敢闖京城,那大多都是既有天賦又有功底的。
很多人的的表演技巧不比專業院校的學生差。
無論形體還是台詞!
而且他們中間還有好多特型演員,是在專業院校裏找不到的。
高爽今天來,也就是瞄上了這一點。
演戲好的特型,那必須得在這兒找!
來這裏蹲戲的有時幾十人、有時上百人。
高爽今天的運氣不算好,沒有碰上大組招人,所以這會兒蹲在北影廠門口的也就三四十号人。
誰也說不清“北影廠”的蹲戲人到底産生于何時,也不知道目前京城裏到底有多少蹲戲人。
不過高爽上課的時候有老師提過一嘴,說是華夏九十年代以前,劇組找群衆演員大多都是從部隊和各高校裏找。
但是随着電影行業的發展,群演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由于部隊和高校各種事務比較繁忙,用這種方法找實在太不方便。
後來在北影廠門口就出現了這些“蹲子”。
算是部分解決了找群衆演員難的問題,可要大規模找還是有一定困難。
後來也算是業務衍生,出現了一些“群頭”。
他們專做替劇組找群衆演員的營生,這樣,劇組找群衆演員難的問題基本解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