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這種狀況下,遼國君臣上下應該是長長的松了口氣,慶賀危機的緩解才是。然而,對于耶律宗元而言,他依舊感到壓力巨大。和大周的和議首先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反對最激烈的不是别人,正是在析津府之戰中立下大功,被封爲南院大王的大遼國丈韓德遂。韓德遂認爲應該乘勢猛攻大周,乘機将大周北方的國土全部吞并,獲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以韓德遂多年來和大周對抗的經驗而言,他認爲這種機會簡直是天賜良機。如果給了大周以喘息之機,那麽大周會很快的恢複過來,析津府之戰的大勝所帶來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就像是一股洪水的浪頭,洪峰來襲時,跟着這道洪峰之勢便是摧枯拉朽。挾大勝之威,正可以高歌猛進。如果耽擱了這最佳的時機,勝者之威消退,敗者也會有喘息之機,重新進行調整。那麽事情便難辦多了。
對韓德遂而言,南下正是他多年來的夢想。久居析津府的他,在這座遼人和大周交流的最大的城池鎮守了這麽多年,他自認爲對大周的了解比所有遼國朝廷上下都要深刻。同時,他也是最直觀的感受到大周的富庶和繁華的,這讓他對大周垂涎欲滴。
他特别的研究了大周北方的地形,從軍事作戰的角度上來說,隻需突破大周幾座邊鎮城池之後,大周的京城汴梁其實便是唾手可得之物。除了黃河天險之外,汴梁這座都城的北面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難就難在邊鎮雄州霸州容城保州等十幾座邊鎮重鎮難以突破,對方重兵駐紮,更将城池打造的跟鐵桶一般,實在是無計可施。那麽眼下大周三十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這豈非正是一鼓作氣突破對方邊鎮的機會?邊鎮城池一破,大周還有什麽抵抗力?很快便可摧枯拉朽一般兵臨汴梁城下了。
不得不說,韓德遂的想法還是頗有道理的。如今的大周精銳盡失,邊鎮一幫子殘兵敗将老弱兵士,士氣也正在低谷之中。這個時候一旦遼國精銳盡出,挾大勝之威攻到,怕不是真的要摧枯拉朽。如果此刻不動手,等大周緩過勁來,兵馬得到補充,士氣得到恢複,那豈非坐失良機。
不過,韓德遂的這種想法分明是帶有搏命一般的沖動,他根本的弊端便是無視了女真人在腹背的威脅。韓德遂沒有和女真人交過手,他對女真人并不感冒。他甚至覺得耶律宗元實在無能,一個區區女真部落,怎麽圍剿了三年還沒解決,相反還讓他們坐大,擁有了十幾萬兵馬。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當着耶律宗元的面他都嘲笑過他,耶律宗元雖心裏惱怒,但卻也隻能忍着。因爲他不能得罪韓德遂。若說
大遼朝廷裏,耶律宗元這個極爲強硬且兇橫的人有什麽不敢得罪的人話,那麽韓德遂必是其中之一。
韓德遂對如何防備女真人腹背進攻的給出的方案便是,派出部分兵馬死守中京道,死守大定府,其餘全部精銳都猛攻大周。拿下汴梁城之後,什麽問題都解決了。到時候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什麽有什麽。回過頭來再解決女真人的問題。他甚至說,即便将中京道給女真人也沒什麽,因爲大遼将擁有更爲廣闊更爲富庶的南方國土,即便是做交換,那也是值得的。
這種激進的想法理所當然得不到衆人的支持,包括耶律宗元和他的耶律春耶律材在内,包括宰相韓延壽在内,以及大批的部落頭領都表示反對。耶律宗元當然是不肯搏命的,搏輸了,他豈非丢了大遼皇帝的寶座,這損失也太大了。再加上多年來對大周的認識,都認爲這是一塊大肥肉,但是一口吃不下個胖子。真要惹得大周殊死反撲,那也絕對不容小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現在大周正在衰落,即便大周剛剛大敗于大遼手中,那其實也沒有勝算。
而其他人除了認爲大周不是那麽容易變被輕易的打敗之外,他們反對韓德遂的重要原因還因爲他們的根基在大遼的土地上。他們的部落,他們的産業,他們的财産都在大遼。韓德遂說的輕松,按照他的想法,所有人豈非要跟着他孤注一擲,自己部落的百姓自己的土地産業豈非全部要完蛋。況且,在很多人眼中,南方大周的土地還不如他們所擁有的部落土地富庶肥沃呢。正所謂敝帚自珍,這裏再不好,那也是生養自己的地方,那也是讓自己能夠縱橫馳騁的地方。南方再好,那也是異鄉。若是去問大遼的子民願不願意搬到南邊大周的土地上,怕是有絕大部分的人還根本不願意呢。
雖然韓德遂地位高功勞大,但他的提議在遭到所有人的反對的情形下自然是無法實行的。耶律宗元以及大遼大部分的大臣們都傾向于宰相韓延壽的第二套方案,那便是和大周議和,拆散大周和女真人的聯盟。同時狠狠的敲一筆大周的竹杠,以大周供給的錢糧物資作爲剿滅女真人的本錢。這樣,即刻彌補因爲大戰所造成的損失,也可在全力剿滅女真人的同時削弱大周的實力。這個方案被稱爲是一石二鳥,得到了絕大部分人的贊同。韓延壽這個老謀深算的計謀也得到了耶律宗元贊同。但是,耶律宗元在韓延壽的計劃上增加了一條,那便是,在滅女真之後,大遼将要将矛頭對準大周,懲罰這個欺騙大遼的不仁不義之國。
耶律宗元之所以加上這一條,不光是因爲他早已對大周垂涎,也是因爲他所承受的壓力。大遼朝廷上下現在其實并非鐵闆一塊,很多人對耶律宗元非常的不滿。耶律宗元本就引起了各大部落的不滿,若非韓延壽從中彌合,并且開出了豐厚的條件,析津府之戰必是一場失敗。但是,這些部落首領們那時候并不知道中京道的牤牛河
峽谷大壩的潰塌是耶律宗元的主意。但這件事顯然是隐瞞不住的。
所以在析津府之戰後,衆部落首領得知耶律宗元下達了掘壩的命令,導緻中京道二十萬百姓,方圓數十裏之地被洪水沖成死亡之地的事實後,他們在驚愕之餘,也對耶律宗元有了全新的認識。耶律宗元在各大部落之中的威望和聲譽再創新低,這種不顧自己治下百姓死活的皇上簡直是大遼立國近兩百年來絕無僅有的。這個人太兇殘,太沒底線了。那麽他答應的條件,未來也必會說翻臉便翻臉,說撕毀便撕毀。這個人是不足以相信和依賴的。
故而,衆部族首領暗地裏其實已經達成了共識,他們必須要對耶律宗元進行防備。他們甚至已經通過韓延壽向耶律宗元提出了條件,他們要求的是高度的自治之權,并且要求耶律宗元公告天下人作爲佐證。這其實便是要紛紛鬧獨立,要将上京之地各大部落的地盤分裂出去。名義上屬于大遼所屬,但實際上要求所有大遼中央派駐的官員和駐軍,乃至錢糧稅收等所有的軍政财權力統統收回,朝廷絕不準染指。
耶律宗元知道此事後憤怒是可想而知的,這是大大削弱他作爲遼國皇帝的權力,這幫部落首領實在太可惡,居然敢提出這種過分的要求。這跟反叛有什麽區别,不過是字面上的差異罷了。但是耶律宗元也知道,這種時候他是不能跟衆部落鬧翻的,現在朝廷的兵馬損失嚴重,總兵力不足五十萬,其中隻剩下十五萬左右的騎兵。而部落聯盟的兵馬超過二十萬,且都是騎兵,進在很大程度上成爲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此刻得罪他們,他們若是帶着這二十萬兵馬撂挑子,亦或是反叛,那自己将無法應付。
耶律宗元當然不肯激怒他們,他讓韓延壽繼續穩住衆部落首領,告訴他們,隻要能剿滅女真人的叛亂,并且穩定住大遼的局面,他們的兵馬隻要能聽命于自己奮勇作戰,那麽一切的條件自己都可以答應。前提是他們必須不能三心二意,否則不能達到目的的話,自己是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的。
耶律宗元之所以決定要在滅了女真人之後加上立刻進軍大周的計劃,便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部落的兵馬爲自己作戰,榨幹部落聯盟的兵馬的價值。同時借助敵人之手削弱部落兵馬的實力。他們每戰死一個,自己以後便在對他們進行懲罰的時候少一個敵手。沒錯,耶律宗元已經想好了,一旦局面穩定下來,他将會毫不猶豫的将大大小小參與此時威脅自己的部落統統滅了。哪怕殺光他們所有部落的全族,自己也決不能容忍他們的威脅和此時的脅迫,這世上還沒有人能夠脅迫自己。
總之,遼國朝廷上下在近一段時間便處于這種因爲勝利而産生的興奮和狂歡的感覺中,同時也處在一種因爲意見不合而造成的吵鬧和不快之中。更有暗地裏的脅迫和交易,平靜下隐藏的各自的算盤。所以讓人感覺很怪異,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