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沖從頭到尾目睹了這場交鋒,他雖然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但他心裏是卻是高興的。讓林覺當三司使其實郭沖也有些擔心他太年輕,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雖然從能力上而言,林覺當無問題。但要和呂中天楊俊這些人分庭抗禮,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但今日這第一次朝堂交鋒,林覺展現了他的缜密和謀劃,并且很有克制,并非喪失分寸。綿裏藏針的作法老辣之極,可以說是大獲全勝。郭沖放心了,林覺絕對當得起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也絕對可以成爲牽制兩府的一隻力量。
爲了對此進行聲援,郭沖當即根據林覺所陳述的事實對三司衙門的權責進行了厘清。郭沖肯定了三司衙門掌管财權的權責,重申了大周兩府三司制度不可被破壞的立場。雖然看似不偏不倚的陳述事實,但卻是告誡其他人,不能幹涉三司衙門的事務,那不是他們的管轄範圍。其實也是告誡呂中天和楊俊等人不要指手畫腳。
此次朝會之後,朝廷中輿論轟然。起初,很多人對林覺出任三司使的前景并不看好。人們認爲,林覺看似春風得意,但呂相和楊樞密面前,他恐怕最終要步其老師方敦孺的後塵。林覺出任三司使那是皇上趕鴨子上架,而他自己也是不自量力之舉。但今日堂上,林覺幾乎是兵不血刃的粉碎了呂中天和吳春來的指責,并且反戈一擊,确立了三司衙門的權責,斬斷了控制三司衙門的黑手,這是一場漂亮仗。由此可見,林覺絕非是起初想象的那麽不堪一擊。
此次交鋒之後,林覺的聲望暴漲,很多人早就對呂中天等人獨霸朝綱不滿,這一次算是出了口惡氣。對林覺也生出了極大的好感和欽佩。這可比林覺當初考上狀元郎的時候聲望要高漲的多。加之上元之夜那首《青玉案》的詞文和三境界的轶事迅速流傳,林覺在京城之中再一次成爲了話題人物,成爲朝堂内外關注的焦點,更成爲很多士大夫們敬仰的對象。
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林覺鋒芒太露了。要想立足于朝堂,便該學會妥協和低頭。如此跟呂中天針鋒相對,他的下場不會好。一時的得失算得了什麽?呂中天的經曆告訴人們,他是政壇的不倒翁,這麽多年多少人想将他拉下馬來,但倒下的都是他們自己。更何況他是皇上的嶽父,他的女兒是梅妃,他的外孫是淮王郭旭。而林覺充其量也不過是梁王府的女婿罷了。無論根
基還是資曆以及盤根錯節的人脈,他林覺都不是對手。皇上的支持才是他目前可以有些風頭的原因,但不久前自殺的嚴正肅和方敦孺何嘗不是曾經得到皇上的支持?然而又能如何?
有的人做出了形象的比喻。皇上最近貌似有些故意和呂相對付,但其實這不過是一家子裏的人相互間耍的小脾氣罷了。而林覺是皇上用來氣呂相的,說到底隻是個外人。一家子人之間怎麽會有真正的怨隙?外人摻和進來,搞到最後反而會成爲衆矢之的,裏外不是人。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但無論如何,此次交鋒對于提振林覺和三司衙門的士氣是極有幫助的。三司衙門内部原本的擔憂的氣氛一掃而光。有了計相這一手,他們便可大膽做事,放心行事,而無需有太多的顧慮了。
其實林覺也很頭疼,倒不是外部的這些壓力,自接手三司衙門之後,大周的家底便全部暴露在林覺面前了。龐大的軍費,龐大的官員薪資,龐大的各項用度,各種需要花錢的地方。上上下下,無處不花錢。然而國庫之中寒酸之極,錢花的如打水漂一般,種種的開銷層出不窮。度支司主事每日報上來要撥款的條.子多達幾百件,幾乎每時每刻隻要衙門一開,便有人跑來伸手要錢。
每個人都說他的款項必須即刻撥付,否則會發生怎樣嚴重的後果雲雲。每個人都說自己的事是最重要的,自己的事情是最緊急的。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給銀子後果堪輿,你們得負責任。
或許是三司衙門一直便處于這種弱勢的地位的緣故,要錢的反而成了理直氣壯的人。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了這個三司使,林覺才知道朝廷财稅這一塊簡直是亂七八糟一塌糊塗。難怪嚴大人和方先生要用那樣的方式爲朝廷增加稅收,因爲倘若再不用些激烈的手段,整個大周朝廷都快維持不下去了。寅吃卯糧吃到最後便是無糧可吃了。
林覺和杜微漸楊秀兩人商議之後決定要徹底的改變這種局面。首先便是撥付銀兩需要慎重審批。由杜微漸和楊秀牽頭核查,任何要銀子的朝廷事務都需要有完備的預算和緣由,必須列出花錢的清單,事後更要進行對照銷賬。這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卻可以知道這些銀子花在何處,怎麽花出去的,花的是否合理。這改變了以往撥付銀子之後坐等銷賬,中間環節根本不管,最後難免錢銀流失或者被胡亂花銷的弊端。以往的撥出去的銀子基本上沒有一兩能夠回流的,得了銀子的怎樣也得将銀子全部花光,甚至還會再伸手。因爲三司根本不管他們怎麽花銀子。
再者,便是由三司制定輕重緩急的标準。有限的資源要用在有限的地方。軍政大事的銀兩是沒法省的,水利工程,修橋鋪路這些民生基礎建設也是沒法省的。科舉取士的費用,赈濟災荒的錢糧等等,這些都是屬于第一檔要花錢的。三司衙門決定優先撥付錢糧
的方向,而非是憑着他們自己嘴巴說。列出的三十八項優先支付的項目都是幹系大周安危和民生穩定的大事,呈交皇上批準,一旦獲得批準之後,今後便不必再聽那些人說他要的銀子如何如何重要,因爲有了明确的條文标準。
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沒有任何必要和意義的項目,一律停止撥款,關停不付。譬如大周各地興起的建寺廟道觀之風,乃至于一座城池多達十幾座道觀廟宇,而且是官府出銀子,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是朝中有人提出的可笑的建議,說什麽通過建造寺廟道觀可引導百姓信奉正統教門,不會爲邪教所乘,是爲了天下安定着想。林覺等人對此苦笑不已。青教之亂的原因到現在朝廷中的某些人還沒搞明白,還将原因歸結于這些方面,真是讓人無言歎息。庸碌之人比比皆是,偏偏這些言論還真有市場,還真得到了許可,要朝廷花銀子來做這件事,可謂荒唐之極。
再次,便是對占據财政收入的絕大部分的軍費開支進行限制。林覺暫時不想挑起和楊俊的正面沖突,他和杜微漸等人商議的辦法是采用包幹制度。軍費一年年的走高,軍隊一天天的龐大,财政支出的六成都被這個大窟窿給吞了。軍中養了太多的人,每年的兵馬人數還都在增加,楊俊卻沒有絲毫削減的意思。林覺發現,其實大多數的支出并非是養活這支龐大的大周兵馬,而是楊俊随時會提出的種種關于換裝備,換兵器,換馬匹,築工事,等等這種要求。大周關于軍隊的裝備馬匹的更換都有定規。但在楊俊手裏,這些都成了擺設。楊俊伸手要錢可謂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舉一例來說,過去兩年,楊俊便以換裝爲由提出七次撥款申請。雖是各處駐軍,并非一處兵馬,但以大周三年一次換裝的标準來看,這也太頻繁了些,也太随意了些。
楊俊倒不是爲了中飽私囊,他隻是自私的很,隻爲自己着想而已。他擔心自己的兵馬的戰鬥力,卻又不想用裁兵訓練的方式,便用換裝的方式保持戰鬥力。他要營造整個軍隊都對他感恩戴德的想法,所以便讓這些人過得舒坦,這樣才顯示他這個大周樞密使在軍中的威望,地位才能穩固。這個人從内心裏便是自私自利,對自己的利益一分不讓的人。嚴正肅和方敦孺的變法涉及其軍隊變革之時,他的表現便是證明。
林覺不能讓楊俊這般爲所欲爲伸手要銀子,而且以國家安危的高帽子去綁架朝廷。既然管不了楊俊的樞密院和軍隊的事情,林覺可以通過約束軍費的總額來讓楊俊自己對自己進行約束。林覺計算出了一個數字作爲基準,将這一數字作爲軍費總額嚴格控制,包幹給楊俊。這麽做雖然有些不負責任的嫌疑,但這種辦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楊俊随心所欲的伸手要銀子,可以控制軍費支出的快速增長。由此可以避免随時可能發生的大筆銀子的支出,讓剩下的錢糧可以有規劃的不受幹擾的進行分派撥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