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制作視頻上傳B站,他還聯系了朱可盈,說最近寫了首民謠,很适合她唱。
把朱可盈高興壞了。
事實上,朱可盈每個月至少要問他一次:“最近有沒有寫歌啊?有沒有适合我的?”
胡楊每次都愛答不理地回她一句沒有。
但朱可盈這人沒啥特長,就是臉皮特别厚,很有一股子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便胡楊拒絕了一百次,她依然會問第一百零一次。
當然了,最終打動胡楊的不是朱可盈的厚臉皮,而是她背後那位在江南台身居要職的母親。
他打聽過了,朱可盈的母親李慧娴是江南台的總編,台内所有電視頻道的播出内容都歸她管,權力非常大。
正因爲如此,朱可盈才能夠在電視圈如魚得水,通告多到連一線明星都眼紅不已。
胡楊也不跟她兜圈子,直接挑明了說:“除了寫歌,我平時也會寫寫節目策劃,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和李總編見個面,給她看看我的策劃。”
朱可盈答應得幹脆利落:“好啊,就勞動節吧,你來我家。”
得知了周明軒的真實想法,胡楊隻能未雨綢缪,早做準備。
他不知道系統會提供怎樣的S級綜藝資源,但肯定不會是《蒸蒸向上》這種無關痛癢的節目,極有可能就是選秀。
既然如此,他就要提前打入電視圈,多結交一些人脈。
而朱可盈,就是他進入電視圈的跳闆。
……
5月1日,晚上七點。
一輛銀白色的奔馳S級停在江大校園北門,那弧度完美的流線型車身,引得無數愛車的男生爲之駐足,遠遠觀望。
隻有一個戴鴨舌帽将帽檐壓得很低的男生走了過去,然後便有司機下車,爲他拉開車門。
這是哪家的富二代啊……
遠觀的男生們望着銀白色的奔馳彙入車流,逐漸遠去,直到尾燈消失不見,才收回豔羨的目光。
奔馳裏,“富二代”摘下了鴨舌帽和口罩,露出一張棱角分明的英俊面孔來。
朱可盈吐槽:“分明我才是明星,可我出門也沒你這麽誇張。”
胡楊聳聳肩:“注意一點總沒錯,萬一被狗仔拍到,那就說不清了。”
“我都不怕你怕什麽?”朱可盈沒好氣。
“你當然不怕,你有公關團隊,有粉絲控評,我就一張嘴,跟誰掰扯去?”
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影子能不斜最好不斜,他現在有許同學了,更應該注意輿論。
銀白色的奔馳一路開出市區,開進位于江南電視台附近的居民小區。
胡楊通過車窗觀察。
小區的綠化和基礎建設都挺不錯,但沒有他想象中那麽豪華,比溫良住的小區要遜色不少。
轉念一想,這也正常,朱可盈的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高層領導,半個公職人員,就算家财萬貫,也絕不敢露富。
奔馳在單元樓前停下。
朱可盈帶胡楊上樓,還沒出電梯間,就張口喊道:“爸——媽——”
有一說一,她喊爸媽時的氣息,可比她唱歌時的穩多了。
“吱呀”一聲門打開,李慧娴探出半邊身子:“回來了?喲,這就是小胡吧?”
“阿姨好。”
初次見面,胡楊自然是帶了見面禮的,兩瓶國窖,不算貴重,聊表心意。
朱可盈的父親朱興華愛酒,來之前胡楊就打聽過了。
進了屋難免要寒暄幾句。
朱可盈調小了電視的聲音,朱興華切一盤水果到客廳,招呼胡楊落座。
朱父朱母是圈内有名的老夫少妻。
之所以有名,因爲朱興華是在他最春風得意的時候休妻再娶,娶的還是小自己十五歲的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這在那個年代是很有些争議的。
後來李慧娴進了江南台,跟坐火箭似的從實習編導一路幹到總編,同樣遭到了不少非議。
俱往矣,如今朱興華退了休,李慧娴也在總編這個位置幹了近十年,夫妻依然恩愛,閑話自然漸漸就少了。
“《往後餘生》是你寫的吧?寫得不錯,樂而不淫,比那些動不動就死去活來的歌強。”
朱興華強行贊美一波。
胡楊很客氣地說聲“謝謝”。
“聽盈盈說,你還會寫策劃?”
李慧娴切入正題。
她興緻不高,語氣也淡淡。
江南台不缺策劃,就算要引進,也應該引進國外的高收視節目,進行本土化的翻拍,沒理由去買一個外行的所謂創意,沒有回報,全是風險。
她本不應該見胡楊,奈何架不住女兒的死纏爛打,隻能勉爲其難地答應見一面,但也僅限于此,至于是否引進,她不做承諾。
胡楊取出兩份策劃,一本正經地說:“其實我是一名綜藝人,寫策劃比寫歌曲更得心應手。”
李慧娴輕輕一笑,沒說什麽,看了眼兩份策劃的标題。
一份叫《奔跑吧兄弟》,一份叫《好聲音》。
《好聲音》不難理解,應該跟音樂相關,《奔跑吧兄弟》是什麽鬼?《智勇大沖關》兄弟版?
帶着一絲疑惑和幾分好奇,她先翻看《奔跑吧兄弟》的策劃。
胡楊不動聲色地觀察着李總編的表情,見她先是一驚,随後皺起眉頭,便知道自己猜得不錯。
對這位年近五十的資深電視人來說,《奔跑吧兄弟》的形式有些過于新穎了。
全室外的真人秀,國内還沒有哪家電視台吃這個螃蟹,是完完全全的新鮮事物。
李慧娴有沒有這個魄力,敢不敢冒這個風險,胡楊對此不抱信心。
所以他才準備了另一份策劃。
比起《奔跑吧兄弟》,《好聲音》隻是在固有的選秀模式上進行了微創新,要穩妥得多。
李慧娴放下《奔跑吧兄弟》的策劃。
朱可盈忙問:“怎麽樣?”
她比胡楊緊張多了,萬一老媽說不行,她的新歌豈不是要泡湯?
“很有新意,也很……大膽。”李慧娴的措辭很委婉,“你确實很有想法,隻不過,這種形式的節目,國外做得比較成熟,但國内有沒有這個土壤,能不能成功的本土化,誰也說不準。風險太大了,就算我力挺,台裏也不會放行。”
意料之中。
胡楊拿起第二份,平靜地說:“那您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