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傑一貫的習慣便是說幹就幹,堅決跳過浪費時間的操作。
這邊項目确定的很快。
實際上,策劃案的大緻方向早就被人想好了。
李少傑的加入,讓原本就很優秀的框架裏多了更多的内容。
大家都有意向的前提下,李少傑想要主動拉一個班底,自然是天美求之不得的。
實際上,涉及到類似的周邊聯合文創,多方面都是會收獲很多利益的。
無論是李少傑,還是天美,在整體活動的框架上,想的東西都很接近。
大同小異。
這玩意的合作就類似于資源共享,各取所需。
甚至可以拉來贊助。
怎麽操作,大緻流程,通用框架這個,大家都是懂的。
但重要的還是人,還是看是什麽人,怎麽去操作,才能更好的走出框架内設想的理想狀态。
就像很多的商業合作一樣,人脈資源非常的重要。
好不容易确定了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你也知道去找誰能夠将項目做大做強,做的更好。
但你就是找不上門。
或者你覺得頂級的合作者,人家壓根不鳥伱。
這也是爲什麽李少傑主動尋求合作的前提下,天美會答應的如此之快。
放在TM工作室的角度來看,李少傑就屬于是那種找上門大概率不會鳥你的頂級合作者.
很快,李少傑前往峨眉武術學院這邊找任老師的同時,也在設想着自己的班底。
既然雲纓這個角色的動作設計是任老師把控的,自然不需要質疑其中的含金量。
武術這方面的人才更是不需要考慮,任老師自己就能找到很多優秀的團隊。
但重要的問題擺在了李少傑的面前。
這次的設想,本質上要達成的效果,是弘揚多項傳統文化的同時,能夠爲提高大衆古典審美盡一份力。
提升審美隻有一個辦法,就是盡可能表達更有效果的美感。
美的東西看多了,口味自然挑剔起來,也願意去了解,然後追逐更高級的美。
這是人類所共通的特性。
說個通俗且不恰當的例子。
頂級富二代周圍美女環繞,免疫力自然高,對美女自然也更爲挑剔。
如果要考慮結婚對象,除了外形極爲挑剔外,身家,背景,能力,也會是極爲重要的選項。
相比普通人的擇偶觀,自然就挑剔了許多。
這其實便是“見多了”所導緻的一種.“追逐更高”。
人在美學上的追求其實就是這樣。
黃油玩多了,自然越來越挑剔。
在欣賞古典藝術的時候,以往或許會不明覺厲,覺得每一種表演好像都好棒。
但如果欣賞的多了,開始熟悉了,了解了,看到越來越多名家大師們的作品.
再如果讓你去看一開始震驚你的那些普通一點的作品,就會挑剔萬分。
總覺得.
比如,服裝還可以更好一點,這燈光背景有點不協調,主演人員的基本功差了點意思,藝術表達上不夠深厚,XX舞蹈動作或者這個曲子的XX和弦運用的并不是那麽精巧,有點老套陳俗等等。
這種挑剔其實并不是無理取鬧,隻要不是揪着個别問題大吼大叫的,僅僅是吐槽,其實說明的就是眼光變得“挑剔”了起來。
對“美”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
自然說明審美變高了。
所以,如何讓作品在“美”方面更加有普遍性與沖擊力,是李少傑必須想的。
面對大衆宣傳,或許有高端觀衆或是業内的人士會從他們的角度去點評一些東西,不過,更需要注意的是大衆。
所謂曲高和寡,是客觀事實。
審美的差異性也是存在的。
本就想與遊戲娛樂相結合,走的就是接地氣的路線。
所以,一定要非常注意“通俗”這個問題。
當然,也不能無腦一味的去通俗。
畢竟也是要達成一定程度的美學表達,自然不可能完全都是酷的炫的。
基礎内涵也是要有,思想深度與文化厚度更是必不可少。
這些東西就仿佛不同的原材料,彼此之間會有很微妙的影響。
過于在意外在表達的話,内涵上很容易落下俗套,而如果一味的追求思想境界,又會脫離群衆太遠,外在表達的刺激不夠,更難以引起共鳴。
所以。
如何找準其中的平衡點,便是至關重要的。
隻有各種原材料的劑量剛剛好,才能制出真正良好的藥品。
這種項目,對李少傑來說,反而比什麽“追求更高深的美學層次”來的有挑戰性。
這玩意屬于是一種.認知隔離了。
說句不好聽的,世界不同,層次不同,互相之間想理解就變得很難。
倒不是高傲,更不是裝。
就好像你跟李少傑聊藝術方面的東西,音樂方面的東西,比如.
簡簡單單的一個理論,如何記住各種三和弦的規律。
大加小是大三和弦,小加大是小三和弦,大加大是增三和弦,小加小是減三和弦。
李少傑會覺得
不,可能不止李少傑。
甚至對于很多音樂家.甚至是一些比較猛的學生,他們都會覺得
我說的很多東西這TM不是常識嗎?
不,對于大衆來說,這不是。
别說這些了,更多的人甚至不知道三和弦分爲這幾種。
甚至于不知道啥叫三和弦。
對和弦的概念或許也隻是聽過這個名詞罷了。
你讓人怎麽理解?
所以,這便是需要跨越的隔閡。
就好像學物理的人聊起物理,覺得牛頓三大定律這玩意就TM是個入門的常識。
可對很多工作許多年的文科生而言,你聊牛頓三大定律,這玩意就TM是在直接勸退,一臉懵,不搜一下壓根不知道啥意思。
就算了解了,進而去聽你聊其他物理,也是無法理解的。
這并非是什麽文化高低的問題,而是彼此知識面前進的方向不同。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
所以,如何跨越那些藝術領域,美學領域之中的“常識”,能夠更直觀的将古典美展現給觀衆,這是這一次文創活動必須要考慮的。
見了任老師的面以後,李少傑便談起了自己對節目的種種設想。
并且請任老師出面做顧問,挑選幾名武術隊的成員。
任老師很爽快的便答應了下來。
很快,選擇出來的武術隊成員便站在了傑哥的面前。
是一群少男少女。
這并不是不重視傑哥,反而這是一種重視。
将武術界最優秀的年輕種子中,其中的幾位,借給李少傑,足以證明其重視。
武術界有句話說的好。
拳怕少壯,棍怕老狼。
拳術類的赤手空拳短打搏擊中,體力,力量,抗擊打能力占據了絕對的權重。
武術不是修仙,這玩意強弱也是看身體的。
老師傅固然有絕對的經驗,但身體走下坡路的情況下,近身搏擊是打不過青壯年的。
而棍怕老狼就很有意思了。
棍,指的是器械。
也就是在玩兵器上面,尤其是類似于棍,棒,長槍等長兵器上,反而是歲數大,練的久的人更占據優勢,隻要還拿得動兵器,小年輕很難是其對手。
因爲經驗足夠多,面對身強力壯的小年輕,往往可以靠技巧玩死你。
長武器的發力,重點在于技巧是否對位。
你有十分力,但技巧不過關,甚至可能隻能發揮三四分。
就算人老了,十分力隻存五六分,但強大的技巧下,這五六分力足夠發揮出長兵器的十分力了。
因爲身體素質本身對于武器發揮威力,對于武器攻擊力的影響,相比拳術,權重比要小很多。
就好像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拿上一根棍子,也有可能将青壯年給打骨折。
簡單解釋,那就是.人一管血是十滴的話,我一槍捅十點傷害也是秒你,我一槍捅一百點傷害也是秒你。
發揮出武器威力,能秒你,就足夠了。
哪怕力量比你弱一些。
這便是武器技巧中,棍怕老狼的意思。
可李少傑要搞的武器内容是槍。
明明感覺應該是“老狼”更好啊?
其實不盡然!
因爲,武術界的這句話,說的是戰鬥搏擊。
李少傑這邊要搞的則是文藝演出。
作爲文創演出,更主要的是側重于外觀與氣勢,以及一闆一眼,一招一式的武術招式展示。
你太圓潤了有時候反而不好。
老油子因爲太熟練,融會貫通,靈活多變,反而有時候不适合這種對外在有嚴格要求的節目。
越老的油子,對武學的理解越深厚。
他們的招式也就越趨向于天人合一般流暢自如。
可這也就越與“武舞同源”相契合。
但對大衆來說,這樣反而不如将武與舞這方面的特質分開的更加徹底一些。
最好是舞蹈部分一看就知道是舞蹈,武術部分一看更像是武術般棱角分明。
武術動作的舞蹈化是有着不同方式與不同思路的。
李少傑要做的,是将武術部分,與舞蹈做出對比,所以需要武術在基礎的招式上,讓動作更大,棱角更爲分明。
簡單來說,從動作編排上,可以一張一弛,但武術部分的整體表達上,我要純粹的“攻擊感”與“鋒利感”。
武術确實講求剛柔并濟。
但如果武術與舞蹈同台演出,并且爲了降低接受度,視覺上的反差對比是一定要有的,要有更鮮明的“标志”。
得讓人一看,啊,那個是武術,啊,這個是在跳舞。
以武術爲陽剛,以舞蹈爲陰柔,讓整體舞台的視覺效果顯出一種“剛柔并濟,陰陽協調”的質感,兩種方式,兩種風格的有機結合,去表現一個題材。
這是李少傑想要的。
所以,反而是年輕小夥子小姑娘們那現階段的感覺更加适合舞台一點。
武術輩的老前輩技巧确實猛,境界确實高。
藏鋒于内,氣質内斂。
年輕人鋒芒畢露,意氣風發。
李少傑隻是根據節目的設計,去選取最适合節目的人選罷了。
這邊搞定了武術方面的問題,下一步,自然是要考慮剩下的。
節目要的是舞蹈與音樂的有機結合。
武術隊搞定,自然還會有舞蹈隊。
舞蹈隊倒是已經有了人選。
中央民族歌舞團自然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了。
人已經搖了,就等見面找領導吃頓飯,然後約一波時間即可。
在這方面,傑哥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屬于是可以觸發面子果實的地方
并且,需求的舞者數量也不多,很好調配。
舞蹈這玩意是與空間挂鈎的,有時候人數太多也不好。
人家國家隊舞團也不會一個舞蹈全員都上.那樣的話舞台都擠爆了,更别提好好跳舞。
武術與舞蹈負責視覺上,空間上的呈現。
所以,音樂,那就是負責聽覺上與時間上的呈現。
樂曲的創作上,思路也非常明顯。
圍繞着“槍”這個概念來創作民樂,那麽首選的樂器,一定要有“槍”的殺氣。
有殺氣的樂器其實并不少。
比如古筝,琵琶,都可以帶有殺氣。
但相比之下,古筝仙氣更多。
而琵琶,尤其是浦東派琵琶,是有嚴格的文曲,文武曲,武曲概念之分的。
傳統留下來的說法是,文曲,大曲,武曲。
但實際上,大曲和小品是相對的,因爲篇幅大,所以涵蓋了文曲與武曲的特質,或是都有,所以,随着發展,現代更願意稱其爲文武曲。
槍與琵琶本身就是更配的。
這樣,剩下的活兒,除了拉團隊外,就是抓緊創作曲目,再找一個彈琵琶的大手子來演奏。
李少傑覺着,那中央民族樂團的趙團長就挺好的。
先聯系一下再說。
别管其他的,反正先給陣容拉滿。
絕對沒毛病的!
講真。
可能沒人能想到。
李少傑一上來就盯上了人家團長。
項目開始逐漸推進。
整個項目内容的第一内容是遊戲角色的推出。
這玩意不推,啥活動都沒得搞。
而文創活動的第一内容,就是這個曲兒。
曲兒在,啥都好推進,曲兒不在,那全都是空想。
而曲子該如何創作,保留什麽思路,即使是對李少傑來說,也是一個小難題。
遊戲内容尚且不說。
現如今的年輕人,聽感很現代,更喜歡偏好萊塢式或是歐美式的配樂風格。
合成器+管弦類似的寫作方式基本取代了純管弦,成爲配樂全的主流。
而給王者榮耀這麽一款特别大衆的遊戲打造配樂,基本的基調也必須要是以原聲的管弦演奏+電子合成器相結合的方式,編曲與制作上也要更有現代感。
可如果一味追求這些,很難與其他國家的音樂拉開風格上的差距,哪怕你是民樂,也難免陷入到同質化的陷阱。
所以,必須要把中國元素,中國樂器,乃至于東方特有的審美,帶到音樂中來。
無論是從基礎的調性調式理論,還是配器,都需要有東方的東西。
而且,中國元素的占比必須要非常高!
這樣才會既能潮流的起來,也能最大限度保留來自于東方的原汁原味,保留“中式”的聽感。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它不僅僅隻是遊戲的功能性。
但這是遊戲角色的主題曲,遊戲功能性還是要有。
甚至于主題都必須跟随着英雄“雲纓”的特點走。
全身火紅的槍兵小姑娘,動如掠火,人家三個技能的名字都是“追雲,斷月,逐星”。
你得體現出人家的那種味道。
講真。
也就是李少傑了。
換一個人來,發現需要注意這麽多問題,有這麽多要求,頭都得大了!
琵琶是中國樂器嗎?
這個是很複雜的問題。
因爲你得問哪個琵琶.
最早的琵琶出現于秦朝(直項琵琶)。
甚至琵琶這個名字的典故也是秦朝時期便有的。
但現如今的琵琶不是秦朝的琵琶。
後來是南北朝時期,從西域波斯,經由絲綢之路,從現XJ地區入中原,傳來了梨形樂器,是這種西域流傳進來的琵琶(曲項琵琶或胡琵琶),與古琵琶相互結合,誕生了新的琵琶。
畢竟,梨形樂器幾乎都可以說是近親。
是的,這個時候的琵琶,是中(中原)西(西域)混血。
複雜的發展曆程中,珠簾合璧中,唐朝時期琵琶發展到一個高峰。
混血兒逐漸長大(老秦直項琵琶+西域波斯曲項琵琶兩張SR合成了一張中原曲項琵琶的SSR)。
不知經過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爲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是的,琵琶不是一種樂器,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族譜。
其中,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日本稱樂琵琶),南音琵琶.太多了懶得寫。
至于文曲武曲之分。
比如《漢宮秋月》,你看這名字風花雪月的,就是文曲。
《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将軍令》這滿滿要嫩死你的感覺,那就是武曲。
像是陽春白雪,高山流水,就是文武曲,屬于文曲與武曲的結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