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授作爲一名音樂院系的教授,平時也會盡可能的去關注市面上出現的一些新作品。
甚至會很主動的去了解一些對老人家來講相對新潮的事物。
像是很多人固有印象中一些音樂專業的教授大佬似乎隻會沉浸在古典音樂,嚴肅音樂裏。
這其實是屬于刻闆印象了。
歧視,很多大佬對流行,對潮流音樂的了解往往比很多粉絲還要深。
而教授會因“這個音樂是流行”或者“這個音樂就是個破BGM”而對某種音樂形式歧視,藐視,那更是無稽之談。
任何音樂行業的達者,在沒聽過的情況下是不會評判的,更别說有歧視了。
當然,如果聽了以後是真滴垃圾,那也是會不屑一顧的,但是隻是針對于作品,不會擴大到音樂形式上的。
雖然陳教授很讨厭搖滾和二次元音樂,但平心而論,那隻是因爲兒子與孫子的原因。
在沒人知道的角落裏,陳老頭有時候還會捏着鼻子欣賞搖滾與二次元音樂。
甚至于深入了解其内裏的文化,試玩遊戲,或者看一看動漫。
進一步的通過内容,去了解二次元的音樂文化,或者是搖滾文化。
不過,過程明顯顯得有些搞笑。
比如對待二次元音樂上。
陳老頭就會“惡狠狠”的哼幾聲,嘴裏嘟囔着“垃圾動漫毀我大孫子”,然後一邊點開最近的熱門番開看,看的過程中遇到有意思的甚至還嘎嘎大笑幾聲,然後刷彈幕,内容也非常的年輕人,比如“教練!我想學鋼琴!”之類的。
然後,陳老頭就會愣住,回想剛剛自己的行爲,然後滿臉通紅,心态爆炸。
“我TM剛剛做了什麽?”
然後繼續繃着臉,聽着二次元動漫裏很優秀的配樂,言不由衷的怒哼一聲“垃圾動漫毀我大孫子”.
畢竟。
老頭還是要臉的。
陳教授閑暇之餘,這天點開了B站。
是的,陳教授這老頭,因爲想深入了解二次元文化,了解二次元音樂,養成了愛逛B站的習慣。
但其實,這都是表象。
陳老頭或許隻是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孫子罷了。
人老了以後總會想要和後代親近親近。
但多數人卻不免不願接受年輕人的事物。
就像是動漫,對經曆過人生風浪的陳教授來說,确實顯得有些幼稚了。
但老頭還是想主動接近自己大孫子喜愛的事物。
逛着B站,陳教授刷着刷着,就不免刷到了一個文創視頻。
是青微團子工作室的一部文創作品。
《史詩中國》!
好奇之下,陳教授便點了進去。
視頻的開頭,是蜿蜒的長城。
長城的周邊,是郁郁蔥蔥的一片綠色。
但真正吸引了陳教授的,是這部作品的背景音樂。
一開始的音色,就吸引了陳教授。
“嗯?”
陳教授頗感意外,甚至以爲是自己聽錯了。
“這是編磬?”
磬。(qing四聲,與罄竹難書的罄不一樣但讀音相同,前者樂器,後者意爲“盡”)
在中國古代的音樂中,曾有這兩位宏音正律的兩兄弟。
鍾與磬。
鍾,大多便是指的編鍾。
而編磬,無疑在名氣上相差甚遠。
唐代詩人劉禹錫曾有詩曰“朱弦玉磬韻難知”。
磬,字中有聲,材質爲石。
一般便是用石或玉所制。
聲音清脆通透。
“不對,這.居然是鍾磬齊鳴?”
仔細分辨了半天。
陳教授眼中露出一絲驚色。
這看似簡單的清脆敲擊,演奏着一種空靈的金石之聲。
金爲鍾,石爲磬。
清脆之中不乏回音之悠遠,赫然是鍾與磬發出了同樣的一個音。
正因爲兩者音色在同樣高音區的同音非常相似。
聽上去,就像是一個音。
但質感上,卻兼具了編鍾與編磬相似卻又有細微不同的質感。
這處理就很妙了!
一般來說,鍾磬會彼此配合協調。
但彼此都是以和聲或複調等方式出現,演奏不同的樂句來彼此配合。
而這一次,有了弦樂的打底,鍾磬合二爲一,演奏一種樂句,卻有了更不一樣的感覺。
現代化中,不失古韻。
“有點意思。”
陳教授繼續看下去。
那是一幕幕文物閃過。
很快,卻又變成了繁華的城市。
弦樂不斷的推送,鼓點開始蠢蠢欲動。
當電子小提琴音色響起的時候,配合上電子合成器的鼓點。
這本以爲是一部嚴肅音樂的配樂,竟然變成了中國風電子音樂!
配合畫面之中不斷閃過的畫面,莫名的讓人感到燃了起來!!
五千年的歲月盡在其中!
是鍾磬,是佛龛,是優雅的紫砂壺中氤氲的茶道,是文武雙全醞釀的戲曲文化。
也是夜空之下川流不息的繁華,是奔向更快更強的各項競技。
而在琵琶聲的漸弱之下。
畫面也重新回到了一片綠田。
視頻切換的卡點,令人無比舒适,轉場而過的各項美景,各種文化,各色煙火。
不免讓人心笙搖曳。
建設,繁忙,工作于紅塵的每一顆螺絲釘。
佳節歡聚的親人,堅守崗位的人民。
看完視頻,聽完音樂。
陳教授長舒一口氣。
真的非常的驚豔。
這個音樂,也做的真是太優秀了!!
啥時候又冒出來這麽厲害的音樂人了?
陳教授好奇的打開Q音。
想要聽歌識曲。
心裏還忍不住在想着。
這種中國風電子,真的很棒啊。
也不知道是誰做的。
如果真的是新人,或許可以留意一下,以後可以幫一手啊!
這人有前途!
正這麽想着。
聽歌識曲也很快的便轉了出來。
赫然寫着。
《史詩中國》-——李少傑。
“?”
轉出來以後。
看到上面作曲者明晃晃的标注着“李少傑”的名字。
陳教授差點沒繃住。
啊,是你啊乖徒弟。
那就沒事兒了
“啧啧,果然不愧是我弟子,真強啊。”
陳教授心情大悅。
後繼有人啊!
前段時間李少傑玩白事兒搖滾的時候,陳教授無語之中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雖然藝術程度,創作實力确實有了新突破,而且從專業角度來說,方向其實也沒什麽問題,但這突破的感覺多少會讓人感到奇怪。
自己這徒弟.
不會從此以後就換了畫風吧!!
但今天,這些擔憂消失不見。
嘿嘿一笑。
陳教授拿出手機。
分享到朋友圈。
【寶貝徒弟李少傑的新作-——《史詩中國》!】
【不太懂音樂,希望各路大佬點評一下。】
滿滿登登。
全是凡爾賽。
沒有一滴謙虛。
很快,朋友圈就有人回複了。
回複者的頭像與網名,也多少都帶點老年味。
上善若水:【大拇指.jpg,少傑棒!!】
細品歲月:【非常不錯的作品。】
這味兒就對了。
陳教授得意的看了一眼朋友圈。
自從玩會了這玩意以後,生活的樂趣都多了很多呢。
秀徒弟的時候就不用指望着聚會喝茶酒局了,直接朋友圈上嘴臉就完事兒!
将視頻收藏。
繼續刷B站。
點擊看上去比較感興趣的“下一個視頻”,慢慢浏覽着。
推送的内容多少有些離譜。
除了一些番劇,搖滾外。
最多的,自然就是類似于傳統文化,音樂理論等等的視頻。
陳教授蓦然發現,這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喜歡的平台,也可以很适合做一些知識内容啊!
隻不過。
知識闆塊裏魚龍混雜。
陳教授倒是也發現了不少忽悠人,或者傳播僞知識的作品。
比如聊音樂理念,表面上很忽悠人很學術,但實際上秉持的歪理邪說無非就是“我感覺”,沒有任何音樂知識基礎支撐。
比如
嘻哈音樂是否能被稱爲藝術這種争議話題。
翻來覆去,繞的都不過是“嘻哈圈子亂所以嘻哈=屎”這種強盜邏輯。
到了陳教授這種層次,看待事情的眼光就很通透了。
嘻哈音樂可以被稱作藝術嗎?
可以。
因爲嘻哈音樂在玩節奏上很精髓,說唱的flow,律動,乃至于與其他風格音樂的融合,自身音樂性,音樂理論的基礎,都絕對是非常不錯的。
但嘻哈圈的人可以被稱爲藝術家嗎?
不可以。
嘻哈圈是嘻哈圈,跟嘻哈音樂有什麽關系呢?
古典音樂圈中也不是沒出過類似的事情。
去利用古典音樂,卻爲貴族們聲色犬馬的奢靡生活助興。
所以能說古典音樂是錯的嗎?顯然不能。
嘻哈音樂的這種音樂形式本身,如果剔除了尼格的垃圾文化,隻保留音樂特性,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深度,也完全可以被稱之爲藝術。
但如果音樂意義上的東西簡陋,還夾帶尼格們的垃圾思想文化。
那自然隻配稱作垃圾。
陳教授搖了搖頭。
繼續看下去。
心裏倒是閃過了一個想法。
或許,真正的音樂人,老一輩優質藝術家,也是可以通過這種渠道與這種方式,去爲大家帶去更多的音樂知識與音樂體驗。
人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來源于什麽呢?
其實和知識關聯也不是特别大。
真正在于的是想象力。
不過,每個人也都是擁有想象力的,或許,隻是需要将抽象的音樂,配上形象的視頻,或是文字描述,不就會變得有感覺了?
這邊想着,陳教授無意間又刷到了一個視頻。
仔細一看。
《千年·一歎》
嗯?
怎麽又是青微的作品?
陳教授就感覺自己好像個玩家在打boss,打完boss後,地上爆了一堆裝備。
正在這一個個撿一個個看呢
視頻似乎是一個聯合創作的作品。
點開視頻,是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女性古筝演奏家。
似乎與團子合作了一個曆史題材的文創。
古筝曲,也正是叫做《千年一歎》。
陳教授若有興趣的一笑。
“喲,這不是陸萍麽.”
大家也都是音樂圈的。
雖然陳教授的主業是西洋音樂,但實際上和民樂圈的各位老師也是非常熟悉的。
普通人目光中西洋音樂與民族音樂互相之間有點什麽矛盾或者不友好的鄙視鏈亂七八糟的,那都是無稽之談。
隻不過是源于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人心裏對自己民族民樂的自卑感造成的,總覺得洋大人的就厲害。
實際上,民樂圈與西洋樂圈之間一向是非常友好的,還經常一起合作。
民樂大佬與西洋樂大佬關系也一向很好。
到音樂大學看一眼都知道。
你要說你會鋼琴,人家“哦”。
因爲基本都會。
伱要說你會小号,小提琴什麽的,人家或許會“卧槽可以”。
因爲确實都是比較難的樂器。
可是,一旦你說你會唢呐,會揚琴。
相信我,人家會異口同聲的說“卧!槽!牛b!”
而作爲西洋樂的教授,陳教授對民樂反而更加有興趣,也對民樂的一些演奏家非常熟悉。
記得很久之前,自己似乎也是在某個文化項目裏,和陸萍合作過。
這可是國内古筝界最有人氣的幾位演奏家了。
非常有自己的風格。
點開音樂。
這《千年一歎》,還真有幾分意境。
尤其是在陸萍的演奏下,讓曆史的厚重感更加增添了許多。
千年的厚重之中,曆史歲月的變遷。
而面對如此的厚重曆史,波瀾壯闊的人生,以及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
後人似乎隻能在仰望之餘,感受着如浮萍般的輕微飄忽。
然後,輕輕一歎。
閉着眼睛,反複的聽了兩遍。
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浮上心頭。
樂曲悲而不傷,念而不悔,如大地般厚重,卻無烏雲之壓抑。
而在樂曲的結尾之時。
陳教授睜開眼睛。
也忍不住長長歎出一口氣。
仿佛如夢一場,橫跨了千年的夢境。
“不錯啊,這個也真不錯!”
陳教授忍不住贊歎了一聲。
最近民樂那邊也這麽猛的嗎?
“不錯啊,這現在出的作品都這麽卷的嗎?”
陳教授一邊說着。
一邊老規矩。
聽歌識曲。
這首作品的制作,可完全不遜色于自己的弟子。
非常的精良啊!!
“讓我看看這是誰的作品。”
“嗯《千年一歎》,演奏者陸萍,作曲作曲”
“啊,是李少傑的啊。”
“.”
“?”
陳教授楞了一下。
然後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嗯?是李少傑的?”
陳教授有點麻了。
好奧,怎麽哪都是你?
你是左拳打右拳,還是在自己卷自己?
芽兒咯。
正碼字的時候,裝熱水的杯子憋炸了。
還好是雙層的玻璃杯。
不然估計要一臉血。
各位有玻璃杯的小夥伴們記得,别在倒完開水以後蓋蓋子
回想起來,我真是傻逼.
(本章完)